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潛在目標曝光!鋰電龍頭獲百家機構調研 透露固態電池等重磅...

2021-01-12 金融界

來源:數據寶

作者:陳見南

2020年12月份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70多隻,匯川技術成為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

2020年12月份機構大舉調研股

2020年A股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21年1月份,市場又會如何運行?一般而言,獲得機構大舉配置的個股,往往會有較好的市場表現,而機構調研通常是配置個股的前提。據此,證券時報·數據寶重點梳理了2020年12月份機構大舉調研的個股,以饗讀者。

數據寶統計顯示,2020年12月份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70多隻。從調研機構類型來看,證券公司調研相對最廣泛,調研321家公司,即超八成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基金公司和陽光私募調研數量次之,分別調研251家和167家公司。

基金公司最關注的個股是匯川技術,合計77家基金公司2020年12月份調研了該股;其次一心堂、安恆信息、森馬服飾等個股,均獲得較多基金關注。證券公司最關注個股是森馬服飾,40家券商調研了該股;其次格林美、匯川技術、千方科技等個股,獲得較多券商關注。外資最關注的個股是匯川技術,60家機構去年12月份調研了該股;其次伊之密、埃夫特、偉星新材等,獲得較多外資關注。

從調研次數來看,2020年12月份華邦健康獲得9次機構調研居首;比亞迪、鴻路鋼構、伊之密、康弘藥業、漢鍾精機等個股均獲得6次以上機構調研,兆馳股份、利亞德、金風科技、雲南白藥、海鷗住工等個股獲得5次機構調研。

匯川技術獲272家機構調研

整體來看,匯川技術成為2020年12月份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之一。數據顯示,合計有272家機構調研了該公司,包括77家基金公司、27家證券公司、29家私募、23家保險公司、60家海外機構等。

在調研紀要中,公司對自動化業務、軟體業務、機器人業務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有機構問到公司乘用車業務在國內外客戶拓展方面具備什麼優勢?

公司表示,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面向國內客戶,聚焦資源投入到核心客戶和價值項目中,依託快速響應的能力和本土化服務,已經取得了一線主機廠多個車型的定點,部分定點實現批量銷售;面向國際乘用車客戶,公司一方面完成體系化平臺建設且獲得了體系準入資格,另一方面以電源產品為突破口,利用中國供應鏈與快速響應優勢,在海外項目定點方面也取得了門檻突破。

物流車業務方面,公司表示,在物流車領域,公司持續打造高性價比、集成化和輕量化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基於成熟的產品平臺,針對重點客戶進行突破。行業拓展方面,除了批量銷售的微面、輕卡,另在環衛車和重卡行業積極布局。基於持續積累的產品平臺及重點客戶定點突破,物流車業務實現較好增長,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

工業機器人業務進展方面,公司機器人業務主要圍繞「核心部件+整機+視覺+工藝」經營策略,積極推進機器人整機和核心部件的開發工作。基於工業自動化業務對應的下遊和客戶,深度挖掘行業工藝,結合工業視覺產品的耦合,在3C、鋰電、玩具等行業實現批量銷售。去年前三季度該業務實現銷售收入約1.2億元,同比增長70.63%,取得較快速增長。

匯川技術主營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被譽為工控領域的華為。在二級市場上,該股股價去年頻頻創出歷史新高,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還創出歷史新高,2020年全年累計漲幅超過206%。同時,匯川技術也是知名長牛股,2020年收盤價超過93元,相比2012年歷史低點復權漲幅接近23倍。

其他較多機構調研的個股還有一心堂、森馬服飾、伊之密、永太科技、格林美等,均獲得了100家以上機構調研。

鋰電池概念龍頭之一格林美獲得111家機構調研。公司三元前驅體產能和訂單情況方面,公司三元前驅體定位於高鎳與單晶高端產品,目前已建成13萬噸/年產能。公司全面掌握了高鎳(NCA&;NCM6系、7系、8系及9系)與單晶材料的製造技術,其中高鎳與單晶高端產品產能達90%以上,成為全球三元前驅體製造領域能夠大規模製造NCA&;NCM全系列產品的少數企業之一,擁有三元前驅體製造的極具世界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主流供應三星供應鏈、ECOPRO、LGC等全球行業知名客戶。未來三年,公司將形成15-18萬噸/年三元前驅體產能,以良好滿足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優質三元前驅體產品的需求。

還有機構問到,公司如何保障鈷鎳原料的戰略供應?近期鈷鎳金屬價格上漲對公司影響如何?

公司表示,公司年需求鈷金屬和鎳金屬當量合計在5萬噸以上,公司通過積極實施鈷鎳原料「城市礦山+國際巨頭戰略合作」的雙原料戰略通道,全面保障原料供應體系安全。一方面,公司深耕鈷鎳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多年,具備鈷鎳資源的循環利用及相關高技術產品核心製造的技術優勢和原料優勢,年回收鈷金屬5000噸以上,年回收鎳金屬10000噸以上,切實保障新能源材料業務增長對鈷鎳資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與嘉能可、中冶瑞木、託克、力勤等國際礦產巨頭建立了穩定的鈷鎳原料供貨關係,保障了鈷鎳原料的戰略供應。近期鈷鎳金屬價格上漲對公司業績有積極影響。

固態電池技術儲備方面,公司表示看好固態電池的發展前景,也一直在研發與固態電池相匹配的前驅體及正極材料,包括和一些下遊正極客戶聯合開發固態電池用前驅體材料,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解決正極材料與固態電池接的界面的一些問題。公司採用適當的工藝技術裝備,根據需要可以製備固態電池需要的高鎳核殼前驅體和三元前驅體材料。

格林美2020年12月份股價表現出色,累計漲幅接近37%。

這些公司2020年三季報高增長低估值

數據寶統計顯示,2020年12月份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河鋼資源、兆馳股份、吉電股份等20多隻個股2020年三季報淨利增長超過30%且動態市盈率低於20倍。其中*ST海陸、華菱鋼鐵、天邦股份、正邦科技、九安醫療等個股市盈率均不足10倍。淨利增速方面,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等個股2020年三季報淨利增長均超10倍,華大基因、*ST海陸、九安醫療等個股2020年三季報淨利同比增長均超過5倍。

2020年12月A股市場全線上漲,上證指數上漲2.4%,深證成指大漲5.86%,中小板指大漲5.56%,創業板指大漲12.7%。

梳理發現,2020年12月份機構調研股本周平均下跌0.76%,表現弱於大盤。漲幅最大的是金博股份,2020年12月累計漲幅超91%。其他漲幅較大的個股還有永興材料、朗姿股份、金龍魚、荃銀高科、宏達電子等,累計漲幅均超過50%。

相關焦點

  • 最新潛在目標曝光:鋰電龍頭獲百家機構調研 透露固態電池重磅信息
    來源:證券時報網最新潛在目標曝光!鋰電龍頭獲百家機構調研,透露固態電池等重磅信息!8年23倍大牛股被盯上2020年12月份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70多隻,匯川技術成為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2020年12月份機構大舉調研股2020年A股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21年1月份,市場又會如何運行?
  • 鋰電銅箔龍頭獲百家機構關注,公司已批量供應海外客戶
    來源:壹財信去年以來,新能源行業景氣度出現明顯提升,鋰電材料領域的上市公司受到追捧關注,近期固態電池曾一度引發鋰電池板塊分化。近日諾德股份受130多家機構調研關注,公司副總經理兼董秘李鵬程接待投資者表示,行業景氣度仍在提升。
  • 起底蔚來150度固態電池,全球鋰電格局要變天?
    1月9日,蔚來在成都舉辦了NIO Day 2020大會,除了正式發布首款旗艦轎車ET7和第二代換電站之外,還重磅發布了150kWh固態電池包,並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該類電池包可實現360Wh/kg的能量密度,使續航裡程突破1000公裡。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 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一塊電池引發的鋰電材料股價閃蹦。1月11日,鋰電池材料龍頭悉數大跌。但固態電池實現產業化仍較遙遠。受蔚來發布固態電池方案等消息的影響,1月11日,A股動力電池概念板塊遭重創。
  • 固態電池大事件:續航超1000公裡 蔚來發布150度電池包 概念股曝光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固態電池大事件,續航超1000公裡!蔚來發布150度電池包,概念股曝光! 蔚來推出固態電池包,新推出的首款轎車ET7有望在這種電池包的加持下,續航裡程突破裡程碑意義的1000公裡。因晶片短缺,全球多家汽車巨頭宣布減產。
  •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可關注龍頭企業...
    要聞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可關注龍頭企業研發進展 2020年5月11日 13:54:47
  • 下一個寧德時代:2億瓦時固態電池生產線投產,鋰電行業龍頭
    新能源板塊又迎來新的催化因素,蔚來發布了自己的固態電池,有望在2022年投入使用。搭載這一電池包的新能源車,最高續航可達1000公裡。消息一出,新能源板塊出現了分化。固態電池技術相關的上市公司走高,而其他的出現調整,電解液相關公司甚至出現跳水。
  • 蔚來新品問世「嚇壞」鋰電巨頭,全固態電池量產短期難實現
    不過,這款新電池並非全固態電池,仍是帶有電解質的。即便是半固態電池,蔚來的新品落地依然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關於固態電池產業化對鋰電池衝擊的爭議聲四起。場內資金率先拋售A股電解液、隔膜等頭部企業。全固態電池量產需要多久?A股的動力電池材料龍頭會面臨怎樣的競爭格局?
  •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將成為搶佔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
    (1)固態電池將液態電解質替換為固態電解質,安全性高,大大降低了電池熱失控的風險;(2)固態電池電化學窗口可達5V以上,允許匹配高能正極,電池負極可以採用金屬鋰,提升理論能量密度,有望解決新能源汽車裡程焦慮問題;(3)固態電池可簡化封裝、冷卻系統,電芯內部為串聯結構,在有限空間內進一步縮減電池重量,體積能量密度較液態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可提升70%以上。
  • 鋰電板塊出現分化!隔膜龍頭暴跌16% 都怪蔚來固態電池...
    1月11日,A股萬億成交量下,出現集體大跌,火熱的鋰電板塊竟也受到重挫。1月9日,蔚來在NIO Day上發布能量密度高達360Wh/kg、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的「固態電池」,採用超高鎳正極+預鋰化矽碳負極+半固態電解質+隔膜,並計劃於2022Q4開始交付。一石激起千層浪,蔚來「固態電池」立即引發了市場強烈的連鎖反應。
  • 蔚來發布150kWh的固態電池,寧德時代/輝能或成供應商
    似是對標特斯拉,在1月9日的 「NIO Day」上,蔚來接連放出重磅消息,賺足了眼球。除了推出首款轎車ET7、發布蔚來自動駕駛NAD系統之外,蔚來還發布了首款150kWh固態電池。同時,起點鋰電大數據也向寧德時代相關人士求證,對方稱不便透露,並表示寧德時代的高強度研發投入和技術儲備,以及量產製造能力,能夠支撐我們產品競爭力的持續領先。目前,寧德時代已和蔚來保持有供貨關係。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在技術儲備方面,2019年3月,寧德時代發布消息稱,其研發團隊攻克高鎳三元材料及矽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率先開發出能量密度達304Wh/kg的電池樣品。
  • 固態電池大事件,續航超1000公裡!蔚來重磅發布150度電池包,概念股...
    蔚來擬推固態電池包,續航或超1000公裡蔚來近日火力全開,股價延續2020年的強勢走勢,1月8日跳空高開,大漲8.55%,最新總市值超920億美元,約合5960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比亞迪市值(5959億元),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造車企業。除了股價表現亮眼外,蔚來在1月9日的NIO Day中,一口氣發布了多款重磅產品,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新能源車又出重磅消息!蔚來推出固態電池,一批個股聞風大跌
    消息面上,蔚來首發半固態電池對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形成衝擊,鋰電池隔膜、電解液個股全線大跌,至午間收盤,星源材質下跌15.05%,新宙邦下跌14.71%,天賜材料、恩捷股份、石大勝華等三家公司跌停,多氟多下跌9.95%……另一邊,低位超跌的銀行板塊領漲,帶領指數上行,招商銀行股價創歷史新高;半導體、軟體、5G等低位超跌板塊也獲得資金流入。
  • 佔據技術制高點:蔚來擬推固態電池包 這些上市公司也已率先卡位
    蔚來擬推固態電池包 這些上市公司也已率先卡位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宋子喬)訊,據媒體報導,蔚來將在1月9號的NIO Day(年度發布會)上發布150度(kWh)電池包,該電池包不再採用行業主流的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固態電池技術,最早明年上車。值得注意的是,蔚來150度固態電池的一個潛在合作方是江蘇崑山的清陶能源,這一信息得到清陶能源內部人士確認。
  • 蔚來將搭載固態電池 概念股要起飛?
    蔚來重磅發布150度電池包 固態電池來了,新能源車市場投資邏輯要變天了? 上周末,蔚來的新車ET7刷屏了。據介紹,該款車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150kWh電池包(固態電池),可實現360Wh/kg的能量密度,續航可達1000km,這或將進一步打破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裡程焦慮。
  • 鋰電設備企業深度綁定動力電池龍頭
    市場人士表示,在汽車「新四化」的趨勢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廣闊的發展機遇,動力電池以及鋰電設備產業景氣度將進一步提升。平安證券指出,動力電池行業低端產能面臨出清,遠期需求巨大,全球龍頭擴張,行業融資頻繁,產能擴張資金充足,鋰電設備採購將迎來新高潮。
  • 原型電池亮相概念車 豐田固態電池曝光新進展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豐田固態電池最新進展曝光,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豐田仍在積極研發固態電池從元計劃來看,豐田下一代電動車或將採用固態電池,該電池原本計劃在東京奧運會舉辦期間亮相,作為東京奧運會的贊助商,豐田希望在奧運期間亮相一些新技術。豐田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電池業總經理表示,現在討論固態電池的公開上市時間還為時太早,和其他各類前瞻技術一樣,固態電池同樣面臨著產業化前的各種阻礙。
  • 豐田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 固態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據報導,豐田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電池業總經理Keiji Kaita近日稱,豐田已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並在概念車上運行豐田計劃在2025年之前量產固態電池,這種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提高兩倍以上,電池裡沒有氣體和液體存在,所以更輕也更安全。同時,固態電池不易受溫度影響,充電效率也更高,從零充滿僅需15分鐘。在電池壽命方面,該款固態電池理論上在使用30年後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未來最適合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豐田不是唯一一家加碼固態電池的車企。
  • 「固態電池」攪局,鋰電行情有新變化!這幾家新能源公司值得重視
    市場認為,作為近千億美元市值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的電池技術路線或將衝擊現有的鋰電格局,打響全行業技術革命。目前,蔚來並未公布固態電池供應商,不過,這已經在A股掀起了波瀾,並直接衝擊A股電池板塊,導致相關個股直線大跌,鋰電隔膜、電解液壓力倍增。1月11日,星源材質大跌超過16%,中偉股份、星雲股份跌超11%,石大勝華、天賜材料、恩捷股份、雅化集團、璞泰來等紛紛跌停。
  • 續航問題備受詬病多年,固態電池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拯救者」嗎?
    然而,作為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專家成員,肖成偉早在「2018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暨儲能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就曾表示:「按照國家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的規劃,2020年鋰離子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目標為350Wh/kg,從目前的動力電池技術來看,這一目標可能無法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