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坐下來的那一刻起,挺焦慮的,因為還不知道今天的文章要寫什麼。
看看時間還早,就拿出書,讀書。
無意中看到了這麼一句話:90%以上的苦都是自找的。
可能這句話會讓很多人都不滿意,但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我決定今天一定要寫一篇關於此的文章。
我停止讀書,開始回憶。
上學期結束時,在碩哥的推薦下我開始讀銷售類的書籍。
那個時候自己非常痴迷於銷售,不是說我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銷售員,而是在銷售這個領域我領悟到了許多新的東西,對此我還寫了一篇文章。
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心態,尤其是不能讓自己的生活中充滿抱怨。
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對於一個銷售員來說,如果給顧客帶去抱怨,那就會給顧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是:失去成交的機會。
知道了這一點,再加上我將來做的工作很有可能跟銷售有關,於是我給自己立了一個flag:我的生活裡沒有抱怨。
那段時間的確挺有成效的,當自己跟朋友說話的時候,我也很少再去評論生活中怎麼樣,更多的是去傾聽別人的話。
但後來進入暑假,我減少了讀書的量,而且不再讀銷售這個領域的書,這個flag越來越不清晰。
暑假身邊發生了許多不好的事情,內心的積怨也越來越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又開始和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去抱怨自己的生活。
去抱怨說為什麼我會過成這個樣子?
去抱怨為什麼別人會這樣對我?
去抱怨為什麼這樣的事情要發生在我身上?
……
在我生日的第二天,一個朋友跟我吃飯,當時他對我過去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我就這樣又給他講了很多。
但當我講完的那一刻,我突然醒悟了一件事情:在我講這些事情的時候,我把精力和時間放在了這些事情上,無形中給它增加的能量,使它變得更加強大,即使最開始這些事對我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但在我無數次重複之後,這些惡劣的影響充斥著我的生活。
這都是我自找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把自己受害者的角色扮演的淋漓盡致。
張德芬老師說:扮演受害者角色居然可以扮演如此之久,而且樂在其中,不去想辦法脫離,只會不停的抱怨,不停的咒罵,不停的換工作,不停的換對象,有些人甚至連對象都不換,同樣一個人、一件事可以保持著好多年不放,儘管自己怨聲載道,但還是停留在原地不動。
我們的思想總是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和呼吸永遠都在當下。
這段時間我一直沉浸在了自己的過去,我跟我的一個好夥伴說:我都應該給自己寫一份檢討。
在這份檢討中我不會說我不該去抱怨,而會說抱怨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允許它的存在,但我要去過其他的生活。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洞需要人或事物去填補。
有些人感覺不到那個洞,只是一直在不由自主的追求些什麼來滿足自己。
就像我大量的向外抱怨我的情緒,去渴望得到同情和認可,但很可惜,所有外在的追求都無法填補內在的那個「洞」。
只能說有一天我自己去理解去、認可它。
那一刻,我下定了決心:我不要生活在這樣的生活下,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部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