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能長出生命嗎?

2020-08-18 唯資訊理論

生命只能是長出來的

搞人類社會科學,首要的任務就是需要理解生命,否則,都是空談。

生命到底是什麼?是碳氫化合物?你搞N輩子物理化學,都理解不了生命的本質。生命的本質是信息,只有從信息系統上看,才能理解生命的本質。

生命,是基於隨機的有限記憶信息系統,在一定的時空邊界條件下,能夠表達出相當的穩定和變化的平衡。

幾個要點:生命必須包含靈魂——「真隨機」。否則,再複雜,仍然還是機器。

生命必須是有限的,也就是存在外部。否則就是神。

生命的評判是主觀的,和你選取的邊界條件有關。你可以把一個非生命,通過變換邊界條件,轉化成生命;反之,亦可。

本質上講,任何客觀存在的信息系統都是生命,任何主觀認知內的信息系統都不是生命。因為你無法從主觀上構建真隨機,你自身就是個有限的信息系統,你是根本不能用有限來構建無限的。

生命最奇妙之處,就在能夠恰當的理解「隨便」,否則就是一個死的表格。

有一本《真隨機和邏輯的關係》,就是在講隨便的問題,如何恰當的理解和表達隨便,是生命的重要特徵。

舉個例子,你上飯店點菜,機器人服務員問你:「先生,你需要點什麼菜?」你說:「隨便!」,這時候,機器人如果給你端上來一盤螺絲釘,那麼你肯定會覺得他太笨,但它是有理由的,因為你說了,「隨便」,螺絲釘,為什麼不能滿足你的隨便呢?

所謂智能,就是能夠利用大量的隱含信息,恰當的表達隨便。螺絲釘顯然不是人吃的東西,這個隨便在這個場合下,一定不包含螺絲釘。

確定性問題,即能夠利用大量的隱含信息,恰當的表達隨便。確定性問題,即使再複雜,其實也是很簡單,無非是查個表格,統統能用軟體實現。

如果,你說隨便,機器人能夠正確理解,這時候機器人其實已經具有了初步的智能。

對於一個系統在進化中,起核心作用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相對獨立的「個體」和「外部」的關係,系統必須進化出相對獨立的個體,這裡,離散化的世界本源起到了決定作用,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具有一個明顯的與外部的分界,這對於系統的個體形成非常重要,這個分界可以表現在時空上,但根本上表現在信息上,相當於出現了一個特殊符號--終止符,為高級的信息組織提供了可能。

另外一個就是信息系統的組織結構,這樣的組織結構,就是我們看到的---多維分層組織結構。有了這兩個條件我們就能產生最基本的職能行為。

當然,中間還有兩個起作用概念,「記憶」和「反饋」,記憶和反饋,從概念上講,不是最根本的,是信息系統必然具有的兩大特性,「反饋」是變化的來源,這種變化來自於內部和外部,其根源是無道的隨機,要說在生命的長河裡,能不能找到點上帝的影子,那就只有這麼一點了,上帝就是一個無處不在的骰子。

「記憶」是一種慣性的表現,而且對於一個信息系統來說,這種慣性還表現為一種「規則」,這一點對於人腦和電腦的區別是顯著的,對人腦而言,不存在精確的存儲器,用來存儲集中的數據,人腦是用「規則」來實現記憶的,即修改「CPU」構架或修改「源程序」來記憶某件小事,這樣的信息系統,肯定能夠在於外部的作用條件下,以及原動力的驅使下,進化出高級智能系統。

目前,數學仿真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圈養一群數字小蟲,經過不斷的「訓練」,就能養成群居的習性。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這樣一個具有反饋放大能力的「濾波器」,不斷地在外部的刺激和內部隨機變化的條件下,努力的在維持其自我的存在。

生命是一種觀點,靈魂是一種態度,你認為她存在她就存在,你認為她不存在,她就不存在。

相關焦點

  • 人類能製造出巨型機器人嗎?
    高達、機甲獵人等巨型機器人是電影裡的常客,在現實中,我們可以製造出類似的巨型機器人嗎?也許最大的問題不是人類有沒有能力造,而是有沒有必要造。
  • 關於機器人的猜想:打麻將,阿爾法狗也能贏嗎?
    看來,已經沒有什麼能擋住人工智慧的腳步了。人工智慧究竟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生活,還是可怕的明天?智慧機器人的技術倫理底線在哪裡?本期搶頭條,關注人工智慧。  猜想1  「狗」能讓人生活得更美好?當某一天,它有了學習能力,會思考、能判斷,就算人類想伸手拔它的電源,恐怕也逃不過它的火眼金睛。只不過,弱弱地問一句,智慧機器人這麼「能」,真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嗎?  譬如,當你自信滿滿去應聘,信心十足地向對方提出薪酬要求,而你的競爭對手居然分文不取,且任勞任怨,你是不是恨得想咬對手?
  • 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火星,中國人來了,期待更多形態機器人在火星上工作
    眾所周知,火星是太陽系中唯一勉強能夠算得上與我們的家園地球相似的行星,也是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個可能進化出生命的行星,也是唯一可能被地球話而作為地球人第二故鄉的行星,於是正因為這些原因,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三十餘艘不同的探測飛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星機器人或者火星車。
  • 機器人真的能替代人類嗎?就從這裡開始吧
    長江TIME vol.1主播:有一種說法日本人選擇了機器人,美國人選擇了網際網路,後面造成了日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整個落後了,他們錯過了網際網路大潮,你應該能很明顯地感受到。過去機器人的工作非常井井有條、流程化、自動化,這是在額外的原理和幫助一下完成這項工作的。我們希望機器人能適應無序混亂的自然狀態,所以我們首先做的工作是偏重機器人的視覺感知和大腦運動部分,希望機器人能去適應無序混亂的自然狀態。主播:你們只做無序變成有序嗎?
  • 聽說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症?是真的嗎?
    你看過電影《超驗駭客》嗎?這是一部極具科技感的電影,至今依舊有許多的科幻片以這部電影科幻片為藍本。在這部電影裡,出現了的很多的高科技目前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實現,比如人工智慧和納米技術。關於人工智慧想必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了,本篇著重和大家探討一下納米技術。
  • 納米機器人你了解多少?它真的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
  • 在黑暗中「踢」出生命之光
    2020年12月03日 12:02 來源:新華網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南京12月2日電題:在黑暗中「踢」出生命之光
  • 陳根:日本推出的女性機器人,真的能成社會福音嗎?
    ,各種家務活都能通過語音操作實現。其實,仿生機器人在近幾年已有耳聞,而日本推出的這款既能滿足人類心理需求,又能滿足人們生殖衝動的女性機器人,會成為單身男性的福音嗎?未來的伴侶有可能被機器人代替嗎?她們不僅能察言觀色,還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廣大單身男性遇到煩惱時能幫他們排憂解難。當然,除了滿足單身男性同胞的心理訴求,更是直接解決了單身男性們的生殖衝動,可謂多功能一體化。但不得不承認,性別作為人類存在的一種交互機制,是無法迴避的。
  • 兒童機器人能成為孩子們的夥伴嗎?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接觸iPad、手機、智能產品的時間變長。 03 挖掘兒童喜好 根據動畫片或繪本的ip形象合作開發兒童機器人id設計,更能讓兒童喜歡和接受; 無ip授權的兒童機器人還可以設置多種顏色吸引兒童。
  • 人工智慧會成為殺人機器人嗎
    人工智慧會成為殺人機器人嗎 軍事科技與防務動 發表於 2020-03-26 11:15:38 還記得科幻電影《終結者2》裡天網對人類的倒戈,以及《復仇者聯盟2》裡人工智慧機器人奧創對人類展開的毀滅計劃嗎
  • 機器人能取代你的工作嗎?用計算器算算
    機器人能取代你的工作嗎?現在你可以通過一個適當的算法來判斷。                    你有膽量測下自己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嗎?即使你認為自己的工作很安全,但不要小瞧了技術進步的力量。早在2004年,一些專家認為開車是一項複雜的任務,不可能實現自動化,然而6年後,谷歌就宣布其第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的原型。餐廳服務員有94%的機會被機器人取代,儘管研究人員一開始也認為這是一個無法自動化的工作。
  • .| 三大先鋒機器人設計:從微米級的分子機器人到長肉的人形機器人
    機器之心在此對這三項研究進行了整理介紹,更多詳情請參閱 http://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2/4一、在體內進行醫療手術的微型機器人一項研究將科幻轉為了現實:研究者開發了一種能在身體內自由移動、相互通信、執行任務並在完成後降解的微型和納米級機器人。
  • 未來,機器人真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家人嗎?
    科技的進步讓AI機器人逐漸走入家庭,陪伴人類的生活,雖然它的存在可能成為全球特比是以亞洲為代表的高齡化社會的重要解決方案,但是否取代家人的珍貴价值還需很長的考驗!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家庭的組成也日趨多元,但你能想像機器人也能成為家中的一份子嗎?
  • 旨在營銷:「雷射打蚊子」 能成就機器人公司嗎?
    近日這家公司在機器人行業掀起了小小波瀾,原因是其官方推送了一篇軟宣文章《雷射滅蚊庭院星球大戰開戰在即——中國領先於世界的黑科技雷射滅蚊炮及雷射滅蚊機器人》。這篇標題略微拗口的文章推薦了鐳神智能的一款新產品——雷射滅蚊炮。把「雷射炮打蚊子」這種近乎科幻的描述落地為真實的產品,在機器人行業內部引起了爭議。但並不為人所知的是,該文章原本是被鐳神智能徹底否定的。
  • 女性機器人真的那麼無所不能?連體溫都能模仿,你會購買嗎?
    要說如今世界科技什麼行業最受關注,那麼無疑是人工智慧以及AI行業,而機器人又是該科技中的最高智慧結晶,相當於皇冠上最閃亮的寶石,而近期,女性機器人又火了,女性機器人真的那麼無所不能?連體溫都能模仿,你會購買嗎?
  • 海豹機器人療效被證實 機器能替代人類之愛嗎?
    這種名為琶羅(PARO)的機器人被證實對痴呆症患者有顯著的治療作用。研究觀察了920例在醫療過程中應用PARO海豹型機器人的痴呆症患者,總體對60%病患有顯著的冷靜效果,減輕了焦慮行為。在小海豹之前,已經有類似的機器小狗小貓問世。  機器伴侶早已經不是新鮮事。他們陪伴著老人、孩子和病患,貢獻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不足以顧及的關注。
  • 冰塊能做機器人嗎?點進來瞧瞧
    IROS的論文著眼於使用加法和減法兩種製造工藝從冰中製造機器人結構部件,目的是為機器人開發一種能夠表現出「自我重構、自我複製和自我修復」的概念。假設機器人將在到處都是冰的環境工作,那裡的環境溫度足夠冷,冰塊能保持穩定,理想情況下也足夠冷,機器人產生的熱量不會導致帶來麻煩的自融或短路。
  • 從各種機器人影視劇中探討機器人是否能真正的擁有感情
    從各種機器人影視劇中探討機器人是否能真正的擁有感情寫下這個標題後,筆者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最近的一次人工智慧的對決是我國圍棋九段,當時的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跟阿爾法狗之間的圍棋之戰。那場比賽,人類慘敗,可以說對於人工智慧來說,人類的智慧已經不能跟他們匹配,我們反而成為了笑話,仿若我們的智力在人工智慧的運算裡面變成了小兒科。
  • 為什麼機器人伴侶能陪聊、能做家務,卻不能普及?
    ,還把食品分發給現場的觀眾,這樣的智能程度嗎,足以勝任大部分的家務活。並且我上述提到的這些機器人,還是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的,而現如今已經是2020年,5G通信網絡的普及,其實讓數據傳輸速度進一步提升,對於整個機器人行業來說,意味著AI智能的運算速度,能夠繼續提升,同時機器人對於複雜指令的響應和處理速度,也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