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播電視劇《知否》裡面頻現「紅男綠女」的古裝婚服,讓我們藉此機會以漢族為例探索一下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婚服,看一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周朝是重禮的時代,根據記載周朝時期男婚女嫁,婚服遵循玄纁制度即紅與黑的相配。新郎上面穿黑色衣服,下面穿淺紅色衣服,代表陰陽和諧。新娘上衣下裳均為黑色,黑色代表莊重也代表專一。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只是到了漢朝婚服的款式有所變化一般為曲裾深而且流行「三重衣」。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白色的婚禮服,因為那個時期崇尚白色,因為當時流行玄學主張「返璞歸真」,所以白色不但可以日常穿著而且還適用於禮服。
唐宋時期就是現在所說的「紅男綠女」了。成親時新郎穿著絳紅色的衣服新娘穿著青綠色的衣服。因為唐朝時期人們思想比較先進開闊喜歡鮮明的色彩,所以從前那些黑色的禮服就不再崇尚,大紅大綠的衣服顯的喜氣洋洋,「紅男綠女」成為新的婚禮時尚。
明朝時期才是真正的鳳冠霞帔的時期,這可謂是婚服最驚豔的朝代了。結婚時平民男子可以穿青色的九品的官服,女子可以穿命婦的著裝鳳冠霞帔,頭上帶鳳冠,紅布遮臉,身穿大紅褶裙,肩披霞帔,腳穿繡花鞋。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頭上帶的鳳冠和肩上披的霞帔了。古人結婚所說的鳳冠霞帔主要就是指這個時期的。
而到了清代漢族人的婚禮服裝受滿族人的服裝影響,穿的一般是改良之後的滿人旗裝。直到現在還在流行的中式婚禮新娘服裡邊的秀和服和龍鳳褂其實就是滿人齊裝改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