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統治期間,為什麼在東北會駐有日本軍隊?歷史原因造就!

2020-12-06 歷來現實

軍閥混戰時期,張作霖藉助日本人的力量,成功盤踞在東北三省,成為赫赫有名的"東北王"。

於是有人就會認為,是張作霖把日軍這個禍端招到東北來的,而且張作霖在統治東北三省期間,主動和被動的投靠過日本,也與日本制定了一系列賣國條約和協定。所以在大家眼裡就應了那句老話"請神容易送神難",後來張大帥看著日軍勢力越來越大,他自己又沒有辦法,最後還被日軍在皇姑屯炸死,可謂是玩火者必自焚,是因果報應。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張大帥表示,這口大黑鍋他可不背!

那麼在張作霖時期,東北駐紮著大量日軍,大帥又委屈的明確表示這跟他無關,這群日軍到底何時而來呢?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總是少不了狼子野心的國家前來窺視,沙俄和日本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日本自不必多說了,自從遣唐之後就被中華文化所折服,老想著把中國取而代之。所以從唐朝開始,他們就計劃入侵中國了,可當時的唐朝正處於強盛時期,日本人選擇在這個時候與唐朝在白江口爆發了戰爭無疑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後來他們自然是被打的偃旗息鼓灰溜溜的回到老家,還不忘學習唐朝文化。

明朝時期,豐臣秀吉又妄圖徵服中國,結果又被生生地打回去了。

可近代以來隨著西風漸進、中國國力的衰落,日本終於逮到了機會,開始不斷向亞洲大陸進行侵略。就如其著名的《田中奏摺》所說的那樣,先佔領朝鮮,再佔領滿蒙,然後佔徵服全中國,最終稱霸全世界。

而沙俄野心也是不小。

沙俄最早進入黑龍江流域是在1636年,沙俄雅庫次克統領彼得·戈洛文派文書官瓦西裡·波雅科夫率領132名哥薩克越過外興安嶺,侵入黑龍江流域。當地居民嚴正告知他們說:這裡"從屬於滿族王公,而滿族王公則屬於中國皇帝",這裡是中國的領土。

但侵略者無視中國人民的警告,竄入精奇裡江上遊的達斡爾入村莊搶掠糧食皮毛。當他們竄到黑龍江和松花江口、烏蘇里江口掠奪時,遭到當地人的狙擊,才狼狽逃回雅庫次克。

到了清朝,大家也都熟悉,在康熙皇帝在位期間,沙俄又明目張胆入侵東北,也被打了回去,才籤訂了《尼布楚條約》。

到了晚清時期,中國國力衰弱,日本和俄國因為地緣優勢,再加上一直以來野心不滅,所以對中國的瓜分侵略相當嚴重,東北日本後來駐紮大量的日軍,就是二者相爭的結果。

1894年,嗜賭成性的日本發動了第一次賭上國運的戰爭——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人舉全國之力的賭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清廷戰敗之後,被迫與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僅賠款就超過2億兩白銀。同時,日本還獲得了臺灣島和位於東北的遼東半島。這也是日本最早將觸角伸到了東北地區。但這又觸犯了俄國的利益,因此,俄國糾結同樣野心勃勃的德國、法國,以提供"友善勸告"為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

中國逐漸收回了被佔領土。這遼東是回來了,可請的這些"打手"也不是白幹的主。1898年,沙俄以"贖遼有功"為由,強迫清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灣,租期25年。隨後俄軍把大連和旅順租借地劃為俄國的一個州,這個州便是歷史上的"關東州"。

關東州的"關",指得是"山海關"。所以關東就是"山海關以東"的意思。

後來俄國的野心是越發的膨脹了,庚子年間,趁八國聯軍侵華之際,沙俄出動十七萬大軍佔據了整個東北地區,清王朝打不過俄國,與其談判又未果。

於是,在權衡利弊之後,清王朝使出了一招引虎搏狼之計,請求日本政府幫助,許給日本東北鐵路的修築權以及各項權益,想要引得日本人和沙俄大拼一場。

而且俄國這一做法本就引起了日本的極大不滿。1904年,在英國的支持下,日本發動了對沙俄的進攻,持續一年之久、參戰人數超過百萬的日俄戰爭爆發。

這場戰爭的過程就不說了,從性質上講,這是一場帝國主義踐踏中國領土主權的不正義戰爭。所以無論他們哪方獲勝,最後受傷的還是我們。最終日本以陣亡八萬餘人的代價在海陸兩個戰場都擊敗了俄羅斯,迫使俄羅斯於1905年9月5日在樸茨茅斯同日本籤訂和約。

日俄《樸茨茅斯和約》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之"卓越利益",並且不得阻礙或幹涉日本對朝鮮的任何措置。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寬城子)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

此外,條約還規定將庫頁島南部和俄國對遼東半島的租借權以及其附近一切島嶼永遠讓與日本。

清政府在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日本與清政府籤訂了《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及其附約。

在此條約中,日本取得了在東北的駐軍權,並租借大連和旅順。此後日本人大批移民旅順和大連,他們將這個地方稱作"關東州",並設置關東都督府作為管理機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並成立了滿鐵守備隊,後來滿鐵守備隊升格為關東軍,司令部設在旅順口,這便是關東軍的最初由來。

所謂的滿鐵,也就是全稱為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的公司,負責經營由長春到旅順之間的東清鐵路及其所有的支線。這個滿鐵,也因此成為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地區最有力的爪牙。

而根據中日條約的追加條款,日本有在南滿鐵路沿線駐軍的權利,具體的細則是:每公裡可以駐紮15名士兵。因此在第二年,日本成立守備隊,守備隊名義上是負責守備滿鐵及其附屬地,實際上成為了日本保持其殖民擴張及特權的武裝力量。剛成立的日本南滿鐵路守備隊,編成6個大隊約4000人,同時,東北地區還有的一個日本常駐師團。

這兩支部隊後來被命名為關東軍。

也就是說,最早日本在中國東北三省駐紮軍隊時,東三省尚屬清朝的統治之下,東北王張作霖只是東北無數地方保安隊伍中的一員。

當所謂的關東軍成立之時,張作霖也剛剛投靠官府成為巡防營管帶。因此,無論是日本在中國駐軍還是日本關東軍兵力特權不斷擴大,剛開始時都與張作霖沒有什麼關係。

而大帥在戰爭期間左右逢源,成功的抱上了日本這條大腿。他利用日本人的勢力擠掉了馮德麟,一個人獨霸奉天全省。隨著其一步步增強自己在東北的勢力,1918年,張作霖正式被北洋政府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成為東北三省的統治者。

日寇在東北的實力和勢力也因此進一步膨脹,野心也逐步增強,而這又與將東三省視為個人地盤的張作霖,產生了巨大的衝突。這才導致其被日軍設計炸死。

可是說到底,胳膊還是擰不過大腿,張大帥成為東北王時,日本人已經控制了關東州、南滿鐵路沿線十幾年之久。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才是東三省隱形的"東北王"。

相關焦點

  • 張作霖明知火車有鬼,為何還執意上車,原因讓人心痛
    張作霖是東北王,曾經是所有軍閥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而且張作霖手下編制齊全,是當時中國唯一的一個擁有海陸空三軍的軍隊。不過張作霖和日本人之間很不和,這也導致日本關東軍多次派兵刺殺。張作霖最終沒能逃過一劫,在坐火車返回奉天的時候被日本關東軍事先埋好的炸彈所槍,不久後去世,自此東北王隕落,東北陷入了被動局面。
  • 俄羅斯歷史學家揭示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張作霖並非日本人所害
    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凌晨五時三十分,東北的瀋陽處於寂靜之中,天氣依然很冷,一輛火車緩慢地駛過京奉鐵路,這是東北大閥張作霖的專列。專列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匯處的三洞橋時,突然有一聲巨響,在三洞橋中央的一座花崗巖橋墩被炸開了,橋上的鐵軌、橋被炸彎了,飛上了天空。
  • 如果東北王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率40萬大軍,抵抗日軍結局會怎樣?
    東北軍前身是奉系大軍閥張作霖所統轄的奉軍,在當時也是中國最為闊綽的軍閥,是唯一一個海、陸、空編制齊全的軍隊。張作霖的老謀深算更是深入人心,面對日本關東軍的種種威逼利誘,張作霖可謂是費盡心機。張學良響應老蔣的「不抵抗政策」,是東三省徹底落入日寇的手中,同時中國的東北大門頃刻全開。日本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便提上了日程,在「淞滬會戰」前還曾公開發表言論稱:「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不得不說日本牛皮吹得實在有些大。
  • 張學良親口承認:父親張作霖在抗日方面,做得比自己強
    但如果我們細看張作霖的一生,可以發現張作霖跟日本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早年綠林時期加入日本「東亞義勇軍」開始,到日俄戰爭時期擔任的雙重間諜,再到辛亥革命期間向日本的主動靠攏;從攫取東三省軍政大權到幾次入關逐鹿中原,問鼎北京政權,最後直到被日本關東軍炸死。都與日本有著聯繫。
  • 日本戰敗後,留在東北的10萬日本女子去哪了?怪不得日本閉口不談
    辛亥革命之後,張作霖為首的奉系佔據著東北,而且勢力日益強大。日本人多次想收買張作霖,想讓張作霖成為他的傀儡。但是張作霖面對日本人寸土不讓,雖然也享受著日本人給予的好處,但卻是非常有氣節。 最後,日本人為了達到自己佔領東三省的目的,在皇姑屯炸死了張作霖。張作霖死後,日本人進一步想侵佔東北。張學良接替父親,成了東北王。
  • 用地圖還原民國軍閥史,張作霖虎踞東北,龍虎狗中原內鬥
    1912年辛亥革命那一聲槍響徹底粉碎了大清朝的統治,同時也把我們帶進了民國年間。但是清朝從歷史舞臺落幕之後,我們迎接的並不是自由和新生,而是各路軍閥的混戰。袁世凱野心勃勃,想要復闢袁世凱野心勃勃,又怎麼可能允許自己的權利受到了制約,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袁世凱策劃刺殺宋教仁,後來袁世凱還發動了善後大借款,想要擴充軍隊,增長自己的實力。不僅如此,袁世凱還免除了好幾個有國民黨身份都督職務。從袁世凱的所作所為都可以看得出他想借武力消滅國民黨,孫中山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立刻從日本回國主張用武力討伐袁世凱。
  • 抗戰初期,張作霖對待日本的態度,至今都令人拍手叫快
    虎踞一方的張作霖,在世人眼中對他的態度不一樣,有令人批判的地方,也有令人值得讚揚的地方。張作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小時候過得非常艱苦,也許是小時候的清貧成就了他長大後的驕傲。張作霖執掌東北大權時,在他的帶領下使東北軍在短時間之內發展到了30萬人,也是最輝煌的時刻。
  • 動蕩年代張作霖演繹了狐狸的本性,吃完用完日本人的還要反咬一口
    從原來的小混混到後來掌控整個東北的東北王,他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只念過三個月書的他,最後卻能成為政府承認的東三省巡閱使。為什麼前期靠日本人起家,後來卻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歷史上對他的人品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賣國賊,在戰爭為開始之前僱傭了大量的日本軍事人員;也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因為他拒絕和日本人籤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那他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呢?張作霖,小名老疙瘩,1875年出生於當時的奉天省海城縣。後來投身土匪,因當時的清政府國力衰弱,沒有能力消滅這群土匪,所以將其招安。
  • 張作霖被炸死,對手後悔,張不死:日本不會遭遇原子彈,局面不同
    張作霖死不僅使他的人失去依靠,連他的對頭馮玉祥,閻錫山也後悔,甚至吃了兩顆原子彈的日本也在想,如果沒有炸死張作霖,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東北的經歷也會大有不同。首先看一下張作霖之死,這一大歷史懸案奇怪的地方。
  • 張作霖結拜兄弟生死之交的湯玉麟,抗戰中卻成了著名的長腿將軍
    湯玉麟(1871年7月—1949年2月),字閣臣,綽號二虎(一說「大虎」,在張學良和王化一的相關回憶史料中均稱其綽號為「湯大虎」,奉系軍閥張作霖有七個結拜兄弟,其中張作霖排行老七,湯玉麟排行老二,那麼張作霖的喊他二哥),奉天(今遼寧)義縣人。湯玉麟為中國國民黨熱河省黨務指導委員會主委、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熱河省主席。
  • 張作霖去世後,此人被推舉主政東北,他說:這個位置只能是張學良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40,閱讀約3分鐘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受重傷,送回大帥府後不治身亡。當務之急,治理東北的人選需要儘快確定。六月十八日,張學良一邊處理張作霖的後事,一邊在大帥辦公室開會。
  • 百年前外蒙告急,國內各派軍閥竟無人出兵,日本人一語道破原因
    1921年2月3日,白俄軍隊攻陷外蒙古首府庫倫,北洋政府任命的外蒙古最高軍政長官陳毅率領殘軍逃往恰克圖。  3月18日,恰克圖又被蘇俄紅軍所支持的外蒙古人民黨武裝奪佔,北洋政府在外蒙古的統治就此土崩瓦解。  庫倫、恰克圖失守後北洋政府就外蒙古問題有哪些考慮?它曾採取了什麼行動試圖解決此問題?
  • 張作霖大字不識,為什麼能做「東北王」?有什麼過人之處?答案太出乎...
    ,在12歲的時候曾經上過幾個月的私塾,算是一個比較「有學問」的土匪。 張作霖能夠從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成為雄霸一方的「東北王」,主要是因為他非常善於做人,能夠準確的把握住每一次機會。
  • 此人不死,日本難佔東北,他被槍斃後,張作霖嘆口氣:暴屍三日!
    曾在北洋軍閥時期,張作霖麾下有「五虎將」,一路殺敵斬將,功績無數。然而,他們武功高強,卻英雄薄命,還未真正見到國家振興那一刻,便走向了死亡。英雄垂暮,令人感慨。 第三人是姜登選,早年乃孫中山的同盟會的一員,曾留學日本,學習了各種軍事理論和技能,後來成了張作霖的手下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歷史上的12月5日
    歷史上的12月5日 中國 郭松齡與張作霖在東北混戰 在94年前的今天,1926年12月5日(農曆1926
  • 炸死張作霖的元兇,榮膺「滿洲開拓之父」,臨死前也不過是個大佐
    早在二戰前,日本對於中國東北的圖謀也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在日本侵略世界計劃中,佔領東北被認為是實現計劃的第一步,為此他們在東北扶持張作霖,是希望能夠從他手中撈得好處,但是在被拒絕以後,惱羞成怒的日本人就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
  • 我有三十萬大軍,何懼日本?日本若敢動,我第一時間滅了他!
    ,最終成為盤踞東北的大軍閥,後人稱其為東北王,張作霖在稱霸東北後,在俄國、日本這兩大帝國主義中間左右逢源,得到了不少俄國與日本的幫助 ,但是在關於國家利益的問題上,他卻寸土不讓,當日本對於東北虎視眈眈的時候,他甚至說過這樣的話,我有三十萬大軍,何懼日本?
  • 抗日英雄包森:16歲時公開痛斥張作霖,活捉日本天皇表弟
    16歲時,在學校進步力量召開的追悼李大釗的大會上,他走上講痛斥軍閥張作霖的罪行;20歲時,因為蔣介石不抵抗政策,他帶頭衝入涇陽縣國民黨部將縣黨部牌子砸碎。他也曾智擒日本裕仁天皇表弟、憲兵司令赤本大佐;他犧牲時,日軍也很尊敬他,在所有報紙的宣傳報導上,都去掉了污衊攻擊之詞,作了「包森司令長官戰死」的鄭重報導。
  • 從電視劇《少帥》中深度解析江湖老炮兒張作霖
    在張作霖身上,幾乎有著一切中國傳統江湖英雄人物的優缺點,他應對大小事務的行為模式大抵是江湖式的,是真正的老炮兒。張學良對唐德剛口述歷史時說,父親有雄才,沒有大略;蔣介石有大略,沒有雄才。在我的理解中,張作霖的雄才就來自江湖,是雄霸江湖之才。作為江湖兒女,張作霖很講義氣,與他那幾個結拜兄弟可謂有始有終。
  • 北海道是阿伊努人的家鄉,為什麼會被日本統治呢?
    冷戰期間,北海道是日本為美國監視蘇聯海軍的前線,日本與俄羅斯有爭議的北方四島地區(俄羅斯的「南千島群島」)之間的水道由於暖流的影響,即使在冬季也不會封凍,幾乎是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進出太平洋最舒適的通道,也是俄羅斯打破美日封鎖最重要的突破口,因此這裡對於日本人來說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