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將與中國公司聯合拍攝《小行星撞擊》

2021-01-13 搜狐網
中國華皇電影公司主席金城(右二)、北美區代表Anna Chi (左二)及合作夥伴何淦滔(中)24日來到IMAX公司洛杉磯總部,與負責這次合作計劃的主管Patrick Murray(右一)及影片製作人Phil Groves(左一)會面,並籤署了合作協議。 

華皇與IMAX籤約合作科幻片《小行星撞擊》 


  搜狐娛樂訊(Maggie Ma/文)IMAX娛樂公司與中國華皇電影於洛杉磯時間24日舉行國際籤約儀式,正式啟動IMAX科教片《小行星撞擊》(Asteroid Impact)。本片將由W.D.Hogan執導、Phil Groves創作並製作,講述小行星撞擊的歷史、對地球的影響和未來撞擊可能性的評估與預測。

  中國華皇電影公司主席金城、北美區代表Anna Chi 及合作夥伴何淦滔(Hannay Ho)24日來到IMAX公司洛杉磯總部,與負責這次合作計劃的主管Patrick Murray及影片製作人Phil Groves會面,並籤署了合作協議。

  金城表示:「華皇電影公司多年來在好萊塢尋找合作夥伴,希望能製作出國際化的影視作品。這次能與IMAX合作感到十分榮幸。在參觀了IMAX總部,對公司和劇本進行全面了解及評估後,決定投資這個項目。」他認為這部關於太空的電影在IMAX銀幕上呈現一定魅力非凡,將適合全世界各個年齡層的觀眾觀看。

  影片導演W.D.Hogan未能出席,但製片人Phil Groves表示,影片目前已經進入前期製作階段,預計將於2018年春季在全世界各地IMAX影院上映。他也提到,片中將有很多對天文學家的採訪和過往有關小行星撞擊研究的事實展示。但在太空中的部分情節也將藉助電腦特效的幫助,讓觀眾在IMAX銀幕上看到時會有親身在太空飛船上的體會。

  對於影片在中國的發行,金城表示:「目前中國的IMAX影院逐漸增加,深受中國觀眾歡迎,影片在中國上映我們將幫助全力推廣。」但他也提到,這次投資並非只是希望影片可以在中國上映,而是希望能投資一些在國際上獲得認可和影響力的高質量電影,邁開華皇進軍好萊塢的第一步。

  華皇電影公司在中國是一家久負盛名的電影後期製作公司,每年製作超過50部影視劇和紀錄片。今年他們就曾推出過100集的紀錄片《中國通史》,在中國有超過三億的收視率。

http://yule.sohu.com/20160902/n467344561.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60902/n467344561.shtml report 1853 中國華皇電影公司主席金城(右二)、北美區代表AnnaChi(左二)及合作夥伴何淦滔(中)24日來到IMAX公司洛杉磯總部,與負責這次合作計劃的主管Patrick

");}

相關焦點

  • 國際航天局將用一艘宇宙飛船撞擊一顆小行星
    此次撞擊實驗是為了測試太空飛行器的撞擊是否可以改變小行星的軌道,從而保護地球免受太空巖石的傷害。 這項由歐洲航天局(EDA)和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聯合制定的小行星撞擊及偏轉項目宣布於今年,但近來小行星任務中的意外發現可能會對這次試驗產生影響
  • IMAX與上海海上明珠影業有限公司籤約將在中國建10座影院
    (港交所:1970)與上海海上明珠影業有限公司共同宣布達成一項協議,將在中國建造10座IMAX影院。根據協議的條約,其中8座影院將被添加在其遍布全國的新建築項目中,另外兩座影院的地點待定。 「IMAX在中國為廣大電影觀眾所喜愛,是被認可的娛樂品牌之一。」
  • 小行星阿波菲斯可能將在48年後撞擊地球
    科學家警告人類在48年之後,將有一顆以埃及混沌之神阿波菲斯命名的小行星可能會直接撞擊地球。根據《大眾力學》地報導,阿波菲斯將在2068年最接近地球,因為它的軌道逐漸的在漂移,因此科學家計算出它與我們的距離,認為阿波菲斯很有可能撞上我們。
  • 小行星撞擊地球,衛星恰好「全程目擊」
    GOES-16氣象衛星閃電檢測儀和水蒸氣紅外光譜儀恰好拍攝到了這次小行星撞擊根據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歷史數據,這個尺寸級別的小行星平均每年會有一顆撞擊地球。好在我們有大氣層的保護,小行星在與其摩擦碰撞的過程中會解體、焚毀,最終會有少部分到達地面,這一次不太湊巧的是,小行星的碎片都墜入了加勒比海。
  • 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將面臨哪些困難?
    對於如何防禦小行星撞擊,不僅是民間多有爭吵,包括科學界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小行星撞擊不是小概率事件。2013年2月襲擊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的隕石,它的寬度僅大約就是20米,但撞擊產生的爆炸相當於50萬噸的TNT當量,這比美國扔到廣島原子彈的爆炸當量還要強大約25倍。幸運的是,由於俄羅斯地廣人稀,因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間接受傷的大約只1500人。傷者的大多數是因為小行星划過天空造成的衝擊波擊碎了窗戶玻璃,從而劃傷了皮膚。
  • 小行星撞擊地球進入海洋將破壞臭氧層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那將是一場全球的災難美國圖森市行星科學研究院的伊莉莎貝塔·皮爾洛研究小組運用計算機模擬顯示,如果一個直徑為500米到1000米的小行星撞入太平洋,將激起大量海水蒸發,蒸發出來的高鹽度海水會使臭氧保護層出現空洞,屆時,地球表面將受到有史以來最高的紫外線輻射。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上。
  • 美國宇航局將「撞擊」一顆小行星以揭示太陽系的秘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進行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小行星撞擊試驗。該機構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在距離地球約3.34億公裡處接近名為「本努」的深色菱形小行星,目的是觸摸其表面幾秒鐘-時間足夠收集一些灰塵和小卵石。如果成功,太空船將把這種富含碳的瓦礫飛回地球,科學家們可以在那裡探測它,以尋找太陽系歷史的線索。
  • imax是什麼意思?和3D電影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了,這些東西都是在imax的配套系統裡面的,包括有imax規格的影片、imax放映機、imax配套的音響系統還有就是imax銀幕了。標準的imax銀幕是寬22米,高16米的。小王計算了一下,寬度大概有7層樓高了!imax是如何誕生的呢?
  • 13年俄羅斯上空,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卻在空中被不明物體擊穿
    ,而是直接砸中地面,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隨後他們通過慢速回放,發現小行星本來飛得好好的,但是突然在後方飛來了一個物體將其擊穿,隨後小行星便發生爆炸,碎片落到湖中。,這個小行星將於2026年4月14日04:49到達距離地球的最近位置,相撞概率為1/37,撞擊地點在東半球,並且達到「二級杜林危險指數」,這是至今為止杜林危險指數最高的小行星,屆時如果阿波菲斯撞擊到地球,將會釋放出遠超廣島原子彈114000倍的能量,也就是相當於114個通古斯大爆炸的能量,就此科學家提倡花費數億美元建立防撞體系,早做應對措施,減少災難發生的影響,但是後來又經過數百個觀測數據得出結論稱阿波菲斯很有可能不會與地球相撞
  • 30年來強度第二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去年12月18日,一個巨大的火流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附近的白令海上空發生爆炸,橙色是流星餘跡,左上方是陰影,由向日葵8號(Himawari-8)氣象衛星拍攝
  • 月球神秘閃光引起人類注意,原來是小行星瘋狂撞擊
    近日,一張顯示小行星撞擊月球引起閃光的地圖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這些環形撞擊是NELIOTA天文臺探測到的第100次撞擊,也是Sharjah月球撞擊天文臺於2020年3月1日首次觀測到的撞擊。也就是說,有時夜晚的閃光實際上是小行星撞擊月球。 由於這些撞擊提供了關於地球自身的大量空間巖石的有價值的信息,科學家們已經建立了一些程序來尋找月球上代表月球撞擊的短暫閃光。
  • 在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的計算,一顆小行星將進入地球大氣層並於今年11月墜毀的可能性很高,儘管這顆小行星的體積很小,不會造成大的傷害。撞擊打破了數千扇窗戶,一千多人受傷,但沒有造成人員死亡。數以億計的小行星在銀河系中漫遊,天文學家幾乎了解並跟蹤了所有可能撞擊地球的體積較大的小行星
  • 細被世人熟知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並非全是壞事,這次撞擊價值非凡
    對於地球來說,外部太空環境的穩定是相對的,因為只要宇宙中還存在小行星,那麼地球和其他各大行星都有可能被砸中。回顧地球過去幾十億年的歷史,有許多小行星光臨過地球,還有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的液態水、有機物甚至是生命都是外來小行星帶來的。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原因主要的有以下幾種:有酸雨學說;地磁變化學說;大陸漂移學說;物種競爭學說;被子植物中毒學說;氣候變遷說;以及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學說。在這眾多的學說裡,最著名的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假設。這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小行星最長距離10公裡)以40KM/秒 的速度撞擊地球,產生的威力相當於100萬億對TNT的當量,是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當時把地球撞出直徑180公裡的大隕石坑。
  •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 "禍" 與 "福"
    、鑽石、煤等礦山,同時迫使人類不斷提高預測及規避小行星撞擊的能力。未雨綢繆:人類科技的「神級助攻」    科學家對小行星撞擊地球誘發的重大災難事件進行過概率分析,類似於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約100 年有 1 次發生概率;對於 6500萬年前發生的恐龍滅絕事件,約每1億年有 1次發生概率。人們擔心,以後地球還會不會遭到小行星撞擊?如何規避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災難?
  •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我覺得在50年前是不可能的!王思潮說,目前,國際上對於防範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地球的課題已經形成了共識,並開始聯合起來進行搜索和監控。「只要及早發現和監控,以人類今天的科技水平,完全有能力拒其於『球門』之外。」那麼我們有什麼方法與技術來防禦小行星以及彗星撞擊地球呢?我們先進的太空望遠鏡無論是身處太空還是地球大陸,作為太空前哨可以發現危險的地外天體,還可以追蹤它們的運行軌跡。
  • 美國宇航局小行星相機,拍攝到中國天問一號正在飛離地球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周四發射,開始為期7個月的漫長旅行。在天問一號發射不到24小時後,NASA小行星觀察機構,通過小行星相機,拍攝到天問一號掠過空中的瞬間,並對天問一號表示祝福「Bon Voyage」(一路順風)。
  • 2036年一顆小行星將會撞擊地球
    即使2029年這顆小行星並未撞擊地球但在2036年這顆小行星還會再次接近地球並且可能發生碰撞。(因為2029年這顆小行星即使並未碰撞地球但是受地球引力影響其軌道會出現不確定性繼而導致2036年這顆小行星在接近地球時可能發生碰撞。)一旦發生撞擊,它能釋放出相當於15.3億噸TNT炸藥爆炸所放出能量。這要比地球上曾經引爆過的最大級別核武器還要超出20倍。
  • 48年後,「混沌之神」小行星將撞擊地球?
    據夏威夷大學的Dave Tholen表示,約在48年後,一顆半徑185公尺、主要由固態金屬組成的近地小行星有可能會撞擊地球。Apophis命名,原定將在4月14日清晨5點20分左右與地球相撞,概率為2.7%,若發生撞擊將釋放15.3億噸TNT炸藥爆炸釋出的能量,類似撞擊事件在地球上平均每31,000年發生一次,然而在不斷重新估算後,此次得出了新的撞擊機率與時間。
  • 俄羅斯遭小行星襲擊,日本衛星很厲害,完整記錄撞擊過程
    NASA近日證實,去年12月19日,北京時間7時50分前後,一顆10米大小的小行星以32公裡每秒的速度通過大氣層,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附近的白令海上空爆炸,距離地球表面大約25.6公裡。由於小行星在海洋上空爆炸,並未波及到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