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都挺好》在熱播中,只要你問問身邊的人,都會有一兩個在追這部劇,起初我並不知道這部劇怎麼樣,後來在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了一些片段,決定去看一下這部劇。
說起來,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一個大家庭,妯娌,兄弟姐妹,在母親去世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看上去很平常的一部生活劇,但是很多人都在裡面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縮影,認同感都比較高。
隨著電視劇的進展,觀眾們後來得知什麼造就了這樣緊張的家庭關係,因為在一開始,家庭的組成就是因為利用,而不是感情。所以蘇明玉他們的母親從一開始就是嫌棄蘇大強的,而嫁給他無非是看重了對方的城市戶口,在解決了自己和自己兄弟的戶口問題之後,趙母就更加嫌棄蘇大強,這種嫌棄就轉變成為日常生活的各種約束,在她面前,蘇大強就是想給自己女兒夾個雞腿都不敢,遇到事情大氣不敢出,一輩子就想這樣窩窩囊囊過下去。直到趙母突然去世。
蘇大強渣麼?這個很難定義,一輩子都沒有為自己活過的男人,不敢有自己的主見,即使有,也不敢表達出來,可以說活在自己老婆的掌控之下,也可以說,他生來就是如此懦弱。當妻子過世之後,加上三個兒女都頗為孝順,大兒子和女兒都有了體面的工作,因此把前半輩子所受到的壓迫都發洩出來,在未來有限的日子裡,他想真正做一回自己,而真正的他是自私的,任性的,為所欲為的。
他把養育子女的成本都精打細算地記錄在本子上,在這個家庭看不到任何感情的存在,養育子女在蘇大強看來只不過是一個應該要去做的事,子女沒有出息會被街坊嘲笑。從來沒有考慮過兒子和女兒的想法。包括到後來,蘇大強要找保姆,要買房,就是不斷地想要在自己的晚年找到一點自我的存在感,為了買房絲毫不顧及孩子們的生存現狀,心裡只有我想要活得好一些,我想要自由一些等等,看上去渣,氣人,其實很可憐。
還有很多網友在討論蘇家的兩個兒子很渣。其實在我看來,他們只是不夠完美,這樣的男人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多,很多男人根本就無法做到電視劇裡的那樣,他們不是渣,是原生家庭帶來的性格缺陷。蘇明成打了自己老婆一巴掌,在電視劇中被扣上了家暴的帽子,脾氣易怒易暴躁,因為從小被母親慣著,只要和自己妹妹一發生爭執打架吵架,母親都是站在他這邊,久而久之,他便認為,武力是可以直接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是本質上來看,他還是好的,對老婆千依百順,對父母孝順,即使在劇中蘇大強各種無理取鬧,告黑狀,他依舊對自己的父親很盡責,得知蘇大強離家出走後,會出去不停地尋找。
如果說劇中我覺得性格問題最大的人,大概就是蘇明哲這個大哥了,沒有大哥的能耐,要攬大哥的責任。似乎每個人的家庭裡總有那麼一個「拎不清」的人,口頭禪大多是「我真是對你太失望了,我作為大哥,應該怎麼怎麼樣」等等。有這樣一個大哥的存在,是這個家庭成員中產生誤會和嫌隙的原因,對於父親只有愚孝,不懂得量力而行,對於弟妹,只有抱怨和責怪,給自己找很多的藉口和理由,但是實際上出力最少的也是自己。一碗水端不平,面對自己的家人就說要盡孝,面對妻子的家人就完全考慮不到,甚至為了愚孝去犧牲自己的小家的生活質量,在國外生活,卻死要面子活受罪。
總而言之,這部劇我能看到的,目前為止沒有太多的兄弟姐妹的感情,有的只是血緣的羈絆,還有兄弟之間,妯娌之間,死要面子,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各種甩鍋。為了贍養老人的問題,不斷地產生分歧。是不是覺得這一幕幕很熟悉,因為這樣的事情就有可能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電視劇是生活的折射。
沒有感情的婚姻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相互嫌棄的婚姻,明明對對方各種嫌棄,還要讓自己這樣將就過一輩子,把自己的所有不滿都發洩在日常生活中,發洩在子女身上,很不幸,蘇明玉就是這個家庭中被發洩的對象,趙母認為,女兒都是要嫁人的,不要投資太多,兒子是可以給自己養老送終的,所以要多投入一點,甚至她認為為了兒子的利益,女兒是可以做出讓步和犧牲的,其實這些都趙母原生家庭的折射,溺愛也造就了兒子們的懦弱,和擔不起風浪。相反卻成就了女兒的獨立和果斷,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都挺好》這個劇的劇名我覺得很有深意,現在有多少家庭是因為愛而維繫的呢?大部分的維繫是依靠血緣關係吧,無論家庭成員本身有多少的不平等,性格脾氣有多麼不相容,可是大家都是一家人啊,到最後,就是一句都挺好,就能把最樸素的情感還原到最樸素的生活當中去,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