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機器人療效被證實 機器能替代人類之愛嗎?

2020-11-24 新華教育

  毛茸茸的雪白小海豹在痴呆症患者腳邊爬行,情緒體溫和叫聲都可以隨患者反應改變,憨態可掬。它是臺機器。這種名為琶羅(PARO)的機器人被證實對痴呆症患者有顯著的治療作用。研究觀察了920例在醫療過程中應用PARO海豹型機器人的痴呆症患者,總體對60%病患有顯著的冷靜效果,減輕了焦慮行為。在小海豹之前,已經有類似的機器小狗小貓問世。

  機器伴侶早已經不是新鮮事。他們陪伴著老人、孩子和病患,貢獻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不足以顧及的關注。但是,我們仍然願意相信:無論技術如何發展,陪伴和愛是不能替代的,那是一個更微妙的領域。然而,隨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高速發展,所有的妙不可言是不是可以被分解為量化的指標,由超級電腦、好算法和新材料實現?那時,機器人不再限於控制體溫和鳴叫,還能捕捉表情和眼神,用柔軟溫暖的仿生皮膚輕撫我們的臉頰,說上那句最能觸動心靈的安慰。那時,機器已經足以替代人類去愛,並且愛地更好,我們的情感世界也會隨之改變嗎?

  電影《羅比》裡,一臺名為羅比的老式保姆機器人遠遠不及後輩功能更多觸感更真實,但它仍然默默守護著自己的小女孩,最終為她獻出了自己的機器生命。或許,到那時,情感反而會超越技術的發展,獲得更豐富的內涵。

相關焦點

  • 機器人能多大程度替代醫護人員
    打開APP 機器人能多大程度替代醫護人員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03-08 14:16:24 而對於物聯網時代的機器人而言,該機器人的數據接收量得到全面的提升——聲音、視覺、後端數據、加速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數據,對這類數據進行集中分析後,從而操控電機、LED、麥克風等設備,從而讓機器擬人化。 在這一過程中,基於物聯網平臺的機器人,可以在統一的指揮下,從而實現更為快捷和有效的行為,讓用戶可以安心的把各類活動及任務交給機器人處理。
  • 粒子機器人,能否敲開機器意識覺醒之門?
    從奠定了「機器人三定律」的阿西莫夫小說,到與人類纏鬥不休的《終結者》系列,亦或是充滿哲學浪漫色彩的《愛死亡機器人》,關於機器的善惡二元論,為科幻世界貢獻了無數經典,也成了智能科技領域中最接地氣、人人都能討論兩句的主題之一。機器人真的會擁有自主意識嗎?又會對人類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機器人書法表現強勢,會最終替代人類書法嗎?
    李世石與阿爾法狗的人機之戰搜狗CEO王小川在描述當時的情況時講到,在那次比賽中的確,阿爾法狗的橫空出世帶來的巨大衝擊,肯定不僅僅是俞斌、李世石等這樣的業內人士,可能會是各行各業各領域,乃至整個人類。近年來,繼圍棋這個可以計算勝負的競技領域之後,人工智慧機器人又挺進到新聞主播、詩歌、小說創作和中國書法等文化藝術領域。
  • 機器人真的能替代人類嗎?就從這裡開始吧
    過去機器人的工作非常井井有條、流程化、自動化,這是在額外的原理和幫助一下完成這項工作的。我們希望機器人能適應無序混亂的自然狀態,所以我們首先做的工作是偏重機器人的視覺感知和大腦運動部分,希望機器人能去適應無序混亂的自然狀態。主播:你們只做無序變成有序嗎?
  • 超越瓦力:那些替代人類完成髒亂差和繁重工作的機器人
    據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美國約四分之一的勞動力(約3600萬人)正面臨被自動化機器和機器學習替代的危險局面。機器崛起帶來的威脅也自然引發了一部分人的恐慌。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動化技術在相當層面所替代的是人類重複性、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或危險性較高,沉悶而單調的工作,諸如採礦、建築、能源開採、屠宰、垃圾處理等行業崗位。
  • 工業機器人對機器視覺技術的依賴有多大
    作為工業機器人的「大腦中樞神經」,人工智慧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直處於持續的高速發展階段,很多工業機器人也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智能化特點,但是還遠遠達不到人類所設想的智能化程度,羅馬非一日所能建成,機器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得非常智能化。
  • 機器替代效應下我們該何去何從?
    被機器替代的困擾已經蔓延好幾個世紀,工業革命,自動化生產線開始產生後,人就不斷抗拒著被機器替代的命運,但是這樣的抗拒又有多少的效果?技術一騎絕塵,從體力到腦力,未來很多傳統的崗位將被機器取代,儘管新技術會創造新職業和新機遇,但失業的苦澀,也許終將被這一代人集中品嘗。與機器人賽跑如今,一些世界著名製造業巨頭的最新工廠已頗具未來感:各種各樣精密的機器人逐漸代替笨重的機械、刺耳的隆隆聲,和渴望下班的年輕工人。
  • 《我這樣的機器》:未來人工智慧下人類的困境
    不在肉體,那麼「人性」在於我們的知識嗎?也不盡然。麥克尤恩筆下的機器人對知識充滿好奇,連晚上休息時都在知識的海洋中興致勃勃地遨遊,運用知識的能力也遠遠超出人類。也許是對於美的追求和感悟?很遺憾,麥克尤恩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亞當對於美有著人類不及的熱忱。他迫切地欣賞著人類文明所傳承下來的所有藝術作品,迫不及待地找主人公討論、分享,還孜孜不倦地創作俳句。
  • 性,愛,機器人
    是像《人工智慧》裡的Joe那樣的類人型機器人嗎?有著與人類無異的身體,可以歪歪頭就播放一首浪漫的音樂,還可以為你熱舞,甚至可以讓你愛過之後,「就不會再想找真的人類」。還是像《她》裡的Samantha那樣的虛擬機器人嗎?
  • 與機器人的愛與性——人機關係革命
    任何關於人類和機器人通婚的討論都繞不開一個問題:我們把智慧機器人看成何物?我們該如何定義他們?機器人的人格化將逐漸引發法律制定方面的問題。用不了多長時間,整個社會都不得不考慮,該如何看待機器人的身份。他們是人嗎?或者,他們是某一類人嗎?他們的法律身份是什麼?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應該遵循什麼法律?他們自身又應該遵循什麼法律?
  • 智力比拼人類敗下陣來,機器人會成為人類的神嗎
    很顯然,智能機器探索世界的速度遠遠比人類還要快,從前是人與人之間的智力比拼、崗位競爭,而現在卻要考慮機器人的存在!,而阿里巴巴在中國的人工智慧設計師每秒製作8000張海報是人類設計師無法匹敵的,更是有義大利的機器人鋼琴師Teo現場鋼琴演奏使觀眾大吃一驚,機器人的演奏節奏十分精準,速度超越人類。
  • 《機器紀元》當機器人毀滅人類!
    機器紀元 Autómata (2014)又名: 機器軍團 / 機械軍團類型: 科幻 / 驚悚製片國家/地區: 西班牙 / 保加利亞機器紀元的劇情簡介  ·  ·  ·  ·  ·  ·  21世紀中葉,地球環境遭到巨大的破壞,人類文明和信仰不可遏止地崩塌。
  • 人類無法永生?科學家找到替代方法,遭質疑:這還是人類嗎?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當然對於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對於人類嚮往的「長生不老」卻依然沒有實現,畢竟人類的生命雖然長達幾十年,但在地球的歷史中依然是非常短暫的。那麼人類真的可以「永生」嗎?科學家找到了替代方法,卻遭質疑:這或許並不是人類。那麼科學家用什麼樣的方法呢?
  • 理想的人類存於「機器之心」 | 朵雲·輕書評
    理想的人類存於「機器之心」 | 朵雲·輕書評 2020-09-16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類製造機器,終究會被機器毀滅,七部機器人毀滅人類電影
    現在科學家都在研究人工智慧,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就會像人類一樣,但是讓機器人擁有智慧究竟是利是弊呢?人類製造機器人,終究會被機器人毀滅,下面盤點幾部機器人毀滅人類的電影!寶萊塢之戀《寶萊塢之戀》天才科學家瓦西醉心於設計一款智慧機器人,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感情,仿照自己的外形,教與了機器人各種技能
  • 未來機器人會統治人類嗎?
    有人這樣認為:人類一定會被滅絕!你想想機器不需要吃飯 不能拿人當食物,再說機器也不需要情感 因為機器本來就沒情感 所以也不能拿人當奴隸或者寵物,然後機器無須人類的勞動 全部機械化 還需要容易犯錯誤的人類工作幹啥,而人類只會吃 還汙染環境 而且還毫無用處,所以人只能被滅絕!
  • 機器人真的可以替代我們嗎?
    博弈對決說:人類總有一天會發現:原來科技才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因為它的終極目的是把人變成機器,而把機器變成人。宇宙之王霍金就曾警告過人類不要過於依賴人工智慧,否則將來可能會被人工智慧主宰。這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其實真的不是危言聳聽。之所以說是危機,就是人類情感正在眼睜睜地退化!世界疫情爆發後,人們宅在家裡,聯繫變少,交往簡化,行程安排透明,似乎一切都可以量化!
  • 《機器之心》:人與機器人的特殊搭檔,逐步解開眾多謎團
    《機器之心》就是一部特殊的科幻類劇集。在這其中也涉及到了很多懸疑案件的調查,所以整體的元素融合也就帶來了更豐富的故事,值得去進行深入了解。    故事中的時間點已經設定到了未來,而人們已經在那個時候發明出了機器人,這些高端的機器人能夠幫助人類做任何工作,甚至還能夠成為一些警察的夥伴共同去調查一些案件。
  • 《西部世界》第三季開播,機器人會比人類更有人性嗎?
    當前,計算機或機器人正在逐漸成為某種具有一定自主性的能動體,原本只能由人類完成的各項工作開始被計算機接手,由機器來完成,例如開車、翻譯、文藝創作等。決策讓渡於機器蘊含著人工智慧的決策選擇優於人類的經濟動因。事實上,近年蓬勃發展的機器人產業,已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 海豹海豹,你會唱小星星嗎? | 一周科技
    海豹、蛋白質和氣候數據有什麼共同點?它們竟然都能和音樂擦出火花。Harvard Microrobotics Lab/Harvard SEAS哈佛微機器人實驗室的迷你飛行器「Robobee」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燈光的照耀下,這隻翼展3.5釐米、只有259毫克重的「機器蟲」拍動翅膀,獨自飛到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