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作霖的衛隊司令,九一八後陷害抗日義勇軍,最終不得善終

2020-12-05 歷史大爆炸

于芷山在近代的東北絕對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早年他曾追隨悍匪杜立三,後自覺匪不如兵,就投靠了張作霖,經歷了奉天講武堂的進修和直奉戰爭的洗禮之後,深受張作霖的信任,一步步走向東北軍的權力中心,當上了衛隊司令。

于芷山是有有才無德之人,為謀求升官不擇手段,所以很快就爬到了師長的位置上,而且兼任著張作霖的侍從武官長,此時已經可以看出于芷山的野心,因為于芷山不願做封疆大吏偏安一隅,而是選擇了位卑權重的職位,他也如願成為了張作霖的梯己親信。

果然在第二次北伐戰爭中,于芷山就被委以重任,擔任東北軍30軍軍長,帶兵殺滅了閻錫山的威風。但北伐軍最終還是佔領了北平,陰險的日本人趁著張作霖著急返回奉天,將他炸死在了皇姑屯。張作霖一死東北立刻陷入了混亂,于芷山立刻星夜兼程地趕回奉天,表明自己支持張學良的立場,讓少帥坐穩了東北軍老大的位置。由此于芷山也取得了張學良的信任,奉命統領最富裕的20多個縣,一時炙手可熱。

但于芷山骨子裡是貪婪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于芷山手握3萬精兵本來完全可以與僅有1萬人的關東軍較量一番,但于芷山卻認為為日本人做事油水更足,於是選擇了叛國投敵,並且反手給抗日義勇軍了沉重的打擊。

後來建立了血盟救國軍的總司令孫銘武看錯了于芷山的人品,想拉攏他一起抗擊日寇。此時于芷山正愁為日本人無功可立,立刻將計就計答應下來,在柳河縣三源浦擺下了鴻門宴。可惜了孫銘武一腔熱血不知這是于芷山的陷阱,包括他在內的不少愛國義士都在赴會後遭到逮捕,於1932年1月19日慘遭殺害。

日本人當然欣賞這樣忠誠的走狗,許以于芷山高官厚祿,後來于芷山升任陸軍上將,更是官至偽滿治安部大臣。但報應終將到來,抗戰勝利後,自知不得好死的于芷山躲到北平,隱居4年之後還是被揪了出來,於1949年被逮捕法辦,不等死刑到來的那一天,兩年後于芷山就病死在了監獄裡,用悽慘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為非作歹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抗日英雄包森:16歲時公開痛斥張作霖,活捉日本天皇表弟
    16歲時,在學校進步力量召開的追悼李大釗的大會上,他走上講痛斥軍閥張作霖的罪行;20歲時,因為蔣介石不抵抗政策,他帶頭衝入涇陽縣國民黨部將縣黨部牌子砸碎。他也曾智擒日本裕仁天皇表弟、憲兵司令赤本大佐;他犧牲時,日軍也很尊敬他,在所有報紙的宣傳報導上,都去掉了污衊攻擊之詞,作了「包森司令長官戰死」的鄭重報導。
  • 張作霖去世後,此人被推舉主政東北,他說:這個位置只能是張學良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40,閱讀約3分鐘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受重傷,送回大帥府後不治身亡。當務之急,治理東北的人選需要儘快確定。六月十八日,張學良一邊處理張作霖的後事,一邊在大帥辦公室開會。
  • 張作霖結拜兄弟生死之交的湯玉麟,抗戰中卻成了著名的長腿將軍
    ,最終湯玉麟又回到了張作霖的身邊。1931年「九一八」之後,東北淪陷了,日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熱河,擔負守衛任何重任的湯玉麟在面對日軍的進攻時竟然不堪一擊,倉皇帶兵逃跑,這給他的人生留下了最大的一個汙點。
  • 張學良親口承認:父親張作霖在抗日方面,做得比自己強
    但如果我們細看張作霖的一生,可以發現張作霖跟日本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早年綠林時期加入日本「東亞義勇軍」開始,到日俄戰爭時期擔任的雙重間諜,再到辛亥革命期間向日本的主動靠攏;從攫取東三省軍政大權到幾次入關逐鹿中原,問鼎北京政權,最後直到被日本關東軍炸死。都與日本有著聯繫。
  • 他是張學良部下的部下,54年後,張學良說:我知道,你叫地老鼠
    而這個時候,他意識到自己所帶領軍隊的命運問題,於是在這年10月14日,他將自己率領的691團脫離張學良的東北軍。並把這個691團改編為人民自衛軍,呂正操擔任司令員,並在所屬各總隊都建立了黨組織,部隊成為一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此後,這支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抗日鬥爭中屢建奇功。
  • 勿忘國恥—黑暗中的毒蛇:九一八事變
    八月,日軍進行了異常的人事調整,任命本庄繁中將為關東軍司令、土肥原賢二上校為瀋陽特務機關長。之所以「異常」,是因為這兩人都是有名的「中國通」:本庄繁曾當過張作霖的顧問和駐華武官,土肥原賢二則是長期在中國活動的特務頭子。八月三日,日本陸軍在東京召集關東軍、朝鮮軍、臺灣軍司令官和師長會議,傳達滿洲作戰計劃。天皇分別接見了各位司令官。將領們都明白,這就意味著天皇知道並批准了「最近和將來要發生的事」。
  • 張作霖被炸死,對手後悔,張不死:日本不會遭遇原子彈,局面不同
    奉天憲兵司令齊恩銘在張作霖離京前,曾來信告知,日本在皇姑屯守衛森嚴,仿佛在構建工事,提醒張繞道回奉天。張作霖也擔心安全問題,也考慮過坐汽車,猶豫之後,還是決定坐火車,坐汽車回去顯得寒酸,火車有派頭,風風光光的也給前方將士信心。張作霖也知道日本人恨他,但是沒想到日本人這麼下黑手,畢竟他在東北有影響力,一時間日本人也找不到第二個。最後張還是決定坐火車。
  • 從電視劇《少帥》中深度解析江湖老炮兒張作霖
    在張作霖身上,幾乎有著一切中國傳統江湖英雄人物的優缺點,他應對大小事務的行為模式大抵是江湖式的,是真正的老炮兒。張學良對唐德剛口述歷史時說,父親有雄才,沒有大略;蔣介石有大略,沒有雄才。在我的理解中,張作霖的雄才就來自江湖,是雄霸江湖之才。作為江湖兒女,張作霖很講義氣,與他那幾個結拜兄弟可謂有始有終。
  • 炸死張作霖的元兇,榮膺「滿洲開拓之父」,臨死前也不過是個大佐
    早在二戰前,日本對於中國東北的圖謀也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在日本侵略世界計劃中,佔領東北被認為是實現計劃的第一步,為此他們在東北扶持張作霖,是希望能夠從他手中撈得好處,但是在被拒絕以後,惱羞成怒的日本人就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
  • 「九一八」,不能不知的8個歷史真相
    真相四 中共連發抗日宣言  「九一八」的炮聲,震撼著中華大地,激起了全中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各界群眾紛紛要求抗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主義。以《申報》為首的報刊在國內掀起了號召抵制日貨、要求抗日救國圖存的聲音。東北人民奮起抵抗,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先後出現了東北義勇軍和其他各種抗日武裝力量。
  • 張作霖死後為何長達9年不能安葬,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遼寧驛馬坊
    張作霖頓時面如土色,張學良也感覺心一陣狂跳。 1928年6月3日,夜幕下的張學良凝望著父帥乘坐的專列隆隆遠去,心裡沉甸甸的。臨行前父親對日本政府表現出的強硬態度及之前得到日本有可能對父帥下手的情報,讓他始終心存不安。 4日早晨起床後,又想起祭天時金爵落地的事,頓感心亂如麻。
  • 沙場「虎賁」 抗日主力
    他,強佔我們國土,殘殺婦女兒童。我們保衛過京滬,大戰過開封。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我們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這首由《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田漢作詞,著名作曲家、《漁光曲》的作者任光作曲的74軍軍歌,在抗戰時十分流行,它生動地唱出了74軍抗日的雄風。74軍1939年又收編了施中誠為師長的57師。
  • 張作霖高調進京調停,卻灰溜溜的逃走,直皖戰爭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在1920年的6月19日,張作霖乘坐了他私人的專列,在他兵強馬壯的衛隊護衛下,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北京,張作霖此次進京可以說是威風八面,盛氣凌人!最終,他幾經思量,於是他電報給張作霖,讓張作霖進京調停此次戰爭,那麼,徐世昌為什麼會選擇張作霖作為調停人呢?2、張作霖坐擁東北三十萬雄兵!
  • 那首因「九一八」聞名的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每到「九一八」,人們總能想起那首如訴如泣、悲憤激越的歌曲《松花江上》,仿佛又看到當年在日寇鐵蹄蹂躪下的東北父老鄉親,看到遙望白山黑水、背井離鄉、有家難歸的東北婦幼學童……  《松花江上》  創作於「九一八」事變五年後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陰謀發動
  • 抗日英烈沈爽:曾直闖偽政府要員家 成功策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立志棄筆從戎,化名白滌非,組建起1000餘人的抗日自衛軍,自任司令。1933年,奉黨的指示轉移到北平。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任國民抗日軍參謀。同年12月,國民抗日軍改編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五支隊。1940年夏,調到中共平北地委做敵工工作。1941年11月,任豐灤密抗日聯合縣縣長。1942年4月8日,在震驚平北的「臭水坑慘案」中,壯烈犧牲,時年46歲。
  • 抗日第二戰區正副司令,一個狼狽逃臺灣,一個光榮成新中國元帥?
    抗日第二戰區正副司令,一個狼狽逃臺灣,一個光榮成新中國元帥?抗日時期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閻百川,人稱閻老西,第二次國共合作時被蔣介石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員,抗日戰爭時期率領山西子弟兵為名族抗日確實也做出了不少貢獻,但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兵敗逃亡到了臺灣他也一同前去而第二戰區副司令員卻是朱德元帥,國共合作時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副司令員兼東路軍總指揮,在解放戰爭之後1955年被任命為元帥,軍委主席等職位,為我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日第二戰區正副司令
  • 張作霖給張學良看八字,相士說了哪8個字,準確預言了父子倆的一生
    我們常說虎父無犬子,但是張學良似乎並沒有繼承到張作霖的智謀與膽識,張作霖在與日本人的博弈中如魚得水,而張學良卻只能屢屢受辱,甚至丟失東北沃土,釀成九一八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