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腦開發之超右腦照相記憶訓練
他曾對理科成績僅有30分左右的學生進行了右腦記憶訓練。
訓練內容:放置一些圖片,讓學生用語言將相鄰的兩張圖片聯想起來記憶。比如「石頭上放著草莓,草莓被鞋踩爛了」等。訓練結果:只能考30分的學生,均能能得滿分。
他指出,與左腦的語言性記憶相比,右腦具備另一種記憶— —圖像記憶,只見過一次的東西像照片一樣攝入腦中,印在腦海。只要開啟這種右腦記憶,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的人,同樣能擁有非常棒的記憶力。
這個實驗結論也讓我們明白,任何人均蘊藏著這種照相記憶的能力,重要的是怎樣通過訓練,把它激發出來。
接下來,測一測你的視覺想像力。你能內視到顏色嗎?或許你會說:「咦?這是咋回事?」
接下來,請按我說的做,先閉上你的眼睛,內視一下自己眼前有一幅紅色、黑色、白色、黃色、綠色、藍色然後又是白色的電影銀幕。看到了嗎?哪些顏色你覺得容易想像,哪些你感覺想像起來比較困難?還有,在哪些顏色上你需要用較長的時間?
當你有時間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可以經常重複做這一項練習。你會發現一次比一次更容易地想像顏色了。當然你可以做白日夢,從儘可能美好的、正面的圖像開始,因為根據經驗,正面的事物比較容易記在腦海裡。
照相記憶的一個基本前提是,你需要把資料轉化為清晰、生動的圖像:
清晰的圖像就是要有足夠多的細節,每個細節都要清晰。
假如你聽到「蘿蔔」這個詞,腦海中第一想像的是什麼?紅的,白的?葉子啥顏色?沾滿泥的樣子,還是很乾淨?圖像輪廓越明顯,細節越清晰,在腦子裡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越不容易忘。
那如果現在讓你想像一下「公交車」的圖標,你腦海閃現的是嶄新的還是老舊的?車多高、多長?車身廣告海報嗎?是停著的還是在跑動?車上很擁擠,還是人很少?
生動的圖像就是要充分利用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給圖像賦予這些感官可以感受到的特徵。
以上2個小例子用到視覺效果。其中,還能用到五感中的其他感官效果。公交車:笛聲,行駛中有沒有異響?蘿蔔:皮怎樣、香味、咬上去的味道?其他的你可以多發揮一下,觸類旁通。
另外,還可以採用誇張、擬人等各種方法來增加圖像的生動性。就拿「圍脖」來說,你可以想像:它特別長,長到能連接著天和地;它具備一個技能:能自動給人披上等等。
如果你想訓練成「看一眼就記住全像」的照相記憶,下面的兩個小訓練可以給你提供一定的幫助:
1、一心二用(5分鐘)
"一心二用"訓練就是鍛鍊左右手同時畫圖。準備一根鉛筆,左手畫橫線,右手畫豎線,要兩隻手同時畫。練習1分鐘後,兩手交換,左手畫豎線,右手畫橫線。1分鐘後, 再交換,反覆練習,直到畫出來的圖形完美為止。這樣做,可以強烈刺激右腦。
你畫出來的圖形自己滿意嗎?剛開始的時候畫不好是很正常的,不要灰心,隨著練習的次數越來越多,你會畫得越來越好。
2、想像訓練(5分鐘)
記憶圖像比記憶文字花時更少,且不易忘記。所以在我們記憶文字時,也能將其轉換成圖像,記起來就容易多了,效果也更明顯。
想像訓練即將要記的東西轉換成圖像,然後將圖像與圖像製造動態聯繫,通過這些聯繫很容易就可以記住內容和其順序。上面提到過,這種聯繫可以採用誇張,擬人等多個方式,圖像細節越具體、清晰越好。不過,這種想像不是虛無縹緲的,必須用一兩句話表達,否則就背離記憶的目的了。
照相記憶的培養,需要我們養成這樣的習慣:只要想記憶資料、信息等,就習慣性的去轉換成圖像來記憶,而且是堅持不懈的去訓練。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的記憶會發生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