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鈉金屬電池新突破:大連化物所研製出新型電解質

2020-12-09 IT之家

IT之家12月7日消息 中科院 11 月 30 日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 「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可以用於高倍率、長壽命的納金屬固態電池。該種電池有著 55 mAh/g 的可逆放電容量,與主流鋰電池類似,同時具備優異的安全性能,以及遠超當前鋰電池的循環壽命表現。該種電池在 5 庫倫的大電流快充下,仍可以保持1000次循環壽命。

IT之家了解到,鈉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使用成本更低,在鋰離子電池發展遇到瓶頸的今天,採用納金屬製作電池是目前研發的一個方向。根據中科院消息,「鈉元素具有與鋰相似的特性,使鈉離子電池成為一種具有競爭力的電化學儲能器件。」但是鋰離子目前使用的石墨負極材料不適用於鈉離子電池,因此需要研發滿足鈉離子特性的理想負極材料。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光聚合策略製備出一種新型的高離子電導率聚合物,即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基準固態電解質,並以此構建出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長循環固態鈉金屬電池。這種材料能夠有效抑制鈉枝晶的生長(枝晶會導致電池容量下降,甚至短路)。這種材料應用於納金屬電池,表現出了出色的能量密度以及大電流下的循環性能,在 5 C 的倍率下循環 1000 次,仍可保持 97% 的容量

不僅如此,此種納金屬軟包電池還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柔韌性和安全性能。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對電池進行一次、兩次摺疊,並重新展開,甚至直接切除一半,電池依舊完好輸出電流,沒有起火爆炸。

這項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研發的。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等的支持。中科院表示,該研究為發展室溫高能密度柔性固態鈉金屬電池提供了新方向。

IT此前報導:中科海鈉:全球首款完全自主研發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表明了我國鈉離子電池的發展已經得以應用,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大連化物所吳忠帥研究員團隊AEM:研製出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發展了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表現出優異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
    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研究人員為鎂離子電池找到了一種高效的固態電解質
    雖然我們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關「電池技術突破」的新聞,但鋰離子電池依然是當前使用最廣、綜合表現最佳的選擇。 不過最近,麻省理工博客裡實驗室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固態材料。它似乎是鎂離子的一種絕佳導體、有望用於打造更安全和高效的電池。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製出高比能全固態鈉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吳忠帥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餘彥教授團隊以及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姚霞銀研究員團隊合作,構築了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和正極材料的一體化集成系統,有效降低了固固界面阻抗,顯著提高了電子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中國新聞網】大連化物所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
    大連化物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3日發布消息稱,由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 作者:謝聰鑫 謝小芳 2019-03-03 02:18   來源:瀋陽日報   大連化物所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電解液利用率近100%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近日,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股)-股票頻道-金融界
    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大連化物所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圖為大連化物所研製的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大連化物所供圖中新網大連12月3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3日發布消息稱,由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大連化物所研製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央廣網大連12月4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是直接利用海水,將金屬鎂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裝置,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可全海深工作的優點,在深海著陸器、深海原位實驗站等海洋裝備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該電池系統在突破了高利用率合金陽極製備技術、長壽命陰極製備技術、全海深浮力調節技術,組合能源管理技術等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開展此次深海海試工作。
  • 大連化物所研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於清教對電池網表示。(來源:財華社)大連化物所研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技術】大連化物所研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出了一種耐低溫、經濟
  • 青島能源所首次開發出一種改善鋅電池穩定性的水合熔鹽鋅基電解質
    鑑於數十年來的研究基礎及商業化經驗,水系鋅電池依然是「後鋰離子」電池體系中的佼佼者,應用價值極大,近年來又迎來了新一輪的關注。多種正極材料被報導可以與鋅負極進行搭配,以期產生性能的突破。與傳統無機正極材料不同,有機材料主體的分子間弱相互作用更加適合多價離子的存儲,而且高度可調的有機結構賦予其新的離子反應機制。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單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然而這些材料均存在自身的不足,因此開發安全、高效、廉價的氫氣儲存和運輸載體,將為燃料電池汽車推廣,以及氫能源規模化應用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近期,該團隊提出一種全新的策略:利用金屬的電負性差異,修飾有機儲氫材料的電子性質,合成出了一類新穎的有機-無機雜化儲氫體系——金屬有機化合物。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這是因為它們每單位重量最多可以容納五倍的能量,但是主要障礙是它們提供的壽命短得多,而這些材料通常會迅速劣化並破裂。 因此,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可以克服這一問題的新型電池架構,最近又出現了一些有希望的突破。這些是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的,這些組件包括混合陰極,完全固態的電解質和新的橋接鍵,這些鍵為硫顆粒提供了「呼吸的空間」。
  • 著火了也能繼續供電的電池!斯坦福崔屹團隊發明新電解質,大幅提高鋰金屬電池安全性
    在高電流或者多次循環之後,鋰金屬電極的表面會長出一種叫做鋰枝晶的東西。鋰枝晶本來是鋰金屬反覆沉澱、析出的結果,但隨著它的生長,它會刺穿電池正極負極之間的電解質/隔膜,讓電池的正極負極直接連在一起,造成短路,進而引發電池的熱失控,造成起火、爆炸等情況的出現。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製出長壽命鋅基液流電池用複合離子傳導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團隊在長壽命鋅基液流電池複合離子傳導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鋅基液流電池(ZFBs)儲能技術因其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環境友好等特點,在分布式儲能領域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由於鋅枝晶/鋅累積的問題,該類電池的發展受到循環壽命差和充放電性能差的限制。離子傳導膜可調控鋅沉積形貌和抑制枝晶生長,在提高電池循環穩定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學術前沿|近期頂刊固態電池研究進展
    AEM:室溫離子導電性的光聚合凝膠電解質用於高能密度固態金屬鈉電池基於鈉的豐富性和成本效益,固態鈉金屬電池(SMBs)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充電電池。然而,固體電解質的室溫離子電導率低,電壓窗口窄等缺點,嚴重製約了SMBs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