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囑咐抬棺南走,槓斷繩爛便安葬,4人途中做一舉引謎團

2021-01-13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三國時蜀國的開創者劉備和丞相諸葛亮究竟隕落何處,死後又被葬在了哪裡。

首先,來看劉備。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重慶奉節永安宮。而關於劉備的葬地,目前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劉備於舊曆四月病逝於奉節,五月靈柩就運到了成都,八月葬在了成都武侯祠內正殿的西側,史稱惠陵。後主劉禪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先後將甘夫人、吳夫人合葬於惠陵。

第二說法是:劉德死後就安葬在了奉節。1961年,郭沫若在奉節考察。他認為,劉備去世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以當時的條件看,從奉節逆水而上到成都至少需要30天時間,到達目的地時,屍體肯定會腐壞。因此,劉備死後直接葬在奉節的可能性很大。

1982年,人們在夔州賓館的地下發現了一個極大的空洞,並且還探測到空洞中有金屬的發應。於是,人們猜想這應該就是劉備真正的墓穴,而成都的惠陵只是一個弓箭墓。

關於劉備墓,第三種說法是在四川的蓮花壩。

這是人們基於風水的角度提出的一種猜測。在古代,人們都會傾向於選擇一個風水好的地方來安葬逝者,而帝王陵的建設更是要求風水絕佳。在彭山牧馬鄉蓮花村有一個傳說:這裡有9座小山丘,形似蓮花的9片花瓣。花瓣的正中心名為蓮心,蓮心上就有一座皇墳。考慮到劉備生前的身份,這座皇墳很可就是劉備的。以上三種說法,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目前還沒有明確答案,有待考古家進一步考證。

其實,來看諸葛亮。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伐魏時突患急病,病逝於北伐的前線五丈原,時年54歲。諸葛亮在遺囑中要求自己的陵墓要依山而造,墓穴不必太大,能容下棺槨就行,入殮的時候穿平時的衣服即可,不必隨葬金銀器物。比較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死後葬在了勉縣的定軍山下。

然而,事情並沒這麼簡單,被譽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真的會如此簡單地安排自己的後事嗎?民間人士有不同說法,並衍生了一個諸葛亮死後的傳說:

據悉,諸葛亮為了防止盜墓賊以及死敵馬司懿和他的後人對自己墳塋的騷擾,便想出了一個極為隱秘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後事。當他在五丈原一病不起,知道自己來日無多的時候,便上表劉後主,囑咐他在自己死後安排4個士兵抬著自己的棺木向南走,走到杜斷繩爛的地方便是自己的葬身之地。

諸葛亮死後,劉後主便按照他的意願,安排4名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一直向南走。4人抬著諸葛亮的棺木走了一天一夜,來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野嶺。此時,抬棺木的槓子和繩子還沒有太大的磨損。4人一合計,便將諸葛亮的棺材就地掩埋,接著就回去復命了。

劉禪後來一想不對,如此粗大的槓子和繩子怎麼會在一天一夜之內就斷掉、爛掉了呢?於是,他將那4名壯漢抓來審問。一番嚴刑後,4人說了實情,結果被處以死刑。然而,諸葛亮的葬身之地也就因此成了一個千古謎團了。

相關焦點

  • 「棺材南抬,繩斷便葬」,諸葛亮生前的最後一計,到底還是成功了
    諸葛亮作為一代神算子,可謂是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在三國演義中曾氣得周瑜破口大罵,逼得曹操敗走華容道,就連將死之時還差點向天續命十年。這麼厲害的人死後自然不願意讓人知道其陵墓的位置。像曹操死時為掩人耳目就動用了七十二口棺材。
  • 出殯日致9死車禍:一趟活兒賺一百元和一包煙的「抬棺爺爺」
    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張莊鄉梧桐村,住在國道邊、辦白事的東家正式起棺,這是事先請陰陽師算的時辰。出殯隊伍剛出院子,正左拐上國道,突然右後方一輛貨車衝進左側車道,撞進人群,竄出百十米才停下。 事故造成9死4傷,死者包含兩名東家親屬和7名抬棺者。老杜說,右側10名抬棺者,死了6個。他是4名倖存者之一,當時他們的腳還沒跨上國道。
  • 地獄少女:專業的黑人抬棺團隊,輸入訂單對手就會被抬走
    傳聞只要在凌晨打開某個網站悄悄地發送信息就會出現地獄少女,她會將你所怨恨的人帶往地獄。雖然聽起來很恐怖,但是裡面都是一些獨立的故事,看完之後會讓人有更多的思考,凡事並不非黑即白,很多時候都是處於灰色的狀態。
  • 棺材越抬越重,我們很多人聽過這樣的事,是迷信還是遠路無輕擔
    尤其是中年人家有年幼的兒女,無人照料放心不下;或者死的不明不白的人,怨氣太重。十幾年前,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妻子早逝,父母年邁,單身帶倆小孩,有一天在家中修繕房屋時不慎墜落,不久便離世,村裡村民幫忙安葬,由於家中財力有限,棺材是普通木材而制,材質較輕。
  • 火遍全球的「黑人抬棺」到底是什麼梗?
    最近,無論是在抖音、B站還是在貼吧、論壇,你可能都被一個梗刷屏了,那就是「黑人抬棺」!「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抬,世間白來。」「黑人抬棺」其實起源於非洲加納的一種抬棺舞(coffin dance),人們會在葬禮上僱傭專業的抬棺隊來用這種歡快的形式送別親人。後來有網友將這段舞蹈和各種「作死」搞笑視頻剪輯到一起,配上各種魔性BGM,全程表達一種思想——「不作死就不會死」。
  • 「黑人抬棺」火遍全球,這幾部有關「死亡儀式」的電影值得一看
    最近,一則「黑人抬棺」的視頻在網上爆火,表情包也源源不斷,這種歡樂抬棺舞來自加納共和國,在當地當親人離世時,人們便會僱傭這種抬棺團隊跳上一直歡樂的抬棺舞來送別親人。在抬棺的過程中,人們歡聲笑語,搭配著動感的旋律,十分有節奏感。
  •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接連敗退,真相終於曝光,太讓人心寒了
    圖為諸葛亮演員劇照新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那曾助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亮,為何在劉備死後就接連敗退呢?其實,很早就有歷史學家說出了諸葛亮屢戰屢敗的原因,該學家表示,劉備死後給諸葛亮留下了其最不想去處理的問題,這就是蜀國多年徵戰所消耗的國力以及孫劉聯盟的破裂,而奉行事必躬親的諸葛亮勢必會因此而最終累死。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諸葛亮在死後甚至都沒有經過真正高規格的厚葬就被後世隱藏了起來,可以說是十分寒心。
  • 終於知道「黑人抬棺」是什麼梗了!
    大家這幾天是不是在網上經常看到「黑人抬棺」的字眼?還有下面這個過於熱鬧的葬禮gif魔性的舞步、不太正經的抬棺人,讓人覺得這個葬禮上,放鬼畜神曲似乎比安魂曲更恰當一些。無釐頭的場景還要從一個年輕小夥班傑明·阿多(Banjamin Aidoo)說起,
  • 農村宅基地忌諱抬棺路,什麼意思?遠親不如近鄰就是這個道理
    當時很多人都說我爸媽膽子大,敢一家人住在那裡。而這種情況,在農村其實是非常忌諱的。農村宅基地忌諱抬棺路抬棺路也叫「gui抬轎」,民諺裡也說這種宅基地不好。什麼是抬棺路呢?就是地段很破碎,零散,偏僻,住宅突兀且孤獨,距離四周其他建築比較遠。
  • 民間習俗: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火紙把臉蓋住?安葬時還要三天圓墳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被捕入獄。
  • 火影中的4大「網紅」!黑人抬棺,影流之主,旋渦贅婿太逆天
    他們可能沒有高貴的地位,沒有雄厚的資金,但他們卻能憑藉著一股「不要自尊」的猛勁兒,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了他們。其實,現實中的網紅,在《火影忍者》中也有。今天小灰灰就跟大家聊一聊忍界中的4大「網紅」!黑人抬棺,影流之主,漩渦贅婿太逆天。
  • 秦漢史:在漢人影響下,烏桓人在葬俗上,在人死後也「斂屍以棺」
    其地大約西起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中經今赤峰地區,東至今哲裡木盟地區,南至漢塞,北至今錫林郭勒盟中部的沙漠及西喇木倫河流域。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烏桓又南遷五郡塞內,布列遼東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土谷、代郡、雁門,太原、朔方界,約為今遼寧、河北、山西等省的北部。東漢末年,曹操徵烏桓,破烏桓於柳城(今遼寧朝陽市),遷烏桓於中原。此後,留居於東北地區的烏桓人就為數不多了。
  • 張作霖死後為何長達9年不能安葬,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遼寧驛馬坊
    張作霖的壽衣和棺槨都是臨時準備的,壽衣是北京永增壽衣社原為張作霖祭廟時所做的金線繡龍的袍褂,帽子是與衣服配套的前齊後圓帽。棺木是帥府早年積存的陰沉木料(又名萬年蒿)所做,因天氣悶熱,為防止屍體腐爛,用布匹抹桐油纏裹數層,棺槨外放置大冰塊鎮涼。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百家講壇主講人、川大教授方北辰揭秘諸葛亮
    從事三國歷史文化專業研究近40年的三國文化學者、百家講壇《三國名將》主講人、川大歷史文化學院方北辰教授,圍繞他的新書《諸葛亮傳》,通過對數個關於諸葛亮的有趣謎團的解答,剝落古今演義加於諸葛亮的神化和虛構,為讀者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有血有肉的諸葛亮。在方教授看來,這些謎團,有的是隱藏在史書文字後面的真相。
  • 中國最常見的幾種安葬形式,懸棺葬是如何準確安葬的,至今都是謎
    土葬在各民族,甚至世界各地都很流行,在中國漢族人講究「入土為安」,所以漢族人對土葬是很講究的。02二、火葬火葬形式是近代主要的安葬形式,主要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而被大力推行的安葬形式。火葬是現代最流行的安葬形式,節約了土地資源。 03三、水葬水是生命之源,將死者的遺體投於江河湖泊的葬法寓意生命的始終,人死後應歸其源。將死者的遺體固定在木筏上,將木筏放於河流中,隨水漂流。一直飄蕩到不知道什麼地方的岸上,被野獸食之,也算是有始有終,死得其所。
  • 霍金去世安葬於牛頓之墓旁邊,而愛因斯坦過世直接火化於人間
    葬禮於當地時間3月31日下午2點(北京時間31日晚9點)在劍橋教堂舉行,由6名大學搬運工抬棺,不對外界開放。據說到6月15日威斯敏斯特教堂,觀眾將可參加感恩祈禱儀式。屆時,霍金的骨灰將被安葬在另一位傳奇科學家牛頓的墓旁。
  • 世界十大下葬方式 世界各地安葬形式盤點
    中國有句老話叫入土為安,就是說人死後埋入土中,死者有了歸屬,家屬也心安;其實除了這種傳統的土葬,世界上的下葬方式多種多樣,各國喪葬方式各有特點,本文盤點了十大世界喪葬方式,下面深入了解下!
  • 腦筋急轉彎:兩隻螞蟻抬根槓,一隻螞蟻槓上望 小學生都知道數字
    腦筋急轉彎:兩隻螞蟻抬根槓,一隻螞蟻槓上望。小學生都知道數字第一題是:一個人在炒一鍋豆子,豆子有兩種顏色,分別是紅色和綠色。當他炒完了,他就將一鍋豆子潑了出去,可是兩種顏色的豆子卻自動分開了,為什麼? 第二題是:一個人面向南,一個人面向北,為什麼他們還能看到對方的臉?
  • 此中國人,拒絕接受諾貝爾獎提名,逝世之後,抬棺人真實身份嚇人
    說起魯迅,很多人對其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魯迅是一位難得的好人,腹有詩書,愛國且思想先進,但也有人就十分瞧不起他,覺得他百無一用,甚至是拋妻棄子的偽君子。 在當時很多的文化人都以魯迅馬首是瞻,魯迅成為他們心中崇拜之人,所以說在當時魯迅的名氣尤其是在文學界是十分大的,據悉魯迅先生還是唯一拒絕接受諾貝爾提名的中國人。 就比如說我們知道的很多著名文學家胡適茅盾等人對魯迅都是敬佩有加,就連孫中山的夫人榮譽主席宋慶齡對魯迅也是十分的稱讚。
  • 《盜墓筆記》裡的九龍抬屍棺和萬奴王在歷史上居然真的存在
    《盜墓筆記》中有一本雲頂天宮,描述了發生在長白山脈的傳奇,想像詭譎,有無限循環的墓道、九龍抬屍棺、以及棺內十二隻腳的巨型蚰蜒—萬奴王。小說裡的萬奴王並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通過一種共生方式來達到「長生不老」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