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洞需要人或事物去填補

2021-01-09 傻傻的堅持著小夢想

今天晚上坐下來的那一刻起,挺焦慮的,因為還不知道今天的文章要寫什麼。

看看時間還早,就拿出書,讀書。

無意中看到了這麼一句話:90%以上的苦都是自找的。

可能這句話會讓很多人都不滿意,但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我決定今天一定要寫一篇關於此的文章。

我停止讀書,開始回憶。

上學期結束時,在碩哥的推薦下我開始讀銷售類的書籍。

那個時候自己非常痴迷於銷售,不是說我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銷售員,而是在銷售這個領域我領悟到了許多新的東西,對此我還寫了一篇文章。

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心態,尤其是不能讓自己的生活中充滿抱怨。

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對於一個銷售員來說,如果給顧客帶去抱怨,那就會給顧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是:失去成交的機會。

知道了這一點,再加上我將來做的工作很有可能跟銷售有關,於是我給自己立了一個flag:我的生活裡沒有抱怨。

那段時間的確挺有成效的,當自己跟朋友說話的時候,我也很少再去評論生活中怎麼樣,更多的是去傾聽別人的話。

但後來進入暑假,我減少了讀書的量,而且不再讀銷售這個領域的書,這個flag越來越不清晰。

暑假身邊發生了許多不好的事情,內心的積怨也越來越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又開始和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去抱怨自己的生活。

去抱怨說為什麼我會過成這個樣子?

去抱怨為什麼別人會這樣對我?

去抱怨為什麼這樣的事情要發生在我身上?

……

在我生日的第二天,一個朋友跟我吃飯,當時他對我過去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我就這樣又給他講了很多。

但當我講完的那一刻,我突然醒悟了一件事情:在我講這些事情的時候,我把精力和時間放在了這些事情上,無形中給它增加的能量,使它變得更加強大,即使最開始這些事對我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但在我無數次重複之後,這些惡劣的影響充斥著我的生活。

這都是我自找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把自己受害者的角色扮演的淋漓盡致。

張德芬老師說:扮演受害者角色居然可以扮演如此之久,而且樂在其中,不去想辦法脫離,只會不停的抱怨,不停的咒罵,不停的換工作,不停的換對象,有些人甚至連對象都不換,同樣一個人、一件事可以保持著好多年不放,儘管自己怨聲載道,但還是停留在原地不動。

我們的思想總是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和呼吸永遠都在當下。

這段時間我一直沉浸在了自己的過去,我跟我的一個好夥伴說:我都應該給自己寫一份檢討。

在這份檢討中我不會說我不該去抱怨,而會說抱怨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允許它的存在,但我要去過其他的生活。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洞需要人或事物去填補。

有些人感覺不到那個洞,只是一直在不由自主的追求些什麼來滿足自己。

就像我大量的向外抱怨我的情緒,去渴望得到同情和認可,但很可惜,所有外在的追求都無法填補內在的那個「洞」。

只能說有一天我自己去理解去、認可它。

那一刻,我下定了決心:我不要生活在這樣的生活下,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部責任。

end

相關焦點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角落,那裡存放著不能觸碰的回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角落,那裡存放著不能觸碰的回憶1:你會不會突然想起我,然後淚如泉湧,發現你曾虧欠我太多;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漸漸清醒了,才明白它是個錯誤;有些東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有些人認識了就好,不必深交。3:大概是沒有了當初那種毫無顧慮的勇氣,才變成現在所謂成熟穩重的樣子4:如果你是對的,你沒必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5:與父親的相處從來都是沉默與尷尬的,不知如何開口,更不知從何開口,聊學習?可已是大三,學習變得不那麼重要。聊未來?貌似還有點遠。聊情感?總覺得有點奇怪。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奔騰的河流
    這是1939年詩人光未然創作的《黃河頌》裡的一個片段。整首詩語言奔放、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歌頌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奔騰的河流,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住前行的腳步。每個中國人血管中流淌的血液就如同黃河的「支流」。
  • 元祖洛克人回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洛克人(二)
    本次威利博士造出了許多以前代魔王為概念的加強版頭目,例如繼承剪刀人設計理念,酷勁帥氣的「金屬人(メタルマン)」、繼 承電氣人的「快速人(クイックマン)」和氣魄人+炸彈人的「破壞人(クラッシュマン)」。可以看到比起前代呈現可愛風格的萊德博士制機器人,有些看起來似乎帥氣許多,可以見得其實威利博士也是很有才能的!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吉力馬札羅
    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吉力馬札羅的雪》開篇引出這樣一段莫名其妙的敘述,語言簡潔,引人入勝。一生坎坷的海明威對於生死早已有了超脫而深邃的認識。敏感繁複而神經質,卻內藏一番宗教般神秘獨特的內在,這是海明威一貫的風格,冷漠而鮮少有溫度。
  •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或愛情都是月亮在我們心中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閃亮的月亮,他可以是一個遙遠的夢,就像天空中的月亮,但可以說是很難得到的;他也可以是一個親密的愛情,即使是一隻飛蛾撲火,也很容易得到易滅和心甘情願。說到禁果和伊甸園,我們熟悉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亞當和夏娃偷食被耶和華逐出伊甸園。問題是為什麼亞當和夏娃渴望吃蘋果?吐溫曾在一針見血:「如果當初被上帝禁止的是那條蛇,那麼他們想吃的可能就是蛇」中指出。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周圍的未知、神秘的事物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刺激性,出於反動心理,人們自然會對這些事物多加關注,越是得不到東西。
  •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小青蛙」的寄託
    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更何況商業的誘導會讓玩家最初的意願表達落空。其實真正值得玩味之處在於,一款並不出彩的遊戲能大獲垂青,恰是滿足了公眾情感寄託與表達需求。抓住了玩家最需要的內心空虛與填充意願,才實現了「非最好但卻最適合」的逆襲。   「佛系青年」也好,「道系青年」也罷,人總得有情感的寄託和感情的寄放之處。
  • 宇宙中有各種「洞」,它們一個比一個神秘,你都知道哪些洞?
    今天小編就帶領朋友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宇宙中這些神秘的洞,讓朋友們對宇宙的神秘再次大開眼界。對於宇宙的各種洞,知道的最多的應該是黑洞了,黑洞也是人類目前發現的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黑洞同恆星,中子星等這些有著明顯實體的天體不洞,黑洞似乎是一個沒有實體的天體,它的質量都集中在中心處的那個奇點,沒有錯這個奇點類似於宇宙大爆炸時的那個奇點。
  • 影評:《斷背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如果讀過原著小說的人,再去看這部電影會覺得電影的改編是成功的,至少不比小說差多少。電影完美繼承了小說中的精髓,影片中的情感和表演,甚至是語言鏡頭都是極為克制的。讓人很難想像是李安的風格,根據當時的說法李安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經歷了幾次嚴重的失敗。他甚至都有點心灰意冷,於是打算認認真真地按照劇本拍完就好,結果反而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冷靜,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
  • 異度侵入:洞哥表白只認一個洞,春哥滿臉害羞,「洞」能力揭示!
    我們可以看到,洞哥這個救人是姿勢可不一般,他是把小春護在上方的,就憑這一點便可以看出洞哥對小春的愛護。隨後就是跟井波七星的相遇,井波七星為了給自己的男人數田遙報仇,對不設防的小春動手了。但在關鍵時候被洞哥撞開,而洞哥也被打中,最有意思的是洞哥在撞開小春時說的那一句「只認一個洞」,而這個洞,便是小春的那個洞,並且還表明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 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
    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桃花源記》,留下了一個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重慶有一個口號:「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重慶酉陽。」心中的桃花源當然只有你自己知道,另一個在哪裡,只能找陶淵明問一問啦。他回答的是文言文,翻譯過來大意是: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迷路啦。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
  • 《小王子》:我們都有一個世界,渴望有人懂
    當初買它時,是聽聞他的盛名,聽說人人心裡都住著一位小王子,聽說這是一本寫給大人看的童話故事,聽說它是譯本最多的法國文學名著。於是,必然的,我帶了一本來到自己的身邊,就像是臥室一定要有一張床才美滿一般的感覺一樣。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小王子。我們有失落的時候,有驕傲的時候,有絕望的時候,有無助的時候。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那棵植物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這麼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自然界有這麼一種植物,無論生長在水中,沙漠,石頭,任何惡劣的環境下都能得以生存。至於有沒有這棵植物,我想這個答案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不管有沒有這種植物,我想這句話對人類還是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影響。
  • 守望我們心中的燈塔
    「燈是一盞盞心靈的燭光 /美麗的容顏才會溢彩流芳/燈滅了黑夜變得孤獨惆悵/夢醒了留下了多少感傷 燈是一盞盞燃燒的希望 /最亮的她會為你指明方向」每每生活無助的時候,最是熱衷於在《燈火闌珊處》尋找心中的那份感動,因為那盞忽明忽暗的燈,曾無數次照亮迷途的我。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道彩虹。高顏值彩虹蛋糕, 挑動你的味蕾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彩虹。讓我們不再害怕夜的黑暗與風濤的險惡;讓我們就算深陷泥濘,遭遇狂風暴雨,還是會對明天充滿期待。雨後的天空就會有彩虹,就算天空沒有彩虹,我們心中的彩虹永不會墜落,它一直亮麗於心中的某一角落。昨晚在家將空調開到最低。
  • 繪本|尋愛之旅,填補心中的破洞
    每次看到虐童的新聞,心裡就會難過,我想,但凡是做了父母的,聽到類似的事情,大概都很難保持情緒的平靜和淡然。不僅僅是為了孩子受傷柔弱的身軀、害怕的眼神難過,其實也會為孩子的父母難過,或者說為自己難過。若是有一個被愛與溫柔相待的童年,誰希望自己用暴怒、失控去對待最親愛的小孩。
  • 《菊石》背後,每個人心中都有座斷背山,你同意嗎?
    最近在英美上映的影片《菊石》,只看到這些介紹:愛情,凱特·溫斯萊特和西爾莎·羅南主演,弗朗西斯·李導演,估計很多人就會感興趣了,但如果知道是一部展現同性愛的電影,不知會阻撓多少人的觀影熱情?同性愛,雖然被排除了疾病之列,可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仍然被視為禁忌。不過,李安拍攝《斷背山》時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 蔡康永:每個愛劈腿的人 心裏面都有一個洞
    「77則短句已經在網絡上經過網友的認同,我相信它在網絡上面流傳的程度已經說明了它是可以被讀者需要或者是喜歡的,至於說對於沒看過這些句子的讀者而言,是不是會給這本書一個機會呢,其中77則故事是全新寫的,我覺得77則故事當中,總有一篇會讓你覺得非常好玩並且打動你的心,那你就要相信,另外76則一定也很有樂趣的。」他說。
  • 為何悟空傳不贏口碑贏票房,因為每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齊天大聖
    其實不說IP戰略或者說改編的問題,對於西遊,對於經典,其實無論怎麼去改編或許都很難令人滿意,因為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孫悟空,無法求全責備,自然也就眾口難調了。 誰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孫悟空,因為誰都渴望渾身是膽,武義精通,桀驁不馴,自命不凡,揚名立萬,渴望鰲裡奪尊,渴望一鳴驚人,也渴望能夠出人頭地,不受壓制,不受約束,但事實總是事與願違,總是有一種壓制,有一種緊箍咒在時刻約束著自己,從張揚肆虐到「看破紅塵」,無奈接受命運的安排,但誰的心裡都有不甘,都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完成自己生命中最精彩的華章。
  • 冷暴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一個鍾小芹根本填不滿
    這類人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生命中存在著很大一塊陰影,他們需要不斷地被愛照見,才能得到滋養。平時這類人,看上去行為上無可指摘,但骨子裡的冷漠,卻能將伴侶的心凍成寒冰,比如陳嶼,他一次次的用堅硬和冷漠,在鍾小芹最脆弱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把責任都推在女人身上,結果把女人逼得歇斯底裡,崩潰大哭。而他卻絲毫不動,仍然能去給魚安葬,什麼也影響不了他。
  • 我們為什麼會有視覺盲點呢?答案在於我們眼睛裡有一層感光細胞!
    如果說今天我要告訴你,其實在你右眼視線正前方偏右一點,和左眼視線正前方偏左一點,其實各有一個盲點存在,在這個位置你什麼都看不見,換句話說你的視野在這個區域其實是瞎的。可是我們平時看東西的時候沒有覺得眼前有兩個盲點。那是因為兩隻眼睛的視野重疊部分剛好把這兩個盲點給覆蓋了,所以說通常我們睜開雙眼的時候,大腦就能夠參照著補上這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