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戰前,日本對於中國東北的圖謀也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在日本侵略世界計劃中,佔領東北被認為是實現計劃的第一步,為此他們在東北扶持張作霖,是希望能夠從他手中撈得好處,但是在被拒絕以後,惱羞成怒的日本人就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
而炸死張作霖的兇手,是日本軍部的一批少壯派軍官,其實在這件事情以前,日本內部就針對張作霖的事情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日本的高層並不希望張作霖死,雖然這個人屢次違逆他們的意思,但說到底當時雙方並未翻臉,另外一點原因就是,張作霖當時是北洋政府海陸大元帥,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炸死他勢必會遭受到更多國際輿論的指責。
制定炸死張作霖的人,是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此人是典型的激進主義分子,少壯派代表,後來加入了日本軍校組建的大陸會,這個大陸會中的一些人,後來都成為了侵華日軍中的罪魁禍首,決心一定要剷除張作霖,並親自製定了計劃,只是這個計劃是瞞著全部的日本高層,當時河本大作也不過就是大佐軍銜。
在他安排下,東宮鐵男親自在皇姑屯安裝炸彈,並且啟動按鈕,炸死了張作霖,相比較於河本大作,東宮鐵男在當時仍然也只是小官,他在關東軍近衛步兵第三聯隊任中隊長,軍銜僅僅是大尉,但是就是這兩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親自籌劃了一個天大的陰謀,並導致了日本田中義一內閣直接倒臺。
無論是東宮鐵男還是河本大作,在籌劃這件事情以後都受到了天皇的批評辭職,但是很快有被起復,由此可見日本國內絕對的野心,在剷除了張作霖以後,日本人謀劃東北的計劃果然又順利了不少,1931年以後,日本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東北,東宮鐵男因此前往東北關東軍任職,期間給關東軍司令部提交了一份計劃《墾拓意見書》,這個建議就是,希望能夠在東北地區進行大量的日本移民,同時對這些人進行訓練,以達到充實關東軍的重要人物。
這一提案得到了日本國會的支持以後,東宮鐵男在東北地區組建了由大量日本移民組成的開拓團,這部分移民所訓練的武裝,不但針對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而且還侵佔了大量的東北農民的田地,因為一開始規定,每一個移民到東北的日本人都能夠得到1500畝的土地,而且東宮鐵男還鼓勵女性移民,曾親自填詞寫了一首曲子《新日本女性要嫁到大陸去》。
也因為這些功績,東宮鐵男被稱為是「滿洲開拓之父」,但即便如此東宮鐵男在日軍中仍然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身份,七七事變以後,東宮鐵男重新被徵召入伍,從少佐做起,直到在抗戰中被我軍擊斃,被追晉為大佐軍銜,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