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股)

2021-01-1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鈉離子金屬,含量豐富、分布廣泛,使鈉離子電池成為一種具有競爭力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研發的「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可以用於高倍率、長壽命的納金屬固態電池。該種電池有著55mAh/g的可逆放電容量,與主流鋰電池類似,同時具備優異的安全性能,以及遠超當前鋰電池的循環壽命表現。該研究為發展室溫高能密度柔性固態鈉金屬電池提供了新方向,有望促進行業公司發展。

聖陽股份(002580)與院士工作站等單位聯合開發的高環保、高循環性鈉離子電池已通過實驗階段,進入樣品測試,測試結果符合預期目標,效果良好;

中國長城(000066)旗下公司研發的48V10Ah鈉離子電池組成功實現在電動自行車上的示範應用,是國內首個鈉離子電池實現示範應用的成功案例;

道氏技術(300409)有鈉離子電池及其製備方法的專利。

相關焦點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
    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股)-股票頻道-金融界
    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我國科學家陶瓷基鋰氟轉換固態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以固態電解質取代電解液作為鋰離子傳輸導體,可以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並擴大鋰金屬電池應用的溫度範圍。,Li-Na/LLZO/FeF3電池的倍率和循環性能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李馳麟團隊在陶瓷基固態電池的界面改性及其鋰氟轉換反應激活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日本研發固態電池 A股哪些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據日媒報導,豐田、日產、本田與電池巨頭松下公司將聯合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究——這意味著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將迎來質的飛躍。那麼,A股哪些上市公司值得關注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聚合物基固態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期,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新型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團隊在聚環氧乙烷基高性能電解質和固態電池方向取得了進展。然而,傳統的鋰離子電池越來越接近其能量密度的極限,使用易燃有機電解液也使其安全性受到嚴峻的考驗。因而,亟需開發下一代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固態電池是採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液態電解質的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其具有安全性能高和能量密度高的特點。目前,研究者們已經開發了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無機固態電解質及複合型固態電解質等多種研究體系。
  • 替代鋰電池「物美價廉」鈉電池研究獲重大突破,這2股望率先受益
    重磅消息據科技日報消息,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生物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日前研發出可以替代鋰離子電池的鈉電池由於鈉電池材料價格低廉,或可成為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新一代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瀋陽: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聚合物基固態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然而,傳統的鋰離子電池越來越接近其能量密度的極限,使用易燃有機電解液也使其安全性受到嚴峻的考驗。因而亟需開發下一代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固態電池是採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液態電解質的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其具有安全性能高和能量密度高的特點。
  • 固態電池研究綜述(2020.7-2020.11)
    此外,基於上述研究進展,團隊從超分子化學和界面構效關係的角度加深硫化物固態電池的關鍵科學問題理解,並且為理性設計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金屬電池和解決其技術瓶頸提供了建設性方案。    先進成像表徵技術在固態電池中從原子尺度到宏觀的應用  提高聚合物基固態電池循環和應用溫度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新型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團隊在聚環氧乙烷基高性能電解質和固態電池方向取得進展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TüV南德】前沿丨柔性鈉基雙離子電池技術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通訊作者)及其團隊成員在柔性鈉基雙離子電池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A Flexible Dual-Ion Battery Based on Sodium-Ion Quasi-Solid-State Electrolyte with Long Cycling Life"已在線發表於材料領域頂級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進功能材料》,Adv. Funct.
  • 固態鈉金屬電池新突破:大連化物所研製出新型電解質
    IT之家12月7日消息 中科院 11 月 30 日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 「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可以用於高倍率、長壽命的納金屬固態電池。,採用納金屬製作電池是目前研發的一個方向。
  • 中科院團隊在固態電池研究領域獲進展
    記者9月25日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新型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團隊,近期在聚環氧乙烷基高性能電解質和固態電池方向取得進展,>提高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循環使用次數和穩定性,並實現在室溫和低溫下的優異電化學性能。
  • 鋰電池固態電解質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馬騁課題組在鋰電池固態電解質的離子傳輸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者用球差校正透射電鏡直接觀測到了一種奇特的非周期性結構。該結構儘管只有一個原子層厚,但卻能對鋰離子的傳輸產生顯著影響,從而成為除了晶界、點缺陷以外的又一類需要受到固態鋰電池研究者密切關注的非周期性結構。
  • 最新潛在目標曝光:鋰電龍頭獲百家機構調研 透露固態電池重磅信息
    鋰電龍頭獲百家機構調研,透露固態電池等重磅信息!8年23倍大牛股被盯上2020年12月份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70多隻,匯川技術成為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2020年12月份機構大舉調研股2020年A股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21年1月份,市場又會如何運行?一般而言,獲得機構大舉配置的個股,往往會有較好的市場表現,而機構調研通常是配置個股的前提。
  • 物理所在聚合物固態鈉電池研究中取得進展
    固態電池是發展下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關鍵技術。在發展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中,聚合物電解質由於具有良好的柔韌性,有利於在電極與電解質之間形成良好的界面接觸,能夠承受電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形變,且質量輕、易於加工,適合大規模生產,受到學術界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 鋰電龍頭獲百家機構調研 透露固態電池等重磅...
    基金公司最關注的個股是匯川技術,合計77家基金公司2020年12月份調研了該股;其次一心堂、安恆信息、森馬服飾等個股,均獲得較多基金關注。證券公司最關注個股是森馬服飾,40家券商調研了該股;其次格林美、匯川技術、千方科技等個股,獲得較多券商關注。外資最關注的個股是匯川技術,60家機構去年12月份調研了該股;其次伊之密、埃夫特、偉星新材等,獲得較多外資關注。
  • 人民網:南開大學「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1 鈉—二氧化碳(Na-CO2)電池結構及反應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 (記者 朱虹)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教授團隊在利用CO2呼吸的室溫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可充室溫鈉-二氧化碳電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為題,在《德國應用化學》(
  • 學術前沿|近期頂刊固態電池研究進展
    最近,有研究報導了將分段檢測器差分相襯STEM(DPC-STEM)技術用於重建電場矢量圖和電荷密度圖,其空間解析度高於和不受EH-TEM26施加的樣品幾何形狀的限制,從而提供了解決ASSLIBs中這一具有挑戰性問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