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死後為何長達9年不能安葬,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遼寧驛馬坊

2021-01-13 騰訊網

張作霖

一代梟雄張作霖,生前轟轟烈烈,死後秘不發喪。18天後宣布其薨逝,祭奠儀式隆重異常。

常言道入土為安。張作霖的遺體卻長達9年不能安葬。在撫順修建了豪華的元帥林,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錦縣驛馬坊。

千裡之外的張學良忐忑不安

北京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地方。1927年6月,張作霖就任北洋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之後,也照例來到這裡祭告中華列祖列宗。

正當張作霖捧金爵而祭,喃喃祝禱之時,一不小心,金爵竟然摔落在地上。張作霖頓時面如土色,張學良也感覺心一陣狂跳。

1928年6月3日,夜幕下的張學良凝望著父帥乘坐的專列隆隆遠去,心裡沉甸甸的。臨行前父親對日本政府表現出的強硬態度及之前得到日本有可能對父帥下手的情報,讓他始終心存不安。

4日早晨起床後,又想起祭天時金爵落地的事,頓感心亂如麻。

當日中午,張學良正在煩躁之時,副官匆匆進房,遞上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負傷的密電。

看著電報,張學良的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近乎咆哮般地吼道:「什麼?不可能,這不可能!」

密電是周大文親自拍發的。周大文是張作霖的心腹,密電處處長,同車隨同張作霖回奉。電報由他親自拍發,也就是說大帥是真的被炸了。張學良痛苦地坐在椅子上,手不斷地揉著太陽穴,心亂如麻,真想立刻啟程奔赴奉天。但眼前局勢卻不容他一走了之。

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想起父親臨行前說的話:「小六子,你的生日我不能給你過了,你自己慶祝吧! 」張學良的眼淚湧出眼眶。

張學良強制自己鎮定下來,促成了和平讓渡北京的辦法,並決定軍團部撤離北京,只留鮑毓麟旅在北京暫時維持秩序,待國民革命軍進城接防後退出。

張學良的專列在抵達河北灤縣時停下來。在這裡,為部署奉軍撤退事宜,張學良停留了大約兩周時間。諸事複雜,千頭萬緒,張學良忙得寢食難安,身心疲憊。

張學良正在鬧心之際,張作相來到山上,告之老帥於6月4日傷重去世。如聞驚天霹靂,張學良昏倒在地。醒來後,張學良把部隊指揮權交給楊宇霆,匆匆離開灤州。

化裝成夥夫

張學良秘密返回奉天

臨行前,張學良換上灰色士兵服,臉上貼了塊膏藥。他料到日本人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止自己回奉,甚至還有可能下手。因此,他化裝成夥夫,佩戴「王德勝」的袖標,在衛隊營長崔成義、譚海、劉多荃等的保護下登上衛隊專列。

張學良坐在衛隊騎兵連的悶罐車廂裡,身旁跟著他的私人醫生馬揚。馬揚日語說得非常流利,張學良把他帶在身邊,就是為了應付日本人。那個時代的火車都是蒸汽式的,必須不間斷地加水才能行駛。列車剛在山海關停穩,就有日軍士兵上車盤查。

據知情者回憶,當時關東軍已經下達了搜捕張學良的密令,重點就是奉軍的軍車。

張學良乘坐的是衛隊專列,帶頭的日軍軍官一上車就警覺起來,命令士兵挨個驗看。

張學良躺在車廂角落裡,一副似睡非睡的樣子。日軍士兵走到張學良身邊,用刺刀捅了捅他。

隨行的崔成義等人馬上悄悄地掏出手槍,緊盯著日軍士兵。

日本人看了看張學良胳膊上的袖標,又仔細看了看張學良。張學良眼睛半睜不睜,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日本兵離開張學良,轉向下一個士兵,崔成義等人才把手槍收起。

專列在山海關車站停留約半小時,日本人才將列車放行。之後,列車經過綏中、錦州、溝幫子等車站,都有日軍上車檢查。但日本人萬萬沒想到,車上那個臉上貼著一塊膏藥的夥夫就是他們要找的張學良。

6月18日,張學良的專列安然抵達奉天,崔成義等才長出一口氣。

張學良祭父

一生的痛

父親忌日竟是自己生日

見到張學良後,家人大吃一驚。只見他面色黝黑,鬚髮皆長,直到他開口說話,才認出他來。張學良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就去見父親遺體。

看到父親,張學良悲憤異常,情不自禁號啕大哭。家人怕張學良哭傷了身子,把他扶起送到外室。盧夫人等向張學良哭述了大帥臨死時的情景,張學良又忍不住放聲大哭。

這一夜,張學良精神恍惚,徹夜難眠。他猛然想到:父親出事那天是陰曆四月十七,正好是自己28歲生日。一想到這,張學良痛苦至極,決定自此再不過生日。張學良30歲生日時,身邊叔伯輩要人堅持要為他祝壽,並說此為東北盛事。張學良不好拂眾人意,但也僅此一次。

張學良查閱曆書,把1901年陰曆4月17那天陽曆日期查出來,是1901年6月3日。以後以6月3日為生日。在漫長的幽居歲月中,年復一年,即以此日為壽。再後來,因各種原因,做壽日子多有改變。如1989年張學良祝壽是在5月31日;90大壽是在6月1日。但不論怎麼改變,卻再沒有在6月4日這天過生日。

穩定局面

順利完成權力交接

人死不能復生。此時的張學良雖然無限悲痛,但他清楚自己應該肩負的使命。看到張學良平安歸來,奉天當局的官員們也鬆了口氣。

6月16日晚,當得知張學良將會很快回奉時,省長劉尚清、督辦公署參謀長臧式毅等人經過商議,主張先由張學良主持奉天軍務,以防不測,並商定以張作霖的名義草擬手令一份,內稱:奉天省長:本上將軍現在病中,所有督辦奉天軍務一職不能兼顧,著派張學良代理。仰即知照,並轉飭所屬一體知照。

鎮威上將軍銑印

6月18日,劉尚清發布奉天省長公署訓令,向外界公布奉「鎮威上將軍銑令」,張學良代理奉天軍務督辦。19日,張學良在軍署正式就職。

20日,張學良發布《就任奉天軍務督辦通電》,初步維持了奉天的安定。當天,張學良採取同樣的辦法,以張作霖的名義,解決了奉、黑兩省的軍政當局者的繼承問題。

將各方面事情安排妥當後,張學良才開始辦理喪事。6月21日,張學良、張學銘、張學曾等兄妹14人聯名發表訃告,正式宣布張作霖於當日子時壽終。同一天,奉天省政務廳也向外界宣布大元帥薨逝的消息,同時組成帥府喪禮籌辦處,開始隆重的治喪活動。

7月2日,在東三省議會聯合會上,張學良順理成章地被任命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

7月4日,年僅28歲的張學良宣布就職。7月9日,舉行宣誓儀式。這樣,東北政權順利完成移交,張學良開始主政東北。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未足而立之年,即負方面,獨掌大權」。東北政局由張作霖時代平安地過渡到了張學良時代。

盛大的喪禮

和出殯儀式

張作霖作為北洋政府末代元首和執掌東北政權多年的統治者,死訊傳開,可說東北同哀,整個葬儀由喪禮籌辦處主持。

帥府東轅門搭有黑白兩色布扎的鬥拱飛簷的牌坊,轅門兩側站有4名臂戴黑紗荷槍的崗兵。帥府正門搭的牌坊和轅門大同小異,門楣多一方「中外同哀」的匾額,這裡有8名崗兵站崗。高聳的牌樓十分壯觀,簷角下垂白色孝帶。

靈堂設在二進院正房中間過廳,廳內圓柱都用白布裹纏。橫匾為「天柱峰頹」,兩側密掛挽帳輓聯。

張作霖的壽衣和棺槨都是臨時準備的,壽衣是北京永增壽衣社原為張作霖祭廟時所做的金線繡龍的袍褂,帽子是與衣服配套的前齊後圓帽。棺木是帥府早年積存的陰沉木料(又名萬年蒿)所做,因天氣悶熱,為防止屍體腐爛,用布匹抹桐油纏裹數層,棺槨外放置大冰塊鎮涼。

奉天省長公署政務廳公布的喪禮有5項:下半旗7日;停止娛樂7日,停戲3日;學校停課1日;文官左臂纏黑紗7日,武官兵士左臂及刀柄纏黑紗7日;下屬外縣及外省各官署擇公共場所由官長率領僚屬團體設案望祭1次。

張學良夫人于鳳至的兄長於鳳翥一行以親屬名義從吉林懷德縣前來赴喪。到帥府經侍衛通報後,于鳳至迎至後院內宅,一一發給印有張作霖半身像的像章和白花,作為出入帥府的憑證。前來弔唁的人往來如梭,依次在靈前鞠躬致哀。帥府內設置樂隊,整天哀樂不止,令人心碎。喪事前後共操辦了一個多月。

當年,在小南門親眼目睹過出殯情況的王述彭老先生說:「那可真是我有生以來看到過的最盛大的出殯儀式。當時,首先經過的是開路的黑白無常(扎紙活)、引路的金童玉女、誦經的僧道、洋樂、吹鼓手等。後面是多人抬的靈轎,再往後是送殯的親友。親屬都穿著孝衫,客人扎白孝帶,足足過了兩個多小時!」

在為張作霖治喪期間,還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張學良自述:我父親開弔之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率憲兵一小隊親來弔祭。我因仇憤,衝動萬分,擬殺之以祭我父。被張輔臣(張作相)、王維宙(王樹翰)制止。當菱刈隆祭畢歸去後,我曾悲痛昏倒於父親的靈前。

「九·一八」事變

使元帥林成了一座空穴

1928年秋,張學良派一名參謀、一名秘書和兩名風水先生到奉天附近選擇墳塋地。幾人看了許多地方,最後選中撫順東60華裡的高麗堂子村南一處向陽的山岡。風水先生說:「此處前照鐵背山,後坐金龍灣,東有鳳凰泊,西是金沙灘,地脈好,是風水寶地,宜作大帥陵寢。」

陵址選定後,張學良派人勘測,進行總體設計,定名為元帥林。又以三畲堂的名義,從農戶手中將土地買過來,元帥林的修建由東三省官銀號總辦彭賢負責主持。

1929年初,彭賢在奉天城大東門裡自家住宅成立了大元帥葬儀籌備處,制定了陵寢建造大綱後隨即開始動工。元帥林建築耗資1400萬元(大洋),主體工程於1931年完成。整個陵園坐北朝南,佔地面積810多畝,由方城、圓城、墓室三部分組成,頗具帝王陵寢氣勢。

陵寢基本完工後,奉安期定於1931年11月24日。送葬路線、途中祭奠等均已安排就緒。就在此時,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奉天和撫順。9月19日,元帥林被迫停止營建。原計劃立的三角石碑,碑文已擬好尚未刻字,遂成了無字碑。大帥府被日本人佔領後,一直安放在帥府五間房的張作霖靈柩被移到了小東邊門外的珠林寺裡。

此後,張學良的親信、部屬通過各種關係,一直向日本人爭取張作霖遺體的安葬事宜。日本人卻以此為要挾,言稱如果張學良妥協,日本將代其將張作霖安葬於元帥林。

張學良拒絕了日本人。

就這樣,張作霖的靈柩不得入土,新建的元帥林成了空穴一座。

遲到的葬禮

張作霖總算魂有歸處

為了安葬張作霖,彭賢到處奔走,最後找到時任偽滿洲國總理的張景惠。經過商議,決定將張作霖改葬在錦縣驛馬坊。此時,張作霖已謝世9年。迫於輿論壓力,日本勉強同意了張景惠的提議。為消除張作霖的影響,日本提出必須以「協和會」的名義組織安葬儀式。為使淪落在外長達9年的張作霖的遺體早日入土,張作霖家屬和舊部表示同意。

1937年6月3日,由張作霖的舊部出面,在珠林寺舉行了「慰靈祭」後,一輛專車載著張作霖的靈柩到達了奉天總站,由火車運往錦縣。

在通往奉天總站的路上,日本官兵有數十人跟隨靈車左右,還有許多其他工作人員。奉天的僧侶鼓樂隊與專從錦州來迎靈的僧侶鼓樂隊合在一起。待靈柩起行時,一齊吹打起來。聽到消息的人們都在道路兩旁為張作霖送行,場面甚是壯觀。

但是,下葬儀式卻非常簡單。張作霖的墓穴選在其妻趙氏南側,靈柩入土後,用水泥板封口,堆成一座大墳。從此,去世9年的張作霖入土為安,總算魂有歸處。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常見的幾種安葬形式,懸棺葬是如何準確安葬的,至今都是謎
    土葬的形式有很長的歷史,《周禮》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土葬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如今還在延續,但規模沒有以前那麼宏大了,慢慢的被火葬代替了。土葬在各民族,甚至世界各地都很流行,在中國漢族人講究「入土為安」,所以漢族人對土葬是很講究的。
  • 冰葬、樹葬、懸棺葬,人類安葬方式初探
    人類安葬方式有多種,常見的諸如火葬、土葬、樹葬等。除了常見的安葬方式外,還有些人們鮮有耳聞的安葬方式,諸如冰葬、水葬、天葬、崖葬、壁葬、花壇葬、沙葬等,這些平常人少見的安葬方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一起探尋一下,人類不被人熟識的安葬方式。
  • 親人過世不到3周年能安葬嗎?
    有很多瀋陽市民諮詢老人過世一年能不能安葬,過戶不到三周年能不能安葬,講究眾說紛紜,按照各個地方的風俗來安葬,好讓逝者入土為安。那麼,骨灰到底要在什麼時候安葬比較好呢,下面瀋陽陵園網的小編為您講解到底什麼時間安葬逝者骨灰比較好呢?骨灰要在什麼時候下葬?中國人也很注重選擇適合下葬日。
  • 民間習俗: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火紙把臉蓋住?安葬時還要三天圓墳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被捕入獄。
  • 諸葛亮死後囑咐抬棺南走,槓斷繩爛便安葬,4人途中做一舉引謎團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三國時蜀國的開創者劉備和丞相諸葛亮究竟隕落何處,死後又被葬在了哪裡。首先,來看劉備。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重慶奉節永安宮。第二說法是:劉德死後就安葬在了奉節。1961年,郭沫若在奉節考察。他認為,劉備去世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以當時的條件看,從奉節逆水而上到成都至少需要30天時間,到達目的地時,屍體肯定會腐壞。因此,劉備死後直接葬在奉節的可能性很大。1982年,人們在夔州賓館的地下發現了一個極大的空洞,並且還探測到空洞中有金屬的發應。
  • 因財產糾紛長子阻止已逝父母合葬 法院要求遵守傳統習俗及時安葬
    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生同裘,死同穴」,很多恩愛的夫妻都希望死後合葬在一起。北京的王老先生去世將近兩年,卻依然不能與2004年去世的老伴葬在一起。究竟是怎樣的原因導致老人沒能入土為安?「安葬權」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權利?
  • 志願軍至少犧牲18萬,只有不超過3000人安葬在國內
    价川與長津湖兩個烈士陵園安葬著第二次戰役犧牲的烈士。開城志願軍烈士陵園。位於開城市松嶽山下。開城是朝鮮停戰談判會場所在地,最初作為停戰談判會場的來鳳莊和後來的板門店都在開城。這裡安葬著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在第三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此次戰役歷時9天,突破「三八線」,解放了漢城(今首爾),將敵人驅至「三七線」以南地區。
  • 【法官說法】誰有權決定死者骨灰安葬地?
    大嫂「偷」了哥哥的骨灰 被告趙秀蓮與王軍相識多年,二人2009年結婚後一直相敬如賓,夫妻恩愛。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王軍因勞累過度引發心臟病,多次住院治療後於2015年不幸去世。在遺囑中,王軍曾寫明身後希望自己的骨灰放置在上海福壽園裡父母墓地父親一側的石凳下,從簡處理。
  • 下葬安葬擇日大全
    9.三煞年命 很容易出現兇災擇日時切記 此三煞日以生年地支來定。 安葬擇日 安葬擇日宜天德、月德、天德合、月德合、天赦、天願、**、鳴吠日。 忌月建、月破、土府、平日、收日、劫煞、災煞、月煞、月刑、月厭、土符、四廢、四窮、四忌、地囊、復日、重日。
  • 安葬霍金的西敏寺大教堂是個什麼地方?
    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也是霍金的忌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這個一生都在解釋時間的人最終還是被時間帶走了。3月31號,霍金的葬禮於當地時間下午2點在劍橋大學的聖瑪麗教堂舉行,教堂鐘聲敲響76次,象徵著霍金他不尋常的76年的人生軌跡,當天的劍橋下著細雨,然而仍然有不少民眾冒雨聚集在教堂外和沿途,以表達對霍金的敬意。根據外媒報導,霍金的骨灰今年稍後將安放在英國倫敦的西敏寺大教堂,那麼這個能夠安葬霍金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所在呢,竟有幸成為當今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長眠之所?
  • 骨灰融為泥土 死後化作一棵樹
    核心提示: 死後化作一棵樹,不留墳頭、不刻碑、不能燃放爆竹、不能焚燒紙錢,骨灰盒埋入樹下,一年後降解,骨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今天,我省首個生態樹葬區,安葬了第一位逝者,她患肺癌去世,希望通過如此安葬方式倡導環保葬。
  • 民政部:安葬烈士骨灰墓穴面積一般不超1平方米
    本報北京4月4日電(記者 潘躍)為使烈士犧牲後得到妥善安葬,以褒揚功績,教育啟迪後人,民政部近日頒布了《烈士安葬辦法》,對烈士安葬地和安葬儀式、烈士骨灰或者遺體(骸)安放等作出明確規定。  在運送烈士骨灰或者遺體(骸)方面,為莊嚴肅穆起見,《辦法》規定,要由烈士犧牲地、烈士安葬地人民政府負責安排,並舉行必要的送迎儀式;烈士骨灰盒或者靈柩應當覆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辦法》還明確要求,安葬烈士骨灰的墓穴面積一般不超過1平方米。允許土葬的地區,安葬烈士遺體(骸)的墓穴面積一般不超過4平方米。
  • 清明時節雨紛紛 來看國外如何生態節地安葬
    美國:綠色墓園回歸自然據美國綠色安葬協會介紹,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創建了第一個綠色墓地。「塵歸塵,土歸土」,這些墓地沒有任何鋼筋水泥等人工建築,墓穴和周邊環境保持自然狀態。綠色安葬的骨灰盒或棺木都採用降解材料。
  • 人死後,下葬前是人最後在世間的日子,喪葬流程這些不能少
    人死後,下葬前是人最後在世間的日子,喪葬流程這些不能少。先是裡外共四層壽衣,顏色從內到外由淺至深,之後放置門板上抬到堂屋內,點上長明燈,此燈必須專人看守不得熄滅,之後開始由女性哭喪,男子不允許。在當地,很多人家裡都養貓,不得讓貓靠近亡靈。(難道是怕貓臉老太的事情發生?)
  • 霍金葬禮昨晚舉行 骨灰將被安葬在牛頓的墓旁
    霍金葬禮昨晚舉行 骨灰將被安葬在牛頓的墓旁
  • 珠峰宣布無期限關閉,可山上還有遇難者遺體,為何不能運下來安葬
    而且到現在為止,這些遇難者的遺體仍然留在珠穆朗瑪峰的半道上,無法運下來安葬。很多小夥伴們比較好奇,為什麼不將這些屍體運下來?其實並不是人們不想將這些屍體運送下來安葬,只是因為珠穆朗瑪峰環境太過惡劣,普通人想要登峰實屬不易。而如果想要帶著遇難者的遺體下來,更是給這些人們的生命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把這些遇難者的遺體留在珠穆朗瑪峰上面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 骨灰安葬流程都有哪些?錯一步驟小心後悔
    我國古時就講究安葬流程的重要性,錯一步都不可,以前的人都是自己給老輩安葬,現在都在外面請一個專業的師傅幫忙下葬,但是有些流程我們還是應該了解一些,以免安葬過程中出現問題,下面瀋陽陵園網的小編為您整理瀋陽地區安葬流程,供您參考。
  • 姓氏旦談①| 彭姓始祖彭祖生在四川彭山,死後也安葬在彭山嗎?
    顓頊死後,時年30歲的帝嚳繼承帝位。帝嚳任命重黎為火正(負責掌管火種和觀測星象的官員,俗稱火官),火正又被稱為祝融。顓頊在位時,曾與共工氏部落幹過仗,打敗了共工氏,但共工氏的餘部仍在不斷反叛。帝嚳派重黎去搞定,重黎因為沒有徹底平定共工氏,被帝嚳誅殺。
  • 風水師指2020年沒吉日?賭王明年才安葬,喪禮由何家4房合力籌辦
    風水師指2020年沒吉日?賭王何鴻燊明年才安葬,喪禮由何家4房合力籌辦!據悉棺木價值800萬。賭王何鴻燊於2020年5月26日逝世,享年98歲。日前何家家族為賭王辦了一連3天的喪禮,並且將於10日大殮出殯。
  • 雲南彝良犧牲在戰「疫」一線女村醫陳健骨灰今日安葬
    安葬儀式現場。雲南日報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謝毅 通訊員 彭洪 遲學斌)花為春寒泣,鳥因腸斷哀。2月16日上午,犧牲在戰「疫」一線的昭通市彝良縣女村醫陳健骨灰安葬儀式,在其老家奎香鄉舉行。因是防疫關鍵時期,按照「白事」一律從簡要求,彝良縣衛健系統代表及其親友鄰居等為其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