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石墨烯與無機納米氫氧化鈣「搭檔」修復古畫的神器

2021-01-08 涼生初語

大家好!歡迎來到涼生初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質文明的極大豐富使得我們對於各種文物的保護工作更加的重視起來,就連保護工作中也要用到高科技,可以說高科技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無處不在,我們也看到了科技使得古老文明在我們這個時代重新煥發生機,今天小編帶您一起去看看吧!

納米級結構材料簡稱為納米材料,廣義上就是指三維空間中至少一維處於納米尺度範圍超精細顆粒材料的總稱。根據就歐盟委員會的通過定義,納米材料是一種由基本顆粒組成的粉狀或天然材料,這一基本顆粒的一個或多個三維尺寸在1納米至100納米之間,並且之一基本顆粒的總數量佔50%以上。納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納米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質,可廣泛用於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無機納米材料——納米氫氧化鈣,作為一種前景良好的壁花保護材料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是,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由於合成的方法成本高,操作複雜,還要使用有機溶劑。

近來,我國一所著名高校在相關媒體上發表稱,他們使用簡單經濟的水溶液,結合了氫氧化鈣,石墨烯量子點雜化納米材料,並將其成功的應用於3出著名的壁畫保護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光如此,研究人員在使用雜化納米材料除了具有本身的顆粒小、尺寸均勻,具有強粘附性,使得壁畫加固,同時雜化的納米材料還具有抗紫外線的能力,比無機材料具有更好的保護效果。

由於壁畫的機構可以分為顏料層、白灰層、草泥層、磚牆層,在這些層中,由於白灰層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也就是這一層容易失效導致壁畫表層受損。

專家也強調,由於有機材料本身兼容性比較差,長時間使用容易發黃、老化、導致機械性能下降。由於形成的膜不透氣,壁畫最終會導致膨脹、粉花、從而導致壁畫不可修復,而氫氧化鈣等無機保護材料具有兼容性好,耐老化等優點。在使用後,壁畫上面的氫氧化鈣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從而與白灰融為一體,提高白灰的層的強度起到保護的作用,並通過進一步氫氧化鈣納米化後,其表面活性及穩定性大幅增加,可以更好更長時間的延長壁畫的壽命。

好的,以上就是小編給您帶來的關於無機納米氫氧化鈣與納米材料石墨烯修復石壁古畫的最新消息。喜歡的話記得轉發給您的小夥伴們呦,也要給小編點個讚,今天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次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納米材料用於壁畫保護:我靠科學修文物—新聞—科學網
    目前壁畫保護材料主要分為有機和無機材料兩大類,但是有機保護材料與壁畫本體兼容性差,長時間使用容易老化、變脆變黃,導致機械性下降。同時,由於形成的膜不透氣,壁畫最終會膨脹、粉化,從而對壁畫造成不可修復的致命傷害。 而類似於氫氧化鈣的無機保護材料,具有兼容性好、耐老化的優點。
  • 量子點納米顆粒用於古蹟的修復
    氧化鋅量子點發出的螢光可用於確定修復歷史建築中使用的某些物質的滲透深度。來自西班牙Pablo de Olavide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從加的斯的歷史採石場收集的樣本進行了測試,這些石頭被用來建造塞維亞市政廳和大教堂。保護歷史建築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其建築材料失去凝聚力。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中孔結構,可調節的表面性質和高化學穩定性,因此具有作為有機廢水處理吸收材料的巨大潛力。這些屬性使它們能夠在高濃度或高溫下承受苛刻的廢水條件,例如酸性,鹼性和鹹性條件。儘管已經報導了大量有關CNT /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有機廢水系統中的性能的工作,但其實際應用仍存在挑戰。
  • 無機納米材料在超濾膜中的合理應用
    為了增加超濾膜的性能,對膜材料進行有機-無機改性是常用的方法,改性後的膜兼具有機和無機膜的優良特徵,其物化穩定性、抗汙染能力、分離特性和滲透性及膜孔結構完善程度均大大提高。近年來,無機納米材料的快速發展為膜材料的開發與設計開闢了新的方向。
  • 華為也在研究石墨烯,碳納米管跟石墨烯納米電熱管一樣嗎?
    今天電熱匯介紹——碳納米管跟石墨烯納米電熱管。最近有關華為的報導頻頻發生。有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餘承東說:華為將停止麒麟晶片的生產。有「南泥灣」項目重中之重—石墨烯晶片即將問世。石墨烯材料是製造業領域的一種高端材料,甚至被譽為世界最強的一種晶體,這種材料具有優秀的導熱導電性能,並且可塑造性強,堪稱一種萬能超導材料,也正是因為石墨烯在工業發展中存在著巨大潛力,所以中國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密切關注石墨烯材料技術的發展,並且努力突破這種技術,如今石墨烯在晶片領域已經取得了成功。二、碳納米管是什麼?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重金屬汙染對水體生態和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危害,通過納米材料來去除重金屬是一個簡單便捷的方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以及研究。本文主要綜述了納米零價鐵、鐵氧化物、硫化鐵、碳納米管、石墨烯、錳氧化物、鋁氧化物、二氧化鈦、聚合物納米材料和殼聚糖納米材料等幾種納米材料對水中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
  • 東華大學研發成功新型無機納米纖維彈性材料—新聞—科學網
  • 石墨烯納米帶產生鋸齒狀邊緣
    來自日本的一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製造微小石墨烯帶的新方法。由於石墨烯具有可預測的電子特性,這種石墨烯帶在半導體器件中非常受歡迎。然而,事實證明,這些結構是具有挑戰性的。之前製作石墨烯納米帶的嘗試是將石墨烯薄片置於二氧化矽層上,然後使用氫原子蝕刻鋸齒狀邊緣的條帶,這一過程被稱為各向異性蝕刻。這種方法只適用於製造具有兩層或兩層以上石墨烯層的帶。
  • 納米零價鐵在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納米零價鐵以其獨特的性質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目前,傳統的毫米級的納米零價鐵修復汙染物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而且已從單純的實驗室研究發展到小規模的實際場地的修復,再到現在的商業化研究。納米零價鐵被廣泛用來處理廢水和土壤中的有機滷化物、無機鹽和重金屬。王新新等採用納米零價鐵粉修復底泥中的Cr(Ⅵ)汙染,研究結果表明納米零價鐵粉修復對底泥Cr(Ⅵ)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添加相當於底泥乾重量1%的納米零價鐵粉在16 d內對底泥30~100 mg·kg -1的Cr(Ⅵ)的去除率均高於99.7%。
  • 納米技術:將多壁碳納米管氧化解鏈至石墨烯納米帶!
    納米技術:將多壁碳納米管氧化解鏈至石墨烯納米帶!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碳原子晶格,十多年來引起了研究界廣泛關注。石墨烯納米帶(GNR)是準一維石墨烯的窄條帶,相對於石墨烯片的二維對應物具有互補特徵。合成GNR有三種主要方法:通過光刻技術切割石墨烯,從多環分子自下而上合成,以及解壓縮碳納米管(CNT)。雖然自下而上方法提供了精確邊緣控制的途徑,並且光刻方法可以提供具有精確放置的GNR,但是解鏈方法提供了大規模生產的優點。MWCNT解鏈方法可分為四種主要類型:還原 - 插層輔助方法,氧化解鏈,電化學解鏈和第四組雜項方法。
  • 納米領域的院士盤點(上)
    科研成就:在國內主要從事納米材料化學製備和超導材料製備,編著了教材《結晶化學導論》。納米材料研究方面,錢逸泰將溶劑熱合成技術發展成一種重要的固體合成方法,創造性地發展了有機相中的無機合成化學,實現了一系列新的有機相無機反應。
  • 蘇州納米所新型納米載藥體系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藥物遞送體系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將藥物分子裝載在納米材料載體上,形成藥物-載體的複合體系。因此,新型納米載藥體系是目前納米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智軍課題組在新型納米藥物載體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興趣。
  • 促進產業升級的納米材料技術及應用取得突破
    納米材料與技術是新材料領域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在信息、生物、能源、環境等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對傳統材料產業技術升級有著重要意義。「十二五」期間,在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 「促進產業升級的納米材料技術及應用」主題項目。近日,863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該主題項目進行了驗收。
  • 半導體表面高效的石墨烯納米帶生產方法
    據國外媒體報導,石墨烯這種神奇的材料可以以各種形式用於各種用途,從可以驅蚊的透明膜到可以提高電池安全性的顆粒。科學家們對用於能量存儲和計算的納米帶特別感興趣,但生產這些超薄石墨烯帶被證明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然而,幾天前,一些科學家聲稱他們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他們首次發明了一種可以在半導體表面直接有效地製造石墨烯納米帶的方法。
  • 石墨烯納米材料應用
    石墨烯是各種形態石墨材料的母體,既可以捲曲形成零維的富勒烯和一維的碳納米管,也可以堆疊形成三維的石墨。根據碳原子層數的不同,石墨烯可以分為單層石墨烯、雙層石墨烯和多層石墨烯,多層石墨烯的碳原子層數一般不超過10 層石墨烯納米材料包括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以及石墨烯的各種衍生物。
  • 浙大:靜電紡絲PVDF/石墨烯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摩擦納米發電機
    石墨烯納米片的摻入和納米纖維微觀結構的協同作用促進了高結晶β相PVDF的形成,提高了其摩擦電性能;另外,PVDF中的石墨烯納米片也可以作為電荷俘獲位點,有利於提高摩擦電荷密度,進一步提高TENGs的摩擦電輸出。
  • 納米領域的院士盤點(下)
    科研成就:主要從事無機納米材料合成化學研究。科研成就:主要從事無機固體化學研究。建立了溶劑熱製備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提出了多種二元特徵結構協同策略,實現了系列複雜結構的功能納米材料的構築;提出了利用無機固體中豐富的相變行為及半導體二維超薄結構等新思路來實現電、聲輸運的同步調製,獲得了高效熱電材料;發展了無機類石墨烯化學,解決了其超薄結構無法給出精確原子位置的難題;揭示了系列半導體二維超薄結構的精細結構、電子結構與熱電、光電基本性能之間的調控規律。
  • 納米無機載銀磷酸鋯對樹脂基託理化性能的影響
    可摘局部義齒(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RPDs是目前修復牙列缺損的首選治療方案之一;人工牙和樹脂基託是RPDs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工牙位於基託之上!它主要發揮咀嚼研磨功能!
  • 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石墨烯納米帶的新方法
    也許很多人會說是石墨烯,這種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片狀材料,儘管其電子性能廣為人知,但石墨烯不具備在導電和非導電狀態之間轉換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創造電晶體至關重要,而電晶體是所有電子學的基礎。不過,一旦將石墨烯切割成窄帶,就會獲得半導體特性,前提是邊緣具有正確的幾何形狀並且沒有結構缺陷。這樣的納米帶已經被用於實驗性電晶體中,並獲得了相當好的特性。
  • 手性可控石墨烯納米帶製備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浩敏團隊關於六角氮化硼(h-BN)的研究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其表面成功製備出手性可控的石墨烯納米帶(GNR),並進行了輸運性質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自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