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潤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蹟:一盞忽明忽暗的油燈,兩扇毫無遮蔽的窗框,三平廢棄髒亂的廁所,耗掉了幾萬稿紙木板、晃過了幾個春秋冬夏。
終於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距摘取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之和的數論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遙。鄧曾評價他:像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
陳景潤先生在數學上的成就可謂是中國、甚至是世界上前後幾十年無法匹及的高度,他在數學上的努力和成就可以等同於人類在珠穆朗瑪峰的峰頂不斷前進一般。
可就是這樣一位數學界的翹楚大家,在生活中幾乎不能自理,不會與人交談、不懂如何討生計,就連別人抱一抱自己的孩子,他都要別人打下欠條給他,因為不懂人情世故而險些被埋沒。
少年愛數,一生致學
童年時期的陳景潤便性格內向,從來不被小孩子喜歡的玩具、洗衣服吸引,甚至也不願意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按現在說有些刻苦練鋼琴的孩子「沒有童年」,他更像是不喜歡童年、跨過了童年一般,有著超出同齡孩子的成熟和穩重。
就是這樣一個小朋友眼中的「怪胎」,卻有著不同於別人的一個愛好——讀書。和其他希望自己家孩子健康快樂的母親一樣,陳景潤母親有時也會把性格內向、不善言表的陳景潤推出家門,「逼」著他和院子裡的小朋友玩玩遊戲。
然而玩在捉迷藏的陳景潤卻總是手裡悄悄帶上一本書,躲在小朋友們想不到的地方,蜷著身子靜靜地看書。看著看著,別的小朋友找不到他便以為他躲回了家,而他也忘記了別人,自己默默地開始讀書。
陳景潤內向的甚至有些木訥,可是內向的孩子,心中往往都有著超出常人的善良和執著。而他的執著便體現在了他對學習、對數學的鑽研精神上。
上了初中後,陳景潤的刻苦引起了曾經在東北大學教書,後因日本人侵佔東北三省之後流亡到這裡的老師,老師常常把他叫來自己的身邊,給他講中華文明的歷史,激勵他好好學習。
高中時期的陳景潤見到了對自己一生影響最深遠的一位老師——沈先生。
沈老師給他講了哥德巴赫提出的「任何一個大於2 的偶數據可以被表示為來給你個素數的和的形式」的猜想。
並告訴他這是多少世紀、千百萬數學家想攀登上的數學頂峰,希望陳景潤可以代表中國在數學領域上拔下頂峰的一面大旗。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刻在陳景潤的心中,成為他今後學習的動力。
哥德巴赫
不懂世故,險被埋沒
1950年,陳景潤憑藉著「同等力學」的資格,還沒高中畢業就被破格保送到了廈門大學,學習數學系,後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教書。對於很多人來說,來北京、還來做教師是一份很難得到的好差事,然而對於陳景潤來說卻備受煎熬。
由於他表達能力有限,而且又操著一口濃鬱的福州方言,很多學生一方面聽不懂他說的話,另一方面總是等著他說完簡短的一句話,所以到頭來學生們越來越不服管教,開始胡作非為。
他無疑是個天才,但他只懂數學,生活幾乎不能自理。也因此,他無力於人際交流,自然也處理不好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於是,在選擇和被選擇之間,他丟掉了教師的工作,黯然回到故鄉。
不善與人交流、又只有數學這一門長處的他想起了他從小一直去的那家書店,開始在自家門前,推著裝滿書籍的小兒書,擺出來一個布滿一分錢、兩分錢小兒書和幾本平常百姓根本看不懂的數學書。
就這樣,在小小的書攤的支持下,陳景潤勉強擁有了一絲機會維持自己的生計又可以在路燈的昏暗燈光下,鑽研數學難題。
登峰造極,成就斐然
廈門大學的王校長在得知陳景潤現在的境遇之後,不忍一個可以為中國數學領域貢獻出一定成績的才子就這樣被世俗埋沒,於是派人給陳浸潤家裡送去了信,邀請陳景潤可以回到廈門大學裡,從事一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
為了更好的學習不同國家的數學知識,弄清數學題中的奧義,陳景潤在鞏固大學期間所學習到的英語之後,又攻讀了俄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多個國家的語言。
1956年,陳景潤第一次以自己的角度發表了《塔內問題》的學術性成果,被華羅庚驚喜地邀請到北京自己的數學討論會中做報告。
華羅庚
在親眼看到、聽到這個數學天才的報告之後,華羅庚驚喜不已,看到了中國數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後輩新銳,便不斷協調各個部門,終於在第二年爭取到陳景潤來北京自己身邊的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在研究所的的這段時間裡,陳景潤始終沒有放棄奪下數學界最亮眼、最珍貴的這顆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中「1+1=2」的論證。
他害怕自己耽誤舍友的休息,便找到了後院中一處不足三平米大廢棄的破舊廁所,找來一個沒用的床板和一盞昏暗的小油燈讀書,北京的冬天風像是刀子一樣,颳得人的臉和手生疼,陳景潤冷了就把小油燈離自己近一點,只有窗框的窗戶被陳景潤糊上了多少層紙。
就這樣,1966年,陳景潤從幾麻袋的草稿紙中激動地站立起來,因為他攻下「1+2」的世紀難題,成為數學珠穆朗瑪峰上的新高度的中國創造者。
數學上的巨人,卻是生活上的「瘸子」
陳景潤從小刻苦鑽研數學,不善與人溝通也不善自理生活,平時發的工資他不知道為什麼要籤工資條;日常理髮的過程中,他會因為想起了一個解題步驟轉身就走;平日戴的眼鏡被膠帶不知道纏了幾圈;就連後來自己有了孩子別人想要抱一抱,他都要求別人打好欠條才能抱一下。
陳景潤不懂世故,甚至有些木訥,然而他卻有著自己的人情和堅持。在華羅庚老先生的葬禮上,他出於尊敬讓人把他從輪椅上拽起來,這一站就是四十分鐘,這份堅持是他做人和成功的源頭。
我們常聽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等道理,卻很少有人能把這份力氣長久地堅持下來。
馬雲的網購事業在開始並沒有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在他的堅持下,他挨家挨戶登門到訪希望籌集到阿里巴巴的資金,最終成就網購時代。
薇婭李佳琦的網絡直播帶貨事業在開始被人認為是無稽之談,在他們的堅持下,一日一日的積累經驗和人氣,最匯總成就網絡直播帶貨的典範。愛因斯坦在製作燈泡的過程中經歷了幾千萬次的失敗,在他的堅持下,他不斷尋找新的材料嘗試,最終成就了擁有照明的世界。
在成功的道路上哪有那麼多理解和支持,只有不忘初心,把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目標不斷重複地放大和擦亮,才能不在世俗的混沌裡迷失自我。
陳景潤的成功是偶然的,更是必然的。偶然在於幾位恩師對他的引導,使得這塊金子沒有被埋沒,必然在於他的堅持和堅守,讓他在自己珠穆朗瑪峰的頂尖不懈攀登,成就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