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首次在三水盆地發現「大骨頭化石」,懷疑它們是屬於恐龍的。到底有這些「骨頭」長什麼樣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下。
趙燦輝在三水盆地開展地質研究已久,這次他發現的「大骨頭化石」,有的部分比人的兩個拳頭還要大。趙燦輝分析說,從外形上看,這些骨頭化石應該是動物的肩胛骨、肋骨等部位,而從大小來推測的話,估計這隻動物的體型重達數噸以上。
這些應該是恐龍化石,以前在三水盆地也發現過很多次蛋殼,經中科院的專家鑑定過為恐龍蛋。也就是說,那個位置可能有五六種恐龍。
據地質研究專家張顯球介紹,發現「大骨頭化石」的地點屬於西南街道大塱山組地層,距今有7000多萬年,當時正是恐龍生活的白堊紀晚期。該地點還同時發現過龜鱉類甲殼化石、螺化石等,當中的螺化石屬於「中屠螺」,是白堊紀的標誌性化石。
這些石頭是綠色的,偏灰,比較暗,在水裡沉積過,證明它們生活的地方是三水盆地的一個湖泊,由於水草比較茂密,恐龍等生物就在這種環境下生長。
此次發現的骨頭化石將提供給中科院專家進行研究、鑑定。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希望將來能將這些化石放在博物館展出,對三水盆地的地質和古生物等開展科普教育。
來源 | 三水新聞
了解更多三水新聞資訊,您還可以關注「@三水發布」微博、登陸三水新聞網或下載「大美三水」手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