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為何能做到減貧貢獻全球第一?且看來自貴州等地的「大能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2013-201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000多萬人,每年減貧人數都保持在1200萬以上,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832個貧困縣,已脫貧摘帽436個。 「中國減貧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對全球減貧貢獻超過70%,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聯合國駐華協調員羅世禮評價。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裡程碑 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11月23日15時,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在貴州省政府1號樓圓廳會議室召開「貴州省2020年最後9個貧困縣實現貧困退出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媒體聯絡處處長楊力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貴州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標對表黨中央戰略部署,感恩奮進、盡銳出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
-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的重要特徵
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堅定不移地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制定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的宏偉藍圖,顯著增強了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展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麗畫卷。準確把握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的重要特徵,對於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
王國生發表署名文章 談以黨的初心和使命引領脫貧攻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吹響向貧困發起總攻的進軍號,扶貧開發工作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人民群眾發自肺腑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這五年全國累計減貧6853萬人,年均減貧1370萬人,是1994年至2010年間年均減貧人數的兩倍多,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從河南來看,577.7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末的9.28%下降到2017年末的2.57%,5個國定貧困縣、1個省定貧困縣脫貧摘帽,5514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事記_新聞_騰訊網
編者按: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大事記》。11月16日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召開第一次會議,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行研究部署,要求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鬥目標和工作任務而奮鬥。同日 胡錦濤、習近平出席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進一步加強黨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領導提供了遵循,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指明了方向。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擺脫貧困、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念茲在茲、須臾不忘的事業。
-
創新扶貧模式 實現精準脫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現在,我們進入扶貧開發工作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科學謀劃好扶貧開發工作,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繁榮發展成果述評
原標題:延續中華文脈 鍛鑄中國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繁榮發展成果述評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文化表情;每一個個體都有珍重的文化記憶。一個個具體而微的場景,構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生動豐富的時代文化景致;一個個愉悅心靈的瞬間,折射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文化建設戰略地位的高度重視,對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生態的著力培育,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共享發展理念。把目光投射得足夠遼遠,更能讀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繼往開來的文脈延續和無比堅定的文化自信。
-
...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退出,預計今年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17010元
從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紮實推進精準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預計今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17010元,88個貧困村村均集體經濟收入達25.8萬元。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黨對脫貧攻堅的全面領導,市級財政共投入扶貧專項資金5.66億元,聚焦貧困對象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有保障的脫貧標準,堅決補齊短板,全力破解貧困戶致貧返貧的難點堵點問題。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目前全省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到 100%,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現 " 班班通 "。健康扶貧甘肅省健康扶貧醫療部分脫貧標準為醫療機構 " 三個一 "、醫務人員 " 三合格 " 和服務能力 " 三條線 "。"
-
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
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之二 原標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經濟社會總量指標佔世界的比重持續提高
-
甘肅隴南:攻堅「最後堡壘」 確保如期脫貧
近日,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在隴南召開,吹響了向脫貧攻堅「最後堡壘」發起總攻的號角。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隴南凝心聚力實施精準脫貧,全市有6個縣區脫貧摘帽,1565個貧困村退出,貧困人口下降至3.69萬,貧困發生率由53%下降至1.56%,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621元提高到7734元,年均增速居秦巴山特困片區18個市州第一。
-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輝煌成就
答:「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大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高度,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
-
助力非洲脫貧,中國顯擔當,非洲有收益
20年來,中國同非洲國家共同制訂並相繼實施了"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中非貿易額增長了20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增長了100倍。迄今,中國幫助非洲修建的鐵路已經超過了6000公裡、公路也超過了6000公裡,還建設了近20個港口和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中國還同非洲拓展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5G等新業態合作,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正在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
-
中國用7年時間創造人類脫貧史上的奇蹟,令全世界矚目
這三場會議都聚焦了一個共同的主題——脫貧攻堅。8月18日,胡春華主持召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時指出,脫貧攻堅越到最後關頭越要增強風險意識、強化隱患排查,切實將疫情、災情等突發事件對脫貧的影響降到最低。8月21日,他出席克服疫情災情影響確保如期全面脫貧電視電話會議時表示,在脫貧攻堅的最後緊要關頭,必須堅持五級書記一起抓,全方位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
天門山下 幸福綻放——張家界市永定區高質量高水平書寫脫貧攻堅...
時間的刻度,標註著張家界市永定區脫貧攻堅不斷向前邁進的腳步:2014至2020年,永定區每年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開展貧困退出工作。目前,全區86個貧困村全面出列,17805戶58980名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其中2020年脫貧786戶157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底的20.7%降至0。
-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綜述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 題:堅定文化自信 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綜述新華社記者周瑋、白瀛、史競男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宣傳文化戰線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緊緊圍繞文化小康目標,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