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去世後,此人被推舉主政東北,他說:這個位置只能是張學良

2020-12-06 小超越綺晴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040,閱讀約3分鐘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受重傷,送回大帥府後不治身亡。當務之急,治理東北的人選需要儘快確定。六月十八日,張學良一邊處理張作霖的後事,一邊在大帥辦公室開會。參加的都是高級官員和軍政要員。會議的主題是研究東北地區新一屆領導人的選拔工作。

六月二十三日,會議達成初步結果:恢復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的名稱,選舉張作祥為東北三省保安司令。但在七月二日東三省議會聯合會會議上,張作祥堅決予以否決,最後推舉張學良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至此,東北進入少帥時代。

張作祥與張作霖名字的不同,容易讓人誤解,誤以為是兄弟。其實,兩者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張作祥是奉天錦州易縣人,張作霖是奉天海城縣人。張作祥早年淪為亡命之徒,1901年投靠張作霖。

隨著張作霖的錄取,張作相也因貢獻巨大而受到重用。1907年,張作霖,張佐八人血盟,結為兄弟。當年袁世凱任命張作霖為聖武將軍,監督奉天軍務和巡防,張作祥得以擔任第二十七師步兵旅長。

1919年2月,張作祥出任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團長,兼任奉天警備司令。張作霖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張作祥,可見張作霖對他的信任。1924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張作祥歷任吉林巡撫,省長。

主政吉林期間,張作祥口碑頗佳,致力於經濟發展。他主張「保境安民」,如修路,辦大學等。1925年,郭松齡叛亂平定。隨著郭松齡夫婦被殺,如何處理參與叛亂的高級將領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張作祥明確地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郭松齡已死,其他人員均免死。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多位高層的反對。辯論結束時,張作相勸他去死,「那就先殺了我吧,免得我看到悲劇再次發生。」張作霖最終妥協了。正是張作祥的努力,才使奉軍免於一場大內戰的悲劇。

如此關心奉系前途的人,在張作霖死後支持張學良,也就不足為奇了。張學良上任後,張作祥全力支持。張作祥私下裡語重心長地對張學良說:「愚公,你是我的領袖,我不聽你的命令,你只是用軍法來懲罰我。私下裡,你是我的侄子,你不好使,我私下裡要打你耳光。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張作祥正在老家料理父親的後事。張作祥是否因此打了張學良耳光,不得而知。熱河淪陷,張作相非常憤怒。此後,他離開軍界,舉家遷往天津。張作祥晚年曾多次拒絕日本人的合作。1949年,張作祥在天津病逝,享年68歲

參考資料:張作霖與結拜兄弟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

相關焦點

  • 他是張學良部下的部下,54年後,張學良說:我知道,你叫地老鼠
    而這個時候,他意識到自己所帶領軍隊的命運問題,於是在這年10月14日,他將自己率領的691團脫離張學良的東北軍。並把這個691團改編為人民自衛軍,呂正操擔任司令員,並在所屬各總隊都建立了黨組織,部隊成為一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此後,這支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抗日鬥爭中屢建奇功。
  • 張學良親口承認:父親張作霖在抗日方面,做得比自己強
    張作霖跟日本聯繫如此頻繁,想讓人不相信他是賣國賊都難。但其實,張作霖真稱不上「賣國賊」,他對日本人的反感,不比其他人弱。只不過,他離不開日本人罷了。而對於張作霖更日本之間的關係,他的兒子張學良在口述歷史時,評價的就非常中肯了。他說:我父親比我強。
  • 張作霖給張學良看八字,相士說了哪8個字,準確預言了父子倆的一生
    我們常說虎父無犬子,但是張學良似乎並沒有繼承到張作霖的智謀與膽識,張作霖在與日本人的博弈中如魚得水,而張學良卻只能屢屢受辱,甚至丟失東北沃土,釀成九一八國恥。
  • 此人不死,日本難佔東北,他被槍斃後,張作霖嘆口氣:暴屍三日!
    此人自小沉浸在武術氛圍的家庭之中,耳濡目染間,對武術有著自己的認知。李景林的父親常年習武,狠抓李景林的武術底子,在他小時教他學武,在他長大後送他入陸軍青年學校學習,由此奠定了李景林的武術基礎。等到畢業後,李景林渴望為國貢獻,投身於戰鬥之中。提及最出彩的一次作戰,則是在攻打三眼橋一戰上。
  • 從電視劇《少帥》中深度解析江湖老炮兒張作霖
    在張作霖身上,幾乎有著一切中國傳統江湖英雄人物的優缺點,他應對大小事務的行為模式大抵是江湖式的,是真正的老炮兒。張學良對唐德剛口述歷史時說,父親有雄才,沒有大略;蔣介石有大略,沒有雄才。在我的理解中,張作霖的雄才就來自江湖,是雄霸江湖之才。作為江湖兒女,張作霖很講義氣,與他那幾個結拜兄弟可謂有始有終。
  • 張學良90歲重獲自由,之後去了哪裡?原來如此
    張學良作為「東北王」張作霖最器重的兒子(長子),他的「小六子」(乳名),在張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之後接管了東北軍。作為少帥,張學良隨後選擇東北易幟,聽從蔣介石的號令,一度成為國軍內部蔣介石之下的二號人物。少帥張學良因為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因採取了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全面淪陷,被人們稱為投降派,是他一生的汙點。
  • 如果東北王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率40萬大軍,抵抗日軍結局會怎樣?
    東北軍前身是奉系大軍閥張作霖所統轄的奉軍,在當時也是中國最為闊綽的軍閥,是唯一一個海、陸、空編制齊全的軍隊。張作霖的老謀深算更是深入人心,面對日本關東軍的種種威逼利誘,張作霖可謂是費盡心機。日軍見在張作霖這裡看不到一絲的希望,於1928年6月4日發動了震驚華夏的「皇姑屯事件」,被炸成了重傷,在當日就不幸離世,這位曾經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號稱「東北王」的一代梟雄就這樣離開了人世間。
  • 張作霖死後為何長達9年不能安葬,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遼寧驛馬坊
    張學良痛苦地坐在椅子上,手不斷地揉著太陽穴,心亂如麻,真想立刻啟程奔赴奉天。但眼前局勢卻不容他一走了之。 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想起父親臨行前說的話:「小六子,你的生日我不能給你過了,你自己慶祝吧! 」張學良的眼淚湧出眼眶。
  • 他是張作霖的衛隊司令,九一八後陷害抗日義勇軍,最終不得善終
    于芷山在近代的東北絕對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早年他曾追隨悍匪杜立三,後自覺匪不如兵,就投靠了張作霖,經歷了奉天講武堂的進修和直奉戰爭的洗禮之後,深受張作霖的信任,一步步走向東北軍的權力中心,當上了衛隊司令。
  • 袁世凱倒臺群雄割據,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就是靠這個人屹立不倒!
    隨之而來的就是袁世凱等軍閥開始統治,不過他並沒有統治中國多長時間,因為想要再次進入封建帝制,所以老百姓群起而攻之,最後他也死在了這場事故之中。袁世凱好不容易死掉了,各大勢力這個時候都開始浮出水面,好不容易消停了一段時間的中國又開始了大戰的局面,到處都是戰爭禍患。
  • 74歲高齡的張學良出席了蔣介石葬禮 輓聯上寫了哪十六個字?
    1975年的清明節,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在臺灣去世,終年88歲。四天後,一位74歲的老人前來弔唁。此人不是別人,就是被蔣介石一直關押在臺灣的少帥張學良。在宋美齡的安排下,張學良來到了蔣介石的遺體前,做了最後的道別。
  • 張作霖被炸死,對手後悔,張不死:日本不會遭遇原子彈,局面不同
    一開始說6月1號出發,快出發時又改到6月2號,糾結一番終於出發了,山海關內由張作相負責安保,出了山海關由吳俊升負責。然而,張作霖的準確出發時間還是被日本人獲知。關於日本是怎麼獲知張作霖準確出發時間,以及哪節車廂,有說是川島芳子用「美人計」收服了張學良的副官,有說是町野武馬這個日本臥底。
  • 熱河戰役後張學良決心改頭換面,揭秘張少帥的戒毒風雲
    在我國風雲變幻的近代史上湧現出很多風雲人物,尤其是歷史上著名的「東北二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父子二人截然不同的性格,都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至今人們有誇這對父子的,也有嘲諷他們的,從來沒有個定論。
  • 張學良為何娶了年長4歲的「村姑」于鳳至?
    張學良:婚姻應該以感情為基礎,這個女人我不了解,我不喜歡!張作霖:這個家現在我說了算,你的話留著等你說了算時再說吧!1916年,是大帥府落成的第一年。「龍抬頭」沒幾天,張作霖一家剛搬進新居,大帥府裡來了一位妙齡女子,她就是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大帥兒子娶媳婦,本來是一件大喜事,可引來滿城人的疑惑:這風度翩翩、追者如雲的張學良為何娶個比他大4歲的鄉野村姑呢?
  • 張作霖結拜兄弟生死之交的湯玉麟,抗戰中卻成了著名的長腿將軍
    湯玉麟(1871年7月—1949年2月),字閣臣,綽號二虎(一說「大虎」,在張學良和王化一的相關回憶史料中均稱其綽號為「湯大虎」,奉系軍閥張作霖有七個結拜兄弟,其中張作霖排行老七,湯玉麟排行老二,那麼張作霖的喊他二哥),奉天(今遼寧)義縣人。湯玉麟為中國國民黨熱河省黨務指導委員會主委、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熱河省主席。
  • 張作霖會客的「老虎廳」擺放兩尊東北虎,虎鬚直拂訪客後腦
    張作霖,北洋軍閥時期的奉軍首領,主持東北全境的「東北王」。因張作霖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短暫的土匪生涯,所以在當時中國人的眼中,還稱張作霖為「張鬍子」,因為凡是活躍在東北的那些無法無天的土匪,都被統稱為「鬍子」。
  • 世紀行過——張學良傳
    我說唉,那說不到,他說我現在只求一死,我願意死,他這人是這樣,他不是說假話,我只求一死,我說你是真的?我說你既然要死這個事很簡單,你要為我爭面子也很簡單,那你上前線死去,你何必叫我給你打死,你自個兒跟敵人打去,你戰死不比這樣死好。他一賭氣,好傢夥一下子打到秦皇島去了,一下子把整個,簡單說把吳佩孚給消滅了。  (註:北方平定後,孫中山應邀北上。
  • 張作霖待客的「老虎廳」:擺放兩尊東北虎,虎鬚直拂訪客後腦
    張作霖,北洋軍閥時期的奉軍首領,主持東北全境的「東北王」。因張作霖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短暫的土匪生涯,所以在當時中國人的眼中,還稱張作霖為「張鬍子」,因為凡是活躍在東北的那些無法無天的土匪,都被統稱為「鬍子」。可是,當時的外國人另外送給張作霖一個綽號「東北虎」,來形容他的大膽妄為和豪放不羈。
  • 張學良被偷走的那四年:遊山玩水打高爾夫,最後憋出大招一錘定音
    其實縱觀中國近代史,張學良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甚至還曾多次出現在時代的風口浪尖。1928年,大帥張作霖遭日本人暗算,在火車經過皇姑屯時被炸,不久便身亡了。張作霖死後的第七天,張學良背負著國恥家仇,做出了一個國人為之震驚的重大決定,通電全國東北易幟,讓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了中國。張學良的做法,讓日本人的如意算盤再一次落空。
  • 日本戰敗後,留在東北的10萬日本女子去哪了?怪不得日本閉口不談
    日本一直亡我之心不死,日俄戰爭後,也就是發生在1904年到1905年這個期間的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這兩個國家戰鬥的目的是為了爭奪我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