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聯有3支隊伍,日本為何最忌憚楊靖宇部?看其活動範圍

2020-12-06 騰訊網

日本侵華戰爭,九一八事件前的中國抵抗組織可以說是一盤散沙;九一八後的我國開啟有目的、有組織的抵抗侵略,民眾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東北三省作為最早淪陷的國土,創立了東北抗聯組織,主要有3支隊伍,分別是北滿楊靖宇部、南滿趙尚志部、東滿周保中。其中最被日本所忌憚的是楊靖宇部,這是為何?

東北抗聯,全名東北抗日聯軍指揮部,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在廣泛統一戰線基礎上建立的抗日領導機構。1931年九·一八事變,國民政府軍採取消極不對抗政策,任由國土一寸寸落入日本帝國主義手中。但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中華兒女卻不願意就此妥協,組成抗日義勇軍,自發抗日。只不過各自為政,力量弱小,兩年的時間就被日本精銳部隊關東軍打的七零八落,共產黨紅色武裝了解情況後,前去接力。

1934年,原蒙江縣城牆砬子處,一個麵攤上坐著幾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楊靖宇,奉組織命令號召南滿地區17支抗日武裝聯合抗日,為抗聯第一陸軍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據日偽統計機關統計,僅1935年一年,東北抗聯在東三省發動大大小小的戰鬥就高達39105次,截止1940年,共有7萬次。日本戰敗後外務省統計在日本的損失,傷亡了27萬士兵,其中8萬是蘇聯殲滅的,其餘19萬皆是東北抗聯的成果,佔總傷亡率的六分之一,可見其威猛。

七七事變後,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南京、天津、武漢等地相繼失守,日本迅速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兵力有所盈餘,最後決定集結70萬軍隊,返回大本營東北,剿滅抗日武裝。日本關東軍司令下命令,若是遇見東北抗聯和其他抗日隊伍,一定要集中火力消滅抗聯;遇到抗聯,裡面若是有楊靖宇部,放過其他隊伍,專攻楊靖宇部。

當時為了消滅楊靖宇部隊,關東軍司令專門派出了6萬精銳之師,而整個抗聯隊伍也不過3萬餘人,楊靖宇手下更是只有幾千兵馬。東北抗聯的3支隊伍,實力相差不大,日本之所以最忌憚楊靖宇部,是因為其活動範圍。

楊靖宇所率抗聯一路軍活躍的南滿地區,臨近偽滿洲的東邊道,核心區域為瀋陽、長春、丹東、圖門,四座城市連起來的核心區域剛好是偽滿洲的關鍵所在。向南可切斷瀋陽與丹東間的交通運輸樞紐安奉鐵路;向北可切斷長春到圖門的京圖線,對日偽控制朝鮮與偽滿政府的交通線造成威脅。

若是將日本和關東軍看成一個生命體,楊靖宇的抗聯一路軍就是他們要害上的一顆釘子,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要了他們的命。任誰也不可能允許有危害自己生命的東西存在,所以日本關東軍才會大費周章,不惜暫時放過其他抗日隊伍,也要先除了楊靖宇。但他們終究低估了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決心,最後雖殺了楊靖宇,重創抗聯,之後卻有更多的人加入,用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粉碎日本佔領中國的野心。

相關焦點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此前,他因涉嫌共產黨案被捕入獄,此時,他被救出獄,而東北已經淪陷,日偽當道。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幾十萬東北軍不戰而退,總兵力不足兩萬的日本關東軍長驅直入,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了中國東北的大部分地區,然而在東北,仍然有虎膽英雄領導組織了東北抗日聯軍,其中,領導人中有「南楊北趙」之稱,南楊,指的便是楊靖宇。
  • 東北抗聯第五軍四個月時間就打死日軍二千人,擊落敵機一架?
    為老同志出文集,將散見於各處的老同志的文章、信件、口述材料結集出版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尤其是為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東北抗聯教導旅旅長周保中的夫人、東北抗聯老戰士王一知出文集更是一件好事情。最好每篇文章都要考證核實史實是否正確,否則很容易出問題。  下面我將一一分析書中存在的嚴重的史實錯誤的問題。
  • 抗聯英雄楊靖宇,啃草皮、吃樹葉,耗盡最後一口氣,也要抗爭到底
    直到遇見上山砍柴的村民趙延喜,趙延喜認出了楊靖宇將軍,知道他是日軍全力通緝的對象,於是想要勸降:「我看你還是投降吧,日本人說過只要投降就不會殺頭。」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僅用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對東北全境的佔領,東北軍遵從張學良「不抵抗」的命令,全面撤退到了關內。
  • 東北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師,有生擒敵團團長的經歷,更有殲敵一萬餘人...
    自東三省從奉系軍閥手中失去,不論是民間還是中共,都開始謀劃對東北抗日勢力的組織。其中,東北抗日聯軍便是這一過程中建立的一支中堅力量。但隨著形勢惡化,東北抗聯被迫暫時退入蘇聯。經過整訓與修正,原東北抗聯將士參與了蘇聯對日本關東軍的作戰。
  • 專訪俄中友協副主席伊萬諾夫:東北抗聯的蘇聯教官(圖)
    專訪俄中友協副主席伊萬諾夫:東北抗聯的蘇聯教官(圖) 在這裡,他認識了周保中、李兆麟等一批中國東北抗聯名將,並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據老人介紹,1940年2月23日,中國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楊靖宇在與日軍作戰中不幸犧牲,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形勢變得日益嚴峻,時任抗日聯軍副總指揮的周保中、李兆麟來到哈巴羅夫斯克與蘇聯同志商討鬥爭形勢及策略問題。
  • 東北抗聯經典戰役:木炮轟賓州
    古城賓州位於哈爾濱市以東六十餘公裡,四周築有很厚的土牆。1932年,日寇侵佔東北後,視賓州城為哈爾濱的東大門。還決定把反日聯合軍的活動範圍——「紅地盤」擴展到南至五常;東至延壽、方正:西至阿城;北至賓縣。 3月中旬,趙尚志率領東北反日聯合軍200餘人來到賓縣七區(今平坊鄉)南部山區開闢「紅地盤」。反日聯合軍在這裡邊整訓,邊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活動.邊派人和中共賓縣特支取得聯繫。
  • 他是土匪出身的抗聯名將,壯烈犧牲後,被暴屍三日、割下頭顱
    他是抗聯名將,出身於綠林,是一位快意恩仇,有仇必報的人,他就是抗聯第十軍的軍長汪亞臣。汪亞臣,也叫王景龍,汪雅臣,1911年出生於山東蓬萊。在年幼的時候,汪亞臣的父親就去世了,後來就跟隨他的母親闖關東,來到了黑龍江五常,不久後,他的母親又因病去世了。失去父母的汪亞臣為了活下去,在13歲的時候,就去地主家放豬種地。
  •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
    為何東北中日混血兒最多?日本投降後,有11萬日本女人嫁到了東北文/侃侃史話事實證明,戰爭是萬惡之源,是整個人類的災難。日本政府對她們遣返回國事宜也不管不顧,當時日本國內一片蕭條,經濟萎靡不振,爛攤子一大堆,對於滯留在中國的這些僑民的生死他們毫不關心,任其「自生自滅」。國家靠不住,只能靠自己。當時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男性靠做一些苦力活來維持生計,女性則千方百計地爭相嫁給中國男人。
  • 日本佔領東北幾十年,為何沒找到大慶油田,得知真相後指揮官自殺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石油曾有著「工業之血」的稱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因石油資源開戰。我國東北地區的大慶油田,曾為祖國的工業建設提供了大量資源。我們都很清楚,近代以來,日本曾佔領東北幾十年,為何當時的日本人沒有找到大慶油田,他們沒有進行尋找嗎?
  • JC這支隊伍明明很強,可為何在他們身上看不到冠軍的影子呢?
    KPL職業聯賽吧,在KPL職業聯賽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五支戰隊(明年HOPE加入)共同進行博弈,贏了的戰隊就能夠捧起那個夢想中的銀龍杯,這是所有KPL職業玩家的夢想,他們做夢都想走到那個大舞臺上,捧起屬於他們的銀龍杯,可是大家都知道,想要拿下銀龍杯難度非常高,甚至絲毫不亞於登天。
  • 《統一》:東北抗日遊擊區的思想理論陣地
    誕生於東北抗日運動艱難時期  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滿洲省委指示所屬各級黨組織建立革命根據地、組建遊擊隊,開展革命鬥爭與思想建設。各類紅色報刊發展勢頭迅猛,至1936年初中共滿洲省委撤銷前,其所屬黨群組織、武裝力量至少辦有45種報刊。
  • 老虎、獅子、雪豹這些大貓的活動範圍有多大?
    一般來說,食肉動物都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它們在各自的領地裡面活動,那麼這些大貓的活動範圍有多大呢?老虎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全世界一共有9個亞種的老虎,後來有三種老虎相繼滅絕了,如今只剩下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馬來虎、印支虎和蘇門答臘虎,這些老虎除了體型不一樣之外,在外形上大多相似,黃色的毛髮上遍布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因老虎亞種的不同,這些條紋也會呈現一些差異。
  • 42支隊伍鏖戰校園 棒壘球紮根鄭州鄭東新區
    軟式壘球,英文名稱為「Tee-ball」,原來是為推廣棒壘球而設計,與棒壘球的性質相似,其競爭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規棒壘球相媲美。由於軟式棒壘球比賽規則簡單、場地條件要求低、可參與人數多,而且球和擊球棒都是軟的,安全性比較好,非常適合在校園內開展。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該項目已成為孩子們再是對以前必須練習和掌握的運動項目。
  • 海峽兩岸26支慢速壘球隊伍崑山爭雄
    海峽兩岸26支慢速壘球隊伍崑山爭雄 2014-11-22 17:38:03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崑山11月22日電 (黃瑩)第四屆「慧聚媽祖杯」慢速壘球邀請賽22日在江蘇崑山開賽,來自海峽兩岸的26支隊伍將展開為期兩天的激烈角逐
  • 2020深圳無人機預選賽開啟,58支隊伍光明齊競技
    參賽的學校共有58支隊伍,共計140名參賽選手參加預選賽,最終12支參賽隊伍入圍總決賽,將於10月與其它區選拔出來的參賽隊伍角逐深圳無人機精英賽總決賽。參加魅力鵬城無人機短片拍攝賽的參賽學校有分別有深圳市光明區公明第二小學、深圳市光明高級中學、深圳市光明區玉律學校、深圳市光明區馬田小學、深圳市光明區長圳學校、深圳市光明區樓村小學,參賽選手分別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共8支隊伍參加預選賽。
  • 張作霖統治期間,為什麼在東北會駐有日本軍隊?歷史原因造就!
    軍閥混戰時期,張作霖藉助日本人的力量,成功盤踞在東北三省,成為赫赫有名的"東北王"。於是有人就會認為,是張作霖把日軍這個禍端招到東北來的,而且張作霖在統治東北三省期間,主動和被動的投靠過日本,也與日本制定了一系列賣國條約和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