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

2020-12-06 神燈探奇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那人類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驅使著人類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已經遍布了整個地球。然而那好奇的種子依然在人類中滋養,孕育。探索永不停息。

前幾期,我們對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做了初步的介紹,「專題」你所不知道的行星——水星(Mercury)「專題」你所不知道的行星——金星(Venus)「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地球(Earth)「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火星(Mars)等,請點擊進入本百家號查閱其他內容。這一期,我們來看一看被「開除」的行星-冥王星(Pluto)

冥王星(Pluto)

冥王星(Pluto)

圖片版權(By PlanetUser - Own work, CC BY-SA 4.0)

我們在先前文章中介紹了太陽系星體的分類(「專題」你所不知道的星體——太陽系星體的劃分),我們可以得知冥王星之所以被「開除」行星之列是因為冥王星無法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其他星體。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其他星體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星體的公轉軌道上,沒有與它質量相仿的其他星體,它在其軌道上的引力佔主導地位。冥王星是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在柯伊伯帶上存在著許多其他的小型天體,有的質量甚至可以和冥王星比肩。而且2005年,柯伊伯帶以外的邊緣地帶(離散盤)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質量還大出27%的星體,此星體名為鬩神星(Eris)。以上原因導致了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定義為了矮行星。

命名:冥王星是以古羅馬神話中的冥界之神Pluto(拉丁語: Plūtō; 希臘語: Πλοτων)來命名,它是主宰死亡和靈魂的神靈,也同時掌管著地下的財富(礦產等),他與古希臘神話中的哈迪斯(Hades)對應。他與朱庇特(木星)及尼普頓(海王星)是兄弟,三人分別掌控著天界,世間,和冥界。由於Pluto是冥神,在中國等亞洲國家,人們就將這個星名譯作「冥王星」。

冥神Pluto

圖片版權(By User:Mel22 - Commons, CC BY 3.0)

數據:冥王星的半徑有1151公裡,是地球的1/6。 如果把地球比作籃球,那麼冥王星就和桌球一樣大。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9億公裡,約39個天文單位(AU)。 一個天文單位(AU)代表的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陽光到達冥王星大約需要5.5小時。 冥王星有一個巖石核心,其上被水冰覆蓋。在星球表面則是一層甲烷和氨的「雪」。冥王星的表面溫度低達-226至-240攝氏度之間。它的公轉軌道呈橢圓形,近日點甚至比海王星還要接近太陽(因為軌道共振等原因,兩者不會碰撞),在近日點時,星球表面的甲烷和氨就會升華成薄薄的大氣,在遠日點時大氣又會凝結並「降雪」到星球表面。冥王星的磁場至今還是一個謎,沒有被探測過,但是科學家通過它的質量和自轉周期估計,冥王星有著極其微弱的磁場,甚至可能沒有。

時間:冥王星的自轉周期為153小時。因為它距離太陽太過遙遠,致使它的公轉周期長達248個地球年,約90465個地球日。冥王星的旋轉軸相對於它的公轉軌道平面呈54度的夾角(地球為23.4度),並且冥王星公轉軌道平面與其他衛星的黃道面呈至少17度的夾角。冥王星的自轉的方向也是逆向,如同金星和天王星。

圖片版權(Wiki CC BY-SA 3.0)

衛星:冥王星有5個已知的衛星,分別為冥衛一(Charon), 冥衛二(Nix), 冥衛三(Hydra), 冥衛四(Kerberos) 和冥衛五(Styx)。冥王星的衛星系統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早期,一顆大型的星體撞擊其表面所形成的,並且也幹擾了它的自轉方向。冥衛一是最大的一顆衛星,它的大小相當於冥王星的一半,在太陽系衛星系統中,屬於比例最大的衛星。它離冥王星僅有19640公裡,月亮離地球距離是它們距離的20倍。其他四個衛星就要小得多,並且它們自身的重力無法克服其剛體力,無法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因此都呈不規則的形狀。

探索:NASA於2006年1月19日,發射宇航探測器「新視野號」,對冥王星,冥王星衛星及柯伊伯帶進行探索任務。當時冥王星是唯一一個沒有被人類宇航探測器觀測過的行星,然而2006年中旬,它就被歸為了矮行星。這倒沒有妨礙任務的進行,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及其衛星系統,傳回了許多有價值的照片和星體數據,此後探測器就進入了柯伊伯帶進行下一步任務。

好了,對於冥王星的星球屬性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們會繼續滋養我們基因中的「好奇」,使我們的腳印踏遍這個星球上所有的地方。

#宇宙#

相關焦點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妊神星(Haumea)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太陽系最大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和離我們最近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還有那質量最大的矮行星-鬩神星(Eris)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鳥神星(Makemake)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太陽系最大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和離我們最近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 還有那質量最大的矮行星-鬩神星(Eris)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創神星
    上幾期,我們介紹了目前被IAU(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認的5個矮行星:冥王星,穀神星,鳥神星,鬩神星,妊神星。這一期我們來看看候補的矮行星-創神星。如果您對於太陽系星體的劃分還不太清楚,請參照 「專題」你所不知道的星體——太陽系星體的劃分創神星(50000 Quaoar)創神星是一顆外海王星體,位於柯伊伯帶。
  • 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創神星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那人類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驅使著人類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 為什麼冥王星會從行星降格為矮行星?
    【每日科技網】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學習天文知識時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並且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不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的一次會議上做出決定,導致已被發現76年的冥王星不再隸屬於九大行星行列,而被降級為矮行星。
  • 冥王星有伴了: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目前官方確認的太陽系矮星族成員僅有五個,分別是冥王星、穀神星、哈烏美亞、烏神星及厄裡斯。但科學家認為柯伊伯帶至少還潛藏著100顆矮行星。(柯伊伯帶是數十億顆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繞行的小型天體構成的碟形帶。)密西根大學物理學者David Gerdes帶領的本科生研究團隊利用「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y)項目的星系地圖指出了這顆矮行星的正確位置。
  • 為什麼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行星定義是怎樣的?矮行星又是什麼
    你也許聽說了冥王星被排除在八大行星之外。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Tombaugh)於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於是在1930年到2006年間,冥王星輕輕鬆鬆成為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這一切的轉變發生在2006年。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在太空中-7月11日: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這份講義中,矮行星冥王星(R)和冥衛一卡戎(Charon)的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11日。照片由NASA / JHUAPL / SWRI通過Getty Images提供。冥王星為什麼被降級?大小真的重要嗎?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冥王星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總之,行星的定義是什麼?冥王星是不是行星是公眾間一直在熱議的話題。然而,大多數專業天文學家認為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對行星和小行星的界限劃分有一定的主觀性。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到1978年冥衛—卡戎(冥王星的唯一已知衛星)被發現,冥王星一直被認為比水星甚至火星都要大(事實上,它在質量上比水星和火星都要小得多)。如果天文學家們在1930年知道冥王星到底有多小,他們還會把冥王星認定為行星嗎?我想答案是依然是肯定的, 但沒有任何辦法來證實這一點。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他們把這些叫做「行星」,意為會移動的星星。這其中包含經典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隨著觀測工具的發展,逐漸又發現了新的三顆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然而,對太陽系更多的觀測,天文學家們發現,冥王星並不是在海王星外唯一的天體,隨著更多類似冥王星大小的天體在同一區域被發現。天文學家們意識到,不能將它們都視為行星。
  • 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
    冥王星十幾年前就被「開除」行星「星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近日卻發表驚人言論——「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竟然還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
  • 科學家在冥王星之外發現新的矮行星
    在冥王星之外,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根據NPR的報導,這顆矮行星叫作「2014UZ224」,直徑約有530千米,距離太陽約有85億千米遠。相較而言,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直徑1200千米,遠日點離太陽有73億千米。對於2014UZ224,其上的「一年」(這顆矮行星繞日一圈所需的時間)大約是1100年。作為對比,冥王星上的一「年」只有大約248年。小行星中心也確認了這個新發現的天體。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了,反而被降級為了矮行星?
    而冥王星則不符合上述第三條行星標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進一步決議通過冥王星應該歸入矮行星(dwarf planet)之列,而且可以作為尚未命名的一類海王星外天體的原形。太陽系小天體是既不歸類為行星也不歸類為矮行星。另外一個決議6A也提及了冥王星並把它歸類為矮行星。並不是所有的天文學家都贊成決議5A和6A。
  • 冥王星為何降低為矮行星?它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27%,最後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將冥王星重新定義為了矮行星(類冥天體)。而對於這個定義,科學家們也是一直爭議不斷,而根據最新的《伊卡洛斯》(Icarus)雜誌上報告稱,一組天文學家們再次發出聲明稱,冥王星應該是行星,而不應該「拋出」行星的行列,到底應不應該呢?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了解下最初冥王星為何被定義行星了?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柯伊伯帶
    亡神星還沒有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承認為矮行星,但它滿足了矮行星的所有要求。它的等效半徑約為480公裡,於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39個天文單位。(詳情請參照「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亡神星)妊神星
  • 關於矮行星
    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相信矮行星的數目會很多,隨著觀測的不斷進步,會越來越多。
  •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回來嗎?
    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除名,被降為「矮行星」,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冥王星由於距離太遙遠。冥王星數據            在發現初期,所以人們對它幾乎是一無所知。即使是在最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中,它也僅僅是一個光點。
  • 冥王星迎來小夥伴|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太陽系矮星族增添了一位新成員,冥王星又迎來一位新夥伴。
  • 冥王星為何被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是變了心還是矮行星才是真愛?
    根據這個定義,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矮行星,但不是類冥天體。大多數矮行星位於柯伊伯帶,這是圍繞太陽系的一個環狀或殼狀巖石體,位於海王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這條規則唯一的例外。矮行星可以有自己的衛星,例如卡戎圍繞冥王星運行。然而,衛星不可能是矮行星。因此,土星的衛星之一泰坦雖然比矮行星大,但不可能是矮行星。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歸入了矮行星,番號為134340號小行星。行星的標準是什麼?既然把冥王星開除,肯定是冥王星沒有達到行星的標準,那麼,行星的標準是什麼?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進行公轉的天體。恆星的自傳往往和行星的公轉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