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2020-11-28 網易科技

(原標題:科學家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向創造新生命形式邁出重要步伐)

據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 (記者林小春)由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宣布,他們通過優化人工鹼基等途徑,製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對未來的生物醫療開發具有重要意義,也朝著創造新生命形式邁出重要一步。

「我們讓這個半合成有機體更加像生命,」負責這項研究的斯克裡普斯研究所教授弗洛伊德·羅梅斯伯格23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自然界所有生命的遺傳物質由4個鹼基構成,分別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鳥嘌呤(G),其中A與T,C與G分別配對。

2014年,羅梅斯伯格等人宣布,他們製造出兩個相配對的人工鹼基X與Y,並將這個新的鹼基對成功插入大腸桿菌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中,製造出第一個半合成有機體。

人工鹼基研究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2014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但不足在於,所製造的半合成有機體生長緩慢,而且非自然鹼基X與Y無法永久性傳遞下去,會隨著細胞的分裂很快消失。

在新的研究中,羅梅斯伯格等人進行了三大改進。首先,他們優化了所使用的核苷酸轉運工具,加快了大腸桿菌的生長速度,並在分裂時容易保留鹼基X與Y;第二,人工鹼基Y獲得優化,更容易在DNA複製過程中被合成DNA分子的酶識別,從而讓細胞更容易複製人工鹼基對;第三,研究人員利用最新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開發了一個查錯工具,它會把不含X與Y鹼基對的基因序列視為外來入侵者,這樣不含X與Y鹼基的細胞將被銷毀。

實驗結果顯示,優化後的半合成有機體細胞分裂60次後依然保持有X與Y鹼基。羅梅斯伯格據此認為,他們的改進措施讓半合成有機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能無限保留兩個人工鹼基。

羅梅斯伯格還強調,這項工作使用的是單細胞生物,而不是更複雜的有機體。所製造的半合成有機體的實際應用目前還是零,只能用來存儲基因信息,但將來可用於幫助創造單細胞有機體的新功能,從而在新藥研發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張潔_NT5630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製造出「穩定」的半合成有機體
    摘要:2014年,羅梅斯伯格等人宣布,他們製造出兩個相配對的人工鹼基X與Y,並將這個新的鹼基對成功插入大腸桿菌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中,製造出第一個半合成有機體。羅梅斯伯格據此認為,他們的改進措施讓半合成有機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能無限保留兩個人工鹼基。
  • 美科學家開發出活的有機體 向人造生命邁出重要一步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研究人員在創造人造生命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他們開發出一種既包含天然DNA又包含人造DNA的活的有機體,而且它能夠創造全新的合成蛋白質。據路透社11月29日報導,這項發表於英國《自然》周刊的研究使科學家們更接近於在實驗室中製造出定製蛋白質。
  • 美國科學家造出最簡單人造合成細胞:只含473個基因
    美國科學家24日宣布設計並製造出最簡單的人造合成細胞,其基因組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基因組,僅包含維持生命必需的基因。這被認為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將有助推進對生命奧秘的認知。 這項由美國基因組研究先驅克雷格·文特爾領導的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他們的人工合成細胞中僅僅包含473個基因,是生命世界中基因數量最少的有機體,但依然具有自我複製能力。
  • 美國造出最簡單的人工合成細胞:473個基因
    美國科學家24日宣布設計並製造出最簡單的人造合成細胞,其基因組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基因組,僅包含維持生命必需的基因。這被認為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將有助推進對生命奧秘的認知。這項由美國基因組研究先驅克雷格·文特爾領導的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他們的人工合成細胞中僅僅包含473個基因,是生命世界中基因數量最少的有機體,但依然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相比之下,人類的基因數量超過2萬個。
  • 美科學家造出空中「聲波瓶」
    原標題:美科學家造出空中「聲波瓶」   科技日報訊 美國能源部(DOE)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新開發出一種在空中製造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分部主管張祥(音譯)說,「我們的瓶子束技術能設計併合成『聲波瓶』,引導聲波按設計的曲線通過齊性空間,而無需介質材料或其他任何人工設計材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4日報導,研究小組創造的「聲波瓶」有著三維曲線外殼,由高聲壓壁包圍著內部零壓區,瓶子狀的聲波集中為一束,沿著外殼曲線傳播。聲波由直徑1.5釐米、間隔2.5釐米的揚聲器陣列產生,頻率為10千赫。
  • 科學家發現半胱氨酸的合成可能是生命起源中的一個關鍵步驟!
    儘管它對現在所有的生命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尚不清楚半胱氨酸最初如何在地球早期形成的。半胱氨酸(cysteine,C)然而,最近由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的研究人員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UCL的科學家重複了在生命起源時半胱氨酸是如何形成的過程。
  • 科學家室溫下幾分鐘內造出鑽石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時間,而以往合成人工鑽石總離不開高溫。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期在室溫下用短短數分鐘造出鑽石,實現突破。研究成果刊載於德國納米技術類半月刊《斯莫爾》雜誌。來源: 大連晚報
  • 有機體
    1838~1839年間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 (Matthias Jakob Schleiden) 和動物學家施旺(Theodor Schwann) 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德國科學家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觀點
  • 什麼是半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適合什麼車
    半合成機油是由國際III類基礎油調製而成的潤滑油,在礦物油的基礎上經過加氫裂變技術提純後的產物。具體是由礦物機油和全合成機油按4:6的比例混合,再添加一些添加劑製成。半合成機油一般適合中低檔自然吸氣發動機車型,只要不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或是高檔、大型SUV車型,都可以使用半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的更換周期在8個月左右,一般為7000公裡左右就要更換。機油的更換周期並沒有固定的期限,具體需要根據實際的駕駛環境和駕駛習慣來決定,駕駛環境比較惡劣時,需要提前更換,而且汽車使用的機油類型也要參考汽車保養手冊上的建議。
  • 「超自然」鹼基對成功生效,已在半人造生命體中合成新蛋白
    現在,研究人員打破了這些規則,在 Floyd Romesberg 位於聖地牙哥的實驗室,科學家通過擴展基因編碼,在培養的細菌中增加了一對「超自然」的鹼基對:X 和 Y。更令人驚奇的是,細菌可以利用這對超自然鹼基對編碼新蛋白!這一突破一舉改變了大眾對於生命遺傳信息的認知,堪稱「顛覆遺傳密碼」的成果。
  • 科學家發現地球可能是一個「超級有機體」,這是怎麼回事?
    但是隨著科學家的研究逐漸發現這個理論就是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的「蓋亞假說」,他認為像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大氣中的成分應該是很不穩定的,比如金星或者火星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地球的大氣基本可以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內,經過不斷的研究後,他提出地球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超級有機體」。
  • 全合成潤滑油、半合成潤滑油、礦物潤滑油都是什麼原理?
    開門見山,我們今天來跟大家詳細聊一聊潤滑油的那些分類,說清什麼是全合成潤滑油、半合成潤滑油、和礦物潤滑油。 它包括合成酯類,聚α-烯烴(PAO)、聚醚類、矽油等,其成分與石油烴類不同。半合成油指的是合成油與礦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的潤滑油。 由於合成油的原材料貴,合成工藝複雜,投資高,因此合成油及半合成油的價格普遍比礦物油高。
  • 不可思議:科學家人工合成DNA創造新生命
    如今該團隊終於找到了使它們保持活力的方法,並且在複製時,它們的合成DNA還能遺傳給下一代。斯克利普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羅梅斯伯格博士指出:「你的基因組不僅要在一天之內保持穩定不變,在你的一生中都必須如此。如果人工合成的生物要成為真正的生物,就必須使遺傳信息保持穩定不變。」他們還對細菌進行了編輯,清除了所有不含合成DNA的細菌DNA。
  • 德國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
    科學家稱這一成果為「實驗的絕技」,為將來造出負溫度物質、新型量子設備打開了大門,有助於揭開宇宙中的許多奧密。18世紀中期,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定義了絕對溫度,在此規定下沒有物質的溫度能低於絕對零度。氣體的絕對溫度與它所包含粒子的平均能量有關,溫度越高,平均能量越高,而絕對零度是氣體的所有粒子能量都為零的狀態,這是一種理想的理論狀態。
  •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真核生物染色體
    □時報記者 毛晨怡  500多處修改造出染色體  據該項目的領導人、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系統遺傳學研究所主任傑夫·伯克介紹說:「我們並不是直接對現有的染色體作複製,而是在計算機設備上對此作修改,運用一系列我們所知的規則,造出活潑健康的酵母菌。」  此次所合成的這個染色體「synⅢ」,是基於釀酒酵母最小的3號染色體設計的。
  • 科學家稱10年造出電子腦 從老鼠身上找信心
    上個月,馬克拉姆教授在英國牛津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宣布,他計劃在10年之內造出電子人腦。  也許科幻小說家們更關心一些諸如「你怎樣讓它看或聽?怎樣讓它有像人一樣的皮膚?怎樣讓它笑得像人一樣自然?」等問題,不過,雖然在許多人想像中大腦諸多方面都像是一臺計算機,但科學家們更關心的卻是:我們究竟對人腦了解多少?
  • 「超自然」鹼基對成功生效,已在半人造生命體中合成新蛋白
    Romesberg 甚至半開玩笑的說,這些細菌「缺乏生存下去的勇氣」。在多組實驗中,細胞吸收兩種非天然胺基酸 PrK 和 pAzF,合成的蛋白質發出綠色螢光。非天然鹼基對和非天然胺基酸都成功被特定細胞吸收,任何實驗室外的有機物都無法合成。為了使得細胞能有效利用這些新組分,他們開發了一種修飾版本的新型 tRNA,能有效讀取密碼子並在核糖體中合成對應的胺基酸。
  • 半合成生物體能生成非天然蛋白質
    半合成生物體能生成非天然蛋白質效率與天然相似 風險令人擔憂   英國《自然》雜誌29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公布了合成生物學最新進展
  • 深圳科學家發現合成生物建構定量公式
    原標題:深圳科學家發現合成生物建構定量公式   當我們說起萊特兄弟造出人類第一架飛機,肯定要先說起流體動力學的伯努利方程;當我們說起
  • 科學家造出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新聞—科學網
    據《自然》雜誌網站1月3日報導,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於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