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隊中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級別軍銜?難怪日軍人人搶著做

2020-12-04 醉月歷史

日本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國家,最初的日本名為扶桑國,我國盛唐時期,萬朝來邦,其中就包括這扶桑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日本學習了我國的文化與漢字回國進行宣教傳播,後來的日本又學習了西方的軍事理論體系。因為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改革後國力增強,於是效仿了德國的軍事戰爭制度對我國發動了戰爭,就連軍官的軍銜與等級也一併效仿的德國軍銜。

在很多抗日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日本的軍官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大佐了,而這大佐是什麼意思,在軍隊中又究竟是怎樣的等級呢?難怪日軍人人搶著做

早期的日本文字全部都是漢字,後來日本學習了西方的文化,於是將原本的漢字慢慢的演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現在的日文看著更像是英文字母與漢字的結合體。我國唐朝時期,在官職之中就有著一個職位叫做「佐」,而「佐」的意義就是輔佐的意思,也相當於現在的參謀。而當時日本所定製的軍官職位分別是將軍、佐官及尉官,並且在每個官職上都還分著大中小三個等級劃分。

大家也都知道參謀長的權利與軍銜的等級是非常高的,當時日本的大佐就相當於是現在的參謀長,能夠成為大佐的都不是一般的人物,雖然大佐這個職位更多的是出謀策略,但權利依舊是非常的大,並且極其受人尊敬,因此很多士兵都將大佐這個職位作為自己的終身目標並且不斷努力著。

但在成為大佐之後就基本上沒有了上升空間,因為大佐這個職位的權利已經是非常高的了,並且在成為大佐後的財富也是不敢想像,所以一般成為大佐的軍官,除了戰死沙場後,天皇會因為為國奉獻而在對大佐這個官職進行追封外,很少再有軍官能夠在成為大佐之後再往上升了。天皇的位置是往下傳的,可大佐的位置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拼出來,當然也是因為成為大佐,也能擁有更大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軍士兵稱呼自己長官為「大佐」的情況。似乎在日軍中層官員中,「大佐」這一職位很受歡迎。那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又可以帶多少兵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文/格子道歷史日本的侵華戰爭讓我們牢記了日本帝國的滔天罪行,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戰犯也將在史冊上永遠地被唾棄,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七七事變的第二年,身為大佐的岡村寧次接到軍部調令越級提升至司令官,成為軍內的焦點,但殊不知,「大佐」才是日軍內部人人要爭的軍職,那麼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
  •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士兵?日本是我們的近鄰,但是在近代日本卻對我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他們蓄謀已久發動了侵華戰爭,為此我們國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家都知道,日本軍人信奉武士道,所以他們的紀律性非常強,大多數士兵都像沒有感情的戰爭機器一樣,只知道不折不扣的執行長官的命令。在《亮劍》中有一個經典橋段,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李雲龍率部擊斃了日本的一名大佐指揮官,那麼在日本軍隊的建制中,「大佐」究竟地位如何呢?
  • 日本「大佐」可領多少兵?軍銜到底有多高?說出來難以置信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哪國軍隊,那都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團體,所謂軍令如山、不可撼動,戰場之上更是如此,而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像李雲龍這樣戰場抗命如果被全軍效仿,那麼危害難以估計。可為什麼李雲龍只是被降職呢?一個原因是上級欣賞他的軍事能力,另一個原因則是其立下大功,李雲龍部正面擊潰坂田聯隊,擊斃坂田大佐。二這份功勞在真實歷史上,幾乎是同規模戰役中最大的戰功,那麼這個「大佐」到底是多高的軍階呢?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的官,能帶多少兵力?為何日軍寧可不當少將也要...
    士兵是眾多軍銜內容裡面的一個小分支,在1949年我國建立了新政權之後,我國的軍銜內容也在不斷的優化。直到2010年時,我國還頒布了新的軍銜內容。可見,國家綜合國力在提高,軍事實力在不斷優化,軍銜內容也是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一些變化的。 而在日本,如果目光僅僅只是縮小在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戰階段,大家會發現日本有一個軍銜在很多影視劇中登場率非常高,那就是日本大佐。那麼這時候大家是否會疑惑,日本大佐到底手中有多少權力呢?可以指揮多少兵馬?
  • 二戰日本軍銜最低的親王,僅相當於日軍大隊長,活到了100歲
    貞愛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個年代,當時日軍只有七個常備師團,能夠脫穎而出掌控其中一個師團,可見貞愛的地位。大部分親王與貞愛一樣,至少也是中將級別的存在,然而有一位日本親王很特殊,他的軍銜只有少佐。 這位親王就是三笠宮崇仁親王,明仁天皇的叔叔。崇仁是大正天皇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最小的一個,因此備受寵愛,20歲就獲得了三笠宮的稱號。
  • 明星也有部隊軍銜,黃宏軍銜級別挺高,潘長江軍銜級別也不低
    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之前不是搞藝術。結果,他們成了明星。許多人認為明星與軍隊無關。其實很多明星也有軍銜,有的軍銜不低。黃宏的軍銜嚇人。潘長江的軍隊是最神秘的。你感到驚訝嗎。這不是什麼秘密。有些明星成名前在軍隊文藝團工作,所以也有軍銜。
  • 軍隊中,達到什麼級別軍銜才夠格配備警衛員?比你想的要高!
    軍隊中,達到什麼級別軍銜才夠格配備警衛員?比你想的要高!警衛員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我們經常會在很多軍事採訪看到以前的老兵提到「我是某某人的警衛員」都表現出了一種很自豪的情緒,似乎這段經歷帶給了他們很大的榮譽,而警衛員是做什麼的呢?
  • 1955年授軍銜,五十五位開國上將之中,哪2個沒有軍隊級別?
    1955年,我軍正式開始在全軍中實行軍銜制度,當年共有55個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在這55位開國上將之中,有軍隊級別的共計53位,其中正兵團級上將有33位,副兵團級上將有19位,準兵團級上將有1位。除了53位有軍隊級別的開國上之外,其他2位開國上將由於已經離開了軍隊系統到地方上任職,所以沒有軍隊級別。那麼,這2個沒有軍隊級別的開國上將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是閻紅彥。閻紅彥是今陝西子長人,曾參與創建的陝北紅軍,並為紅軍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作出了不少貢獻。
  • 揭秘軍隊文工團:閻肅級別最高 對應上將待遇
    11月24日至26日,習近平出席在京舉行的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精簡高效的原則,裁減軍隊員額30萬,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使軍隊更加精幹高效。  韓紅退伍消息一經傳出,引發了對軍隊其他「明星」的關注,肩膀上同樣有肩章的軍隊明星們,享受的都是什麼級別和待遇?
  • 一個日本步兵聯隊,與中國的標準團對抗,誰的優勢更大?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日本軍隊的師團和中國的師。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步兵聯隊與中國軍隊的標準主力師。認真的說,在聯隊和主力團的對比中,日本軍隊的兵力優勢並不大。但是,日本軍隊的裝備齊全,尤其是重火力配置,裝備了為數不少的92式步兵炮。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海軍部隊的艦長是啥級別?其軍銜有多高呢?
    每位艦長都是經過層層選拔,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以及過人的才能,在符合所有條件以後才能成為一名正式的艦長,都是軍隊裡的佼佼者。那麼你是否知道要什麼級別以及軍銜的軍官才能成為艦長呢?因為規模更大、級別更高的軍艦往往人數也更多,平時需要處理的事情也會更繁雜,所以相應的就要求艦長資歷更高能力更加優秀了。如果是航母的艦長的話那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航空方面的知識,因為航母上還有艦載機而且航母也是各國海軍裡最為重要的艦艇之一,因此航母的艦長也往往是所有艦長中級別和軍銜最高的,在我國航母的艦長一般都要求必須是大校軍銜。
  • 來看看我國軍隊和日軍的編制有啥不同
    我軍與日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軍隊編制上也存在較大的區別。在世界軍國主義極度膨脹的時候,中國與日本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上十分靠近。日本資源匱乏,極度想從我國掠奪資源。日軍以效忠天皇、戰術多變聞名於世。日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大致有四支軍隊。
  • 炸死張作霖的元兇,榮膺「滿洲開拓之父」,臨死前也不過是個大佐
    早在二戰前,日本對於中國東北的圖謀也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在日本侵略世界計劃中,佔領東北被認為是實現計劃的第一步,為此他們在東北扶持張作霖,是希望能夠從他手中撈得好處,但是在被拒絕以後,惱羞成怒的日本人就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
  • 為什麼抗戰時期日軍那麼難打?看一下日軍編制和武器裝備就知道了
    ,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1938年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兵力消耗極大,其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同時指揮炮、工、騎、輜重兵聯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減至1.8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這種類型的日軍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
  • 日本侵華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誰?正是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
    中華民族在日本侵華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但是我們沒有屈服於日軍的堅船利炮,沒有被開著飛機坦克的日軍嚇倒,而是迎難而上,英勇戰鬥。無數仁人志士懷著一顆救國救民的心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而奮鬥。中華民族抗戰傷亡在抗日戰爭中,我們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
  • 唯一一位被厚葬立碑的日軍將領——中村正雄的「軍史錄」
    中村正雄的軍旅生涯一帆風順,連續晉升,從步兵聯隊大隊長到師團參謀長,在39年即被授予少將軍銜,任職團長。按照正常流程來說,只要中村正雄之後不出大錯,就一定會高升,成為日本最頂尖的將領之一,畢竟日本很看重資歷,一般師團長都在50歲往上,而中村正雄坐到這個位置上時才48歲。
  • 日本為何始終不承認敗給中國?未向日本派駐佔領軍是重要原因
    因此,美國方面通知蔣氏,可以在對蘇聯的談判中適當強硬一些,儘量拖延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美國人認為,在《雅爾達協定》中做的那些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情確實不厚道,會使中國人對他們抱有不滿情緒,為了把蔣氏更加緊密的拴在美國人的戰車上,可以在這個時期多為中國人爭取一些利益。可是,敏感的史達林在談判桌上明顯感覺到了不一樣,這其中肯定存在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 近2萬日軍被蘇軍痛打,日軍少將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在抗日時期,有不少日軍高級將領死法窩囊,如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在擺拍照片的時候被中國士兵擊斃,死法讓人想起都好笑,還有另一位死法特別窩囊的日軍少將。這個死的窩囊的日軍少將叫岡本德三,他是日本本州島人,1914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那個時候他已經31歲了,可見岡本德三的天賦不怎麼好,屬於資質平庸的那類人。9年年後,也就是1923年,40歲的岡本德三才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步兵大尉,在日軍前面侵華這一年,54歲的岡本德三才被晉升為大佐,他的這個履歷實在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