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2006年8月24日

2020-11-25 騰訊網

凡是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的星體就是行星這一論斷並不準確,由此引發了對冥王星的爭議。2006 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LAU)在布拉格召開第 26 屆大會,2006年8月24日這天,確定了「行星」的定義,也決定了冥王星的身份,原來作為第 9 大行星的冥王星,失去了行星的身份,被降級為「矮行星」。從這一天開始,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冥王星是在 1930 年 2 月,由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根據天文學家洛威爾的計算偶然發現的,但實際觀測發現它的軌道與其他行星不同,呈現比較扁的橢圓,其軌道平面傾斜 17 度角;在最近的 20 年來,它與太陽的距離比海王星還要近。

冥王星是根據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異動偶然發現的,但根據計算,冥王星的質量如此之小,根本不足以對這兩顆星造成影響。實際上是它屬於「柯依伯小行星帶」,那是一個十分神秘的區域。自從「柯依伯小行星帶」被發現以後,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在這個區域裡,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星體。

2005 年的夏天,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宣稱,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還大的星體,它與冥王星十分相似,也屬於「柯依伯小行星帶」中的一部分。被命名為「2003UB313」,又名「齊娜」。齊娜被正式確定為太陽系內的「矮行星」的舉措,更徹底動搖了冥王星的地位,也使「柯依伯小行星帶」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在這個區域裡,人們陸續地發現了好幾個比冥王星大的星體,冥王星被除名,與小行星帶及一系列發現的星體不無關係。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在太空中-7月11日: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這份講義中,矮行星冥王星(R)和冥衛一卡戎(Charon)的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11日。照片由NASA / JHUAPL / SWRI通過Getty Images提供。冥王星為什麼被降級?大小真的重要嗎?
  • 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
    冥王星十幾年前就被「開除」行星「星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近日卻發表驚人言論——「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竟然還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
  •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回來嗎?
    冥王星於1930年被天文學家ClydeTombaugh發現,此後的76年裡,冥王星一直與其它八大行星並稱為九大行星。
  • 冥王星2006年被除名 科學家希望恢復其行星的稱號
    中國網9月28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共青團真理報》9月26日報導,科學家們希望恢復冥王星行星的稱號。冥王星於2006年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因為當時發現的一系列天體在大小和質量上都不遜色於它。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了,反而被降級為了矮行星?
    2006年的8月24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一個官方的天文學組織)投票通過了兩個有關冥王星的決議。第一個決議是5A決議,其定義了行星要符合的條件。雖然很多人認為行星的定義是想當然的,但是天文領域從未給過清晰的定義來區分如何判定一個天體是不是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會從行星降格為矮行星?
    【每日科技網】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學習天文知識時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並且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不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的一次會議上做出決定,導致已被發現76年的冥王星不再隸屬於九大行星行列,而被降級為矮行星。
  • 水星也很小為啥可做大行星 冥王星卻只能歸類為矮行星?
    木衛四與水星差不多,直徑為4840公裡,我們月球直徑為3476公裡,比水星略小,在太陽系衛星中排名第五。冥王星就更可憐了,有七顆衛星比它大,除了上述說的幾顆,還有木衛一,直徑3660公裡;木衛二,直徑3132公裡;海衛一,直徑2520公裡。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定義了行星概念,這個定義把冥王星排除出了行星隊伍。
  • 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這種改變是否合理呢?你怎麼看?
    儘管對於天文學的認識至少從古希臘起就有了,但直到最近 在2006年我們才勉強對什麼是行星有了確切的定義。曾被認定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但這種改變是否合理呢?大家好,歡迎來到濤濤隨記,今天我來解答這個特別的問題,冥王星還應該作為一顆行星嗎?你對真相著迷嗎?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這樣太陽系就成了八大行星。但到1930年,這個說法被改變。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用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電報哈佛大學天文臺後轟動世界。因為根據當時的科研條件,科學家按這顆天體的特徵,比如質量、體積、運行軌道等,它符合一個大行星的特徵,所以這個天體在數月之後就被命名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即冥王星。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不過,這兩種觀點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1)從歷史而言。冥王星早就被發現在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之前(在相同區域內環繞太陽軌道運行的大型矮行星),而那個時候「行星」是唯一可以給冥王星這樣星體的稱呼,所以人們所以人們認為降級冥王星並沒有什麼好處,我們應該維持原狀。
  • 為什麼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行星定義是怎樣的?矮行星又是什麼
    你也許聽說了冥王星被排除在八大行星之外。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Tombaugh)於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於是在1930年到2006年間,冥王星輕輕鬆鬆成為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這一切的轉變發生在2006年。
  • 讓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罪魁禍首——鬩神星
    1930年發現的,自從發現以來一直被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直到2006年「慘遭降級」,落入矮行星行列,重要原因就是鬩神星的挑戰。冥王星和鬩神星對比圖從2000年起,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不斷發現新天體,而且其個頭越來越大,特別是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當時認為其直徑比冥王星還大。
  •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降為矮行星·網易探索頻道
    引子: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上午公布了行星定義決議草案的最終版本。現在太陽系的天體包括: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 --------------------------------------------------------------- 冥王星憤憤地說:「MMD,找別的星系去!我不信離了太陽就不能活!」
  • 科技日曆丨「紛爭女神」厄裡斯被發現 連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2005年1月5日,三名天文學家Mike Brown、Chad Trujillo和DavidRabinowitz根據2003年10月21日拍攝的照片,發現了距離地球最遠的矮行星厄裡斯(Eris),它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最初被歸類為行星,但引發了一場科學爭論,最後導致它和冥王星都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 冥王星到底是不是行星?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
  • 冥王星被「開除」行星「星籍」13年 NASA局長卻還堅稱:就是行星
    ——「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竟然還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 RT報導截圖據「今日俄羅斯」(RT)26日報導, 24日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的13周年紀念日,近日布裡登斯廷卻宣稱,他堅信冥王星確實是一顆行星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冥王星軌道在2006年的時候,國際天文聯合會召開了一次大會,並通過了決議,將冥王星進行開除,冥王星從此就不再是行星,歸入了矮行星,番號為134340號小行星。首先是冥王星的大小,剛剛發現冥王星的時候,由於時代的限制,當時認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後來,在1949年的時候,直徑被改為了1萬公裡,1950年的時候改為了直徑6000公裡。到了1977年,發現冥王星的表面是冰凍的甲烷,冥王星的直徑就縮小到了2700公裡,直到2015年,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過冥王星,這時,測得了直徑是2370公裡。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並質量低於月球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