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中國人可不吃蝙蝠

2021-01-15 老馬是個蓉漂

前言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一直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吃野味」的話題也因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如果有人吃野味,也勢必會被推上風口浪尖。

01

前不久,一段中國女子在飯店喝蝙蝠湯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眾所周知,蝙蝠本就是很多病毒理想的宿主,尤其是在西方,還被賦予了惡魔、吸血鬼的形象,這個視頻一火,國外的網友可炸開了鍋了。

看到這樣的消息我真的是又難過又震驚,等恢復冷靜後一調查才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蝙蝠湯」和中國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

其實很早就有資料介紹,在西太平洋有一個叫「帛琉」的國家,而網上傳播的「蝙蝠湯」,正是帛琉當地的一道招牌菜。然鵝關鍵時刻,想要保持理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很多噴子就把鍋甩給了中國人。

網上類似事情還真的不少,然而其中大多數資料也都是未經證實的,且內容更無法與權威掛鈎,即便某些權威媒體也不例外。

02

看到以上消息後,老馬在憤怒之餘也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作為全世界最早進入農耕時代的地區之一,中國一直有較高的文明程度,按理說,會以食用馴化後的動植物為風尚。但今天,為什麼還是有人會逆其道而行之,以吃野味為榮呢?

經過不斷地查找資料,老馬終於得到了答案:

事實上,在古代中國,野味確實是一種地位極低的食物。《周禮》中就曾記載:「士」被賜予一鼎或三鼎,食物配置是豚(小豬)、魚、臘(醃肉);「大夫」對應的是五鼎,標配了羊、豕(大豬)、膚(切肉)、魚和臘;「卿」或「諸侯」對應的是七鼎,包括牛、羊、豕、魚、臘、腸胃(下水)、膚;「天子」才能享用九鼎,包括牛、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新鮮的魚)、鮮臘(新醃的肉)。

顯然,豬、牛、羊、魚才算是正常的食物,雖然也有六獸(麋、鹿、熊、麕、野豕、兔)和六禽(雁﹑鶉﹑鷃﹑雉﹑鳩﹑鴿),但相比於前者,這些不過是平民階級用來補充蛋白質的食物或是貴族階級的小零食。想要登上大雅之堂?抱歉,還是省省吧。

03

接下來就要切入正題了,野味是什麼時候回歸餐桌的呢?其實這件事情,最早還要從宋朝說起,而始作俑者最大的可能就是——中醫。

唐朝以前,是中國傳統醫學百花齊放的時代,經方派、溫病派、扶陽派等等和不同的實踐,各自有或大或小的理論區別,至於針灸更是百花齊放,似各種武術流派一般。事實上,當時的許多中醫理論,都基於臨床的經驗,甚至有現代醫學的佐證,是祖先們臨床智慧的結晶。

但宋朝以後就不同了,因為當時重文輕武,這就導致了「不為良相,即為良醫」的社會風氣。而讓一群拿不動手術刀還暈血書呆子當醫生,最大的後果就是:臨床都不行,熬湯第一名。再加上當時「物以稀為貴」的說法,野味自然而然地上位成功。而後來的某些醫學「著作」嘛…… ……自然也就鬼話連篇咯。

真正把野味捧上天的,則是滿清的女真族——一個比蒙古還要落後的漁獵民族。在入關後,滿清一直力主學習和融合。一方面,康雍乾諸代皇帝,都努力學習漢文、起用漢吏、制定漢規。但另一方面,滿清貴族又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並促使漢族學習自身的文化。比如扎小辮;或者,恰野味。尤其是後者,對現在某些腦殼進水的鐵憨憨依舊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04

回到現在,在這些不實言論的不斷轟炸和某些噴子瞎帶節奏的情況下,很多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料理差不多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好的吧 ... ... 這個鍋我們表示不背 ... ...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飲食上也是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食用價值。

因此真正的中國料理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中國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但不管怎麼說,這些才是中國人經常吃的東西,而像蝙蝠、果子狸這種野生動物,對不起,正常人連看都不敢看。

END

總之,亂吃野味不僅噁心、而且容易感染病菌,害人害己。我承認,有些不好的東西的確容易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我們也在努力地將中國文化的精華發揚光大,同時摒棄之前遺留下來的糟粕 ,從而讓世界見到中華文化美好的一面。

但是在世界人民一致對抗病毒之時,某些別有用心的傢伙通過片面之詞就斷章取義甚至惡意帶節奏,也一樣是一種低幼可恥的行為。

寫在最後,文化的糟粕自然要廢除,但危急時刻我們也要齊心協力。真心希望春天到來之日,就是疫情結束之時,到時候我們還可以像往常一樣,吃完熱乾麵就去看櫻花。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蝙蝠,我們對你說聲對不起
    發端於武漢迅速蔓延中國大地的疫情成為我們猝不及防的「黑天鵝」事件。世界最大的人群因一個名叫新型冠狀病毒的東西忽然變得異常安靜。各國科學家研究的結果幾乎都指向了蝙蝠:它可能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也許還有「中間商」。一隻不起眼的蝙蝠忽然成為人類關注的中心,估計蝙蝠也沒有想到,人類更沒有想到。
  • 蝙蝠:我進化這麼醜,你們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中國人除了天上的飛機,地上四條腿的桌子外,其他就什麼都吃了。有個笑話說,蝙蝠:我花了千百萬年,才進化到今天這麼醜的境地,你們竟然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每當我們看新聞,看到其他國家,什麼野兔成災,什麼魚到處泛濫成災,我們中國人不禁要問了,怎麼都沒人吃呢,這麼好吃的東西?而且還在中國賣得也不便宜,要是野生的那就更貴了。
  • 中國人對蝙蝠到底有多少誤解?
    ,吃了蝙蝠可以得道成仙,尤其是五百年以上的白蝙蝠。當年他被發配到不毛之地儋州(今海南島),因肉食難得,便和當地人一起吃蝙蝠。13 / 18 中國人連蝙蝠屎都吃。誤以為蝙蝠夜間視力無敵,本著吃啥補啥的原則,中醫賜蝙蝠屎為「夜明砂」,可惜他們不知道蝙蝠飛行是靠超聲波,幾百年的屎都白吃了。
  • 記者手記:「一隻蝙蝠」,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形態
    (抗擊新型肺炎)記者手記:「一隻蝙蝠」,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形態中新社北京2月3日電 題:記者手記:「一隻蝙蝠」,改變中國人的生活形態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一種名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似乎正在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生活形態。而科學家們對這種病毒研究的結論將矛頭越來越指向蝙蝠。資料圖:檢測組工作人員進行病毒檢測。
  • 冉瑩穎曝光蝙蝠視頻引圍觀,網友:日本人說中國人什麼都敢吃
    2020年一直都不太平,特別是當下人人自危的疫情,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事件持續變得嚴重。新聞不間斷播報,新增病例持續從各地發出,一時之間,大家的口號已經是預防為主,安全過年。大家都知道,同屬冠狀病毒家族的SARS和MERS的天然宿主很可能都是蝙蝠。
  • 中國人吃豬肉,美國人吃牛肉,非洲人吃它,讓人毛骨悚然
    非洲人也是一個神奇的一群人,他們吃的很多東西都是我們中國人不敢想像的,只不過他們商業沒有中國的那麼繁榮,所以消耗的沒有那麼大中國從古至今豬肉無疑是吃的最多的一種了,豬肉生長周期短,長肉快,肉質鮮美,全是都是寶,而且飼養方便,餵食一些我們平常剩下的廚餘垃圾
  • 歌手布萊恩·亞當斯發視頻彈唱稱:中國人「吃蝙蝠、製造病毒」,遭...
    據美國媒體5月12日報導,搖滾歌手布萊恩·亞當斯(Ryan Bryan Adams)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將新冠病毒歸咎於中國的視頻,網友們憤怒地指責其是「種族主義者」---這位60歲的搖滾歌手在Instagram和Twitter上分享了這段視頻,視頻中,他彈唱道:「連蝙蝠都吃,海鮮市場在銷售,製造病毒,貪婪的傢伙」(Bat
  • 蝙蝠和清流
    我在《獨白下的傳統》裡,發表過一篇《人能感動蝙蝠論》,寫中國人的動物哲學,寫中國人的「動物泛靈信仰」(zoologicalanimism)的流變,寫中國人的「人能感動動物論」,一直寫到中國人相信人可以感動蝙蝠。我寫這些純中國的思想,發前人今人所未發,自是復興中華文化第一功臣,自然不在話下。
  • 真不怕死?中國這一鄰國仍在吃蝙蝠,蝙蝠銷量最高達600隻一日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湖北武漢爆發了非常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進而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疫情,國家對此下令將武漢封城,另外特意延長了春節假期,勸告民眾儘量呆在家中,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因為這個使得國內無數企業無法正常復工,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經過調查研究,這個病毒的病原體是來自雲南地區的一種蝙蝠。
  • 「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01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蝙蝠是百毒之王,身上有各種各樣未知的病毒;果子狸就是當年傳播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不要再吃蛇了,說不定就是因為蛇,病毒才傳染給人的……各種各樣的言論包裹著疫情中脆弱敏感的我們,當「寵物也會傳染新冠病毒」的信息一經傳播,那些潛藏在言語背後極端的行為徹底爆發。
  • 阿媒:消除對華人的偏見,蝙蝠湯不應為新冠疫情「背鍋」
    文章表示,在大部分西方民眾的想像中,蝙蝠、狗、貓、老鼠及蛇都是中國人常見的口中餐;經常聽到的也是:「他們什麼東西都吃。」這種想法是存在的,特別是自爆發蔓延到全球的新冠疫情後,更是將其歸咎於在中國某個地方吃「蝙蝠湯」,雖然迄今為止這並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實際上隱藏在這背後的,是對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飲食的不實與偏見。
  • 新型冠狀病毒是吃蝙蝠吃來的嗎?
    可問題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真是由於吃蝙蝠引發的嗎?大家腦海中如此強烈的印象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哪兒吃的?其中,幾乎無一例外地展示了亞洲面孔男男女女進食蝙蝠而略顯驚悚的場面。考慮到各位可能已經都看過了,以及沒看過人的心理感受,就不在此一一重複了。疫情、蝙蝠、亞洲面孔,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點,似乎自然而然就應了「病從口入」的老話,拼湊起了「新型冠狀病毒因吃蝙蝠而起」的完美閉環。果真如此嗎?
  • 前長春亞泰外援:我吃過蠍子和昆蟲!如果我不吃,中國人會不高興
    北京時間4月16日消息,前長春亞泰外援馬裡尼奧吃過蠍子,他中超22場3球。據巴西媒體《gazetaesportiva》報導,馬裡尼奧的觀點是我吃過蠍子和昆蟲;如果我不吃,中國人會不高興。《gazetaesportiva》表示:「來自桑託斯的馬裡尼奧回憶起在中國的經歷,這位前鋒讚揚了該國的足球,但強調需要吃奇怪的動物,以免激怒俱樂部高層。」馬裡尼奧表示:「如果拒絕某些事情,他們會不高興。我嘗過蠍子,還有一些昆蟲。如果我拒絕,中國人不會高興。
  • 「美女吃蝙蝠」視頻引瘋傳,當事博主道歉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本文部分內容可能引起不適)最近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有中科院專家表明,病毒或來源於包括蝙蝠在內的野生動物。然而就在此時,一段2016年的視頻被網友扒出,一位女博主竟在節目中公然吃蝙蝠還大呼美味,引發輿論聲討。
  • 吃蝙蝠的女人終於被找到了!誰認識?轉出去!
    而最後科學家們發現,非典的元兇,竟也是蝙蝠。但,就是這樣的蝙蝠,卻成為一些人,以及很多網紅眼裡的滋補聖品。美女不僅喝蝙蝠湯,還手撕蝙蝠,場面嚇人。喝蝙蝠湯,吃蝙蝠肉,蝙蝠死相猙獰,眼睛還睜著,尖牙也呲著,特恐怖,這是有多麻木的蛇蠍美女,才吃得下去這東西。
  • 蝙蝠那麼醜,為什麼還會有人去吃呢?馬來西亞人:嘗起來像雞肉
    ,可以擺上桌子上的,我們都敢吃,人送外號「吃貨帝國」,無物不敢吃,無物不能吃。不管是從圖片上來看,還是現實生活來看,蝙蝠的樣子都不這麼好看,甚至可以說醜,但是醜歸醜,大多數蝙蝠還是有益無害的,它們的食譜上也主要是蚊子、蒼蠅和飛蛾等等有害小昆蟲,但是不知何時,蝙蝠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其實吃蝙蝠我們古代不怕死的也嘗試過
  • 蝙蝠都敢吃,為什麼金魚不敢吃,看完這兩點就明白了
    很多國外的朋友印象裡認為我們中國人什麼東西都敢吃,不管是天上的,還是水裡的,沒有不敢吃的,事實也是差不多,蝙蝠也是今年重要的角色,被很多人議論,它長得有點嚇人,也不知道是如何下的口,但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種魚,是不敢吃的,那就是金魚,很多人會覺得是不是國家保護動物還是有毒呢?
  • 魯迅: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蝙蝠,而西方人討厭?
    本文原標題《談蝙蝠》,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申報·自由談》。人們對於夜裡出來的動物,總不免有些討厭他,大約因為他偏不睡覺,和自己的習慣不同,而且在昏夜的沉睡或「微行」中,怕他會窺見什麼秘密罷。蝙蝠雖然也是夜飛的動物,但在中國的名譽卻還算好的。
  • 蝙蝠平時都吃些啥?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
    現在,人們對蝙蝠估計完全沒什麼好印象了吧。其實,它們平時都生活在野外,和繁華的人類都市,完全井水不犯河水。可一些人,總是出於某些莫名其妙的目的,硬是將它們帶到人類社會來。在蝙蝠身上,有如此多的問題,一些人可能會好奇:蝙蝠平時都吃些啥?其實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蝙蝠可能完全理解錯了!比如說,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1.
  • 非洲人最喜歡吃的水果:需要蝙蝠完成授粉,據說有老鼠屎的味道?
    水果是人們必須所需的食物,畢竟水果當中有著很多的維生素,多吃水果對我們的身體總是有益的。但是世界的水果如此之多,我們想要一一去吃一遍似乎是不可能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水果可能很多小夥伴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因為這種水果生在非常,味道也是非常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