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成功法則:為什麼你永遠需要比別人高明1%?

2021-01-1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何加鹽」(ID:ihejiayan),作者何加鹽,36氪經授權發布。

1

近些年來,由於手機4G的廣泛應用,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

我們的出行,多了滴滴。

我們的娛樂,多了快手和抖音。

我們的吃飯,多了美團和餓了麼。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領域,都曾經有過劇烈競爭,眾多企業一擁而起,大打出手,最後只剩下一家或兩家,佔領了絕大部分或全部市場。

一個或兩個優勢競爭者,獲得絕大部分甚至全部好處。這種現象叫「勝者通吃」(也叫「勝者全得」或「贏家通吃」)。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勝者通吃」市場是這樣的:

一個產品或服務,只比競爭對手輕微地好一點點(1%),但是卻能得到完全不成比例的巨大收入份額(90%-100%)。(引自經濟學家蘭迪·格蘭特等的著作《校際體育經濟學》)

勝者通吃這一現象,在很多領域都有體現。

在大學的班上,綜合評定最優秀的那位同學,獨佔了保送清華的機會。

在APP應用市場上,前1%的公司佔據了70%的下載量和94%的收入,剩餘99%的公司只能爭奪那30%的下載量和6%的收入。(來源:Senor Tower公司報告)

在風險投資市場上,幾乎所有2千萬美元以上的投資,都投給了細分市場的前兩名。(來源:《李開復:創業中的冪定律》)

這種「勝者通吃」,根源在於冪律分布(亦可簡單理解為二八定律)。

(對冪律分布和二八定律的解釋和分析,詳見何加鹽文章《 所謂成功,就是從二到更二》,此處不再贅述)

財富的冪律分布圖。越靠左的人排名越高,財富也越多。

到了網際網路乃至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由於信息的流通更加快速便利,冪律分布更加明顯,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產品和公司,都遵循著「勝者通吃」規律。

而現在5G時代已經來臨,信息的傳輸將百倍加速,二八法則的表現會更加極端。在很多領域,如果你比所有其他對手領先1%,你將成為佔有絕大部分或全部市場份額的成功者。如果你比其他對手落後,哪怕只是極其輕微的一點點,你都將被無情淘汰。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5G時代的成功法則:為什麼你永遠需要比別人高明1%。

特別說明:關於「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本文中,「成功」表示:在所有具有共同目標的競爭者之中,你比其他人更接近目標。

2

人類並非地球上存在過的唯一智慧生物,在進化過程中,曾經有很多其他「兄弟人種」和我們並存,例如著名的尼安德特人。

但最後只有智人存活下來,並發展為今天的人類,獨佔了整個地球。

智人並不比尼人厲害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我們還不如尼人。例如,智人的腦容量,就沒有尼人那麼大。但是,綜合看來,智人比尼人更適應當時的環境,所以最後競爭的結果,是智人存活,尼人滅絕。

市場中企業的演化和環境中物種的演化,遵循同樣的規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死亡。

在進化中,微小的優勢持續積累,會在億萬年的時間長河中,發生巨大的作用。而資訊時代的競爭,讓這個時間無限縮短。

智人和尼人競爭了幾萬年才分出勝負,而現代企業的競爭,可能一兩年就水落石出。

因為信息的流動加快了市場選擇的過程。也就是說:信息加速了進化。

在過去,一家企業會從一個很小的地方發展,要經過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擴張到全國或者全世界。由於信息和物流的限制,外面的同行,也很難跑到這個地方來和你競爭。

而今天,絕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成立的第一天,就是面向全國、甚至全球。從一開始,你面臨的競爭,就是全網的競爭,不會再有山川河嶽幫你阻擋其他的競爭者。

再加上風投資金的助力,地方性小企業已經很難應付全國性大企業摧枯拉朽的進攻。

所以,一家小企業偏安一隅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世界,你要麼成為第一第二,要麼失敗離場。

3

網際網路公司勝者通吃現象的發生,主要由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規模效應。

農民給一畝水田插秧,需要4小時;給二畝水田插秧,需要8小時。

工人生產一輛汽車,需要1噸鋼鐵;生產二輛汽車,需要2噸鋼鐵。

雖然隨著規模更加擴大,由於技術和設備的原因,單個產品的平均成本會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總是有限的。

而到了網絡時代,給一個人提供信息的成本,和給一萬個人提供信息的成本,幾乎沒有區別。

農業時代和資訊時代的「邊際成本遞減效應」的對比圖

網際網路行業,是典型的初始投入成本很高,但是邊際投入成本(即每增加一個用戶,公司需要新增加的成本)很低的行業。

對於已經積累了一定優勢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服務2億用戶和3億用戶,增加的成本不大。

但是對於挑戰者來說,從0個用戶積累到1億個用戶,需要投入的成本巨大。

因此,網際網路企業的先發優勢非常明顯。當一家企業已經建立了規模優勢,新的挑戰者極難對其發起挑戰。

這就是為什麼不管美國還是中國的搜索市場,都是一家獨大。美國是谷歌、中國是百度,都佔據了絕對優勢。

第二個原因:網絡效應。

如果我發明一個具有通信和社交功能的APP,但是上面只有我一個人,它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應用。

如果上面有了兩個人,而且這兩個人有互相通信的需要,它才具備了應用的價值。

當上面的人越來越多,它對用戶的價值就越來越大。

我們把每個用戶和另一個用戶的關聯叫做一條「可通聯連結」,那麼,一個APP的用戶數和可通聯連結數的關係如下:

註:上表只統計了單對單聯繫的情況,未統計單對多、多對多的情況

每一個新加入的用戶,都增加了整個網絡的價值。這個效應叫網絡效應。

淘寶、京東、微信、微博、滴滴、美團、拼多多,都是具有網絡效應的產品。

在只有10萬個人用微信時,我不會有下載它的欲望。但是當幾乎所有人都在用微信,我就不得不用它,否則我就與社會脫節了。

這意味著,一個新的產品,其價值與同類型的成熟產品相比,要低一個或幾個量級。只有當它能提供舊產品沒有的,人們不可或缺的新價值,才會有人去使用它,否則,它一定會死掉。

這就是為什麼從小米的米聊、阿里的來往,到羅永浩的子彈簡訊、張一鳴的飛聊,無數的公司前僕後繼地做即時通信產品,卻都無法撼動微信的絕對統治地位。

除了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路徑依賴、從眾心理、品牌效應等。但那些都不如這兩個重要。

從二八定律的角度來說,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是決定80%效果的那20%關鍵因素。

而5G的到來,使得信息傳輸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進一步強化了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這就使得產品和公司進化的速度更快,勝者通吃現象更容易發生。

4

由上面分析我們得知,勝者通吃是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象,而且這一效應在5G時代會更加明顯。

從國家層面,也許政府可以採用某些政策去限制和減少其危害,但是對於個人,我們唯有接受,並好好利用它。

那麼在5G時代,我們要怎樣用好「勝者通吃」法則,幫助自己更加成功呢?我總結了4個層次的應對策略。

第一個層次:升維競爭,顛覆式創新策略

最高明的競爭,是面向用戶的基本需求,從更高的維度直接顛覆原有產業。

在功能手機時代,諾基亞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沒有誰可以挑戰它。

但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開創了智慧型手機時代,使得諾基亞在短短時間內,就從巔峰墜落,最後被微軟收購。

數位相機取代膠捲相機、高清攝像手機淘汰數位相機、網絡視頻蠶食電視節目、自媒體打敗紙媒、微博客取代論壇和博客、電子商務再造了我們的購物習慣、網約車重塑了計程車行業、團購外賣打造了新的餐飲形態,這些都是利用顛覆式創新從更高維度開展競爭的經典範例。

值得注意的是,顛覆式創新並非一定要完全原創。將其他市場已經有了的產品,創造性地應用到新的市場上,也是顛覆性創新。微博、滴滴和美團,均是如此。

在過去30年間,電腦和網際網路的興起,顛覆了所有傳統產業;過去10年間,智慧型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興起,顛覆了所有傳統網際網路產業。

5G時代,將會有更多的顛覆式創新出現。我們現在熟悉的所有行業和產品,都可能被再一次重構。

誰能完成新的顛覆式創新,誰就具有了從更高維度競爭的能力,成為新時代的超級巨頭。

第二個層次: 同維競爭,領先1%策略

前面已經說過,5G時代的二八定律將更趨極端,勝者通吃現象更為明顯。一個行業通常只有一個或兩個行家能夠成功。

這就意味著,在同一維度的競爭下,你必須得比競爭對手高明1%,才有可能成為市場進化中活下來的那一個。

在「人無我有」的競爭中,你需要比別人快1%;在「人有我優」的競爭中,你需要比別人好1%。

請注意,這裡的1%,並不是要精確地達到這個數字,而是代表兩個含義:第一,你需要比別人高明;第二這種高明的程度,不需要超出很多。

在網約車競爭中,滴滴比同行高明了1%;在團購網的競爭中,美團比同行高明了1%。所以滴滴和美團都活下來了,並佔領了市場的絕大部分。

我不是說那些比別人差的產品和企業就不會存在。不,它們會一直存在,只不過不是同時。它們是一茬倒下,另一茬又冒出來, 每一茬都沒法做到持續盈利,有時候它們會掙扎一陣,但最終都將銷聲匿跡。

第三個層次:錯維競爭,長尾生存策略

在同一個賽道上,高明1%的玩家會活著,其他的玩家最終都會死。但是在賽道與賽道之間的縫隙,還是有一些機會。

由於主賽道的贏家必須照顧大多數人的需求,對於小部分人的獨特需求,它是照顧不到的,或者,它是沒法去照顧的(因為照顧小眾需求常常會喪失大眾用戶)。

如果說第一第二的贏家是大鯨魚,那麼在他們顧及不到的那些地方,會有一些小溝小縫,可以供部分競爭者生存。

例如,有一個APP叫blued,可能90%以上的人都沒聽過。但是,它發展得很好。因為它只做「同性戀社交」。

又如,小紅書是一個種草類的APP,它的用戶基本上都是女性;虎撲是一個體育社區,它的用戶基本上都是男性。

針對特定人群的社交、外賣、出行、新聞都有長尾市場。這個垂直領域的的邊界,可以是地區、性別、年齡、行業、知識層次、身份地位、特殊癖好等。

這些也是我們的機會。但是,不要指望做得很大。和主賽道的平臺級玩家比起來,這些最多只能算小魚小蝦。

而且,就算是在這些選定的細分領域,你也必須做到在你所處的這條空間裂縫裡,比別人高明1%,才能活下來。畢竟,blued、小紅書、虎撲,都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佔據了絕對優勢。

另外還有一個錯維的方式,就是選擇那些具有某些特殊因素,從而不會「勝者全得」的行業。

例如,很多基於固定地址的服務,雖然也受信息爆炸影響,但是被影響程度比起純網際網路服務,要小得多。

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飯店、賓館、旅遊景點等。交通成本(包括車輛費用、路途時間和路上的不舒服感)為你框定了細分賽道,你只需要在特定的地理範圍內參與競爭就可以了。

第四個層次:降維競爭,騎豬策略

如果說顛覆式創新、主賽道鯨魚、長尾小魚小蝦,我都做不到,那就沒有機會成功了嗎?

並不是。

雷軍說,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能成為風口上的豬的,畢竟只是極少數人和公司。

如果做不了風口上的豬,我們還有一招,那就是騎到豬身上。

蘋果創造了智慧型手機的風口,趕上趟的手機廠家,可以說是「風口上的豬」。而做智慧型手機屏幕的京東方,做手機組裝的富士康,就是騎豬的能手。

如果說社交電商是一頭「大豬」,那麼賣衣服的張大奕和賣口紅的李嘉琪就是騎手。

特斯拉是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風口上的「大豬」。我有一個叫「小特」的朋友,建了一個公眾號叫「小特叔叔」,專門寫關於特斯拉的各種文章,結果成了特斯拉的用戶和潛在用戶必看的公眾號,他通過這個公眾號年入百萬,特斯拉公司還專門獎勵他一輛價值25萬美元的特斯拉跑車。

你看,如果你非常厲害,做不了賈伯斯也可以做郭臺銘;如果你有某方面特長(如擅長帶貨),做不了馬雲也可以做張大奕李嘉琪;如果你只是普通人,只要有意識、夠努力,做不了馬斯克,也可以做小特。

騎豬的辦法有多種:

例如,你可以把「豬」當成你的客戶,為「豬」提供配套的服務。如華為小米的供應商,蘋果配套產業鏈上的廠商這些都是。

你可以利用「豬」搭建的平臺做自己的事業。如上阿里巴巴、淘寶、京東、拼多多賣貨;利用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打造個人IP。

你可以服務於「豬」的供應商賺錢。如公眾號就有公眾號遷移、公眾號排版等服務;電商有各種電商培訓、代運營等服務;微信有各種社群營銷、朋友圈運營培訓等服務。

你還可以服務於「豬」的消費者。如做手機測評的王自如、專寫特斯拉的小特叔叔、甚至街頭貼膜的小哥等都是。

用經濟學的語言說,那些「風口上的豬」,它們的活動產生的外部效益,遠高於它本身得到的收益,也就是產生了巨大的外部經濟。

所謂「騎在豬身上」,在理論上的解釋,就是分享這種巨大的外部經濟產生的利益。

以上四個層次可總結為下圖:

越往塔尖走,人越少,成功越難,但是一旦成功,收穫也會越大。

我們不一定要剛開始就在塔尖,可以慢慢從底部往上爬。畢竟,亞馬遜從前不過就是個網上書店,facebook起初就是個校園交友網,微軟也是傍著IBM這頭「大豬」起家的。

5

以上說的是作為企業、企業主、創業者如何生存,那麼作為普通打工族,我們應該如何生存呢?

簡單的兩點建議:

首先,我們要善於挑選比別的競爭者高明1%的老闆和企業。

如果自己不能成為通吃的勝者,那就追隨潛在勝者,幫助他們制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分享到勝者收穫的果實。

其次,我們要儘量比其他人高明1%。

一個組織在外部和市場所有的參與者競爭,組織裡的人員同時也在內部競爭。並且組織內部的利益分配,同樣符合二八定律。高管就是比普通員工薪水高;美國CEO的平均工資,是員工的400倍;公司頂級的銷售員,一個人的提成比其他所有人加起來都多。

你只有不斷進化,讓自己成為那20%的人,才能分享那80%的收益。

第一個建議,是幫助你得到分蛋糕的資格;第二個建議,是幫助你在分蛋糕時能多分到一點。

這就是5G時代的成功法則。

6

在農業時代,你比別人高明1%,只不過一年多收穫幾百斤稻子;

在工業時代,你比別人高明1%,只不過每天多製造幾百個螺釘;

在5G時代,你比別人高明1%,可能將擁有整個賽道。你和第二名的區別,不再是101和100的區別,也許是10000和0 的區別。

勝者通吃的市場,只有吃撐和餓死兩種可能,沒有中間地帶。

這就是為什麼,你永遠要比別人高明1%。

相關焦點

  • 隨機漫步的傻瓜︱你的成功不見得比別人高明,也許只是因為運氣好
    而且他還提出一個顛覆性的觀點:那些平時我們看到的成功人士,(可能是學者,可能是金融交易專家……),很有可能只是因為運氣比別人好的緣故。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成功人士不見得都是比別人高明,也許只是因為運氣好的結果星爺(周星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 中國未來的10大生存法則,你再不懂就晚了!
    所以你只要講好一個故事,撫慰好他們的心靈,你就可以大獲成功。因此這些人的的宿命就是被收割。世界上只有1%的人能活在真相裡,這些人才是世界的主宰者!而實際上,越是在這樣一個似乎什麼都能看見的時代,我們越什麼都看不見。因為我們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在信息的洪流中,人的雜念和欲望都被勾起,看到的都是各種假象和妄想。在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的社會裡,我們都成了睜著眼睛的盲人。
  • 人間的四大因果法則,我們都逃不過
    用愛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回之以愛;把福報送給別人,也會收穫福報。善惡到頭終有報,保持敬畏,積德行善,才能規避禍患,福氣常在。人生就是一個磁場,你相信什麼就能吸引什麼,吸引什麼就能成為什麼。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一個人內心相信美好,就會吸引美好,一個人願意相信美好,就可以收穫美好。有這樣一個故事。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行為理論,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所以,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你做錯了1件事後,需要用9件事來彌補,但這9件事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你會追著錯誤,越跑越遠。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及時止損。
  • 社會生存法則已變,你再不懂就晚了
    要想能在未來立足,必須讀懂未來的生存法則。 01 關於安逸 今天的時代,永遠不會有安逸的生活。; 這是一個極簡,極真,高效的時代,它需要你最短時間內拿出你的真功夫,抵達事物本質。
  • 成功這件小事:成功需要莫大的不幸而不是幸運
    別人的欲望不一定會明確告訴你,而是需要你用心去觀察,去了解別人的需求,有些人是沒有目標的,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欲望是什麼的。作為一名投資者,你要看懂公司的商業模式、運營邏輯、以及管理者的整體水平。第十九個課題:誇獎一次別人人會聚集在滿足自己自尊心的人身邊,如果要成功,一定是需要他人的幫助的。知道了這點,去發現別人的優點並誇獎對方,已經超越了重要這種層級,要把它視為非常重要的事情。
  • 吸引力法則誤區:發心不對努力白費,需要避免的兩大錯誤心態
    在實踐吸引力法則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要許願,或者說是向宇宙下訂單。誰沒有願望呢?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呢?可是實際上這第一步很重要,很多人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這讓他們實現願望的過程十分困難,甚至一無所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吸引力法則的兩大錯誤心態。
  • 社會永遠都是弱肉強食法則,唯有適者生存
    長大了,我們就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的能力已經讓你成為了一家之主,你要照護好爸媽,還要孝敬年邁的爺爺奶奶,當然還要結婚生子成立自己的家庭。 正所謂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畢竟大家都明白和氣生財的道理,多個朋友多多條路,也能給自己省很多的麻煩,避免有小人故意使絆子。但是遇到過分的人和棘手的事,我們也絕不能服軟。
  • 第一法則和第二法則
    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宇宙有一個基本法則,叫平衡法則。你不可能只有一面,還要有另一面,所以必須產生兩面。有一面光明的,有一面黑暗的;有一面是正的,有一面是負的。但這個負只是相對意義上的負,並不代表負的是壞的。完全沒有必要把負面的理解為是壞的。從平衡的角度來說,負面是絕對必要的,它實際上是對正面的補充和激勵。
  • 中國未來的生存法則,這13句話請銘記在心
    天變了,世道變了這個社會越來越不一樣了要想能在未來立足必須讀懂未來的生存法則1:關於安逸未來的世界,永遠不會有安逸的生活第一階段是膽大的淘汰膽小的;80年代誰膽子大,誰敢闖都成功了第二階段是機靈的淘汰遲緩的;90年代誰先發現機會,誰就成功了;第三階段是有文化的淘汰沒文化的;這就是當下的情況,這個時代要成功,一定得有文化,善於學習的人才能引領社會進步。
  • 吸引力法則與金錢、成功、財富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吸引力法則詳解當你聽到金錢、成功、財富這三個詞的時候,你會聯想到什麼呢?也許你內心是渴望和期待,這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同時去想像當你要去追求這些東西的時候,你想到的又是什麼呢? 雖然金錢、成功、財富都是我們想要的,但是當你想像要去追求這些的時候,也許隨之而來的是壓力,很辛苦,感覺到遙不可及。
  • 21條有趣的適合職場的經濟學法則,你知道多少?簡單,卻很實用
    很多人在想別人表達謙虛時往往會把自己拉得很低,這是不對的。2、洛伯定律: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最要緊的不是你在場時的情況,而是你不在場時發生了什麼。7、艾奇布恩定律:如果你遇見員工而不認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點。8、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沒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後天的鍛鍊。所以在任何一個領域想要獲得成就都少不了後天的努力和刻意練習。
  • 謎一樣的芝諾龜:短跑運動員永遠追不上?文字遊戲真高明
    龜兔賽跑的故事想必大家小時候都聽說過,現在幼兒園的孩子也能給你說得頭頭是道。故事情節簡單,烏龜和兔子為了爭奪跑步冠軍決定比賽,其他的動物都覺得烏龜有點傻,它的速度怎麼可能比得上兔子。兔子心中也覺得烏龜是自不量力,心中難免有些輕敵。比賽開始時,兔子飛速奔跑,將烏龜甩在了身後。
  • 《人生十二法則》:人生需要原則,生活需要秩序
    如果你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察覺,想要尋求更好的出路,建議你看看這本《人生十二法則》,相信你會找到你需要的答案。《人生十二法則》的作者喬丹彼得森,是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臨床心理學家,主要研究異常心理、社會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學專家。《人生十二法則》是彼得森的第二本書,還未上市就已登上北美暢銷書排行榜,一推出便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
  • 從三部印度電影,淺談那些貧窮小人物成功崛起的通用共性法則
    如果你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和體味的話,你會發現成功和強大的人有很多共點,比如都愛學習,愛運動,愛思考,但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這些其實只是本,而源的話絕對是內心強大,遇到挫折,困難臨危不亂,越屢敗屢戰,勇於向上。這樣屢敗屢戰,越挫越勇的人更容易,成功你認同嗎?
  • MetaPool宣言:大航海時代需要DeFi探險家
    在這百花齊放的大航海時代,我們更需要DeFi的探險家。MetaPool Finance以最純粹的去中心化思想,將利益和治理交還給社區用戶,做好服務者,躬身入局,只為百花深處,那1%的光榮和喜悅。MFI:去邊界化的DeFi探險,萬物肆意生長,塵埃與曙光升騰Meta, 意思是「元」,指組成事物的基本單位,Meta的每個產品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單獨的模塊。
  • 神奇的「種子法則」:意念具有不可思議的能量
    「成功來自於內在,而非外在。」33.「我是吸引錢的磁鐵,我愛錢,錢也愛我,我每天都在接收錢。34.「給予」是把更多金錢帶進你生命最強效的方法。35.用愛和尊重對待自己和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愛和尊重!36.贏得人際關係:欣賞別人!不要抱怨!37.焦點集中在愛上,就會有更多愛和喜悅回到你身上!
  • 「New VUCA」——VUCA時代的生存法則
    VUCA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我個人還蠻喜歡「霧卡」這個稱呼,聽上去與VUCA的內在含義有很多連結與聯想。VUCA之所以近年來被高頻提及,很大程度上是大家越來越多地感受到VUCA,並且發現它的趨勢正在加劇,無論是近期的國際格局、中美貿易紛爭,還是各個行業、領域,都不難發現這一點。關於VUCA的含義及其影響,已經有很多文章,此處不再贅述。
  • 著名心理學家:這十二條人生法則,或許能讓你更順心如意(上)
    隨後《人生十二法則》出版問世,同時也成為風靡一時的暢銷書,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中文版也是有的,這裡作者將十二法則用白話分享一下。法則一獲勝的龍蝦從不低頭,筆直站立,昂首挺胸這條法則,作者的理解就是氣場的問題,人們不管恐懼、高興、興奮、失落、或者悲傷,不論你的表情如何,你的大腦都會分泌相應的化學物質,讓對方能夠感知到你的情緒。
  • 維繫婚姻的「黃金法則」,你做到了麼
    男女差異很大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男人第一看中的是性女人第一看情、第二是錢這種差距意味著婚姻關係並不是戀愛狀態的延續也不僅僅只是甜蜜和幸福婚姻是是需要維繫的婚姻的維繫是需要法則的你做到了嗎?你下定決心要把日子過好,不去浪費別人的人生,那麼,別人也不會浪費你的人生。希望你永遠別湊合混日子,愛情可以遲到,但是絕不會缺席。結婚,一定有愛,但不僅僅愛,更重要的「適應了彼此」愛情變成一種適應,雙方都習慣了彼此而很難再適應別人的時候進入婚姻是最安全且能夠相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