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被世人熟知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並非全是壞事,這次撞擊價值非凡

2020-11-24 黑洞先驅

對於地球來說,外部太空環境的穩定是相對的,因為只要宇宙中還存在小行星,那麼地球和其他各大行星都有可能被砸中。回顧地球過去幾十億年的歷史,有許多小行星光臨過地球,還有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的液態水、有機物甚至是生命都是外來小行星帶來的。即使是人類文明出現後,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也曾經發生過。下面就讓我們來細數那些比較有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2013年2月15日,根據俄羅斯國家天文臺的官方報導,有一顆重約15噸的小行星朝著車里雅賓斯克衝擊。幸運的是,該小行星最終並沒有直接撞擊在地面上,而是在接近地面的時候就分解為若干小石塊,從而減少了對地面造成的衝擊。有專家表示,如果該小行星並沒有發生解體而是完全撞在地面上,那將會對車里雅賓斯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最後該小行星的碎石塊仍然導致了當地3000棟建築物受損,大約1200人受傷。

對於車里雅賓斯克的小行星撞擊事件,目前仍未有確切的說法來解釋為什麼它在空中發生解體,因此網絡上有說法認為是神秘力量在保護著車里雅賓斯克,這種說法其實也毫無根據。另一起聞名世界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並沒有人親眼目睹,因為該事件發生在距今大約6500萬年前,它就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隕石撞擊事件。這次撞擊事件的影響之大,以至於不少恐龍專家認為它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尤卡坦隕石坑是一顆直徑超過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造成的,但是該隕石坑的直徑超過180公裡,足以說明該小行星當時給地面造成的衝擊是多麼可怕。基於尤卡坦隕石坑的規模和周圍的地形,不少考古學家認為它雖然不是導致全世界恐龍滅絕的最終原因,但卻是滅絕事件的導火索。

儘管尤卡坦隕石坑可能是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起源地,但它並非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隕石坑。根據地質勘探的發現,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坐落在南非中部,被命名為「弗裡德堡隕石坑」。相關勘探資料顯示,弗裡德堡隕石坑的直徑超過370公裡,面積足足比尤卡坦半島大兩倍甚至更多。不僅如此,它如今至少擁有20億年的歷史,比尤卡坦隕石坑要古老得多。起初地質學家並沒有發現這個隕石坑,因為它實在太大了。

直到人造衛星對該地區進行了高空拍攝,才發現了隕石坑明顯的輪廓。和大多數隕石不同的是,弗裡德堡隕石給地球帶來的並不只有毀滅性的打擊,還有大量的貴重金屬和稀有金屬。目前已經有勘探隊在該隕石坑裡發現較高儲備量的黃金和鑽石,據估計其中的黃金儲存量超過1000噸,如果全部被開採出來勢必會影響全球黃金市場的穩定性。

相關焦點

  • 細數世人熟知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並非全是壞事
    回顧地球過去幾十億年的歷史,有許多小行星光臨過地球,還有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的液態水、有機物甚至是生命都是外來小行星帶來的。即使是人類文明出現後,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也曾經發生過。下面就讓我們來細數那些比較有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2013年2月15日,根據俄羅斯國家天文臺的官方報導,有一顆重約15噸的小行星朝著車里雅賓斯克衝擊。
  • 雲南上空發生小行星撞擊事件-科普大揭秘!
    一、事件回顧:據相關媒體報導:NASA近地小行星研究中心資料庫公布的衛星觀測結果,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北京時間10月4日晚20時7分,撞擊點位於香格裡拉縣城西北40公裡處,爆炸量相當於540噸TNT,比2014年的錫林郭勒事件(450噸)略強。小行星相對地球的速度為14.6千米/秒,空爆高度只有37公裡,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
  • 病毒大流行: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小行星撞擊?
    目前人類正在面臨病毒大流行的戰鬥,然而這場戰鬥並非單純的衛生事件,小行星科學家也從這場戰鬥中汲取小行星防禦的寶貴經驗。雖然存在世界衛生組織,但是世界提供給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並不能確保真實,很多數據存在錯誤,這讓世界衛生組織的反應行動受到了延誤,絕大多數國家都會選擇自己的道路應對,而並非統一應對。科學家認為:如果面臨小行星撞擊,絕大多數國家也會選擇自己的道路,以最高利益為主選擇應對策略,這或許也會讓人類面臨災難。
  • IMAX將與中國公司聯合拍攝《小行星撞擊》
    華皇與IMAX籤約合作科幻片《小行星撞擊》   搜狐娛樂訊(Maggie Ma/文)IMAX娛樂公司與中國華皇電影於洛杉磯時間24日舉行國際籤約儀式,正式啟動IMAX科教片《小行星撞擊》(Asteroid Impact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小行星後來哪去了?
    這顆直徑達到十公裡的小行星在撞擊地球之後,大部分物質都留在了地球,少部分物質逃出了地球,撞擊坑位於現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撞擊坑的深度和直徑都非常驚人,分別為五百米和一百八十千米。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恐龍,大約毀滅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毀滅的根本因素是源自一場猛烈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 人類對小行星撞擊「又愛又恨」,南極隕石發現火星「生命」證據?
    今日話題「外星使者」撞擊地球為人類帶來諸多好處,那又是誰在暗中保護地球呢?天體撞擊地球和其他小行星、彗星、隕石等天體相互碰撞在天文學上叫作「撞擊事件」,撞擊事件引發生態改變物種滅絕的案例,在地球歷史上也是非常多的。
  • 6600萬年前的滅世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和「彗木大衝撞」
    要說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大家聽說的最多的就是6600萬年前那次導致恐龍滅絕的撞擊事件: 但是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也給了哺乳動物登上歷史舞臺,主宰地球的機會,好似一場輪迴。
  • 小行星撞擊地球,衛星恰好「全程目擊」
    ​北京時間6月23日凌晨5點25分,一顆直徑約3米的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最終在波多黎各南部的天空中爆炸,據估算,這次爆炸大約相當於3000-5000噸TNT炸藥的能量釋放。GOES-16氣象衛星閃電檢測儀和水蒸氣紅外光譜儀恰好拍攝到了這次小行星撞擊
  • 科學家終於找到毀滅恐龍的兇手,竟然發生了兩次撞擊?
    恐龍的滅絕,在地球生命進化史上是一個影響深遠的事件,因為當時滅絕的不光是恐龍一種生物,當時地球上超過80%的物種都消失了,這就是第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正因為這次滅絕,哺乳動物才最終崛起,並成為了目前地球上佔據主導地位的物種。
  • 來自小行星的撞擊威脅越來越多,如果發生撞擊我們能夠阻止嗎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能「對地球產生撞擊威脅」的小行星被發現。原來,我們的地球一直存在被地球撞擊的可能,那麼當撞擊確定要發生的時候,我們人類現有的科技能力能夠阻止撞擊的發生嗎?2013年2月15,一道強光划過俄羅斯的天空,車里雅賓斯克州一聲巨響,一顆天外隕石墜落地面。
  • 13年俄羅斯上空,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卻在空中被不明物體擊穿
    「撞擊事件」,撞擊事件引發生態改變物種滅絕的案例,在地球歷史上也是非常多的,在白堊紀晚期的滅絕事件中,一顆10公裡寬,兩萬億噸重的小星星碎片墜入地球,撞擊到了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附近,引起了巨大的海嘯和強烈的地震撞擊,所產生的氣體灰塵飄到大氣層,形成了高溫高密度的雲層。
  • NASA將要驗證新技術,未來或可應對小行星撞擊,看看他們怎麼做
    這次爆炸發生在俄羅斯通古斯河地區的近地上空,爆炸導致超過2000平方公裡的林區被摧毀,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00顆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後來科學家模擬,認為這是一顆直徑在30-50米的小行星進入大氣層,高速摩擦之下在接近地面的時候發生解體爆炸。
  • 30年來強度第二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這是地球上空30年來強度第二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也是自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撞擊事件以來,6年裡強度最大的爆炸,撞擊能量173kt,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後釋放能量的10倍,這一過程也被日本的向日葵8號衛星記錄下來了。
  • 2036年一顆小行星將會撞擊地球
    前言:生命的誕生本是奇蹟,生命的延續更加非凡。地球環境並不太平,人類始終在與死神搏鬥,並時常踏入滅絕的邊緣。2004年6月19日,科學家發現一顆直徑約370米的小行星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它的軌道與地球軌道交叉,這意味著它很有可能撞上地球。
  • 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專家回應:危言聳聽!
    新華網南京4月15日電(孫星星)「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一顆直徑4公裡的小行星將於今年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機率大!」……近日,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傳言,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核實,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角度非常之「刁鑽」
    在實驗中新型的仿真模型結合了3D數值模擬和撞擊現場的地理物理數據,可以說是第一個能夠完全3D模擬再現整個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的模型,整個模型為我們清晰地呈現出了從最初的撞擊到最後隕石坑的形成過程。這樣的一次撞擊可能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阻擋了太陽,引發了核冬天。也正是由於發生在6600萬年前的這次核冬天殺死了恐龍和地球上75%的生命。
  • 還記得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嗎?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果真的很恐怖嗎?
    ,那樣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只有一次,曾經造成了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滅絕,科學家認為那次的小行星的體積大約為直徑8公裡左右。而在目前所知的對地球有撞擊危險的小行星中,還沒有那麼大規模的星體存在。像1910年俄羅斯通古斯地區發生的通古斯大爆炸那樣的小行星撞擊事件都是百年不遇的
  • 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將面臨哪些困難?
    對於如何防禦小行星撞擊,不僅是民間多有爭吵,包括科學界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小行星撞擊不是小概率事件。2013年2月襲擊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的隕石,它的寬度僅大約就是20米,但撞擊產生的爆炸相當於50萬噸的TNT當量,這比美國扔到廣島原子彈的爆炸當量還要強大約25倍。幸運的是,由於俄羅斯地廣人稀,因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間接受傷的大約只1500人。傷者的大多數是因為小行星划過天空造成的衝擊波擊碎了窗戶玻璃,從而劃傷了皮膚。
  • 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其撞擊點現已基本確定
    在過去的日子裡,這樣的事件經常在地球上演,因此世界上有不少的科學家都在致力於尋找那些小行星的撞擊點(即隕石坑),在過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學家一直在懷疑,在大約8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但卻遲遲沒有確定這顆小行星的撞擊點。
  • 宇宙中發生撞擊是常事,那麼地球會被小行星撞擊嗎?答案刷新認知
    例如,一顆隕石撞擊了某戶人家的房子。這個事件發生在2012年,位於舊金山灣。另外一顆砸毀了某人的汽車,發生於1938年,位於伊利諾伊。可想而知,隕石越大造成的損害就會越大。一顆直徑4米的隕石或一頭大象大小的隕石,平均每年都會撞擊地球一次。7米寬的物體撞擊地球,堪比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幾乎每5年就會發生一次廣島原子彈爆炸的類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