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盤中浙江省在「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上宣布,計劃在上海與杭州之間建設的磁懸浮超級高鐵,全長約175公裡,時速超過600公裡,總投資高達1000億元。這個投資千億級別的「超級工程」立刻引爆了相關個股漲停,而這個「滬杭超級磁浮工程」是否會開始新一個基建時代呢?
先說懸浮高鐵的優點,中車四方曾宣傳,高速磁浮列車具有能效高、能耗低、安全性高、環境友好性強、速度高、可快起快停等7大優勢。其實對比其他路上交通工具的特點,懸浮超級高鐵最大的優勢還是快。速度快在交通工具上確實是一個很大優勢,在追求效率和快節奏的時代,需要的也就是速度和時間。
磁懸浮超級高鐵時速600公裡,也意味著跟目前民航飛機速度差不多,甚至高於民航飛機的速度。既然超級高鐵跟飛機速度相差不大,那麼剩下的就比經濟效益了。
磁懸浮高鐵建設成本上肯定比飛機配套建設高出很多,在天上飛的對比地下跑的對比好像沒啥意義。按滬杭磁浮工程600公裡總投資1000億,每公裡為5.7億。這個造價是普通高鐵和高速公路的4倍左右,用4倍的造價換成一倍的速度提升,到底值不值就難以做出判斷。不過在後期軌道維護上,磁懸浮的成本絕對會高於普通高鐵,上海磁懸浮示範線運營沒多久,就更換了一次線圈和接頭。
磁懸浮高鐵在人均成本上還是佔有優勢,飛機百公裡人均油耗0.36噸,普通高鐵百公裡人均耗電量4.5度。從百公裡人均能耗上單純對比,飛機大概是高鐵的3.5倍。對於磁懸浮的耗電目前還沒找到數據,不過網絡上有傳聞磁懸浮專家常文森之前說過,用於S1線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用電量要比普通輪軌高出16%。隨著技術的突破和進步,磁懸浮列車的效率和人均耗電量會不斷降低。
磁懸浮列車項目事實上還是存在不少的阻力,滬杭磁懸浮項目最早於2006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原計劃於2006年年內開工,2009年建成並試運行。但該項目長期存在爭議,一直無法開工最終2013年4月項目建設小組被浙江省撤銷滬。
經濟效益是最大的一個爭議點,早期的技術不成熟也導致造價過高和後期維護繁瑣,投資性的項目還是需要考慮經濟效益。這兩年隨著磁懸浮列車技術突破,成本不斷降低情況下,這個爭議估計會越來越有結果。
另外一個爭議較大的也就是環保和電磁輻射問題,由於前期的誤導都認為磁懸浮會有電磁輻射。雖然不斷澄清和在科學上反覆證明,但還是沒辦法短期完全扭轉這個觀點。這樣沿線拆遷就成了個大問題了,做好沿線居民的勸說工作,讓大家支持工程建設,也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巨大成本。
根據製造商中車四方的規劃,600公裡高速磁浮項目目前仍在試驗階段,2022年前後進行試驗線測試,工程樣車的具體下線時間是2020下半年。自從去年高速磁懸浮試驗車下線後,高速磁浮列車被多省市列入布局規劃,湖北、四川、廣東、海南多地都傳出了要修建超級磁浮的計劃。
根據磁懸浮列車技術的發展,近期磁懸浮項目不會大規模上馬,更多2個或者幾個大城市之間試驗性線路為主。大城市之間更講究效率,更需要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最重要一點只有他們才有這樣的資本去建設。由於磁懸浮新鮮速度快,早期甚至可以帶有旅遊的功能,人們為了體驗速度而去乘坐。
不過無論如何爭議,磁懸浮項目還是大概率會開建的,甚至可能很快開工。
1、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去年中央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就提到了要合理統籌安排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系統。磁懸浮關鍵技術的突破,也是國家十三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之一。剛剛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同樣要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
2、國內刺激經濟需求:一季度GDP下降6.8%,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一直以來基建是刺激GDP的大頭,現在又一次強調房住不炒了,也唯有再次搞大基建。目前高鐵經歷十幾年的大規模建設,也基本完成得差不多,要開始升級了。
3、戰略上的需求:高鐵一度成為中國對外的名片,就好像5G對應4G的升級,誰最先掌握技術也就能在未來市場取得主動權,賺去市場的利潤。目前5G國內取得優勢,對比高鐵升級的磁懸浮也要持續保持優勢才行。
周五受到消息影響,盤中磁懸浮相關個股出現漲停潮,磁懸浮題材較大概率還會有持續性。
部分磁懸浮列車關聯性較大個股,僅供參考不做薦股!
1、中科電氣:電磁冶金龍頭企業,電永磁混合浮磁鐵產品已應用北京控磁中低速磁懸浮試驗樣車上。
2、寧波韻升:國內第二大的釹鐵硼材料生產商,釹鐵硼類型的磁材料以及應用於磁懸浮技術上。
3、新築股份:前期參與投資建設國內磁懸浮試驗線路,與多個磁懸浮列車研發機構和公司有技術合作。公司在軌道梁、信號、空著系統集成商有全套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