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佐是個多大的官,能帶多少兵力?為何日軍寧可不當少將也要...

2020-12-11 騰訊網

盧綸曾經說過:行多有病住無糧,萬裡還鄉未到鄉。那些上了戰場之後雖保全了性命的士兵們啊,其實日子也一樣很苦。因為士兵們的軍銜比較低,所以下了戰場即便可以回老家,卻得不到多少補貼,也只能有一個悽涼的晚年而已。

士兵是眾多軍銜內容裡面的一個小分支,在1949年我國建立了新政權之後,我國的軍銜內容也在不斷的優化。直到2010年時,我國還頒布了新的軍銜內容。可見,國家綜合國力在提高,軍事實力在不斷優化,軍銜內容也是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一些變化的。

而在日本,如果目光僅僅只是縮小在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戰階段,大家會發現日本有一個軍銜在很多影視劇中登場率非常高,那就是日本大佐。那麼這時候大家是否會疑惑,日本大佐到底手中有多少權力呢?可以指揮多少兵馬?

其實在抗日戰爭階段,很多出身條件並不是很好,但是想要完成軍國主義思想抱負的士兵們,最高的理想就是想成為日本的大佐,並不是想成為日本的少將。歸根結底,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日本大佐的靈活性更高,而且出生條件的要求很低,沒有太多的局限性。

但是要當少將的話,首先是升級難度大,而且背景身份要求高。其次,大家可以具體看一下日本大佐的優勢有哪些。日本大佐只是一個官職的統稱,是統一一個軍銜,但是可以勝任不同的崗位。

具體來說,大佐可以勝任的職務有很多。比如向聯隊長,旅團參謀長和師團參謀長,從這些職務當中,大家可以看出職務不同,大佐擁有的權利自然也就會有差異。如果有一名日本大佐擔任了師團參謀長的話,那麼手中擁有的兵權自然就很大。

同樣是大佐,受到的尊敬程度會因為職務的不同而有差異。大佐如果被調到了旅團參謀長的職務上去的話,就相當於是一個旅長。被調到了師團參謀長的位置上去,那就相當於是一個師長。

如果僅僅只是被安排到了一個聯隊長的位置上去,那麼相對而言就比較吃虧一些。所以大佐這個軍銜它的靈活性非常大,可調動性也很強。可以直接調動其他大佐手中的兵權,所以綜合來看,日本大佐其實是一個非常富有優勢的軍銜。

相關焦點

  •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軍士兵稱呼自己長官為「大佐」的情況。似乎在日軍中層官員中,「大佐」這一職位很受歡迎。那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又可以帶多少兵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文/格子道歷史日本的侵華戰爭讓我們牢記了日本帝國的滔天罪行,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戰犯也將在史冊上永遠地被唾棄,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七七事變的第二年,身為大佐的岡村寧次接到軍部調令越級提升至司令官,成為軍內的焦點,但殊不知,「大佐」才是日軍內部人人要爭的軍職,那麼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
  • 抗日傳奇英雄,身中數彈奄奄一息,打死日軍少將後咽氣
    這是一個幾乎被歷史遺忘掉的名字,關於強三娃的記載並不多,只知道他是國民革命軍第32軍141師721團的一名班長,在1939年的南昌戰役期間,他拼盡最後一口氣殺死了侵華日軍一名少將,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
  • 日本「大佐」可領多少兵?軍銜到底有多高?說出來難以置信
    不過,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沒有保留相應的勳,而是以軍銜代替。日本在進行近代化改革過程中,建立起新式軍隊,而「佐」也被當作軍銜中一個等級。當時日本軍隊將軍銜分為將官,佐官,尉官,準士官,下士官,和兵,六等十六級,其中將、佐、尉是軍官才有的軍銜,分為大、中、少三個層級。對比世界各國軍銜的普遍劃分——帥、將、校、尉、士六等,所以我們大致可以確定,大佐這個軍銜相當於大校或少將。
  • 近2萬日軍被蘇軍痛打,日軍少將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在抗日時期,有不少日軍高級將領死法窩囊,如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在擺拍照片的時候被中國士兵擊斃,死法讓人想起都好笑,還有另一位死法特別窩囊的日軍少將。這個死的窩囊的日軍少將叫岡本德三,他是日本本州島人,1914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那個時候他已經31歲了,可見岡本德三的天賦不怎麼好,屬於資質平庸的那類人。9年年後,也就是1923年,40歲的岡本德三才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步兵大尉,在日軍前面侵華這一年,54歲的岡本德三才被晉升為大佐,他的這個履歷實在不怎麼樣。
  • 日本軍隊中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級別軍銜?難怪日軍人人搶著做
    日本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國家,最初的日本名為扶桑國,我國盛唐時期,萬朝來邦,其中就包括這扶桑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日本學習了我國的文化與漢字回國進行宣教傳播,後來的日本又學習了西方的軍事理論體系。因為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改革後國力增強,於是效仿了德國的軍事戰爭制度對我國發動了戰爭,就連軍官的軍銜與等級也一併效仿的德國軍銜。在很多抗日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日本的軍官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大佐了,而這大佐是什麼意思,在軍隊中又究竟是怎樣的等級呢?
  • 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幹掉一名美軍,需要的代價有多大?
    二戰時期日軍在亞洲戰場就是惡魔般的角色,幾乎沒有多少國家是對手,不管是在武器裝備上還是軍隊整體戰鬥力上的,所以這就使得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跟我軍的傷亡利弊達到驚人的五比一,也就是說平均犧牲5人才能幹掉一名鬼子 ,實力差距從這裡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因此那個年代先烈們過著極其艱苦的日子。
  •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日本是我們的近鄰,但是在近代日本卻對我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他們蓄謀已久發動了侵華戰爭,為此我們國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家都知道,日本軍人信奉武士道,所以他們的紀律性非常強,大多數士兵都像沒有感情的戰爭機器一樣,只知道不折不扣的執行長官的命令。在《亮劍》中有一個經典橋段,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李雲龍率部擊斃了日本的一名大佐指揮官,那麼在日本軍隊的建制中,「大佐」究竟地位如何呢?
  • 抗日戰爭日軍一個旅團多少人?最高指揮官是何級別?
    在抗戰時期日本的鬼子們作戰能力都非常的強,而且文化水平也比我軍的水平要高,看過抗戰劇的人都知道,他們的作戰單位是旅團,並且如果說有上萬人參加戰鬥的時候一般都會有旅團進行作戰。那麼一個旅團究竟有多少個人又是什麼級別呢?
  • 抗日戰爭騰衝反擊戰,日軍兵力嚴重不足,國軍為何卻傷亡慘重?
    騰衝是日軍在西南地區最重要的據點之一,但是此時日本緬甸方面軍因為遭受夾擊而損失慘重,駐守各地的兵力也早已捉襟見肘。整裝待發的國軍部隊日本緬甸方面軍下屬的第十八師團在孟拱河谷戰役中被孫立人部幾乎全殲,而第五十六團也在高黎貢山一役中遭受重創
  • 進軍日本無法繞過的「地獄小島」
    而日軍在貝裡琉島的最高指揮官是中川州男大佐,麾下是日軍最精銳的第14師團人員總計5388人,日軍是第14師團是日軍17個甲級師團中的一個,日軍14師團在中國參加了保定會戰和太原會戰。1940年調往中國東北地區屯兵,該師團主力第二聯隊後來才被部署在貝裡琉島防守。
  • 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
    [摘要]如果算上第27師團和軍直屬部隊損失,日軍第11軍戰死、戰傷人數應在4萬—4.5萬人之間。所以日本《戰史叢書·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給出的傷亡數據整整縮水一半。關於抗日戰爭歷次會戰,中國軍隊到底殲滅多少日軍一直充滿爭議。
  • 日軍「731」活人細菌實驗3000餘受害者名單確認
    專家指出,這是揭露侵華日軍非人道罪行的最直接證據。  眾所周知,日本法西斯為實現其稱霸世界的罪惡目的,違背國際公法組建「731」部隊,慘絕人寰地利用各種非人道手段研究、生產生物武器。為掩蓋罪行,「731」部隊在日本戰敗潰逃時,對設在平房區的本部基地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侵華日軍的最高機密、「731」部隊在中國利用活體進行細菌試驗的絕大多數罪證資料被銷毀。
  • 為什麼抗戰時期日軍那麼難打?看一下日軍編制和武器裝備就知道了
    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小隊,這種情況下彈藥小隊要擴充為39人。 1938年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兵力消耗極大,其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同時指揮炮、工、騎、輜重兵聯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減至1.8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這種類型的日軍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
  • 太平洋戰爭最慘烈戰役,美日殘酷對峙70天,日軍斷糧集體自殺
    自一戰德國戰敗後由日本接管,而且已經營多年。 1944年夏,美軍奪取塞班後,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連連勝利,而日軍自瓜島戰後,則是一敗再敗,亦使得戰爭步步逼進日本本土。此時,美軍決定把貝裡琉島——定為必須攻克的戰略要點。
  • 日本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啥國軍87萬人頂不住10個師團的進攻?
    抗日戰爭時期發生的武漢會戰,國軍70個守城,結果頂不住日軍7個師團的進攻,武漢硬是沒守住!我們知道,防禦一方在戰爭中往往是佔便宜的,可以說至少有50%的戰鬥力提升,可是為什麼還是輸了呢?這就要說說日軍一個師團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了。
  • 炸死張作霖的元兇,榮膺「滿洲開拓之父」,臨死前也不過是個大佐
    制定炸死張作霖的人,是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此人是典型的激進主義分子,少壯派代表,後來加入了日本軍校組建的大陸會,這個大陸會中的一些人,後來都成為了侵華日軍中的罪魁禍首,決心一定要剷除張作霖,並親自製定了計劃,只是這個計劃是瞞著全部的日本高層,當時河本大作也不過就是大佐軍銜。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日本招募了各種新師團,原來的常備師團開始被稱為甲級師團。隨後招募的新師團,則分為:乙級師團、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甲級師團能夠下轄了8個聯隊,分為4個步兵聯隊和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各1個。甲級師團的總兵力在27000人到30000人之間,一般來說,甲級師團的師團長由中將擔任。
  • 明朝萬曆年對日之戰,3千打敗3萬日軍,從此日本幾百年不敢露頭
    那麼為何日本這樣一個島國,從各方面來講都不算有優勢的一個國家,敢於向千年大陸強國發起戰爭呢?這要從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說起,這個國家和民族,自古至今都保留著海洋文化的侵略性質。他們限於島國本身領土領域的限制和資源的貧乏,時刻保持著向外擴張的野心,我們來看看日本在歷史上總共與我國的戰爭有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