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事件:萬曆援朝戰爭,諾門罕戰役

2020-11-21 騰訊網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人類生存四維宇宙的三維時空中,時間跟空間是聯繫的,三維時空加上時間就像是一個大網絡,一些小的事情會產生很巨大的結果,以下是歷史上兩件著名的「蝴蝶效應」事件。

一,萬曆援朝戰爭(1592年-1598)的蝴蝶效應導致了滿洲女真的崛起,最後使明朝滅亡。

1592年4月-1598年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兩次傾舉國之力,兩次入侵朝鮮。

兩次都被朝鮮政府和明朝援軍擊敗,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退出了朝鮮。

此戰是明朝對外戰爭的最後的輝煌,保衛了朝鮮半島,但明朝國力受到巨大的損耗。

朝鮮從亡國到復國,實力被嚴重削弱。

日本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被削弱而間接導致德川幕府崛起。此後日本三百年不敢覬覦朝鮮半島。

但由於明朝國力的削弱,東北的女真部逐漸脫離了明朝政府的控制,力量逐漸強大。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年號天命。

努爾哈赤割據東北,對明朝中央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而明朝中央政府為了掃平努爾哈赤的判亂,在全國加徵「遼餉」導致了明末農民大起義,在外有「後金」內有農民大起義,明朝最後走向滅亡。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軍裝甲部隊侵入瀋陽市、繼而進攻錦州 )

二,二戰著名的「蝴蝶效應」諾門罕戰役。

「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東北後,日本東京當局為"北進"及"南進"的策略而舉棋不定。

相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它戰役,諾門罕戰役一場名聲不顯的戰役。

"這是一場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戰爭",1939年7月20日,《紐約時報》的社論這樣評價蘇聯紅軍和日本軍隊在蒙古草原上的這場苦鬥,時報不屑一顧地嘲諷道"(他們)在人們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裡發洩著憤怒"。

當兩年後,日本的轟炸機編隊將炸彈投擲在珍珠港後,美國人才意識到正是這場他們認為無關緊要的戰役決定了日本「南進」跟美國開戰。

正是由於,在諾門罕戰役中遭受到蘇聯紅軍的迎頭痛擊,日本帝國主義放棄了「北進」策略,轉而「南進」。

當時,德蘇兩國正在莫斯科戰役相持不下,雙方油盡燈枯,正是由於日本放棄了「北進」。史達林才敢在關鍵時刻從西伯利亞抽調20個師,加入莫斯科戰役,一舉奠定勝局。

如果,日本「北進」從兩個戰略方向夾攻蘇聯,蘇聯極有可能面臨更危險的局面。

若日本不「南進」偷襲珍珠港,美國可能還會「隔岸觀火」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沒有「諾門罕戰役」中日軍被蘇聯紅軍擊敗,二戰的走向將變得撲朔迷離。

選擇就像是人位於一個岔路口.走哪條路都要靠他自己的決策.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J.E.丁格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選擇可決定命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兩次著名的「蝴蝶效應」:都跟日本有關
    蝴蝶效應是人們對事物發展之間聯繫的一種描述。有時候看似不相關的事件之間,往往有著隱秘的內在聯繫。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兩次比較著名的「蝴蝶效應」事件。NO.1,萬曆援朝戰爭萬曆援朝戰爭是明朝對外作戰的最後一次輝煌,它發生於公元1592年,當時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兩次傾國攻擊朝鮮半島,而當時朝鮮半島屬於明朝的附庸國,因此明朝派遣大軍支援,最終把日本趕出了朝鮮半島。從此後的三個多世紀,日本再也不敢染指朝鮮半島。但是與此同時,明朝也蒙受了一定損失,朝鮮也是如此。
  • 史上蝴蝶效應實例,完美上演牽一髮而動全身,有1個直接拖垮明朝
    史上蝴蝶效應實例,完美上演牽一髮而動全身,有1個直接拖垮明朝相信接觸過一些哲學理論的人,都知道蝴蝶效應這個詞語吧~它說的就是一個小小的改動,可能在之後引起一個十分大的改變。而在歷史上,也確實有著類似於蝴蝶效應的事情,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第一個就是二戰時期的蝴蝶效應事件——諾門罕戰役。這一場戰爭基本上除了軍事迷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它的影響卻是很大的。
  • 何為蝴蝶效應?為什麼說其常被大眾誤解?它是如何作用於世界的
    蝴蝶效應的大眾理解蝴蝶效應是指小事情會對複雜系統產生非線性影響。這個概念被想像成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引發颱風。像蝴蝶扇動翅膀這樣的一個動作不會引起颱風。然而,小事件可以作為催化劑作用於起始條件。在很多大眾眼中,蝴蝶效應就基本等同於槓桿。在流行文化中,「蝴蝶效應」這個詞幾乎總是被誤用。
  • 拿破崙戰敗因火山 上演現實版蝴蝶效應
    拿破崙戰敗因火山 上演現實版蝴蝶效應時間:2018-09-12 20: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拿破崙戰敗因火山 上演現實版蝴蝶效應 拿破崙戰敗因火山。一隻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在2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詩意化的蝴蝶效應。
  • 「蝴蝶效應」是如何被誤解的?
    這句話很形象,以至於現在很多人一想到蝴蝶效應就能想出很多典故,比如有人認為砸中牛頓的那個蘋果就是扇動近代科學起步的蝴蝶,有人認為一顆鐵釘的缺失導致了英格蘭國王理查三世的戰敗。中國古代很多諺語也被披上「蝴蝶效應」的外衣,比如:防微杜漸、風起於青萍之末。另外,再說一個暴露大家年齡的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憑名字就很容易看出蝴蝶效應的印記。
  • 從火山爆發看拿破崙戰敗,蝴蝶效應下的背後,會是因小失大?
    也許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場火爆發可以改變世界格局,例如中世紀拿破崙那場滑鐵盧戰役、現世的澳大利亞火燒半年事件,均是一些小「蝴蝶效應」而轉變為大事件。 「蝴蝶效應」下的拿破崙戰敗細節 拿破崙戰敗一直被廣為討論,然而,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量子蝴蝶效應更令人困惑
    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
  •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 秒懂「蝴蝶效應」、「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
    堅持,是一種信仰  專注,是一種態度每日整理髮布供應鏈知識和實踐案例助我成長  助你成功希望你  和我一起堅持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 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蝴蝶效應的範例,當年美國的獨立,是因為中國的原因
    有一個名詞叫蝴蝶效應,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它用自然界的現象舉例,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導火索燃燒的起始點就在中國。這是蝴蝶效應的一個完美範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 蝴蝶效應的範例,當年美國的獨立,竟是因為中國的原因
    有一個名詞叫蝴蝶效應,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它用自然界的現象舉例,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導火索燃燒的起始點就在中國。這是蝴蝶效應的一個完美範例。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
    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
  • 戰爭+驚悚+燒腦+科幻,《蝴蝶效應》導演,十六年後又一力作
    隊員受傷是因為在阿富汗遭遇報復,內心深處,無法忍受戰爭帶來的後遺症。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不斷給內心深處注入戰爭正義感的錯覺。 在電影最後,醫療人員發現,別墅鬼魂通過網絡已來到現實,隊長不忍其他成員繼續受苦,決定重新回到幻境,卻忽略了醫療人員說的一句話。進入幻境之後,記憶便會消失,一切再次循環。
  • 蝴蝶效應!選錯一步,你的人生將會「GG」
    蝴蝶效應: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動漫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情節,怎麼一個高中生就成了主角了,怎麼他就被蜘蛛咬了就成了蜘蛛人了,之前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怎麼他就黑化了。有時候動畫會縮水小說的一些詳細情節,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不過我們可以根據蝴蝶效應自行進行情節補完。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亞馬孫雨林的一隻蝴蝶振動兩下翅膀,會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亞馬孫雨林的一隻蝴蝶振動兩下翅膀,會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那麼「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
  • 1812年戰爭:北角戰役
    1814年9月12日,英國進攻馬裡蘭州巴爾的摩時,爆發了北角戰役1812年戰爭。隨著1813年的結束,英國人開始將注意力從拿破崙戰爭與美國的衝突。這始於海軍力量的激增,皇家海軍擴大並加強了對美國海岸的全面商業封鎖。這削弱了美國的商業,導致通貨膨脹和商品短缺。
  • 蝴蝶效應:蝴蝶翅膀扇起的颶風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不經心地拍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拉斯州一場災難性的颶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於是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科學家把這種現象戲稱作「蝴蝶效應」,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變化。「蝴蝶效應」的概念,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1963年提出的。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蝴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氣流發生強運動,通過氣流之間力的作用,最終使美國的一朵雲達到了降水的條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美國降了一場雨!而沒有你的噴嚏,那個雲的運動也是一定的,降水就不可能了。下雨所謂蝴蝶效應,其實也是這個道理,蝴蝶在太平洋那邊扇了下翅膀,另一邊可能因此颳起颱風。颱風1颱風2蝴蝶效應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由埃裡克·布雷斯、J·麥凱伊·格魯伯執導,艾什頓·庫徹、艾米·斯馬特、約翰·派屈克·阿梅多利、傑斯·詹姆斯等主演的科幻驚悚電影,於2004年1月23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 《蝴蝶效應》時隔16年,導演新作上映,依舊精彩!
    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蝴蝶效應》的主人公伊萬有個糟糕的童年,他接受心理學家建議,把瑣碎生活記在記事本裡,卻偶然發現通過記事本可以回到過去。然而當他一次次的跨越時空,想更改過去,卻發現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牽一髮而動全身,帶來的只有無力回天……埃裡克·布雷斯導演,又憑藉該片獲得了,第22屆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飛馬座觀眾選擇獎最佳影片獎。這是他第二部親自指導的影片,也是他最好的一部影片,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