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傳奇英雄,身中數彈奄奄一息,打死日軍少將後咽氣

2020-11-22 騰訊網

抗日戰爭時期,成千上萬的愛國人士紛紛走上戰場與日寇血戰,湧現出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很多默默無聞的英雄大家可能聽都沒聽說過,比如說強三娃。

這是一個幾乎被歷史遺忘掉的名字,關於強三娃的記載並不多,只知道他是國民革命軍第32軍141師721團的一名班長,在1939年的南昌戰役期間,他拼盡最後一口氣殺死了侵華日軍一名少將,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

被強三娃打死的日軍少將名叫飯野賢十,先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日本陸軍大學,1936年升任步兵大佐。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同年9月飯野賢十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第101師103聯隊長,在上海多次與中國軍隊交手。

在戰場上,飯野賢十經常通過射殺落單的中國士兵來向下屬展示自己高超的射擊水平,沒想到最終也因此送了性命。1939年3月,在崗村寧次的指揮下,侵華日軍集結12萬兵力發動了南昌戰役,飯野賢十所在101師團也參加了這次戰役。

3月20日,日軍兩個師團接連突破中國守軍防線,殺入國民黨陣地腹部,國軍防線開始全面崩潰。3月22日,飯野賢十奉命追擊潰敗的中國軍隊,在追擊途中他又開始手癢了,決定找點「樂趣」,於是走出戰壕拿槍射殺中國士兵。

隨著一聲聲槍響,一個個中國士兵應聲倒下,一旁的下屬不斷拍手叫好,這極大滿足了飯野賢十的虛榮心。之後又一聲槍聲響起,不過這次卻沒有中國士兵倒下,正在舉槍瞄準的飯野賢十一頭栽倒在地上,當場死亡,胸口部位出現一個血洞。

其餘日軍大驚失色,立即開始搜查兇手,最後他們在飯野賢十身後十多米的地方發現了兇手,此人正是強三娃。被日本人發現時強三娃已經氣絕身亡,他手上抱著一桿中正式步槍,槍管還是熱的,他的身上還尚有餘溫。

原來在之前的戰鬥中,強三娃已經身中數彈奄奄一息了,日本人都以為他死了,所以忽略了他。而只剩下一口氣的強三娃見飯野賢十不斷射殺自己戰友,而且距離自己如此之近,加上當時所有日本兵都在專心欣賞飯野賢十的槍法,根本沒人注意到他,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用盡最後一口力氣,對著飯野賢十後背開了一槍。開完這一槍後,強三娃再也撐不住了,犧牲了。

可能是覺得飯野賢十這個死法太窩囊了,日本方面對外一直宣稱他是戰死的,並追晉他為陸軍少將。直到 1981年日本出版的《陸海軍將官人事總覽》一書中,才明確說明了飯野賢十的死亡過程,強三娃這個名字才逐漸被人熟知。

英雄不該被遺忘,沒有這些英勇前輩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安穩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感謝那麼為祖國流血犧牲的前輩們。

相關焦點

  • 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
    在我們所熟悉的抗日戰爭中,有這樣一所軍校,他叫做黃埔軍校,可以說在二戰期間,黃埔軍校也為中國的軍隊培養出了一大批的中高級軍官,其中就有這樣一對軍官,說是奇怪,其實更多的是傳奇。之所以稱之為一對,是因為他們是一對母子。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
  •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少將,被俘後日軍向他敬禮,卻慘死在中國人之手
    在抗日名將當中,張自忠、孫立人、薛嶽等人都光芒閃爍,其實抗日名將遠不止他們,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抗日名將,有一位抗日名將,甚至連日軍都向他敬軍禮。當時孫立人是師長,齊學啟是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官拜少將。後來齊學啟和孫立人一起,率新38師遠徵緬甸,在那裡孫立人一戰成名,而齊學啟則成仁了。
  • 他是抗日英雄,身中6槍犧牲後被割下頭顱,妻子懷著身孕去取回
    歷史上除了那些南徵北戰,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外,還有那麼一類戰鬥英雄。他們首當其衝,卻英年早逝,死後的屍首甚至都難以保存完整。不僅如此,他們的家人往往也都通曉大義,並且英勇不懼。今天我們說到的這位英雄,他的名字叫做陳中柱。
  • 抗日傳奇:讓「日軍大隊長氣得眼睛都變色」的麻雀戰
    抗日傳奇:讓「日軍大隊長氣得眼睛都變色」的麻雀戰|紅色之旅作者:胡卓然在革命史教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敵後遊擊戰,給侵華日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兵員損失。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地雷戰、地道戰和麻雀戰,常常作為抗日敵後遊擊戰最主要的作戰方式被提起。
  • 近2萬日軍被蘇軍痛打,日軍少將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在抗日時期,有不少日軍高級將領死法窩囊,如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在擺拍照片的時候被中國士兵擊斃,死法讓人想起都好笑,還有另一位死法特別窩囊的日軍少將。這個死的窩囊的日軍少將叫岡本德三,他是日本本州島人,1914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那個時候他已經31歲了,可見岡本德三的天賦不怎麼好,屬於資質平庸的那類人。9年年後,也就是1923年,40歲的岡本德三才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步兵大尉,在日軍前面侵華這一年,54歲的岡本德三才被晉升為大佐,他的這個履歷實在不怎麼樣。
  • 張自忠:49歲身中16彈犧牲,日軍停戰保護遺體,蔣介石為他痛哭
    在這些英雄中有一些不僅讓敵人聞風喪膽,更因其驍勇善戰、大義凜然而讓敵人肅然起敬的人物,張自忠就是這樣一位徵服了敵軍內心、令敵我都敬佩的英雄,他犧牲時身中16彈,蔣介石扶棺痛哭,日軍為護他遺體停戰一天。雄心壯志自小養成1891年,張自忠出生在山東臨清唐元村的一個官宦家庭。
  • 新亮劍的編輯、演員們,應該過來了解下真正的抗日是怎樣的?
    正如日軍設想的那樣,二十九軍撤退的部隊,幾乎是全軍覆沒趙登禹將軍犧牲於日軍機槍的掃射,臨終時的遺言是,軍人戰死沙場乃是本分,不必悲傷。佟麟閣將軍也戰鬥到死……為了紀念這兩名抗日英雄,北京有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相信在北京生活的人,對這兩條路應該是不陌生的。
  • 誰能料當年杭州大學地礦系一普普通通標本員竟是曾打落六架日軍飛機的抗日英雄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百度百科搜索,或許我們都忘記了,曾經在我們一起讀書的校園裡,有這樣一位不比美國大片裡的英雄差的大神,一位前飛虎隊隊員。他曾擊落6架日軍飛機,見證日本投降儀式,赴臺後艱難回到大陸。1954年被迫勞教20年,刑滿出獄後靠蹬三輪車為生,1980年平反。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清明節,他強撐身體祭拜嶽飛廟,在精忠報國的塑像前,清淚長流。
  • 江蘇漣水 那些以抗日英烈命名的鄉村
    如美國的華盛頓州、休斯頓市,前蘇聯的列寧格勒、史達林格勒,我國的秦皇島市、茂名市(潘茂名)、中山市,在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中,以英雄烈士命名的縣市也非常多見,如子長縣、志丹縣、尚志縣、靖宇縣、黃驊市等等。以英雄命名的鄉村也並不鮮見。但今天我們要給各位讀者介紹的是,在江蘇漣水縣,以抗日英雄、烈士命名的鄉村數量卻達到5個之多。
  • 東北抗聯第五軍四個月時間就打死日軍二千人,擊落敵機一架?
    原題:史義軍:王一知說東北抗聯第五軍四個月時間就打死日軍二千人,擊落敵機一架——再談《王一知文集》中的問題  史義軍 小史讀史  而且還說柴世榮正在病中,那麼這個「黑瞎子窖截擊戰」是誰指揮的呢?  婦女團參與的戰鬥,打死日軍一千多  還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婦女團》這篇文章,在第36頁中文章介紹了1939年2月9日陳家亮子戰鬥,說這個地方有日軍130餘人,偽軍320人。戰鬥結果是「日軍悉數被殲」,偽軍「死傷50餘人,其餘200人向我投降」。
  • 繳獲大批日軍物資卻慘遭馬步芳打劫,馬鴻逵為何讓抗日英雄寒心
    日軍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後,不僅在內蒙成功策反了德王,建立了傀儡政權,還想進一步在西北成立「回回國」,邀請寧夏軍閥馬鴻逵「登基」。相比於偽蒙政權,日本人更看重馬鴻逵。這不光是因為馬家軍實力強勁,最重要的是寧夏地理位置對於日軍來說太重要了。
  • 抗戰劇《火流星》後制中 孫淳打響抗日第一槍
    在劇中,硬漢孫淳飾演愛國志士黃顯龍,與霍辰星(王挺飾)惺惺相惜,並帶頭打響抗日第一槍。網易娛樂7月5日報導 大型抗日歷史劇《火流星》已經結束拍攝,目前正在進行後期製作。該劇由創作過《歷史的天空》、《男人底線》等熱播劇的金牌製片人吳軍擔綱製作,實力編劇趙穎擔任編劇,執導過《雪豹》、《書劍恩仇錄》的著名導演陳浩威操刀執導,王挺、李強、孫淳、牟鳳彬、王茜華、秦海璐、張恆、江雪等眾多實力演員傾力主演。
  • 受小兵指認,抗日英雄被割下頭顱帶回日本,73年後被送回國合葬
    九一八國難之後,關東軍全面佔領東北地區,而中國人民從未放棄抵抗,在東北這塊戰場上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抗日遊擊戰。楊靖宇、楊子榮等抗日英雄帶領抗日愛國志士痛擊日本侵略者,他們有的已經犧牲在戰場上,有的幸運的活了下來,但不管是犧牲還是倖存,都值得後世中國人緬懷和學習。
  • 數學家華羅庚的抗日:曾被炸至吐血,一個晚上破解日軍機密文件
    其實,先生的故事遠不止這些,他也曾拿著筆桿子抗日:1938年前,日軍已經製造了"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淞滬會戰上海淪陷,南京大屠殺三十萬無辜百姓被殺。。。彼時,華羅庚正在英國劍橋大學進修,這個期間他的學術成就正處於上升期——兩年內發表了至少15篇文章,其中一篇關於高斯的論文更是引發了世界的震撼!
  • 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軍士兵稱呼自己長官為「大佐」的情況。似乎在日軍中層官員中,「大佐」這一職位很受歡迎。那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又可以帶多少兵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火箭軍少將、將軍、特種兵,全都畢業於河南這所大學
    河南大學校友李家勤少將,也驚豔亮相於閱兵場上,以火箭軍少將的身份一展雄姿。李家勤,火箭軍少將,河南大學文學院79級2班優秀校友。作為長劍-100巡航飛彈方隊領隊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作為長劍系列中的最新型號,長劍-100首次亮相國慶閱兵。這款超音速巡航飛彈精度高、射程遠、反應速快。
  • 揭秘:《正者無敵》中川軍抗日將領的原型(圖)
    彌留之際仍勉勵將士抗戰到底的川軍總司令劉湘  《正者無敵》中的劉湘並不是一個杜撰的影視人物,可以說,該劇最大程度還原了歷史上這位風雲人物的真實面貌和傳奇人生。  劉湘生於1889年,兒時曾讀私塾和縣立高等小學。
  • 抗戰老兵傳奇:不費一槍一彈消滅100多敵人(圖)
    抗戰老兵傳奇:不費一槍一彈消滅100多敵人(圖) 2015-08-19 16:16:21參加過伏擊日軍「反掃蕩」、攻擊敵偽據點等數十次戰鬥。  「臺灣糖,甜津津,吃在口裡痛在心,這課文是講臺灣是中國的地方,被日本佔去了,日本鬼子來了不當亡國奴,就是要抗戰。」今年92歲高齡的王嶽西老人,至今都記得上小學時讀過的這篇課文。1939年,面對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16歲的王嶽西參加了八路軍,走上了抗戰的道路。
  • 菏澤抗日故事系列之:單縣湯樓戰鬥
    1944年春節前夕,單縣城裡的日偽軍為了解決糧食困難和搶掠過年的東西,在日軍中隊長綠島大尉指揮下,於農曆臘月初八拂曉,率日軍一個中隊,偽軍兩個中隊與騎兵一部,共計400餘人,攜帶60炮1門,機槍數挺,偷偷地溜出了縣城。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