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地理條件要優於亞歐非,為何早期沒有發展出一個發達的文明

2020-12-05 知識與見聞

前兩篇說了古埃及和古巴比倫文明早於中國的地理因素,又說了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弦歌不絕從未間斷的地理因素。今天說說為什麼地理氣候條件優越的美洲,人類早期文明遠遠落後於歐亞大陸。

從人類早期文明分布來看,氣候溫暖溼潤的平原地區適合人類生存和聚集,進而能產生文明。打開世界地圖,會發現符合這個條件最好的兩塊土地在美洲,一塊是北美大平原,另一塊是南美拉布拉塔平原和巴西高原的部分

這兩塊土地平坦遼闊,氣候溫暖溼潤,非常適合農業畜牧業生產,地理氣候環境不但遠勝於歐洲,而且要好於中國東部地區。今天的美國和阿根廷都是農產品出口的大國。而這兩片土地在古代都沒產生發達的農業文明,縱觀整個美洲,也只有在中美洲山地地區產生了瑪雅文明生產力還算發達,形成了大規模的建築。

可見除了地理氣候因素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因素左右了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那就是生物因素。北美原生動植物資源不支撐人類從原始狀態向文明轉變,這裡面動物資源更加主要一些。我們知道近代的工業革命主要原因是人類掌握的機器動力,使得生產力發展不再受人類自身體力的限制。而遠古時代,人類生產力第一次飛躍是對大型牲畜的馴化,牛和是人類文明的功臣。如果朋友間是互助的,那麼貓狗對人類的幫助微乎其微,地位遠不如驢,更不要說牛和馬了,所以在古代幾乎沒有禁止食用貓和狗的法令,倒是會禁止吃牛。牛馬不僅可以幫助人類從事農業生產,還可以遠途運輸,這也使得文明交流更加頻繁和方便,各地產生先進科學技術可以得以傳播,人類智慧可以發展更快。另外牛奶不僅產量大成本低而且營養均衡,加工容易,是人類能找到最優良的天然食品,沒有之一。

而美洲的原生動物中沒有能替代牛馬的,北美野牛個頭夠大,但它太彪悍了,無法馴化。

剩下再大一點的動物就剩羊駝了,幹活肯定不行,賣賣萌還對付。

可憐的美洲先民智能靠人力發展生產,自然無法積蓄更多人力物力發展文明,風調雨順人口增長時期還可以,一旦遇到災荒便會生產力快速萎縮。古代文明發展遠遠落後於歐雅大陸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美洲沒有進化出像亞歐大陸一樣的先進文明呢?
    人類進步的標誌之一就是文明的進化,而有了先進的文明,人類的生活才變得越來越舒適和美好。而所有的進化,都有其一定的發展軌跡以及發展的先決條件,如果條件不夠,就不可能產生文明進化,而社會也就談不上發展和進步。所以,發展快發展好的地方,一定是具備了更加充足的條件,正如美洲先進文明遠遠落後於歐亞大陸一樣。
  • 五大古文明為什麼只有中國一直延續至今
    人類最早的文明為什麼出現在古巴比倫和古埃及而不是中國。但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早期劣勢被生產力積累所消化,中華大地的自然優勢就顯現了出來。在美洲作物玉米和土豆尚未廣泛種植之前,這一帶一直是畜牧業發達的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天下。而畜牧業的土地人口承載力遠低於種植業,這也是歐洲最早的文明起源南部的希臘和義大利地區,歐洲古代人口遠少於東亞的主要原因。所以歐洲這裡對於古代人類文明的興起和延續只能算半塊沃土。亞洲的兩塊,印度河恆河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一直是人口最稠密的區域。
  • 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遭遇,阿茲特克和印加帝國,那樣的厄運?
    言歸正傳,西班牙人徵服美洲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傳染病,而同為歐亞文明的中國,傳染病早就有了上千年的交流。19世紀初年中國社會發展水平大致17世紀-18世紀早期西歐水平,跟英國差個100年左右,部分技術(比如煉鋼法)甚至還比西方先進。
  • 亞馬孫再現原始文明遺蹟,但為何沒有進化成現代文明?懶惰、封閉
    近日,地理學者翁貝託•郎巴多(Umberto Lombardo)和其他研究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亞馬孫河上遊出現發達「原始文明」痕跡。亞馬孫河作為世界第一大河,周邊產生了大量原始文明。有考古學家甚至認為,這裡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先進文明大本營。這個文明對森林的經營和把貧瘠土地化為良田,養活部落數以千計的族人。科學家如今相信,印第安人早在幾個世紀前已經在核心區定居,人數可能多達2000萬,比目前的居民人數更多,也並非像現在偶而有落後部落走出森林。
  • 不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而是美洲人發現了哥倫布,為何?
    在哥倫布到來之前,美洲先後有3個印第安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這些文明在信仰和精神上一點兒不輸亞歐大陸的幾大文明,但在社會生產和科技上,卻相去甚遠,這導致了他們在和亞歐文明碰撞時,不堪一擊。原因有很多,我總結了幾個重點:1、沒有鐵器當哥倫布發現印第安人的時候,他們還在使用石器,連青銅時代都未到來,更別說鐵器了。
  • 古代世界可劃分為幾大文明體系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對歷史發展進程有非常大的影響,也正是地理上的隔絕將人類文明分割開來,使不同的地理區域形成不同的文明體系。之所以稱亞歐非為舊大陸,南北美洲為新大陸,是因為是亞歐非大陸上的居民發現並徵服了美洲大陸,而非相反。與亞歐非大陸相比,美洲大陸不僅面積要小得多,而且其南北狹長的地形使其不能像亞歐非大陸那樣交流方便,因此在海洋時代到來之前,美洲大陸的文明要遠遠落後於亞歐非大陸的文明。至於世界的孤島大洋洲、荒無人煙的南極洲更是被排除在古代文明史之外。
  • 為何有人說,亞特蘭蒂斯文明不屬於地球?都是因為太過於發達!
    為何有人說,亞特蘭蒂斯文明不屬於地球?都是因為太過於發達!通過地球上的一些痕跡能非常的肯定,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地球上還有其他的文明出現,在歲月的侵蝕下,雖然可以找到的痕跡比較稀少,但是從這些遺蹟當中,我們也發現了這些文明的蛛絲馬跡。
  • 地圖看世界;資源條件極為優越的拉丁美洲為何不如北美洲發達?
    #世界各國#拉丁美洲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拉丁美洲文化概念多過地理概念,拉丁美洲國家獨立之前多是西班牙及葡萄牙的殖民地,民族、語言、文化,及生活方式都受西班牙和葡萄牙影響極深。(北美冬季雪線最南範圍)北美洲冬季過於寒冷,相較而言拉丁美洲更適合人類生存,美洲三大文明都誕生於拉美便是很顯著的證據。哪就產生一個問題:同樣被西方殖民,而且同樣沒遭受一戰及二戰戰火的摧殘,為何北美成為世界上的發達地區,而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卻深陷「中等發達國家」的魔咒不可自拔?
  • 被地理條件限制的歐洲大陸,為什麼比中國更快進入工業革命?
    地理條件制約中國的地理特點是外圍有高山和海洋,內部遍布河流和平原,特別適合農業生產。想要發展生產力,一定要有平原跟河流。一旦農業跟運輸貿易發展起來,便會產生貨幣和法律,一切齊活,文明也就誕生了。農業文明對集體的認可度特別高,因為個人的能力難以抵抗災害,只有集體合作才能保證農業生活的安全。於是農業文明誕生的王朝選擇中央集權為國家制度。
  • 中國人和哥倫布誰先發現美洲?《山海經》:看看地球的背面
    誰最早發現了美洲?我們所學的西方視角下的歷史和地理教科書告訴我們是義大利人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命令探索未知世界,並於 1492 年發現 美洲, 這幾乎成了盡人皆知的「 常識」。但是,哥倫布真的是「發現美洲」麼?又是誰最早記錄了美洲的山川地理?
  • 人類如何抵達美洲?瑪雅為何突然出現?答案都在這裡……
    在《地球編年史》前三部書中,撒迦利亞·西琴通過對蘇美爾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的對照,結合《聖經·舊約》等古籍以及有關考古發現,得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結論:人類是由外星人創造的,這些外星人來自太陽系第十二天體尼比魯行星,後來他們成為了傳說中的眾神。
  • 假設:中國和美國交換地理位置後,誰虧誰賺,誰的位置更好?
    國際環境上,頭上的俄羅斯壓得快喘不過氣,東部朝鮮也在搞「蘑菇」種植,西部瓦罕走廊還時不時偷渡過來兩個蓋達組織成員,好在南部國家都比較老實,掀不起大浪,反觀太平洋東岸,有這麼一塊新天地,中國的基建又可以改變整個美洲了,白白多出一個西海岸,一帶一路還是可以南北搞起的,從阿拉斯加一直連到阿根廷,巴拿馬運河 亞馬遜河上,也可修個公鐵兩用特大橋的,尼加拉瓜運河也是可以修起來的
  • 瑪雅人可以精確地測算出天體運行時間,但為何造不出輪子?
    瑪雅人有關於輪子的概念,並造出了帶有輪子的玩具,但是受限於生產力和地理環境,瑪雅人沒能將輪子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瑪雅文明是個非常畸形的文明,這個文明的農業、畜牧業、冶金業非常落後,也就是物質文明不發達,甚至還處於石器時代。
  • 「資源富人」熱帶為何沒有文明,反而強國卻都集中在溫帶?
    這裡就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談談為何熱帶地區沒有誕生過強國。 一、變化多端的氣候是否利於國家與文明? 1、氣候對文明的影響 氣候決定了所在地區的生產與發展,可以說在不同氣候下生活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
  • 如果在史前存在過高度發達的文明 為什麼我們現在找不到他們?
    而隨著考古學對越來越多史前文明的發現,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人類可能不是什麼自然進化的產物或者存在的時間並不只有幾百萬年,史前的人類可能擁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的存在一個或者數個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為什麼我們找不到他們的蛛絲馬跡?
  • 一個沒有文字的高級文明 | 安第斯文明留給後世的迷與思
    海菊蛤紋黃金燒杯,西坎文化(公元750年-1375年)印加風格美洲駝紋陶盤印加文化(13世紀早期-1572年)那麼,什麼才是文明?如今學界通行的所謂「文明標杆」也許終有一天隨著新的古代文明的發現被打破。
  • 古埃及人為何和現在的非洲人一點也不一樣?說是黃種人,你信嗎?
    蘇美爾文明發達時,用一千年時間,傳遞到了古埃及,古印度,東南亞,至西藏與中國巴蜀地區,並跨洋到了美洲。閃米特人滅了蘇美爾成為巴比倫,千年中又滅了古埃及。雅利安人與閃米特人爭鬥,進入印度後,古印度文明消亡。最後只有蘇美爾文明與華夏融合使古中國文明傳承,即象形文字與東巴文字在中國留存。
  • 《三體》中的文明,比地球更發達,為何沒有首先發現人類呢?
    《三體》中的文明,比地球更發達,為何沒有首先發現人類呢?現在的很多科學家都在積極的尋找地外文明,當然這一計劃的進行有很多人都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外星文明要比地球文明高級很多,就可能會給人類引來殺身之禍,在三體這本小說當中也是這樣描述的。地球人不斷的發射信號,尋找外星文明,把太陽作為一個信號的放大器,然後把這些信號傳播到太陽系之外的地方。
  • 為何說經濟發展受地理位置的影響?
    在5000千年前,中原漢文明的發展就是因為地理,因為那時海洋經濟不發達,中國對外交流主要通過西域陸路,這就是當時的文化,經濟的交流通道,文明由巴比倫,向歐亞大陸其他區域擴散,先是到達印度,然後才是中國,因為印度離巴比倫近,所以古印度文明起源早於中國。
  • 為什麼說是維京人發現的美洲大陸,而不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
    咱們一起用最接地氣的風格品讀美國歷史,話說咱們所熟悉的美利堅合眾國,他是在1776年有一堆來自歐洲的白人所建立,但今天要說的故事,要遠遠早於這個時間,關於人類是從什麼時候,走的什麼路徑第1次踏上了美洲大陸這個事,一直比較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