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原生家庭,這個詞目前異常火爆,市面上大量情感類,綜藝節目包括心理類公眾號,都拿各種各樣的原生家庭出來說事。仿佛在說你之所以沒有個如意的人生,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它就是個罪魁禍首。
據研究80%的人從小家庭不完整不幸福,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該認命繼而成為跟父母一樣生活不幸的可憐人嘛?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仿佛說你就該認命,原生家庭怎麼樣,不管你再努力,就是逃不過那個宿命,然而我們還聽過一句話,那就是「30歲之前,你的樣子是父母給的,30歲以後你的樣子是自己塑造的。」
「心若是牢籠,處處為牢籠。」原生家庭就像一座名叫肖申克的監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大多數囚犯起初都不適應那樣的環境,拼命想著要出去獲得保釋,後來竟然像王小波筆下,緩緩受捶的老牛一樣,習慣了體制內的生活,放棄了想掙扎的念頭。
同樣如果你認為自己原生家庭太過糟糕,潛意識裡不相信自己能也逃出那個牢籠。感覺不到價值感,覺得自己根本不重要,不值得被愛,充滿了無力感,而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然而總有人是影片中的"安迪",他告訴我們,"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它的全身閃著自由的光輝」,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不管遇到了什麼境地,都不該放棄希望,因為它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
之前有個紀錄片裡的故事,說的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他們有個酒鬼加窮鬼老爸,同樣的原生家庭,二十年後,兩個人的人生際遇竟然完全不同。哥哥依靠自己的奮鬥成為了千萬富翁,弟弟則依然窮困潦倒,是個憤世嫉俗的窮光蛋。
紀錄片裡面對鏡頭,哥哥和弟弟不約而同地說,「沒有辦法,誰叫我有一個那樣的爸爸呢?」同樣一句話一個回答,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內在的力量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見,原生家庭的影響並非不可改變,而在於你用怎樣的眼光心態去看待它。
放眼望去,身邊只要有一個反例就可以打破我們對自己原生家庭不好不和諧,因此自己必須也過得不幸的認知閉環。例如娛樂圈中的明星孫儷,蔡少芬,蕾哈娜。
孫儷從小父母離異,由母親撫養長大,父親再婚後對她不聞不問,她從小堅持不婚主義。自從遇見同樣原生家庭複雜的鄧超,慢慢變得不那麼強硬冰冷。
在愛的溫暖下,與爸爸和解,和鄧超組成幸福美滿的婚姻和家庭。自己在事業上也混得風生水起,不僅僅是幾次白玉蘭獎的視後,隨著《甄嬛傳》,《羋月傳》,《安家》的熱播,其演技也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可和肯定。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女性與原生家庭和解後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蔡少芬更不必說,有個賭鬼老媽,欠下千萬負債。年紀輕輕進入娛樂圈打拼,被老媽當作搖錢樹,成為金主重多的女友中的一個。後其老媽死性不改,她不堪壓力,召開記者會宣布與母親決裂,不再負擔巨額負債。因為與原生家庭的決裂,也給了她重新開始的機會。
而後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強的個性,擺脫金主的束縛,在娛樂圈站穩腳跟。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張晉結婚,生活過得和諧美滿,是三個寶寶的媽媽,也是大眾熟知的皇后娘娘。
再說一個外國明星的故事,身家6億美元的天后蕾哈娜的原生家庭更加糟糕。爸爸酗酒,父母離異,從小到大在貧困窟長大,交往過家暴自己的男友,被助理騙光資產,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好在她真的很剛,把老爸告上法庭,甩了欺負自己的男友,重新回到娛樂圈創立自己的化妝品品牌,賺得盆滿缽滿。碰到歧視女性的法條,她在社交媒體公開diss州長,為美國社會廣大女性發聲。
同樣一個原生家庭,你可以是樊勝美,也可以是蘇明玉,可以選擇正面剛,也可以永遠拿原生家庭這個甩鍋,畢竟直面傷痛,面對內心的黑暗,需要更多的勇氣。
很喜歡最近抖音上樊登的一段話,"當你足夠強大,誰都傷害不了你,除非你自己同意"。
從前看過一個故事,馬戲團裡有一頭小象,從小被鐵鏈拴住,無法動彈。其實在它成年後只要輕輕用力,就可以扯斷那根鐵鏈,重獲自由。可是,它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力量,就會一直被現狀困住,看不到自己的強大。
與其抱怨環境,不如改變心態。所謂"命運"對強者來說是謙詞,對弱者而言就是藉口。面對對自己的無能,接納原生家庭的不足,學習如何正確地愛自己愛這個世界。
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天賦,可以經過後天學習。但願你所有的負擔都變成生命的禮物 ,你所受的苦都能照亮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