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吳忠帥研究員團隊AEM:研製出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2021-02-08 高分子科技

近日,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發展了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表現出優異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鈉元素具有與鋰相似的特性,因其含量豐富、分布廣泛,使得鈉離子電池成為一種極具競爭力的電化學儲能器件。由於Na+半徑大於Li+,所以鋰離子電池中常規使用的石墨負極的插層反應不適用於鈉離子電池。在眾多研究負極材料中,鈉金屬負極具有高理論容量(1165 mAh/g)和低氧化還原電勢(-2.71V vs. 標準氫電勢),被視為開發高輸出電壓和能量密度的鈉離子電池的理想負極材料。但是,有機電解質系統中的鈉金屬電池仍然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如電解質洩漏和鈉枝晶形成,大大抑制了其實際應用。

本工作中,該團隊通過光聚合策略製備出一種新型的高離子電導率聚合物,即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基準固態電解質,並以此構建出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長循環固態鈉金屬電池。所製備的準固態電解質表現出極高的室溫離子電導率1.2 mS/cm,以及寬電化學窗口4.7V(vs. Na+/Na),並有效地抑制了鈉枝晶的生長;將其應用於鈉金屬電池,表現出出色的倍率性能和長期循環穩定性,在15C時可保持55 mAh/g的可逆放電容量;在5C的倍率下循環1000次,仍可保持97%的容量。另外,所獲得鈉金屬軟包電池也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柔韌性和安全性能。該工作為發展室溫高能密度柔性固態鈉金屬電池提供了新方向。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上述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等項目的資助。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固態鈉金屬電池新突破:大連化物所研製出新型電解質
    IT之家12月7日消息 中科院 11 月 30 日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 「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可以用於高倍率、長壽命的納金屬固態電池。,採用納金屬製作電池是目前研發的一個方向。
  • 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
    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固態鈉金屬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公司望獲關注(股)-股票頻道-金融界
    近日,中科院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物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製出高比能全固態鈉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吳忠帥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餘彥教授團隊以及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姚霞銀研究員團隊合作,構築了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和正極材料的一體化集成系統,有效降低了固固界面阻抗,顯著提高了電子
  • 學術前沿|近期頂刊固態電池研究進展
    AEM:室溫離子導電性的光聚合凝膠電解質用於高能密度固態金屬鈉電池基於鈉的豐富性和成本效益,固態鈉金屬電池(SMBs)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充電電池。然而,固體電解質的室溫離子電導率低,電壓窗口窄等缺點,嚴重製約了SMBs的發展。
  • 高比能高倍率準固態鈉離子微型電池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吳忠帥研究員團隊與包信和院士團隊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餘彥教授團隊合作,開發出具有高比能、高倍率的準固態鈉離子微型電池,並揭示了鈉離子多方向傳輸機制。 近年來,無線傳感器、植入式醫療設備、可穿戴電子器件等微電子和微系統發展迅速,高性能的微型電池開發需求迫切。鋰離子微型電池是目前最流行的微型電源,但是存在鋰資源稀缺、成本升高等問題。相對於金屬鋰,鈉資源豐富、成本低廉,與鋰的電化學性能相似,因此發展鈉離子微型電池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電池前沿】| 鮑哲南、崔光磊、李寶華、王成新、曹國忠、吳忠帥...
    作者所製備出的這類化合物具有高離子電導率2.7x10-4S/cm (30°C),且醚基官能團更長,含氟鏈段更短,鋰轉移數也高於典型的醚類電解質(四乙二醇二甲醚)。除了高離子電導率外,這類新型電解質還具有高達5.6 V的氧化穩定性,比以往的典型醚類電解質至少高出1.4 V,顯示出在單個分子中具有高離子電導率的醚組分和高氧化穩定性的氟化組分之間的有效結合。
  • ...李寶華、王成新、曹國忠、吳忠帥、唐子龍等電池研究最新成果速覽
    作者所製備出的這類化合物具有高離子電導率2.7x10-4S/cm (30°C),且醚基官能團更長,含氟鏈段更短,鋰轉移數也高於典型的醚類電解質(四乙二醇二甲醚)。除了高離子電導率外,這類新型電解質還具有高達5.6 V的氧化穩定性,比以往的典型醚類電解質至少高出1.4 V,顯示出在單個分子中具有高離子電導率的醚組分和高氧化穩定性的氟化組分之間的有效結合。
  • 基於交聯網絡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助力無枝晶、寬溫度範圍鋰金屬電池
    然而現有的碳酸酯基電解液與鋰金屬電極之間的副反應會形成不穩定的固態電解質界面膜(SEI),導致鋰枝晶的不可控生長,同時電解液易燃、易揮發、容易洩露的缺陷給電池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採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可有效抑制鋰枝晶的生長,而其較低的離子電導率限制了其在室溫下的應用。將室溫離子液體與聚合物複合製備得到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可在保持高安全性的同時,顯著提高聚合物電解質的室溫離子電導率。
  • CCS Chemistry | 新方法-原位共聚製備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凝膠電解質
    中科院化學所郭玉國研究員、殷雅俠研究員團隊提出了一種雙單體原位共聚製備三維網絡結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方法,同時構建了基於該新型電解質的鈉離子電池。所得電解質展現出高的室溫離子電導率,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寬的電化學工作窗口。良好的安全性、熱穩定性以及無液體洩漏是鈉離子電池(SIBs)成為大規模能量存儲體系的基本要求。
  • 東華大學《AFM》:梯度結構複合固態電解質助力高穩鋰金屬電池
    鋰金屬負極的復興和固態電解質的興起推進了固態鋰電池的崛起和迅速發展。固態鋰電池既可以大幅度提升電池的服役安全性,又有望使得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新的高度,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化學儲能技術。但是單一的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常受困於室溫下較低的離子電導率,不夠理想的電化學穩定性和較差界面兼容性等問題,導致所構築的固態電池體系在容量表達、循環穩定性以及複雜服役環境中的表現並不理想。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電池成為市場的必爭目標。有專家認為,利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電解質是從本質上提升鋰電池安全性的必由之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王燕(音譯)和材料與工程學教授格布蘭德·塞達爾表示,固態電解質將是「一個真正的遊戲規則顛覆者」,它將打造出一款完美的電池——固態電解質電池,解決目前鋰離子電池所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讓電池的壽命、安全性以及成本之間實現最佳平衡。
  • 東華大學《AFM》:梯度結構複合固態電解質助力高穩鋰金屬電池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Akira Yoshino教授,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發展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鋰金屬負極的復興和固態電解質的興起推進了固態鋰電池的崛起和迅速發展。固態鋰電池既可以大幅度提升電池的服役安全性,又有望使得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新的高度,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化學儲能技術。
  • 日本在室溫下合成陶瓷柔性片狀電解質 可加速鋰金屬電池上市
    研究人員將石榴石型陶瓷、聚合物粘合劑和一種離子液體混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種類固態片狀電解質。由於研究人員在室溫下進行合成,因而與現有在高溫下(> 1000°C)進行的工藝相比,該新方法的耗能大大降低。此外,該電解質能夠在很大的溫度範圍內工作,是一種前景非常好的電解質,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設備的電池中。
  • 清華團隊用冰做固態電解質,零下20℃傳導十幾種金屬離子!
    ,固態電解質由於更高的安全性、更大的能量密度和更長的使用壽命等優勢,已經成為鋰電池研究的關鍵問題。十年來,科學界和工程界經過不懈努力,發展了一系列可以傳導各種離子的新材料。譬如可以傳導Li+和Na+的固態電解質(鈣鈦礦,LiBH4,硫化物基玻璃/陶瓷,鈉超級離子導體(NASICON)和石榴石等),可以傳導Cu+和Ag+的超離子型和玻璃狀電解質固態電解質(RbAg4I5和AgI·Ag2O·2B2O3)等等。
  • 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離子電池問世
    日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構築了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和正極材料的一體化集成系統,有效地降低了固固界面阻抗,顯著提高了電子、離子和電荷的傳輸效率,研製出了高比能、柔性的全固態鈉離子電池。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支春義AEM:兩性離子磺基三甲銨乙內酯凝膠電解質構建正負離子遷移通道
    水凝膠電解質因其在柔性固態電池製造中的潛在應用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水凝膠電解質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可用的策略數量有限,理想情況下,水凝膠電解質應表現出適當的離子傳導性、機械強度和生物相容性。近日,香港城市大學支春義老師團隊在Adv. Energy M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