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懸浮輪胎」出世,汽車懸浮半空就能往前跑?這技術不輸高鐵

2020-11-23 騰訊網

有些人覺得汽車上最重要的零件就是三大件,底盤、發動機還有變速箱,小編卻並不是這樣覺得的,因為汽車上還有一個零件也非常重要,它關乎到車主的性命,而且沒了它的話汽車一樣不能夠繼續往前行駛,這個零件就是輪胎。

汽車的輪胎是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零件,也正是因為如此,它決定著一輛汽車的安全與否,就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爆胎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人可以倖免下來的。所以咱們國家為了防止因為輪胎的緣故出現意外,特意推行了胎壓監測系統標配的政策,現在所有我們買到的車型都會配備胎壓監測系統。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個輪胎也是橡膠製品,也會隨著時間出現老化逐漸出現問題。而且輪胎的輪轂也很容易出現問題,容易斷裂,這主要是因為在開車的時候遇到了點突起導致撞擊,進而給輪胎施加的壓力。

不過現在有一種磁懸浮輪胎即將出世,這種輪胎完全沒有這些缺點,因為它的輪轂和輪胎並不是連接在一起的,輪胎碰撞到地面上的凸起,比如馬路牙子,產生的力會被很好地吸收掉,所以不會對輪胎產生損傷。

這種磁懸浮輪胎與輪轂和胎之間是不接觸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開車的過程當中它不會產生太大的摩擦力,輪胎的壽命也會因此加長。不誇張地說,這項技術比高鐵也不妨多讓。

【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四川街頭出現「磁懸浮汽車」,飄在半空中,發明者是中國90後女孩
    四川街頭出現「磁懸浮汽車」,飄在半空中,發明者是中國90後女孩。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內容,如今中國的汽車市場發展非常好,不過競爭也非常激烈,為了環保,汽車行業現在正處於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過渡的時期,最近在網上有一個內容被瘋傳,在四川街頭出現磁懸浮汽車,而且飄在半空中,發明者是中國90後女孩。
  • 四川街頭出現懸浮汽車,漂浮在半空中,路人看後深感驚訝!
    四川街頭出現懸浮汽車,漂浮在半空中,路人看後深感驚訝! 如今的汽車,是人們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家家戶戶都幾乎買上了汽車。我國的汽車市場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根據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各種款式的車型也逐步問世。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許許多多的幻想也都成為了現實。
  • 高溫超導磁懸浮不需車輪就能跑 超導技術應用多
    高溫超導磁懸浮不需車輪就能跑 超導技術應用多 2017-09-22  高溫超導磁懸浮不需車輪就能跑  重科院首席科學家、重慶超導科技研發中心主任範江弟介紹,該中心一直從事高溫超導技術的研究,在聯盟中主要負責該項目的關鍵部分——超導磁懸浮技術的工程設計和實施。  範江弟說,超導磁懸浮技術主要是利用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實現懸浮的一種方式。
  • 明明磁懸浮列車比高鐵更早出現,速度也更快,為什麼後者先普及?
    不過在我國第一條的標準高鐵武廣高鐵是在2005年建設,4年後才開始運營的,至今只有10年的時間,在此之前,其實還有一種新型交通工具,這就是磁懸浮列車。它和高鐵有著很大的區別,高鐵的時速雖然很快,但它還是一輛需要車輪才能行駛的列車,而磁懸浮列車則不一樣,它雖然也有車輪,但是行駛的時候並不依靠它,車輪只是在緊急情況下才會使用。
  • 成都街頭出現高科技汽車,懸浮在空中行駛,中國造出磁懸浮汽車?
    成都街頭出現高科技汽車,懸浮在空中行駛,中國造出磁懸浮汽車? 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交通工具的不斷普及,他們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尤其是磁懸浮列車,這是一種現代高科技軌道交通工具,最快時速能夠達到550公裡每小時。
  • 高鐵與磁懸浮的十年之爭,為何我國選擇押注高鐵?揭開塵封的歷史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高鐵能夠兼容現有的軌道網絡,為高鐵修建的高速線路,普通的客貨運列車也能在高鐵線路上跑,高鐵也能在普通軌道上跑,不過速度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普通軌道也可以經過電氣化改造成高速鐵路,強大的兼容性使得高鐵路線的成本遠低於磁懸浮列車。
  • 磁懸浮列車運行速度比高鐵快,它的原理是什麼,是如何實現懸浮的
    ,它的原理是什麼,是如何實現懸浮的  在現代化的陸地公共運輸體系中,高鐵無疑已然成為了其中的王者,憑藉著較高的運行速度以及更為舒適的運營環境,獲得了人們的青睞,在很多人看來,高鐵就是公共運輸發展的未來,給予其充分的發展時間,高鐵將會取代傳統的火車。
  • 全面解析磁懸浮列車優缺點 未來高鐵技術哪家強?
    直到2003年世界首條商用磁懸浮線路在上海投入運營,磁懸浮才逐漸被國人所熟知,其實磁懸浮的歷史要久得多。日本從1962年開始研究磁懸浮高速列車,1972年成功實現列車的超導懸浮行駛。德國也從20世紀70年代起正式研發磁懸浮技術,80年代建成首條試驗線路。作為目前最快速的地面交通方式,磁懸浮技術有著其他地面交通無法比擬的優勢。
  • 磁懸浮列車運行速度比高鐵快,那它如何實現懸浮的?看完就明白了
    磁懸浮列車運行速度比高鐵快,它的原理是什麼,是如何實現懸浮的在現代化的陸地公共運輸體系中,高鐵無疑已然成為了其中的王者,憑藉著較高的運行速度以及更為舒適的運營環境,獲得了人們的青睞,在很多人看來殊不知,除了高鐵之外,我們還有一種更為快捷的公共運輸工具,那就是磁懸浮列車,按照運行的原理來說,磁懸浮列車的運行速度是遠在高鐵之上的。實現當前這一技術的價值還未充分開發出來,磁懸浮列車的生產運營也暫且處於試驗階段,未能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應用。那麼磁懸浮列車的懸浮原理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實現懸浮的呢?
  • 磁懸浮列車比高鐵出現得早,速度也更快,為什麼高速先普及?
    如今,高鐵已經逐漸變成了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相比於火車來說,高鐵的速度更快,而且安全性也非常高。也正是因為如此,高鐵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想必大家應該也都有所了解,我國第一條標準高鐵是在2005年建設的,4年後才開始正式運營。如今,只有10年的時間。其實,在這條高鐵出現之前,一種新型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已經出現了。磁懸浮列車和高鐵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
  • 磁懸浮列車是什麼原理?
    高速磁懸浮是目前軌道交通技術的制高點,軌道與列車間只有10毫米間隙,這是真正的貼地飛行,牽涉到空氣動力學,懸浮導向控制等多個領域,其科技含量極高,在當前一些國家對中國發起技術封鎖的特殊時期,高速磁懸浮列車的下線讓中國在這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 磁懸浮列車是什麼原理?
    高速磁懸浮是目前軌道交通技術的制高點,軌道與列車間只有10毫米間隙,這是真正的貼地飛行,牽涉到空氣動力學,懸浮導向控制等多個領域,其科技含量極高,在當前一些國家對中國發起技術封鎖的特殊時期,高速磁懸浮列車的下線讓中國在這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 充滿爭議的磁懸浮高鐵為什麼一定會建?(附股)
    先說懸浮高鐵的優點,中車四方曾宣傳,高速磁浮列車具有能效高、能耗低、安全性高、環境友好性強、速度高、可快起快停等7大優勢。其實對比其他路上交通工具的特點,懸浮超級高鐵最大的優勢還是快。速度快在交通工具上確實是一個很大優勢,在追求效率和快節奏的時代,需要的也就是速度和時間。
  • 【有益思】高鐵大國為什麼還要發展更高速的磁懸浮列車?
    編輯:角落 近日,有幾則新聞:6月21日,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承擔研製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
  • 磁懸浮汽車是什麼,磁懸浮汽車介紹
    導讀:磁懸浮汽車是什麼,磁懸浮汽車介紹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近幾年,一些高科技、黑科技的產物不斷地產出,使得我們看到了新的人類文明,新能源汽車就是近幾年一項令人稱讚的產物,但是人們對於汽車的技術顯現不僅止步於此,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磁懸浮汽車是什麼吧!
  • 什麼是磁懸浮列車?和高鐵有什麼不同啊?
    我國打算研發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了,對比下竟然是飛機時速的三分之二!不過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究磁懸浮呢?兩者除了速度外還有什麼差別嗎?磁浮列車是利用電磁力讓車體懸浮在軌道之上,並通過電磁力推動車輛運行的交通工具。
  • 高鐵利用液氮懸浮加速,時速可達1000公裡,超越飛機
    1998年,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提速改造完成,設計最高時速為200公裡,並同年8月向瑞典租賃了X2000擺式高速動車組,中國高鐵時代正式開啟,從240公裡國內最高時速到350公裡,復興號中國高鐵完成了華麗逆轉,並在全球範圍內製定了中國標準。但我國並沒有就此止步,技術人員正準備用磁懸浮列車改變交通的未來。
  • 時速都超600km了 磁懸浮為何PK不過高鐵?
    ,不就能跑得更快了嗎?1934年,赫爾曼獲得了世界上第一項有關磁浮技術的專利。磁懸浮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電磁浮原理,以磁鐵對抗地心引力,讓車輛懸浮起來,然後利用電磁力引導,推動列車前行。從技術上看,主要包括三大技術:無接觸支承、導向技術和驅動技術。
  •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雞肋?別再「巴結」日本的超導技術,中國再創新
    個人認為有如下兩層意思:第一,對京滬高鐵到底是否採用磁懸浮技術的論證,經過幾年商業運行和技術論證,磁懸浮以目前的技術在造價、速度和組網上沒有任何優勢,因而才有了之後飛速發展的中國高鐵時代。第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更高速的磁懸浮技術,填補高鐵和飛機運行速度之間的空白。
  • 600公裡時速的磁懸浮列車試跑,中國高鐵再上一步
    今天,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磁懸浮列車試跑目前,中國高鐵時速已經實現350公裡/小時,而普通動車組也達到了200公裡/小時,這大大減少了人們出行時間,在全世界都已經數一數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