宇宙中的「流浪行星」:數量多達250億,寒冷死寂暗無天日
正在熱映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躲避太陽「氦閃」帶來的災難,於是用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在宇宙當中流浪。提到影視劇中的劇情,不得不佩服劉工精妙絕倫的構思,以往的「好萊塢式」災難片當中,通常地球在遭遇滅頂之災的時候,都是人類乘坐宇宙飛船逃離地球,而非像《流浪地球》中這樣,帶著地球一同躲避災難。
雖然大銀幕上流浪的地球聽起來似乎非常的神奇,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的宇宙當中,這種處於「流浪」狀態的星球其實非常的多,不僅有和地球一樣行星,甚至還有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這些流浪星球有些是由於誕生之初被「拋射」出來,有些是原本的星系發生變故導致脫離了原本的環繞軌道,總之這些流浪星球不受到更高級的恆星系的作用力,成為了宇宙當中的「流浪者」。
在我們的銀河系當中,科學家大概推算出的流浪行星,大概就有10億顆左右,這個數字是非常龐大的,也是超出許多人想像的。科學家預計在我們人類可觀測的直徑930億光年的宇宙當中,這些流浪星體的數量大概在250億顆左右——不過雖然這個數字聽起來無比龐大,但是相對於宇宙的時空尺度,以及宇宙當中的星球數量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渺小的數字。
宇宙中的這些流浪行星,通常不會受到恆星的引力吸引,所以自然也不會受到來自恆星熱核聚變生成的能量。所以這些流浪行星上,通常都是無比寒冷的,幾乎接近絕對零度,是一顆顆名副其實寒冷和死寂的星球——這一點在《流浪地球》的電影中也有所體現,參見片中被冰封的魔都。
當然流浪星球也是人類難以直接觀察到的「黑暗星球」,幾乎和宇宙背景融為一體。但是科學家能夠在流浪行星經過的地方,通過空間引力發生的變化,來間接地觀察到它們的存在。而關於宇宙中的更多奧秘,尚且還要等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才能得到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