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航天局回應了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透露,採樣的月球樣品即將入藏國家博物館進行展示和科普調研。此次嫦娥五號取回的月球樣本主要有三類用途:第一類,取樣最主要的目的是進行科學研究;第二類,為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有一部分月球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中方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
-
...月球樣品將用於博物館展示,我國是否要搞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回應
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在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月球樣品將主要用於三個目的:一是用於科學研究;二是一部分樣品將用於博物館展示和科普教育;三是根據國際合作公約,與世界各國科學家共享。
-
國家航天局:科學研究或作為國禮相送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指出,中國是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主要用於科學研究。此外,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國家航天局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目前正與相關機構研究洽談中。
-
月球樣品怎麼用?部分將進行公開展示
嫦娥五號探測器模型今晨,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呱呱落地」,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月球樣品怎麼用?成了網友朋友們關注的話題,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答了這個問題。
-
月球樣品即將在國家博物館對公眾展出
2月22日,國家博物館發布消息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本已運抵國博,策展團隊正在精心策展、布展中,即將面向社會公眾展出。
-
為何將部分月壤存放湖南韶山?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答案原來是……
毛主席故鄉將作為月壤異地災備點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表示,除了北京中科院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點以外,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作為異地災備點,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未來我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在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國家航天局透露: 火星...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來自種族的執念,月球土壤真的不能種菜!網友:無土栽培了解一下?
換句話說,我們挖了點月球土壤這個問題也有了答案——17日,國家航天局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還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入藏國家博物館
薛其坤在入藏儀式現場介紹捐贈實物(攝影/範立)2019年12月23日,清華大學物理系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入藏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照片
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12月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嫦娥五號攜帶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重量僅12克,需要在1秒鐘內完成展示動作。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科學儀器入藏國家博物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2月23日,清華大學物理系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入藏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向國博館長王春法介紹捐贈的科學儀器實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2012年底,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團隊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課題組於2013年將此項目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該成果被認為是凝聚態物理學一項非常重要的成就。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評價其為「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裡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入藏國家博物館
薛其坤院士介紹捐贈的科學儀器 潘旭臨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清華大學物理系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入藏儀式2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清華大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團隊將自主研發的分子束外延蒸發源爐、樣品臺、掃描隧道顯微鏡用杜瓦等8件研究中所使用關鍵性科學儀器實物捐贈給國家博物館。霍爾效應是一種常見的電磁現象,廣泛應用於磁傳感器和半導體工業。1980年德國科學家馮?克利青發現的整數量子霍爾效應以及1982年美國科學家崔琦和施特默發現的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向人們揭示出一種新的物質態:拓撲量子物態。
-
科普|月球上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
在月樣品保存和研究方面,2016年,我國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建成了月球樣品實驗室,包括殺菌和消毒實驗室、密封封裝裝置解封和樣品初步處理實驗室、臨時存儲和永久保存實驗室、科學分析與研究實驗室、手套箱高純氮氣供給實驗室等,將完成月球樣品接收、殺菌消毒、收集、檢查、分類、初步處理及存儲,以及科學分析和研究等工作。表取和鑽取的月球樣品的處理方式也不同。
-
月球「土特產」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有個劇透→
2月22日晚國家博物館發布消息:月球樣品已運抵國博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我們歡迎其他國家與我們共同開展類似像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合作,還有月球以遠的深空探測上,通過開展更多的合作,為增進人類福祉共同作出貢獻。」許洪亮說。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在接下來的計劃中,會考慮去月球背面進行採樣,因為人類還沒去那裡採過樣,有利於全世界的科學家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