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近期熱詞「紅男綠女」的歷史原貌,追溯漢族婚禮的服裝印記

2020-12-04 書林俊逸說歷史

近期熱播電視劇《知否》裡面頻現「紅男綠女」的古裝婚服,讓我們藉此機會以漢族為例探索一下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婚服,看一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周朝是重禮的時代,根據記載周朝時期男婚女嫁,婚服遵循玄纁制度即紅與黑的相配。新郎上面穿黑色衣服,下面穿淺紅色衣服,代表陰陽和諧。新娘上衣下裳均為黑色,黑色代表莊重也代表專一。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只是到了漢朝婚服的款式有所變化一般為曲裾深而且流行「三重衣」。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白色的婚禮服,因為那個時期崇尚白色,因為當時流行玄學主張「返璞歸真」,所以白色不但可以日常穿著而且還適用於禮服。

唐宋時期就是現在所說的「紅男綠女」了。成親時新郎穿著絳紅色的衣服新娘穿著青綠色的衣服。因為唐朝時期人們思想比較先進開闊喜歡鮮明的色彩,所以從前那些黑色的禮服就不再崇尚,大紅大綠的衣服顯的喜氣洋洋,「紅男綠女」成為新的婚禮時尚。

明朝時期才是真正的鳳冠霞帔的時期,這可謂是婚服最驚豔的朝代了。結婚時平民男子可以穿青色的九品的官服,女子可以穿命婦的著裝鳳冠霞帔,頭上帶鳳冠,紅布遮臉,身穿大紅褶裙,肩披霞帔,腳穿繡花鞋。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頭上帶的鳳冠和肩上披的霞帔了。古人結婚所說的鳳冠霞帔主要就是指這個時期的。

而到了清代漢族人的婚禮服裝受滿族人的服裝影響,穿的一般是改良之後的滿人旗裝。直到現在還在流行的中式婚禮新娘服裡邊的秀和服和龍鳳褂其實就是滿人齊裝改良而來。

相關焦點

  • 知否明蘭大婚的紅男綠女,明制婚禮的鳳冠霞帔,都是中式傳統美學
    而官方曬出的大婚劇照「紅男綠女」也成為了大眾討論的焦點。要知道,傳統歷史上的婚禮服飾色彩搭配,大體可以分為三種:以先秦兩漢為代表的玄色周制婚禮,以魏晉唐為代表的紅男綠女唐制婚禮,以明朝為代表的雙紅明制婚禮。如果將這些配色方法沿用在現代的中式風婚紗照中,你會發現,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
  • 知否官博曬趙麗穎劇中結婚照,才發現裝束是難得的「紅男綠女」
    這次趙麗穎和馮紹峰結婚,只曬出了登記時候的合照,而他們婚禮的合照沒有曬出來,很多人都在猜測可能婚禮會在之後補回來,而沒有看到兩個人的結婚照其實真的比較可惜。所以這個時候知否真的太貼心了,一下子曬出了劇中兩個人結婚的照片,滿足了大眾們對於他們婚紗照的幻想,從某種角度看,這就是他們古裝的結婚照嘛!
  • 「紅男綠女」——來自唐朝的婚禮(上)
    又婚禮贄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問名 即男方家請媒人詢問女方姓名,生辰八字。 今天我們就看一看唐朝婚禮中「親迎」的流程。 古文中對於「婚」皆寫作「昏」,唐朝迎親一般是在黃昏時分。新郎著紅衣,新娘著青衣。那個時候,紅配青的婚衣是最美的搭配。
  • 唐朝結婚禮服講究:紅男綠女最長久
    沒錯,明代時女子出嫁確實是「真紅對襟大袖衫+鳳冠霞帔」,而這種婚服直到現在,依然是國人心目中最隆重的婚禮服裝。那時的服裝設計師們認為,大紅繁複的花色,可以讓新娘子面露紅潤之色,而對襟大袖衫將新娘的身材遮藏起來,讓那些對自己身段不自信的女子也能坦然面對眾人審視的目光。如若將時光再向前推進幾百年,來到唐宋時期,那時中國人的審美可謂引領了世界時尚風潮。
  • 為什麼是「紅男綠女」?「紅男綠女」是指男衣紅女著綠嗎?
    為什麼是「紅男綠女」?「紅男綠女」是指男衣紅女著綠嗎?有個用來形容穿著各種漂亮服裝的青年男女的常用語,叫「紅男綠女」。在一現代人的認知中,穿紅著綠是女性的專利,所以,「綠女」好理解,那麼,「紅男綠女」中的「紅男」又是什麼意思呢?
  • 紅男綠女在歷史上真的存在,鳳冠誰都能戴
    其實沒有,紅男綠女的這種穿法是歷史上真的存在過的。接下來,我們一起去探索一下。這部電視劇的背景是在北宋年間,而結婚時紅男綠女的穿著習慣起源於唐朝時期,宋朝是沿用了唐朝的這些習俗,所以我們才看到電視劇中明蘭結婚時穿綠色衣服的照片。
  • 真實的北宋:宋初婚嫁制度-「三書六禮」+「紅男綠女」
    最近大熱的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以北宋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一個官宦世家出生的庶女明蘭,從小韜光養晦,自立自強,嫁得如意夫君後,相夫教子,持家有方,收穫美滿人生的故事。過文定是傳統嫁娶禮儀,是過大禮的前奏,通常在婚禮前一個月舉行。 當男家擇定吉日後,便攜備三牲酒禮到女方家,正式奉上聘書。
  • 從漢族到中華民族: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幾次民族大融合
    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當時的神州大地,除了漢族之外,還有匈奴、戎、越等彪悍的少數民族政權。漢族與這些少數民族之間,除了極少數的正常交流之外,剩下的就是無休無止的爭鬥。而這些爭鬥,也在暗中推動了民族融合的進程。
  •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  留下了多少氣象符號?  它們是怎麼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讓我們一起來探尋~  甲骨文上的「氣象符號」我國最早有關文字記載的氣象觀測方面原始檔案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圭表不僅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曆書中排出未來的陽曆年以及二十四個節令的日期,作為指導漢族勞動人民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
  • [新聞早報-吉林]《新紅男綠女》昨晚開播
    [新聞早報-吉林]《新紅男綠女》昨晚開播 《新紅男綠女》昨晚開播。
  • 漢族是不是一個好欺負的民族?如今有了答案:善戰,但絕不好戰!
    小詩作為純正的炎黃子孫,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以和為貴」,比起動不動就要舞刀弄槍的老美,俺們漢族人民的脾氣要溫柔許多。那麼問題來了,在歷史上活躍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難道真是因為好脾氣才生存下來的嗎?我們漢族究竟是不是一個好欺負的孬種呢?
  • 探索布拉提斯拉瓦老城,感受斯洛伐克歷史遺留的時光
    布拉提斯拉瓦由新、老兩個城區組成,老城區風景如畫、名勝古蹟眾多,還保留著許多百年之前的古老建築,非常值得探索。歷史在這裡流動:布拉提斯拉瓦老城老城位於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舊城區,是布拉提斯拉瓦歷史悠久的中心。它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很好地保存了中世紀城市中心的原貌和布拉提斯拉瓦城堡等重要地標。一座座飽經滄桑的歷史遺蹟都在對人們無聲地講述著它們經歷過的時光與故事。
  • 科學網—新研究挑戰傳統漢族人種學定位
    鄭連斌介紹,漢族人屬於蒙古人種中的東亞類型是學術界的共識,歷經多年沒有人懷疑,然而,這個結論卻是在缺乏完整的體質調查資料的前提下得出的。 「中國漢族人的體質資料還沒有完全調查出來,就把漢族人定位於蒙古人種東亞類型,我感到比較奇怪。」鄭連斌表示,「目前的分類結果應該是由小樣本的抽樣調查得出的結論,這值得商榷。」
  • 我們將在最魔幻城舉行盛大的婚禮
    ,我們的婚禮服裝就是為了對應這個未來主題而設計的。 本著典型的火人精神,我們決定互相交換幫助:我將為Gilles的火人服裝做設計,他將為我服裝系列的流蘇和肩章部分拍照攝影。那是我們創意聯盟的開始,從那以後,我們合作了無數的藝術項目,包括我們婚禮服裝的設計。
  • 正統漢族人是單眼皮?那雙眼皮流傳於哪裡?作為炎黃子孫需要明白
    另外在古畫中也可發現,從現存歷史最早的《女史箴圖》人物畫開始一直到民國,古代人物的畫像基本都是單眼皮,那麼問題來了,如今中國人的這雙眼皮是從何而來呢?到了漢朝,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以後,就加速了民族融合,兩個民族通婚後漢族的孩子裡就有了雙眼皮。當時雙眼皮的民族其實並不少,有的更像是歐洲人,這也是跟漢族區分的標誌,然而那時期不管如何通婚單眼皮在漢人中還是佔了絕對的多數。
  • 文保單位 難見內部原貌
    如今,楊氏民居三座宅邸中,僅一座較好地保存了原貌,因歷史原因,另外兩座內部都經過了翻修,內部的裝修難見原貌。 建設歷時25年有三座四進宅院 楊氏民居位於涵江區涵西街道樓下社區,這裡溝河縱橫交錯,還有著名的「東方廿五坎」。據了解,明朝時期,盧氏在這塊地上建房,鋪有一塊大磚埕,從此便被人稱為「盧埕」。
  • 兩廣、福建的水上人家:即將消失的特殊漢族,你聽說過疍家人嗎?
    在中國,有著很多令人感覺十分奇異的故事與人,這些故事與人吸引著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去了解、去研究,而疍家人就是其中之一。疍民,又稱蛋民、蛋家、疍戶、蜑、蜒、遊艇子、泉郎、白水郎、盧亭子、龍戶等。他們世代居住在海上,「以船為生,以船為家」就是對他們生活最好的詮釋。那麼,疍家人又是從何而來?他們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世界各個國家中最多的民族是哪一個,我國是漢族,美國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世界各個國家中最多的民族是哪一個,我國是漢族,美國又是哪一個國家呢?先來說一下我們中國吧,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漢族為主的國家,語言也是以漢語為主,根據在2010年的人口統計中得知,中國大陸中的幾十個省區中,漢族人口佔到百分之九十,而少數民族只有百分之十,從這一點上也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漢族人數最多的國家,漢族的歷史也可能追溯到漢朝時期,直到今天。
  • 大膽選擇白色禮服參加前男友婚禮?這些女星在別人婚禮上出盡風頭
    凱特王妃皮帕·米德爾頓和詹姆斯·馬修斯的婚禮,2017年毫無疑問,經過數月詳細的婚禮計劃和為自己姐姐的婚禮做準備,劍橋公爵夫人不會在最後一關摔倒在自己的服裝上。凱特再次選擇了和她的婚紗同品牌的亞歷山大·麥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