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快訊!寒潮當前,多地「冷成北極」破記錄!全球變暖是騙局?天氣預報

2021-03-01 一塊流浪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重點天氣分析                                                     

1月6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北方大部地區轉為晴朗,而南方多地則被冷雲籠罩,實際上,渤海黃海大範圍的冷流雲宣告著今天天氣的不尋常——隨著北極渦旋親徵,寒潮已經在我國中東部大舉南下,北方多地已經處在寒潮南下後的晴朗乾冷中。                                                                                                                                                                                                                                    

對於我國北方來說,這次的寒潮威力可謂「多年少見」,午後15點,原本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段,但北方氣溫普遍在-5度以下,山東半島還在-10度以下,太陽跟冰箱裡的照明燈差不多了,而今天昨夜今晨更是誇張,山西大同、河北承德張家口滄州康保懷來、山東日照臨沂青島、北京南郊和天津西青等站點均打破該站最低氣溫歷史記錄。                              

除了很多城市破紀錄外,今天我國北方的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山東天津這六省區市的不少站點也接近歷史最低記錄,再加上寒潮南下時風勢十分囂張,狂風呼嘯下風寒指數更是驚人,不少網友直呼體驗到了北極般的嚴寒,說實話,嚴酷的低溫加上呼嘯的寒風,昨天今天北方六省區市部分地區的體感溫度真不一定比北極暖。

為什麼今天華北多地破紀錄?甚至於北京降到了令人髮指的-19.5度,從超級計算機的初始場分析數據上看,1月7日晚到1月8日早晨,北極渦旋捲起西伯利亞最寒冷的空氣(圖上發紅的區域),不偏不倚華北一線正好正面承接這些嚴寒空氣,在這條極寒空氣通道上,迎來如「北極」一般的嚴寒也在所難免了。

那有的網友要問了,這都破紀錄嚴寒了,這些年大家都在說的全球變暖難道是騙局?關於這個問題,近日新華社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在採訪中宋連春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                

宋連春指出,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其中,寒潮也是一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而且從全球變暖的字面意義上說,全球變暖指的是全球範圍內的變化,是要計算整個地球的溫度,局地的偏冷和整個地球的增暖也並不矛盾。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寒潮席捲全國,天氣越來越冷,全球變暖是騙局?
    在寒冷的極大刺激下,有些人就會想,全球不是在變暖嗎,天氣怎麼還越來越冷了?難道全球變暖是唬人的?其實,地球確實在變得越來越熱,而我們所經歷的冬天也確確實實是比之前更冷的,但二者並不矛盾。全球變暖的事實人類在古代並不對溫度感興趣,真正的溫度記錄出現在近代歷史上,但早期的記錄限於技術原因準確度並不高。
  • 北方六省冷成北極多地破紀錄,全球變暖是騙局?專家:恰好相反
    1月6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北方大部地區轉為晴朗,而南方多地則被冷雲籠罩,實際上,渤海黃海大範圍的冷流雲宣告著今天天氣的不尋常——隨著北極渦旋親徵,寒潮已經在我國中東部大舉南下,北方多地已經處在寒潮南下後的晴朗乾冷中。
  • 專家解讀全球變暖天氣變冷現象
    氣候「全球變暖」背景下為何頻現大冷天?氣象專家為您帶來權威解答。京津日降雪量破1月份歷史極值新年的第一場大雪,從1月2日到3日,紛紛揚揚降臨京津冀等地。北京和天津地區的日降雪量,均突破1951年以來的1月份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3日預計,未來三天,強冷空氣將繼續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 曾稱全球變暖是騙局的川普會如何應對美國極寒天氣?
    據外媒報導,本周,美國東部地區發生了極寒天氣,對此,曾公開表態過全球變暖是一場騙局的川普總統表達了他「獨特」的見解--「在東部,今年新年可能是歷史上最冷的一年。或許我們能利用一些我們國家的全球變暖,而不是其他國家,這將能節省下數兆美元。多穿一點吧!」
  • 氣候專家解析嚴寒天氣寒潮頻發將終結全球變暖?(圖)
    有觀點認為,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發生改變,氣候將由「暖」轉「寒」。  什麼原因導致最近頻繁出現寒流和暴風雪?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已經改變了嗎?本報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氣候專家丁一匯,就人們普遍關注的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析。
  • 全球氣候變暖,為何寒潮頻頻來襲?權威解析來了
    最近,北半球多地冷空氣輪番上陣:日本多地連降大雪,韓國多處水管凍裂,中國大江南北一起喊「冷」,就連赤道邊上的新加坡也連續暴雨降溫。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為何寒潮頻頻來襲?具體來看,近日的寒潮受「一北一南」兩大因素雙向夾擊影響。首先是北極海冰因素。
  • 觀測數據與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從簡單的溫溼度計到複雜的能見度儀,從藍天中的探空氣球到大海上的浮標站,從矗立在地面的天氣雷達到遊弋於太空的氣象衛星,各種各樣的氣象觀測手段織成了一張精密的大網,忠實記錄著氣象數據。而這些寶貴的數據,正是預報員用以製作天氣預報的第一手材料。
  • 在全球範圍的日常天氣觀測中發現全球變暖的特徵
    之前10月份的低溫記錄是-35°C,人們想知道氣候變化發生了什麼。到目前為止,氣候研究人員的回應是,氣候和天氣不是一回事。氣候是我們的長期預期,而天氣是我們的短期預期——由於當地的天氣條件變化無常,儘管全球氣候長期變暖,但在一個地方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非常寒冷。簡而言之,當地天氣的變化掩蓋了全球氣候的長期趨勢。
  • 西媒:嚴寒天氣難掩全球變暖大趨勢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月8日發表記者克萊門特·阿爾瓦雷斯的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暴雪天氣沒有引發對全球變暖的質疑?》。全文摘編如下:近日世紀寒潮和大雪令半個西班牙陷入癱瘓,多地進入緊急狀態,機場關閉。
  • 全球變暖,為何天氣忽冷忽熱?
    有時冷得像冬天有時熱得像夏天這讓小編想起了前段時間報導的「全球變暖」極端高溫事件增多的同時極端低溫事件卻也在增多比如2015/2016年冬季在超級厄爾尼諾和全球平均溫度創下歷史新高的背景下東亞屢遭極端寒潮重創我國多地突破歷史低溫紀錄
  • 中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原因解析 或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
    北方暴雪南方冬汛 中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  近期,中國北方多地遭遇暴雪天氣,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雪和寒潮預警。在北京,進入11月以來,連續的陰雨雪天氣持續籠罩京城,連續多場強降雪讓北京也發布了暴雪與結冰預警。
  • 時間跨度越長 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
    作為項目首席專家,王會軍表示,該中心將著重解決10—30天延伸期天氣預報、2年內的厄爾尼諾現象以及未來全球氣候變化等科學問題,將有望成為全球氣候預測的重要智庫之一。填補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之間的「縫隙」「以前對於氣象預報的研究分為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夠進行天氣預報的時限一般是1—10天,氣候預測的時限則是一兩個月至幾年,10—30天的延伸期領域的天氣預報相對來說涉及不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羅京佳告訴記者。
  • 【知識】為什麼在全球變暖下 寒潮卻頻繁發生?
    【知識】為什麼在全球變暖下 寒潮卻頻繁發生?、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降溫幅度普遍在10℃以上,局地20℃小編隔著屏幕就撲面而來的寒冷然而,假如你在關注過天氣資訊一定會注意到2019/2020年冬季是一個「暖冬」這不禁引發有些人的思考......
  • 答案是……|極寒天氣|寒潮|歐亞|...
    點擊播放 GIF 0.0M近日,受寒潮影響我國多地氣溫破極值全球兩米氣溫距平分布圖顯示最近這次寒潮主要影響了包括我國在內的歐亞部分地區例如,1月7日俄羅斯韋霍揚斯克最低氣溫達到-44.2℃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但是經常出現極寒天氣的
  • 最強天氣App?天氣預報神器eWeather試用
    ,轉動錶盤可以查看更多天氣信息  很多人應該已經注意到底欄的按鈕了,最左的刷新和最右的菜單鍵自不用說,「24」代表的是按小時查看天氣(最多可預報48小時),「10」是按天查看(最多可預報10天),小人圖標是當前天氣。
  • 川普借美國極寒天氣質疑全球變暖,遭眾多科學家及機構打臉
    川普借美國極寒天氣質疑全球變暖,遭眾多科學家及機構打臉 1月7日,在美國密爾沃基,行人走在冰封的密西根湖邊。
  • 如何解釋極寒天氣是全球變暖導致的?
    今年的一場寒潮 ,自北向南吹透了大江南北 ,全國 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建站以 來的歷史極值 , 南方室外結霜,北方室內結霜。就是這麼冷,少有的極寒天氣。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為什麼這麼冷?原因就是全球變暖!嗯,有點拗口,原因就是全球變暖!
  • 國家氣象中心召開寒潮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交流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曉蘭報導 2月13日至16日,今年首次寒潮天氣過程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國家氣象中心高度重視、統籌安排、全力以赴完成了寒潮天氣預報服務工作。3月6日下午,國家氣象中心聯合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安徽、山東、湖北、湖南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共同召開寒潮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視頻交流會。  交流會上,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胡寧博士寒潮天氣實況及預報服務情況進行了回顧,並圍繞華北東北極端降水、北京雨雪相態轉化、積雪深度特點及預報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 全球變暖或引發更多強雷暴天氣
    雷暴天氣帶來的狂風、冰雹、洪水泛濫等惡劣天氣現象,以及這種極端天氣爆發的頻率和強度,已經成為氣候科學研究全球變暖的「一個頗為難解的謎題」。該研究負責人、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副教授諾亞?迪芬鮑(Noah Diffenbaugh)介紹說,這是由於雷暴活動的兩個主要大氣因素正發生相互矛盾的變化。
  • 香港天文臺:今年香港天氣溼熱極端 已破12項紀錄
    香港天文臺:今年香港天氣溼熱極端 已破12項紀錄 2016-12-01 10:35: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