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小百科:關於黑頭䴉鸛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2020-12-03 百聞動物

黑頭䴉鸛,拉丁學名Mycteria americana,也叫林鸛、樹林鸛,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鸛形目、鸛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Wood Stork,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是1758年。

黑頭䴉鸛是大型涉禽。體重最大可達4.5千克。羽色美麗,姿態優美。臉頰黑色,深褐色的頭部赤裸無羽,繁殖期變為紅色。橙黃色的嘴粗而長。脖子及胸具寬闊的黑色橫帶。頭的前半部裸出無羽,呈橙色。嘴橙黃色,長而粗,先端向下彎曲,腳亦特長,脛的下部裸出。成鳥上體白色,初級飛羽、外側次級飛羽和尾羽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內側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淡紅白色,羽緣和尖端粉紅色;小覆羽、中覆羽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和寬闊的白色羽緣;肩羽和大覆羽玫瑰白色。翼下覆羽和下胸寬闊的橫帶黑色,且具綠色光澤和白色羽緣。

黑頭䴉鸛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沿海海邊和紅樹林等水域岸邊,淺水處及其附近沼澤和草地上,非繁殖季節也常出現在農田和耕地。

黑頭䴉鸛結群繁殖於水中樹叢。於池塘、湖泊及河流的水邊取食,也流連稻田。白天常長時間地縮著脖子站在一個地方不動,顯得很懶散。有時又安閒地漫步在沼澤、草地上覓找食物。它主要以魚為食,但也吃蛙、爬行類、甲殼類和昆蟲等其他動物性食物,偶爾也吃少許植物性食物。通常成對或成小群在水邊淺水處覓食,在雨季食物豐富的時候也常成大群。覓食時常在水邊淺水處緩慢地行走,半張著嘴,腳一邊在水中或泥中移動,一邊探索,同時煽動兩翅幹擾它的潛在被捕獲物,有時也通過嘴在水中來回運動來探覓食物。飽食後常單腿站立在岸上休息,身體呈駝背狀。

黑頭䴉鸛產地在阿根廷、阿魯巴、巴哈馬、貝里斯、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巴西、加拿大、 開曼群島、智利、哥倫比亞、 哥斯大黎加、古巴、 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 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利南、千里達及托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多米尼加、牙買加。

黑頭䴉鸛是一個亞熱帶和熱帶物種,在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孕育。黑頭䴉鸛是北美唯一的鸛。在美國,有一個小的繁殖種群生活在佛羅裡達州、喬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以及北卡羅來納州東南部也發現有群棲。在美國東南部的數量由於三十年成功的保護工作而增加,已經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刪除,2014年,在聖卡塔琳娜州,巴西,其數量衰落同樣已經逆轉:在6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的闊別後,該物種又經常遇到了,特別是在圖巴朗河地區,它可能是巴拉那河地區的溼地的主要品種。在全球範圍內,自然保護聯盟認為這已經是一個無危物種,其生長範圍正在擴大。

該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3年瀕危物種er 3.1——無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rlyl物種說】今日--白頭䴉鸛(Painted stork)
    白頭䴉鸛,也稱彩鸛,為鸛科䴉鸛屬的鳥類,大型涉禽,身高約93-102釐米,體重2-3.5公斤,多數為留鳥。分布於印度、斯裡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四川、廣東、福建、海南、長江下遊、河北等地,主要棲息於棲息在湖泊、河流、水塘等水域岸邊及其附近沼澤和草地上,它們主要捕食小魚,營巢於靠水邊的樹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斯裡蘭卡。
  • 白頭䴉鸛消失50年後"重現江湖"
    白頭䴉鸛消失50年後"重現江湖"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6-17 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13隻珍稀鳥類白頭䴉鸛,這種鳥類在中國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了。
  • 惠東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攝像愛好者拍攝) 白頭䴉鸛,又名彩鸛,全球已面臨瀕危珍稀鳥類,日前,有攝像愛好者在我縣黃埠白沙村拍攝到這一珍稀鳥類,讓人非常驚喜。
  • 貴州發現13隻稀世野鳥白頭䴉鸛(圖)
    貴州發現13隻稀世野鳥白頭䴉鸛(圖) 2008年06月10日08:31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
  • 宜都發現一奇鳥 初步鑑定為非洲黃嘴䴉鸛(圖)
    宜都發現一奇鳥 初步鑑定為非洲黃嘴䴉鸛(圖)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gt;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何輝 李風見習記者龍威張欣)宜都市民劉金星稱,3日下午,宜都市一山中發現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鷸、鶇、鴝、鶲、鵯、鸛、䴉……這都是啥鳥?
    最近,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身邊的鳥兒多了起來 「城市裡到處高樓大廈,哪有鳥啊?」 誒……你錯了 其實,它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安家在公園樹林、路邊行道樹,甚至小區灌叢中 只不過我們沒有留意到它們而已
  • 這個接待過貓頭鷹、梅花鹿、黑頭鸛的派出所 最近又火了一把!
    這個接待過貓頭鷹、梅花鹿、黑頭鸛的派出所 最近又火了一把!說來也巧,近幾年在寧安市公安局第四派出所總能接到類似警情:救助貓頭鷹、援救梅花鹿、拯救黑頭鸛......今天要聊的這起警情,也與救助野生動物有關,而且今天的主角來頭不小——一隻東方白鸛。
  • 動物小百科:關於河豚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河豚,拉丁學名是Platanistoidea,英文名River dolphin2,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真獸亞綱、鯨目、齒鯨亞目、淡水豚總科的一種動物,生活區域是大型淡水河流。其體形比海豚大,它們可以長到3米長。
  • 動物小百科:關於蒙古安氏中獸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面熊,但根據最新研究在南美發現的巨型食肉目熊科動物Arctotherium angustidens,體重估計達1.6-2噸,很可能在安氏中獸之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作為最大的熊科動物乃至陸生肉食哺乳動物,體型估計不比一隻小型亞洲象小,但由於過於龐大笨重,只在早更新世生活過一段時間,進入中更新世便已經絕滅。
  • 中國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名錄
    中國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名錄   中國一類保護動物: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  熊猴 臺灣猴 豚尾猴 大熊貓 紫貂 貂熊 蜂猴所有種  雪豹白暨豚 金絲猴所有種  儒艮 野駱駝 野馬 亞洲象 黑麂 梅花鹿 葉猴所有種  麋鹿 豚鹿 鼷鹿 白唇鹿 坡鹿 蒙古野驢 中華白海豚  北山羊 河狸 塔爾羊 野牛 野犛牛 西藏野驢 臺灣鬣羚  馬來熊 藏羚 扭角羚 赤斑羚 普氏原羚 高鼻羚羊  脊索動物門->鳥綱  白鸛 黑鸛
  • 動物小百科:關於藏狐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藏狐,拉丁文學名是Vulpes ferrilata,英文名Tibetan fox,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狐亞科、狐屬的一種動物,藏名音譯是博吉瓦瑪。其在防治草原有害類動物也起有一定作用。藏狐主食鼠類,對農牧業十分有利,亦為益獸。據調查統計,藏狐在西藏的最高分布密度為0.9175隻/km,最低至0.003隻0/km。按此密度,以62萬km 棲息面積計算得種群數量為3.7125±10414隻,全區藏狐數量為37125~10414隻。70年代,昌都地區年收購皮張約200張,不足50張。
  • 動物小百科:關於叉尾魚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食性:幼魚主要攝食個體較小的水生生物,如輪蟲、枝角類、水生昆蟲等;成魚則以浮遊動物、各種蠅類、搖蚊幼蟲、軟體動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種子和小雜魚為主食。在人工飼養下,各生長階段均喜食人工飼料。斑點叉尾魚日夜均攝食,且有集群攝食的習性,主要以底層攝食為主,但幼魚有時也遊到水面攝食。
  • 朱䴉屬鸛形目䴉科,號稱"東方神鳥",粉羽白翅,形態優美—— "川001...
    朱䴉屬鸛形目䴉科,號稱「東方神鳥」,粉羽白翅,形態優美。和大熊貓一樣,朱䴉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中國僅存2000多隻,屬瀕危物種。   半個世紀以前,四川廣元最後一次發現朱䴉的活動痕跡,從此以後四川就再沒發現過。1981年,中國科學家在陝西漢中洋縣發現7隻野生朱䴉,拉開朱䴉的種群復興大幕。
  • 關於大熊貓你不知道的事情
    在我們的印象中大熊貓是吃竹子的,但是這貨卻長了一個食肉動物的胃。大熊貓雖然也具有食肉動物吃肉的潛力,但它很少捕食動物或動物的屍體,這並不是它不喜歡吃肉,而是缺少機會。因為在大熊貓的分布區裡,大型的食肉獸很少,沒有多少殘屍剩首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經常去捕捉鼠類等小動物,所得到的營養卻常常不足以抵償消耗掉的能量。
  • 動物小百科:關於奧氏更格盧鼠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奧氏更格盧鼠,拉丁學名為Dipodomys ordii,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齧齒目、更格盧鼠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Ord's Kangaroo Rat,命名人為Woodhouse,命名時間是1853年。
  • 動物小百科:關於褐頭鳳鶥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褐頭鳳鶥,拉丁學名是Yuhina brunneiceps,英文名Taiwan yuhina,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畫眉科的一種動物。該物種雌雄羽色相似。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動物小百科:關於狗鯊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狗鯊,拉丁名為是Chiloscyllium punctatum (J P Müller et Henle,1838),也稱點紋斑竹鯊,英文名Brownbanded bambooshark ,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魚綱軟骨魚綱、板鰓亞綱、鬚鯊目、天竺鯊科、斑竹鯊屬的一種動物。
  • 你知道世界上最奇特的鳥喙長什麼樣子嗎?
    Mulvihill認為,只要稍加觀察與思考,你就能從鳥喙的特點知曉鳥兒的生活方式。   南美洲東部的黑剪嘴鷗(Black Skimmer)是唯一具有反顎特徵的鳥類,即下顎比上顎更長。在掠水捕食時,這樣的結構能夠防止掙扎的獵物跑掉。
  • 動物小百科:關於黑兀鷲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黑兀鷲,拉丁學名為Sarcogyps calvus,俗名印度黑兀鷲,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隼形目、鷹科、禿鷲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Red-headed Vulture。它主要以大型動物的屍體為食,發現食物之後,便飛落到目標的附近,首先察看周圍的動靜,然後才走近食物。取食時把頭部鑽伸到動物屍體的腹腔裡去啄食內臟和肌肉等,因此裸露的頭部和頸部也正是長期適應這種取食方式的結果。它的嘴看上去十分強大,但比其它猛禽的嘴較軟,對攝取新鮮肉類並不「得心應手」,而它的爪子也不象其他猛禽那樣銳利,所以很少捕食活的動物,只能撕裂腐敗、軟化後的動物屍體。
  • 動物小百科:關於多疣壁虎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多疣壁虎,學名為Gekko japonicus,別名四腳蛇,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雙孔亞綱、蜥蜴目、蜥蜴亞目、壁虎科(Gekkonidae)的一種動物。本物種雄性全長mm,雌性全長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