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重達77噸的雷龍化石,我國最大33噸

2020-08-30 解毒時尚圈

庫爾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地級行政區首府,位於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裡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也是該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盛產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又稱「梨城」。

庫爾勒屬溫暖帶大陸性乾燥氣候。香梨產區是山前洪積衝積扇綠洲地帶,沉積物由北向南逐漸變細,土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富含速效鉀;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溫差較大、光熱資源組合獨特;乾旱少雨,水源皆出自天山雪水,水源充沛,無汙染純天然;這種獨特的土壤、水分與氣候特點,是形成庫爾勒香梨獨特品質的客觀條件。

庫爾勒香梨的發展及榮譽:

庫爾勒香梨據歷史學家考證,是當年西漢張騫通西域時由內地帶到新疆種植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唐代《大唐西域記》中記載:「阿耆尼國(今焉耆)引水為田,土宜糜、麥、香棗、葡萄、梨、奈諸果」,說明了1400多年前這些地方都有梨的栽培,分布也相當廣。

同治年間西域將領張曜的幕賓蕭雄在《西疆雜述詩》中寫道:「果樹成林萬顆垂,瑤池分種最適宜,焉耆城外梨千樹,不讓哀家獨擅奇」的詩句。作者在這首詩的自為注釋中說「梨有數種,其中一種略尖而長,皮薄肉厚,心細甜而多液,入口消融,哈喇沙爾所產者。較各處更嘉。」「阿克蘇、克爾品地方之梨亦稱特出,以餘生產所食者,食品為第一。」

「庫爾勒香梨」這一品種名稱,文字記載始見於民國六年(1917年)《新疆遊記》的作者謝彬行至庫爾勒孔雀河鐵門關時,寫道:「對岸梨樹成林,梨實味甘,所謂庫爾勒香梨是也」。

1924年,庫爾勒香梨在法國萬國博覽會上,獲得僅次於法國白梨的銀獎,被譽為「世界梨後」。

1957年,庫爾勒香梨在全國梨業生產會議上被評為第一名。

1985年,庫爾勒香梨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庫爾勒香梨獲得金獎。

1959年5月在庫爾勒鐵門關發現200年生香梨古樹,樹周徑二人合抱不攏;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拜什力克鄉發現180年香梨古樹。由此認為在200多年前庫爾勒香梨這個優良品種就已形成並延續至今。

2004年12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庫爾勒香梨」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5年,庫爾勒市的香梨種植面積達到40.88萬畝,年產量28.8萬噸,年產值近5億。

2019年11月15日,庫爾勒香梨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2019年12月23日,第五屆中國農業品牌年度盛典在成都通威國際中心開幕,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農產品百強標誌性品牌」。庫爾勒香梨等品牌入選。

2020年7月20日,庫爾勒香梨入選中歐地理標誌首批保護清單。

庫爾勒香梨的特點:

1,庫爾勒地區全年總輻射量達到6000兆焦/平方米以上,香梨在八月成長期,月日照時間達到300小時左右;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少蒸發量高,降低了梨樹的病蟲害發生。該區域無任何汙染,為天然綠色食品生產區,十分適合優質香梨的生長。

2,庫爾勒香梨是新疆獨有的梨類品種,果心中大、果肉白色、肉質細膩酥脆、汁多味甜、近核部微酸,成熟後香味濃鬱、可溶性固型物含量11%-14%,品質優。

3,9月中下旬成熟,極耐貯藏,普通窖藏可貯存來年3月,冷庫貯藏可貯至來年6月,氣調貯藏可貯至來年9月,仍保持鮮嫩如初、原汁原味。

4,庫爾勒香梨果實為小果型、單果重多在80—150克、平均單果重110克、果形不規則,一般為圓卵形或紡錘形;果面黃綠色、陽面有條狀暗紅色暈、果面光滑、蠟質厚、有五條明顯縱向肋溝;果點小而不明顯,皮薄汁多營養豐富等特點,被譽為「梨中珍品」、「果中王子」,庫爾勒市又被當地人引以為豪地稱為「梨城」。

5,庫爾勒香梨營養價值高,含糖、胺基酸、維生素、各種碳水化合物達14%,水汁為86%。其中含糖量10%,酸0.03%,灰分0.12%,每100克香梨含維生素C約4.3毫克,含有葡萄糖、果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可食部分達83.6%。

6,庫爾勒香梨不僅可以生食,而且可以做梨酒、梨汁、梨膏等食品,並有「潤肺、涼心、消痰、消炎、止咳、解瘡毒酒毒」等作用,維吾爾醫、蒙醫中常把它作為食療佳品。

購買庫爾勒香梨的挑選方法:

1,選擇原產地地理標誌,註冊號為892019的香梨。

2,選擇良好信譽的購物平臺及場所。

3,選擇9月後購買的香梨,才是正上市的香梨。

4,優質香梨皮薄肉脆、表面細膩、表皮會形成天然果,陽光直接照射的一面果子有天然紅暈。

5,選擇果形端正均勻、無果柄、單果重控制在120-140克,很適合一個人吃,不用分梨。

6,選擇沒有病蟲害、疤痕或外傷者,為品質好的梨。

7,看梨臍,臍深而周圍較圓的是母梨,味道比較甜;如果是梨底部突出塊,有些尖的是公梨,口感粗糙汁少。

8,庫爾勒香梨皮特別薄,一碰就會破,摔到地上立即碎,聞起來天然香味濃鬱,肉質細膩,吃起來入口即化無渣,80%以上的梨肉都可以食用,而起果核很小。

到目前為止,庫爾勒香梨種植達100萬畝,年產量為100萬噸,主要分布在孔雀河流域、阿克蘇河流域及喀什部分地區。其中,品質最優的香梨產區就在庫爾勒的孔雀河畔周邊,種植面積將近60萬畝,年產量40多萬噸,由「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成為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支撐,已經成為庫爾勒市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型產業。

相關焦點

  • 南非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12噸重的Ledumahadi mafube
    南非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12噸重的Ledumahadi mafube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科學家在南非發現的化石讓他們興奮不已,因為他們可能已經找到了世界上最大恐龍的新候選人
  • 世界最大恐龍被發現:長37米!重70噸!
    近期,考古學家挖掘發現一種雷龍骨骼化石(圖右模型),其長度達到37米,歷史可追溯至1.02億年前,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
  • 驚奇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骨頭化石被發現
    當在阿根廷古生物博物館工作的古生物學家特雷利烏得知這一消息後,才開始組織人員逐步展開對化石的挖掘和研究工作,目前由200多人組成的團隊正在全力進行挖掘保護工作。據估計,這頭恐龍生前長達40米,高20米,體重超過77噸。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頭恐龍在臨死的時候還沒有停止發育。
  • 阿根廷發現40米泰坦巨龍化石 刷新最大恐龍世界記錄
    據《紐約每日新聞》報導,阿根廷發現迄今為止已出土的最大恐龍骨骼化石。科學家們相信,這隻恐龍的品種為雷龍,重達17萬磅,有14頭非洲大象那麼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宇):據阿根廷民族報17日報導,阿根廷中部丘布特省的特雷利烏市博物館宣布發現了身長超過40米的泰坦巨龍類恐龍化石,這隻仍未命名的新恐龍品種將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恐龍。
  • 盤點地球上出現過體型最大的恐龍 地震龍重達100噸[組圖]
    原標題:盤點地球上出現過體型最大的恐龍 地震龍重達100噸[組圖]   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在1991年發現了第一隻地震龍化石。地震龍長著長脖子,小腦袋,以及一條細長的尾巴。鼻孔長在頭頂上。
  •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原標題: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地震龍重100噸(圖)   來源:新民網查看評論  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
  • 【考古發現】易碎雙腔龍系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重可達220噸)
    看到很多媒體把地震龍列為最大的恐龍,那只能說是科學家計算的一種錯誤,根據當前出土的恐龍化石來看,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易碎雙腔龍,體型比地震龍大的多,最長可達80米,最重可達220噸。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  易碎雙腔龍的化石是在1877年被挖掘的,當時的挖掘者之一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根據發現的部分脊椎化石,推算出易碎雙腔龍的龐大體型,它們平均長達35米,最長60---80米,體重平均大概180噸,最大220噸,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間,它是一種食草性恐龍,毫無疑問,易碎雙腔龍是歷史上最大的恐龍,這個體型比現有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還大幾倍
  • 世界最大的「龍」,在河南被發現,重達130噸,考古隊挖了5年
    而大自然最大的秘密就是史前在地球繁衍生息的恐龍。恐龍是一種非常龐大的生物,它的身體是人類的好幾十倍,在這個龐然大物面前,人類就像是螞蟻一般渺小。雖說恐龍早就在上億年前滅絕,但這並不妨礙人類對它的好奇和研究。自人類發現恐龍的存在後,一直沒有放棄對其的研究,但多年來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成果,一直到有人在河南發現了一條重達130噸,讓專家挖了5年的世界第一「龍」,有關於恐龍的事跡才慢慢地浮現在水面。
  • 我國國土生活過哪些巨型動物?該恐龍重50多噸,還有最大哺乳動物
    我國地大物博,動植物物種非常豐富,特別是大型動物。從考古記載來看,我國大地上從未缺少過大型猛獸,從恐龍時代直到今天,地球生命史上出現過的大型動物中有很多,都在我國大地上生活過,甚至有的大型動物只在我國大地上存在過。
  • 地球史上最重恐龍,化石發現於我國河南,有一隻被人挖走吃掉大半
    恐龍是地球生命史上曾經存在過的巨型動物,恐龍中蜥腳龍類中的腕龍、梁龍、泰坦龍種類都是龐然大物,很多都是幾十米長百餘噸重,那麼到底哪種恐龍最大呢?實際上目前還並沒有確切的答案,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易碎雙腔龍,並且認為它很可能是一隻最大的恐龍,曾有科學家推論認為這種恐龍體長60~80米,體重160~200噸,比常被認為最大動物的鯨魚還要大一些,但是易碎雙腔龍出土的化石很少,只有部分脊椎化石和一段疑似股骨,而且保存的情況很差,其化石最早發現於1877年,後來還神秘失蹤,所以關於它的數據並不被完全認同。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重達1噸曾與恐龍同行,就生活在我國東北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重達1噸曾與恐龍同行,就生活在我國東北。 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而小編今天要帶大家去看的這種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的重達1噸,可以稱的上是淡水魚中的霸主了。
  • 墨西哥發現最大恐龍化石 巨獸體重或已超過七十噸
    Sullivan描述了他們研究團隊2003年到2006年在新墨西哥州所發現的兩個巨型恐龍椎骨化石和股骨化石。  Fowler介紹說:「阿拉莫龍最早是1922年被人們所發現描述的,最早的化石來自於新墨西哥州,從那以後,陸續有這類恐龍骨架化石在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德克薩斯州以及墨西哥被發現。」儘管如此,這次新發現的阿拉莫龍化石的個頭還是令研究人員感到非常震驚。
  • 最全的恐龍圖片大全和名字 世界最大的恐龍
    上龍化石科學家將該海怪命名為「上龍」,它重約2噸,1.5億年前在全球的海洋中橫行無忌。上龍與蛇頸龍相似。蛇頸龍是巨大的水生爬行動物,生活於恐龍在地球上稱王稱霸的年代。上龍2003年至2008年間,業餘化石收集者凱文·席罕在這裡陸續收集了一些上龍頭骨的碎片並進行了拼接。這一化石碎片在一次滑坡中暴露出來,隨後被席罕發現,其中最大的一塊化石碎塊重達8公斤。
  • 三水發現恐龍骨頭化石?!推測體型重達數噸以上
    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首次在三水盆地發現「大骨頭化石」,懷疑它們是屬於恐龍的。到底有這些「骨頭」長什麼樣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下。
  • 一位美國大學教授,自製恐龍化石挖掘地圖,發現了地球最重恐龍無畏龍
    「帶著對古生物研究的深度熱愛,肯尼斯-拉科瓦拉博士開始了他的恐龍化石挖掘探秘之旅。在阿根廷,由他率領的考古小組,發現了世上最大恐龍化石,施氏無畏龍Dreadnoughtus schrani。它被命名為施氏無畏龍(Dreadnoughtus schrani)化石。施氏無畏龍,比霸王龍重7倍。美國德雷塞爾大學藝術科學學院副教授肯尼斯-拉科瓦拉(Kenneth Lacovara)博士說:「施氏無畏龍異常龐大,其重量相當於12隻非洲象,或者是霸王龍體重的7倍以上。更令人驚奇的是,骨骼化石證據表明,當這頭65噸重的恐龍死亡時,它並未完全發育成熟。」
  • 恐龍中的世界之最
    恐龍的世界之最恐龍由於是滅絕的動物,骨骼化石也不完整,尤其是大恐龍,化石非常殘缺,數據只是根據已有化石,現有動物合理的推測,所以不能說是非常正確的。巴塔哥巨龍屬 :55到77噸。南巨龍屬 :44.9到75.9噸。馬門溪龍:44到75噸。阿拉莫龍:39.5到73噸。
  • 世界恐龍之最盤點 最重恐龍重達100噸
    最重的恐龍——極龍,重達100噸。極龍生存於1億1000萬年至1億年前,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它的化石是一根肱骨及一些脊椎。  世界上蛋最大的恐龍:高脊龍高脊龍是世界上蛋最大的恐龍——蛋長30釐米,直徑
  • 曾經地球的霸主恐龍(上)
    恐龍曾經主宰地球陸地長達一億六千年之久,大約生活在2.35億年前至6500年前。在6500萬年前突然從地球上消失,滅絕原因各有爭議,至今也沒有強有力的證據,恐龍的滅絕從此被記錄在化石之中。現在地球上的高等文明物種人類,經過對化石的研究和分析,還原了恐龍的面目。恐龍種類很多,體型和習性也大不相同,食性上可分為肉食性、草食性和其它動物為食。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恐龍時代了解最大型的十種恐龍。一、巨型汝陽龍:化石發現於我國河南省汝陽縣,是目前世界上最粗壯最重的恐龍,比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要長出一釐米。
  • 我國最大的肉食恐龍,身體長達12米,生活在山東,近親卻在北美洲
    說到肉食恐龍我們都會想到霸王龍,它是暴龍科最大的一種恐龍,其體長約11~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5.2米,頭高近6米,體重7~9噸,最重可達15噸,被認為是恐龍時代肉食恐龍中的巨無霸,不過霸王龍外還有棘龍和南方巨獸龍,其體型和霸王龍類似,體型都是相當驚人的。
  • 山東諸城挖出30噸鑲滿恐龍骨骼化石礫巖
    新華社 發新華社濟南7月3日專電 中國考古人員近期對山東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進行研究性發掘時,發現一塊長5米、寬3米、高近2米,重逾30噸,鑲滿恐龍身體各個部位化石的礫巖,被形象地稱為「龍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