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閱讀:科學家造出可以鑑別威士忌的「人工舌頭」

2020-12-05 網易教育

Being palmed off with a young whisky when expecting an 18-year-old single malt can be a glass-half-empty moment. But now scientists have developed an 「artificial tongue」 that might make such skulduggery a thing of the past.

在滿懷期待地品嘗十八年陳釀單一麥芽威士忌時,喝到的卻是一杯當年的新貨,實在是件令人沮喪的事情。現在,科學家們研發出了一種「人工舌頭」,可以讓這種煩心事兒成為過去時了。

The team, based in Scotland, say their device can be used to tell apart a host of single malts – a move they say might help in the fight against counterfeit products.

這個蘇格蘭的團隊聲稱,他們發明的裝置可以用來區分很多種單一麥芽威士忌——這樣就可以打擊那些假貨了。

"You could train your particular 『tongue』 to know what one of these whiskies 『tasted』 like, so that when the fake stuff came along it could identify it and when the real stuff came along it could confirm that it was the real stuff,」 said Dr Alasdair Clark, the lead author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來自格拉斯哥大學的阿拉斯代爾·克拉克博士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你能訓練一種特別的『舌頭』,讓它了解某一種特定的威士忌的味道,然後當它嘗到假貨的時候就能鑑別出來,嘗到真貨的時候也能確認一下。」

Clark said the technology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a small, portable device and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from identifying poisons t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rivers.

克拉克說,這項技術可以整合進一個很小的便攜裝置中,應用範圍也非常廣泛,從試毒到監測河流水質都能幹。

"Initially we thought of it more for sort of production line, quality control maintenance, [for example] if you are an apple juice company and you want to make sure that the apple juice you make on Tuesday is the same as the one that you made last week,」 said Clark.

「最早我們是想把這項技術用在生產線的質量控制上的,比如,你開了家生產蘋果汁的公司,那你就得保證這周二生產的果汁和上周生產的嘗起來是一樣的,對吧?」

Writing in the journal?Nanoscale, the team describe how their artificial tongue is based on a glass wafer featuring three separate arrays, each composed of 2 million tiny 「artificial taste buds」 – squares about 500 times smaller than a human taste bud, with sides just 100nm long.

研究團隊在《納米尺度》期刊上發表了文章,描述了他們的「人工舌頭」是如何搭建在一塊玻璃薄片上的。這個玻璃片有三組獨立的陣列,每一組都包含200萬個正方形的微型「人造味蕾」——每個邊長只有100納米,是人類味蕾大小的五百分之一左右。

There are six different types of these squares in the device, three types made from gold and three from aluminium. Each of the three arrays contain one type of gold and one type of aluminium square.

設備中有六種不同的「方塊」,三種由金製成,另外三種由鋁製成。每一個陣列都含有一種「金方塊」和一種「鋁方塊」。

When light is shone on an array, it interacts with the electrons at the surface of the squares, resulting in dips in the reflected light which can be measured. These dips appear at slightly different wavelengths depending on which type of square the light interacts with.

當光照到一個陣列上時,會與這些方塊表面的電子相互作用,造成可以檢測到的反射光降低。根據與光相互作用的方塊種類不同,這些反射光的強度下降反映在略有不同的波長上。

Crucially, these dips shift depending on the liquid surrounding the arrays. The upshot is that each liquid gives rise to its own 「fingerprint」 of measurements. That means the device can be used to tell apart different liquids – and even identify them if they have been recorded before – without revealing their makeup, rather like our own tongues do.

但更關鍵的是,這種反射光的下降會隨著陣列周圍的液體不同而變化。結果就是每種液體都會產生一種屬於自己的「指紋」。這樣設備就能用來區分不同的液體了,如果液體特徵之前被記錄過,那麼這個「舌頭」就能把它認出來。但其實它並不知道這個液體裡面到底有些什麼——就和我們自己的舌頭一樣。

"Your tongue can’t tell you what is in black coffee, but it knows what black coffee tastes like,」 said Clark.

克拉克說道:「我們的舌頭也不知道黑咖啡裡有什麼,但是它能嘗出來那就是一杯黑咖啡。」

While this 「artificial tongue」 is not the first to be made, the team say its arrangement of artificial tastebuds is a step up from previous approaches, making the device smaller and speeding up information gathering.

儘管這不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舌頭」,但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的人工味蕾設計比以往的設計都更進一步——裝置更小,收集信息也更快了。

To test their device, the team covered their 「artificial tongue」 in seven different single malt whiskies in turn, as well as water, 40% vodka, and ethanol in water.

在測試中,研究人員把「人工舌頭」放到了7種不同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水、40度的伏特加以及酒精裡。

The team found that the device produced a different pattern, or fingerprint, of results for each of the whiskies, allowing them to tell apart a range of drams including 12- and 18-year-old samples of Glenfiddich, 10-year-old Laphroaig and Glen Marnoch’s single malt Rum Cask. The team suggest this is due to tiny differences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components – aromatic chemicals produced plants such as vanillin and terpenes.

研究團隊發現,「人工舌頭」給每種威士忌都生成了不同的「模式」,或者指紋,讓研究團隊能夠區分出12年和18年的格蘭菲迪、10年的拉弗格和格倫·馬諾奇的單一麥芽朗姆酒樣品。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區別來自於不同威士忌中的各種芳香化合物成分,比如香蘭素和萜烯的微小差別。

"Although [the whiskies』] 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pretty similar, the way that we have designed the experiment means that we can still separate them out as separate entities,」 said Clark.

克拉克說:「儘管組成這些威士忌的化學成分非常相似,但研究人員設計的實驗方法還是能把它們區別出來。」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鄭娟_NQ0738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出「人工舌頭」,可以品出不同年份的威士忌
    最近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團隊開發一種「人工舌頭」,可以品嘗出不同年份的威士忌。雖然號稱「人工舌頭」,但它實際上只是一塊微小的玻璃晶片,但「麻雀最小五臟俱全」,根據該團隊介紹,這塊「人工舌頭」由三個獨立陣列組成,每個陣列中包含了 200 萬個「人工味蕾」,這些「人工味蕾」比人類味蕾小 500 倍,邊長只有 100 納米。
  • 藉助雷射光譜學方法鑑別名貴威士忌
    由物理學與天文學學院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分析方法》雜誌上。他們提出了一種使用雷射的方法,可以透過酒瓶鑑識內容物。無需開封。雷射光譜學方法是將雷射照射到物質中,然後樣品會將光散射為不同的顏色。
  • 雙語閱讀:德國科學家發明3D"隱形鬥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德國科學家發明3D"隱形鬥篷" 2013-01-21 15:1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科學家造出一臺「人造蛛絲紡織機器」
    科學家造出一臺「人造蛛絲紡織機器」 2017-01-13 13:50:13 來源:全球紡織網 在自然界中,蛛絲是一種可以打造超強織物的神奇材料,但此前人工一直很難達成
  • 威士忌存放攻略
    威士忌存放這個問題,對愛酒之人來說寬容度相信已是頂級了威士忌就是可以這麼隨性啊,威士忌就像吸血鬼,吸乾我的錢包,而且好好處理的話,長生不老絕不是問題。絕大部份的威士忌都是以軟木塞作瓶封的,而沿用旋轉蓋的則多以日本威士忌為主。不同於部份葡萄酒需要側放讓酒體與木塞和空氣發展和成長,而威士忌於裝瓶後味道就已定案了。更甚的是,威士忌木塞的設計是以多次使用為重心,所以密封的能力差很遠。如果木塞長期被超過40%酒度的威士忌浸著,絕對有可能被侵蝕和汙染,所以如果你的威士忌是用軟木塞的話,請記得豎直放置。
  • 威士忌貯藏秘笈
    開瓶後的烈酒,品質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一定不是越久越好。 當然,相對很多酒而言,威士忌的存放已經算是相當寬容了。即使開瓶後不能一次喝完,只要保存得當,凍齡也是可以實現的。 對於威士忌的存放,需要分兩種情況來處理,分別是開封前及開封後。
  • 讓納米舌頭盡情地釋放味覺
    圖源: Pixabay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由納米顆粒構建的「人造舌頭」,可以快速分辨糖漿的味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造舌頭」可以用來輔助甚至代替品酒師。楓糖漿在加拿大素有液態黃金之稱,加拿大的科學家以此來測試「人造舌頭」的功能。這款「人造舌頭」鑑別的結果,可以通過比色法顯示出來。
  • 愛因斯坦為什麼在拍照時吐舌頭?並非人工修改,真實原因讓人心疼
    愛因斯坦為什麼在拍照時吐舌頭?並非人工修改,真實原因讓人心疼很多時候,人們往往無法理解那些天才,因為他們總是做出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出來,或許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區別,相信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提出了相對論,光速限定理論等等,為後面科學家研究太空奠定了基礎,愛因斯坦能提出這麼多理論,智商當然是非常高的了!
  • 泥煤威士忌哪家強,艾雷島酒廠都是王
    ,自然會想到蘇格蘭艾雷島,這是一座單一純麥威士忌的聖殿,擁有眾多的信徒。威士忌的泥煤風味是如此明顯,以至於人們對強烈的泥煤味也愛憎分明,愛他的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討厭的人看他就像看到煤油一樣。    你可以從阿貝10年找到真正艾雷島泥煤風格的靈魂。
  • 雙語閱讀:驢子與蚱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驢子與蚱蜢 2012-03-14 17:28 來源:網絡 作者:   AN ASS having
  • 科學家首次創造出類似舌頭紋理的3D列印軟表面
    由利茲大學科學家領導的英國研究人員與愛丁堡大學合作,首次能夠3D列印出像人類舌頭一樣質地的合成軟表面。這一壯舉為測試食品的口腔加工性能、營養技術、製藥和治療口腔疾病的療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當前的流行病和所需的社會距離對這一領域的消費者試驗構成挑戰的情況下,創造一種合成的類似舌頭的表面尤為重要。大多數人可能很少想到自己的舌頭,但它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生物表面,給人工複製這一構造帶來了挑戰。重新創造人類舌頭的表面有數百個被稱為乳突的小芽狀結構,這使其具有粗糙的質地,加上組織的柔軟性,從機械的角度創造了一個複雜的結構。
  • 威士忌加水更好喝?專家為你揭示真相!
    BK解釋說:「威士忌的口感主要來源於其中的雙親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s),這種分子包含親水和非親水部分,愈創木酚就是這樣一種分子」。通過計算機模擬顯示: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當酒精濃度在45% ABV以上時,愈創木酚主要集中於酒液與空氣的交界處。「也就是說,一杯威士忌的愈創木酚主要聚集在其液體表面,而正是愈創木酚使得人們可以聞到和嘗到威士忌的香味」RF進一步解釋說。
  • 英國科學家3D列印仿生舌頭,具有潛在的味覺功能
    從科學家利茲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具有三維印刷的合成舌,這可能是能夠感測在食用香料。 微型芽的兩種特定類型出現在掃描中最頻繁:白色絲狀和紅色真菌狀****狀,導致科學家優先考慮將它們包括在人工製成的口腔器具中。
  • 雙語閱讀:科學家製造出了吃塑料的「超級酶」,塑料汙染有救了
    科學家製造出了吃塑料的「超級酶」,可以在幾天之內就把塑料瓶子給分解乾淨翻譯:塗博士全世界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的塑料,而大多數的塑料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分解掉。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通過改變食塑菌蛋白質的基因結構,科學家成功製造了一種「超級酶」,它可以在幾天之內將那些常見類型的塑料分解回收。
  • 今天,6瓶三得利威士忌飛向了宇宙
    山崎、白州和響的母公司三得利聯手日本太空探索署(JAXA),在8月16日將6瓶威士忌搭載白鸛號運載飛船(Kounotori)上,飛向廣袤無垠的太空。送你一首Frank Sinatra的《Fly Me to the Moon》,權當背景音樂吧。
  • 科學家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原標題:科學家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向創造新生命形式邁出重要步伐)
  • 「生命之水」: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及日本威士忌收藏指南
    佳士得倫敦名酒部主管Noah May在此以將於或曾於佳士得香港上拍的蘇格蘭威士忌及日本威士忌拍品為例,為您介紹世上最頂級的珍藏威士忌。威士忌被稱為「生命之水」。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會用不同的天然穀物釀造威士忌,但最值得收藏的頂級佳釀還是由蘇格蘭和日本出品。這兩個國家釀造威士忌的歷史悠久,並擁有源遠流長的傳統。
  • 美科學家造出空中「聲波瓶」
    原標題:美科學家造出空中「聲波瓶」   科技日報訊 美國能源部(DOE)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新開發出一種在空中製造「我們想不靠人工介質也能彎曲聲波場。」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分部主管張祥(音譯)說,「我們的瓶子束技術能設計併合成『聲波瓶』,引導聲波按設計的曲線通過齊性空間,而無需介質材料或其他任何人工設計材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4日報導,研究小組創造的「聲波瓶」有著三維曲線外殼,由高聲壓壁包圍著內部零壓區,瓶子狀的聲波集中為一束,沿著外殼曲線傳播。
  • 法國宣布造出「人工精子」!可生育後代 -法國,研究,人員,人工,精子...
    研究團隊造出了類似於體內生物反應爐的環境,一開始,他們使用老鼠細胞來實驗,接著用了猴子細胞,最後使用人類細胞。報導稱,這項研究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實驗室中重建複雜的生理發展過程。在人體中,未成熟細胞成為精子,大概需要72天。
  • 生命之水:蘇格蘭威士忌
    最早記錄蘇格蘭威士忌的釀造蒸餾是在蘇格蘭1494年的一份財政稅收記錄中,原文是「Eight bolls of malt to Friar John Cor wherewith to make aqua vitae」,意思是「修道士約翰科(John Cor)需要8蒲耳麥芽來釀造生命之水」,經換算,這個數量大約可以釀成1,500瓶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