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聯經典戰役:木炮轟賓州

2020-12-06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古城賓州位於哈爾濱市以東六十餘公裡,四周築有很厚的土牆。1932年,日寇侵佔東北後,視賓州城為哈爾濱的東大門。

1934年3月初,趙尚志遵照中共中央《給滿州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即「一·二六」指示信)關於建立反日統一戰線的指示精神,派人邀請「青林」、「北來」、「七省」、「友好」、「九江」、「愛國」、「愛民」等義勇軍首領,在珠河(今尚志)道北半截河子召開聯席軍事會議。會議一致同意在「三個條件」下共同抗日,決定成立東北反日聯合軍總司令部,公推珠河反日遊擊隊隊長趙尚志為總司令。還決定把反日聯合軍的活動範圍——「紅地盤」擴展到南至五常;東至延壽、方正:西至阿城;北至賓縣。

3月中旬,趙尚志率領東北反日聯合軍200餘人來到賓縣七區(今平坊鄉)南部山區開闢「紅地盤」。反日聯合軍在這裡邊整訓,邊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活動.邊派人和中共賓縣特支取得聯繫。一天夜裡,趙尚志帶領珠河反日遊擊隊員100餘人、義勇軍70餘人共計170餘反日聯合軍戰士來到賓州城外,準備擇機攻下賓州城。在預定的接頭地點,用暗語和中共賓縣特支委員季興漢(即季鐵中)等接上了頭。季興漢告訴趙尚志,日偽當局探聽到反日聯合軍到賓縣的消息後,增加了守備力量。城內不僅駐有日本守備隊、偽警備隊,還有偽大排隊、商團配合,防守嚴密。加上很厚的城牆,四門各有炮樓,城壕上邊架設了電網,易守難攻。根據變化了的情況,趙尚志決定暫緩實施攻打賓州的計劃,連夜帶隊返回駐地。

根據夜探賓州得來的情報,東北反日聯合軍對如何才能攻下賓州城進行了認真研究。在攻城方案中,大家都同意李啟東的建議——自製火炮,只有用火炮炸開城門,部隊才能攻入賓州城。

原來,前幾天李啟東無意之中聽說有個戰士在楊家燒鍋院裡看到一根長約七尺、內口直徑半尺多,管子壁厚二分多的鐵管子。李啟東琢磨著能不能用這根鐵管子造一門火炮呢?現在要攻賓州城,正愁沒有重武器,如果有了火炮,不愁打不開賓州城大門。他的建議得到了趙尚志的贊同,於是趙尚志就責成李啟東負責造炮。李啟東找來幾位能工巧匠,根據製造「小洋炮」的原理製造「大火炮」。為了保險起見,在「炮身」——即鐵管子外面包上溼柳木,再用粗鐵線一道道把柳木纏緊。配上有馬車輪子的炮架,刷上黑油漆,冷眼一看,恰似一尊威武的大炮。它的炮膛裡能裝十多斤的炸藥,還能裝三十多斤的碎鏵鐵。試驗證明它確有威力。

1934年5月上旬,趙尚志又在五區小街主持召開了有各義勇軍首領參加的東北反日聯合軍軍事會議。會議決定,為了打擊日偽軍,奪取槍枝,壯大反日聯合軍,擴展「紅地盤」,珠河遊擊隊和各義勇軍聯合攻打哈東重鎮——賓州城。

會後,趙尚志主領珠河反日遊擊隊和「黃炮」、「鐵軍」、「朱萬金」、「北來」、「春易」等義勇軍共計1500餘人奔向賓州城。在攻城之前,趙尚志打電話給偽賓縣縣長李春魁,向他曉以利害,令其向反日聯合軍投降,迎接部隊進城。李春魁對反日聯合軍即將來攻賓州城驚恐異常,一面虛辭敷衍,一面派木各吉彌參事官奔赴哈爾濱向日偽當局求援,同時下令偽警務局局長沈湧濂嚴加布防。趙尚志等了兩天,見李春魁沒有投降的意思,便決定攻城。5月13日上午,趙尚志率領珠河反日遊擊隊與前來進攻反日聯合軍的偽警備隊在駝腰嶺展開了激戰。偽警備隊丟下十餘具屍體倉惶逃竄。

下午二時許,反日聯合軍備路人馬先後來到賓州城外。部隊按照趙尚志的部署,把賓州城團團圍住。南門外,為攻城主力部隊,東西兩面配合攻城。北門留給敵人逃跑,在北門外埋伏一支部隊準備截擊逃竄之敵。又派部隊在哈爾濱到達賓州的公路靠近賓州的地段設伏準備堵截從哈爾濱來增援的日偽軍。

掌燈時分,各部隊在趙尚志指揮下開始攻城。自製的的「大炮」也擺到攻城的最佳位置。各部在開始武力攻城的同時,不斷發起政治攻勢,以圖瓦解敵軍。遊擊隊員和義勇軍戰士大聲向敵人喊話:「不要當亡國奴!」、「調過槍口打日本鬼子!」…守城敵軍在其頭子的監督下胡亂向城外射擊。由於反日聯合軍人多勢眾,城內日偽官員心驚膽戰,竟在一小時之內七次往哈爾濱打電話請求迅速派增援。雙方相持到深夜。14日凌晨2時,趙尚志命令用「大炮」轟城。火炮小組早已做好了準備,昕到命令,立即點火。只見火光一閃,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一條火龍捲著滾滾濃煙飛向南城門的炮樓上。片刻,又是一聲巨響,炮樓被轟塌。南門守敵作夢也沒想到反日聯合軍會有「大炮」,他們嚇得魂飛魄散,丟棄南門,向城裡逃命。珠河反日遊擊隊少年連的戰士們冒著濃煙,從轟開的缺口衝入城內。戰士們闖進南門外附近的偽警察所,只見十幾名偽警察或跪或臥,一個個都抱著腦袋,渾身顫抖。戰士們讓他們站起來,他們指著桌子上一個帶火藥味的東西說:「快要爆炸了!」戰士們一看,原來是攻城時火炮打進來的鐵秤砣。戰士們衝到廟胡同南頭,因後續部隊未能攻進城內而退出。

激戰在持續著。天亮後,有幾架敵機在陣地上空盤旋掃射。隨之,從哈爾濱出發的日偽軍也沿公路向賓州城撲來。義勇軍見此情景紛紛離去。鑑於敵人後援逐漸增多,為避免部隊 遭受嚴重損失,趙尚志命令停止進攻,組織部隊有秩序地撤離陣地。撤退時,遊擊隊戰士用機槍擊落一架低空掃射的敵機。

這次戰鬥敵人死傷七、八十人,我軍傷亡8人。此次雖然沒有完全實現作戰目的,但是趙尚志沉著果斷的指揮才能,反日聯合軍英勇善戰的無畏精神,給日偽軍很大震動,使偽大排隊普遍發生動搖,各部義勇軍更加靠近珠河反日遊擊隊。這次戰鬥中轟城用的「大炮」,因在鐵管子外面包了溼柳木,所以人們都把這次戰鬥叫「木炮轟賓州」。

「木炮轟賓州,威震敵膽。」一直被人們傳為美談。(梁彪 楊文成)

相關焦點

  • 木炮打賓州
    東北抗聯在與日偽軍交戰中,大多數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進行的,可是他們卻一次又一次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這完全是靠他們的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東北抗聯用的卻是土槍土炮,為了取勝,他們自製武器,一樣取得攻城奪池的勝利。抗聯老戰士董長義回憶了木炮打賓州那場戰鬥。
  • 東北抗聯有3支隊伍,日本為何最忌憚楊靖宇部?看其活動範圍
    東北三省作為最早淪陷的國土,創立了東北抗聯組織,主要有3支隊伍,分別是北滿楊靖宇部、南滿趙尚志部、東滿周保中。其中最被日本所忌憚的是楊靖宇部,這是為何? 東北抗聯,全名東北抗日聯軍指揮部,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在廣泛統一戰線基礎上建立的抗日領導機構
  • 專訪俄中友協副主席伊萬諾夫:東北抗聯的蘇聯教官(圖)
    專訪俄中友協副主席伊萬諾夫:東北抗聯的蘇聯教官(圖) 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在這裡,他認識了周保中、李兆麟等一批中國東北抗聯名將,並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據老人介紹,1940年2月23日,中國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楊靖宇在與日軍作戰中不幸犧牲,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形勢變得日益嚴峻,時任抗日聯軍副總指揮的周保中、李兆麟來到哈巴羅夫斯克與蘇聯同志商討鬥爭形勢及策略問題。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日軍佔領東北後,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東北大地各種勢力紛紛組織抗日武裝,包括地方山林隊,土匪武裝,以及張學良東北軍殘部等等。其中,百姓因受到地方軍閥、日本侵略者等的盤剝,生活困苦。一些貧苦的農民不得不揭竿而起,聚嘯山林,被稱為「山林隊」。楊靖宇來到東北後,他了解到這些情況,根據中共滿洲省委的指示,他在抗聯活動中積極聯合山林隊等民間抗日地方武裝,以能形成更強大的抗日力量。
  • 東北抗聯第五軍四個月時間就打死日軍二千人,擊落敵機一架?
    原題:史義軍:王一知說東北抗聯第五軍四個月時間就打死日軍二千人,擊落敵機一架——再談《王一知文集》中的問題  史義軍 小史讀史    為老同志出文集,將散見於各處的老同志的文章、信件、口述材料結集出版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尤其是為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東北抗聯教導旅旅長周保中的夫人、東北抗聯老戰士王一知出文集更是一件好事情。最好每篇文章都要考證核實史實是否正確,否則很容易出問題。  下面我將一一分析書中存在的嚴重的史實錯誤的問題。
  • 抗聯英雄楊靖宇,啃草皮、吃樹葉,耗盡最後一口氣,也要抗爭到底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僅用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對東北全境的佔領,東北軍遵從張學良「不抵抗」的命令,全面撤退到了關內。東北地廣人稀、氣候寒冷,冬天氣溫甚至能達到零下四十度,如果沒有相應充足的糧食和厚實的禦寒衣物,普通人根本無法在廣袤的原野上生存。
  • 東北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師,有生擒敵團團長的經歷,更有殲敵一萬餘人...
    自東三省從奉系軍閥手中失去,不論是民間還是中共,都開始謀劃對東北抗日勢力的組織。其中,東北抗日聯軍便是這一過程中建立的一支中堅力量。但隨著形勢惡化,東北抗聯被迫暫時退入蘇聯。經過整訓與修正,原東北抗聯將士參與了蘇聯對日本關東軍的作戰。
  • 8張地圖,帶你看抗戰中的重要戰役
    ▽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戰局 | 製圖@Monologue/可視化星球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領導下,東北愛國軍民衝破「不抵抗」的束縛,在白山黑水間燃起救亡的星火。以原東北軍隊為基礎的抗日義勇軍開始了遊擊戰,成為日後東北抗日聯軍的前身。東北抗聯通過14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了數十萬日偽軍。
  • 《統一》:東北抗日遊擊區的思想理論陣地
    在1940年底1941年初抗聯餘部陸續進入蘇聯境內休整之前,三個省委及所屬部隊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至少辦有17種報刊,其中黨刊地位最為重要、效應最為顯著,《統一》即為其中的代表。抗聯餘部進入蘇聯境內後,東北抗日遊擊區中的紅色報刊活動漸趨消隱。
  • 《東北樹木彩色圖志》首次載入我國新發現植物「青姬木」
    新華社長春4月10日電(記者 周長慶)過去只在北美、北歐分布的一種名為「青姬木」的小灌木,首次出現在最近出版的《東北樹木彩色圖志》中,填補了以前中國所有志書沒有記載這種植物的空白。  據該書編著者、通化師範學院周繇教授介紹,「青姬木」的最早記載在北歐,在美國東北部新罕布希州有分布,為杜鵑花科小石南屬植物。
  • 他是土匪出身的抗聯名將,壯烈犧牲後,被暴屍三日、割下頭顱
    他是抗聯名將,出身於綠林,是一位快意恩仇,有仇必報的人,他就是抗聯第十軍的軍長汪亞臣。汪亞臣,也叫王景龍,汪雅臣,1911年出生於山東蓬萊。在年幼的時候,汪亞臣的父親就去世了,後來就跟隨他的母親闖關東,來到了黑龍江五常,不久後,他的母親又因病去世了。失去父母的汪亞臣為了活下去,在13歲的時候,就去地主家放豬種地。
  • 三公司合籤黑龍江省賓州水泥餘熱發電項目
    據相關報導,近日,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凱盛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建材北方水泥黑龍江省賓州水泥有限公司在哈爾濱籤訂了兩條5000噸級水泥熟料生產線餘熱發電工程總承包合同。該項目計劃今年年底前建成,並實現併網發電,將成為我國東北地區的樣板工程。
  • 時光倒流70年 央視全景再現《解放海南島戰役》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70年前,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兵團跨越瓊州海峽,同國民黨軍展開登陸奪島之戰,解放了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創造了解放戰爭史上的經典成功戰例。  為紀念解放海南島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三集文獻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將於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 老鼠都死三回的慘烈奪島戰役!進軍日本無法繞過的「地獄小島」
    1940年調往中國東北地區屯兵,該師團主力第二聯隊後來才被部署在貝裡琉島防守。另外島上還有日本海軍部隊約5320人,因此貝裡琉的日軍人員總計:10708人,日軍武器裝備有步槍5066支,輕機槍200挺,重機槍58挺,13mm至150mm各種山炮步兵炮迫擊炮機關炮200門,95式輕戰車16輛。
  • 《東北剿匪記》衛視首播 遊大慶打響剿匪頭炮
    舉報 《東北剿匪記
  • 賓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申請費
    賓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申請費為65美元,學校最出名的是工程學,據稱是美國大學工程專業的發源地,號稱美國每50個工程師中就有一個是賓州州立大學的校友。另外,由於地緣優勢,她的地球科學非常強勢。賓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申請要求賓州州立大學公園分校要求TOEFL和IELTS分別不低於80分和6.5分。
  • 盤點二戰十大著名經典戰役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從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該戰役是近代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人數達200多萬,其中蘇聯方面損失112萬多,軸心國損失150多萬。參與該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其他任何戰役都要多。
  • 賓州法官裁定:州府改郵寄投票法是違憲
    2019年籤署的郵寄投票77號法案違憲,並暫時進一步禁止賓州認證其大選結果。這些意見也是麥卡洛法官阻止賓州認證大選結果的一部分理由,並顯示可能會要求賓州在認證大選結果的程序中需要額外步驟。賓州州務卿凱西.波克瓦爾(Kathy Boockvar)已於11月24日認證了賓州的大選結果是拜登以80,555票勝出,賓州州長湯姆.沃爾夫(Tom Wolf)隨後也宣布了這個結果。
  • 蝴蝶效應事件:萬曆援朝戰爭,諾門罕戰役
    但由於明朝國力的削弱,東北的女真部逐漸脫離了明朝政府的控制,力量逐漸強大。 努爾哈赤割據東北,對明朝中央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而明朝中央政府為了掃平努爾哈赤的判亂,在全國加徵「遼餉」導致了明末農民大起義,在外有「後金」內有農民大起義,明朝最後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