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將有開放獲取雜誌

2020-12-05 丁香園

與《自然》和Plos One不同,同是世界出版領域的大腕,《科學》雜誌在當前開放獲取的歷史潮流面前似乎一直不為所動。不過,最近《科學》雜誌終於按捺不住,已經準備2015年啟動自己的開放獲取雜誌。這個計劃中的開放獲取雜誌名字Science Advances也非常響亮。這是《科學》後台老板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今天在芝加哥年會上發布的最新消息,《科學》主編也迅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文章,大力宣傳《科學》自己即將出生的新兒子。

《科學》主編Marcia McNutt說,Science Advances 將參照 Nature Communications或PNAS的編輯標準,致力於出版高質量學術論文。這暗示著AAAS將對新的雜誌質量有比較高的期望,不會單純為了豐厚的利潤發表一些灌水論文。

雜誌將依靠作者支付出版費運行,這是典型的開放出版模式,AAAS的CEO Alan Leshner說,新雜誌收費的標準將參考同級別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 4800-5200美元)。 Leshner和McNutt在明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的文章中解釋,新雜誌將吸收研究人員加入編輯隊伍,而不是採用完全獨立的專業編輯人員。Science Advances的啟航將給現在熱鬧的迅速發展的開放獲取出版市場增加了新的重要成員。現在幾乎所有重要的出版商和學會都在擺弄自己的開放獲取生意了。這意味著傳統的出版模式確實存在擴張困難的局面,無論你是誰,都不得不接受這種新得出版模式。湯姆森路透Web ofScience得資料顯示,2002年,開放獲取發行得論文數量只佔有2%得市場份額,2013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11%。

《科學》主編熱情洋溢的文章

AAAS是《科學》雜誌得出版商,致力於促進科學服務於全人類。《科學》得主要職責是將全世界最好得科學在最大範圍內傳播。隨著科學研究得投入不斷增加,越來越多高質量得研究不斷湧現,但是《科學》能容納得數量有限,無法跟上時代得步伐。一些非常重要寫作上乘並能引起廣泛興趣得佳作不得不因為空間限制被拒稿。儘管有許多高水平的雜誌可以給這些作者提供理想的發表去處,但許多作者仍希望發表在《科學》這種質量高發表速度快讀者群大的著名雜誌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並擴展目前《科學》雜誌的收稿範圍,如不僅局限於科學、工程、技術、數學和社會科學等論文類型。AAAS將在2015年正式啟動一個新的數位化期刊Science Advances。

新雜誌和《科學》一樣,鼓勵發表具有變革意義的研究論文。AAAS認為,現在科學已經變的越來越具有綜合性和交叉性,因此不限制具體的學科類型,以提供一個可以靈活涵蓋多學科的雜誌。新雜誌將致力於提供快速發表的途徑,只接受綜述和論著兩類文章,一些比較優秀的文章將會在《科學》上通過新聞和評述進行推薦。

為了方便作者和讀者,新雜誌將採用開放獲取模式,這種出版模式使通過作者提供出版費來運行。通過這種模式,出版規模只需要根據論文的質量,而不需要考慮其他制約因素。通過數位化出版方式,所有論文一旦被接受,都可以立刻允許所有讀者免費閱讀。《科學》長期努力使世界最窮的國家可免費閱讀同行評議論文的權利,Science Advances將讓AAAS成為基於網際網路的最大的國際科學家社區,這些科學家都希望能最快速了解最新的科學成果。

新雜誌將採用許多學會期刊的編輯模式,主編領導一大批副主編,這些副主編將由活躍的科學家擔任。行政工作將由《科學》雜誌總部負責,以快速提醒審稿專家,並保持稿件處理速度。那些由於出版空間問題,而無法在《科學》《科學轉化醫學》《科學信號》發表的論文,可以自動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注意這個規定將會導致這個雜誌上不同論文的檔次會有巨大差異,被《科學》因為版面被拒的稿件,有誰願意直接在這個雜誌上發表?除非這個雜誌的影響力真的足夠大)。這樣可以大大簡化論文發表過程不必要的審稿負擔,加快學術出版的速度,緩解審稿專家的壓力,減少作者反覆投稿的可能。

ScienceAdvances和《科學》的編輯模式不同,論文一旦接受可以立刻被公開,接受論文的唯一標準使論文的質量。接下來的幾個月,新雜誌希望招募雜誌主編、副主編和首發論文,希望這個新雜誌將成為科學社會閱讀高質量學術論文的新工具。


 


相關焦點

  • Elsevier的開放獲取雜誌說明什麼?
    (BBReports),這一個事件很有意思,因為這個典型的混合出版為主的雜誌,曾經強烈反對開放出版的主力,也開始動純開放雜誌的腦筋了,Elsevier曾經是出版領域的老大,現在好象以微弱差別讓位給Springer,Elsevier的開放雜誌說明開發出版確實成為所有出版領域的共識,或者是出版領域掙錢的重要模式之一。
  • Nature雜誌籤署首個開放獲取協議,將要OA了
    這項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協議將使德國各地的數百名作者能夠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他們的研究,因為它知道從發表之日起,它就對所有人開放。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化學,物理和技術科學委員會副主席克勞斯·布勞姆教授評論說:「有機會在《自然》這樣的高度選擇性和信譽良好的期刊上公開發表原始研究論文,這對科學家來說將是巨大的機會。
  • 違背「開放獲取」原則,《自然》雜誌機器學習新刊遭到抵制
    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去年 11 月宣布,旗下一份新刊《自然·機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將於 2019 年 1 月創刊。4 月 18 日,後者宣布正式接受投稿,卻不曾想,招致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界的一場大規模抵制。
  • 《自然》雜誌籤署首個開放獲取協議,一篇論文7萬5,所有人都能免費...
    根據為期四年協議的條款,籤約的機構將一次性支付 34 種期刊文章的免費閱讀和開放獲取,以及另外 21 種《自然綜述》的文章。發表每篇 OA 論文的平均成本約為 11200 美元(約合 7.5 萬人民幣)。這遠遠高於其他精選期刊收取的每篇論文 OA 費用(其價格在 6000 美元以下)。
  • 英國皇家學會創辦新開放獲取期刊
    英國皇家學會總部2月12日,美國科學促進會
  • 自然出版集團推出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
  • 羊毛出在羊身上:Nature出版集團宣布第一個開放獲取協議
    《自然》的出版商已經同意了它的第一個協議,允許一些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和其他33種自然品牌的圖書上發表文章。 發表在《自然》雜誌及其姊妹期刊上的研究是靠收費牆的,儘管這些雜誌有時會選擇發表開放獲取的文章。
  • 《自然》新增兩種開放獲取期刊—新聞—科學網
    記者2月18日從施普林格·自然中國辦公室獲悉,該集團新推出《通訊—材料》和《通訊—地球與環境》兩本開放獲取(OA)期刊。
  • 生命科學研究人員都需認識的10家開放獲取期刊
    有別於一般傳統訂閱期刊,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採用開放獲取期刊,藉由此策略達到更廣泛的傳播效果。該投放到哪一種社群、審查時間與費用的衡量、以及希望讓哪一類讀者看到自己的著作,這些都是期刊選擇時關鍵的考慮因素。
  • 語言不再是研究的障礙:開放獲取期刊顛覆英語在科學文獻上的主導地位
    倫敦和新加坡2018年2月1日電 /美通社/  OMICS International執行長斯裡努巴布-葛德拉(Srinubabu Gedela)博士表示,開放獲取科學出版事業正在打破語言上面的障礙。在公開獲取期刊上發表的科學研究能夠在不觸犯版權法的情況下,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 英國皇家學會開放雜誌今天上線
    今天,英國皇家學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開放雜誌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正式上線。該雜誌是近年來開放存取運動的產物之一。在今年二月份的時候,英國皇家學會就提出在年內啟動開放雜誌。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科學》(英文版)期刊開放獲取(OpenAccess...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科學》(英文版)期刊開放獲取(OpenAccess)出版採購項目》(英文版)期刊開放獲取(OpenAccess)出版採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北京市海澱大街8號中鋼國際廣場16層中鋼招標有限責任公司獲取招標文件,並於2020年12月14日 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 加州大學籤署大型開放獲取協議,《自然》論文將供免費閱讀
    期刊論文的開放獲取已成為學術出版重要趨勢。當地時間6月16日,美國加州大學系統(UC)和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宣布籤署一項突破性的開放獲取(OA)協議。根據協議,加州大學與施普林格·自然合作出版的論文將供全世界讀者免費閱讀。
  • 開放獲取大勢所趨丨JMCB即將加入Open Access行列
    原文轉載自「JMCB科學前沿」公眾號《分子細胞生物學報》(Journal
  • 自然和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共促開放獲取
    本報訊 施普林格·自然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國家科學圖書館)9月25日籤署合作協議,將通過GoOA平臺提供施普林格
  • BIO Integration 一本新的,開放獲取跨學科期刊加入ScienceOpen
    新的生物醫學跨學科雜誌BIO Integration (BIOI)填補了這一空白,幫助架起了學術界、臨床醫生和工業界之間的橋梁。ScienceOpen很高興與BIOI合作,為BIOI創建一個特色合集。作為一本完全開放獲取的英文期刊,BIOI的誕生將迅速推動現代醫學多學科觀點的進步及傳播。「BIOI將為研究者提供開放訪問平臺以促進學術交流,通過交流協作,開展科學探索,解決臨床問題。」期刊共同主編分別為中國廣州醫科大學陳智毅教授和中國浙江大學黃品同教授。
  • 喜訊:細胞出版社即日起全部支持開放獲取模式
    我們認識到,世界各地的作者有著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因此我們一直與所服務的學界合作,以測試和學習加速開放獲取的不同方式。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開放獲取出版商之一,愛思唯爾旗下的2,600種期刊幾乎全部支持開放獲取出版,其中包括500種完全開放獲取期刊。自2021年1月起,所有作者都可以選擇通過開放獲取模式在備受推崇、有影響力的細胞出版社旗下所有期刊上發表文章。
  • 【平臺推薦】開放獲取圖書平臺Intechopen
    關鍵詞:開放獲取;開放獲取圖書;IntechopenIntechOpen成立於2004
  • 探索新的開放獲取健康期刊
    ScienceOpen自豪地宣布,我們與Spotlight on Research (SOR)建立了夥伴關係,提高人們對SOR開放獲取、同行評議的健康期刊的認識。Spotlight on Research的使命是在易獲取、高質量、高透明度和公平性等方面成為在線學術出版的領導者,並成為所有從事和閱讀健康相關研究人群的首選同行評議來源。它的期刊旨在通過在網上免費提供高質量、以證據為基礎的健康信息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健康。
  • 轉發有禮 | Wiley醫學領域熱門開放獲取期刊影響因子及JCR排名
    Wiley被收錄的期刊中有56種是開放獲取期刊,37本開放獲取期刊的影響因子較去年有所上漲,26本期刊位列JCR分區排名1區,4本期刊收穫第一個影響因子。我們對健康科學領域的期刊進行了一些盤點,期刊涉及醫學綜合領域,免疫學,癌症,微生物學,心臟及心血管系統,神經科學,公共、環境及職業健康,獸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