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片陣列火焰合成碳泡沫高靈敏柔性聚二甲基矽氧烷複合傳感器

2020-09-18 石墨烯聯盟


1成果簡介

本文,暨南大學杜續生研究員團隊在《ACS SUSTAIN CHEM ENG》期刊發表名為「Highly Sensitive Flexible Poly(dimethylsiloxane) Composite Sensors Based on Flame-Synthesized Carbon Foam Made of Vertical Carbon Nanosheet Arraysx的論文,研究開發了一種通過在Ni模板上一步催化沉積碳來火焰合成碳泡沫(FCF)的簡單方法。FCF在約500°C下於5分鐘內在酒精火焰中沉積,泡沫支撐壁實際上是由垂直碳納米片製成的。

碳支撐層在其兩個表面側之間顯示出獨特的形態。碳撐杆的粗糙內表面起源於垂直排列的碳片,而一些長度小於1μm的短碳納米管則生長在外撐杆表面。FCF @ poly 的應變敏感性研究了(二甲基矽氧烷)複合材料的動態電響應。碳泡沫的獨特的分層結構提高了複合傳感器的性能,該複合傳感器在基於碳泡沫的應變傳感器中表現出最高的應變敏感性之一。在30%的拉伸應變下,複合材料的電阻明顯增加了700%以上。此外,該傳感器在包括手指彎曲和手腕脈搏在內的各種生理檢測中均顯示出高而穩定的靈敏度。本發明的火焰合成方法可能是沉積垂直碳納米片陣列的簡便且有效的技術,其可以發現許多有希望的應用,包括人體生理監測和醫學檢測。

2圖文導讀

圖1.(a)碳火焰沉積前後的泡沫鎳數字照片,以及(b,c)泡沫鎳和(d–f)鎳@碳泡沫的SEM圖像。

圖2. FCF的SEM圖像

圖3.(a)垂直生長的碳納米片的製造示意圖。(b)FCF的X射線衍射圖譜;(c)FTIR和(d)FCF的拉曼光譜。

圖4.(a)FCF @ PDMS 複合樣品的SEM圖像和插圖照片;

(b,c)FCF @ PDMS 傳感器的電阻變化((RR o)/ R o)在第一和第二拉伸循環中直至30%的拉伸應變的依賴性;

(d)FCF @ PDMS 傳感器在5%,10%和30%應變下的多周期應變傳感行為。

圖5.(a)在12%拉伸下不同拉伸速率下的應變速率依賴性。

(b)在12%拉伸下的1000次循環耐久性測試。

(c)帶有和不帶有拉伸應變的FCF @ PDMS 複合材料的數碼照片。

(d)與FCF支撐杆表面垂直對齊的碳納米片變形的示意圖,以及石墨烯在複合材料的拉伸和釋放過程中,平行於GF支撐表面的薄板。

(e)電阻變化((R – R o)/ R o)取決於FCF @ PDMS 傳感器的彎曲角度。

圖6. FCF @ PDMS 傳感器對食指關節運動的電阻響應((RR o)/ R o)

3小結

綜上所述,一種簡便,環保的一步火焰沉積方法製造分級多孔碳網絡。火焰合成碳泡沫(FCF)的中空支柱主要由垂直碳納米片陣列以及直接在外支柱表面上生長的一些短CNT製成。該傳感器對手指彎曲和手腕脈搏等多種生理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結果表明,火焰沉積法製備的泡沫碳結構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用於柔性、可穿戴的生理檢測和醫學監測等領域。

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

相關焦點

  • 暨南大學:基於垂直碳納米片陣列的火焰合成碳泡沫的複合傳感器
    FCF在約500°C下於5分鐘內在酒精火焰中沉積,泡沫支撐壁實際上是由垂直碳納米片製成的。 碳支撐層在其兩個表面側之間顯示出獨特的形態。碳撐杆的粗糙內表面起源於垂直排列的碳片,而一些長度小於1μm的短碳納米管則生長在外撐杆表面。FCF @ poly 的應變敏感性研究了(二甲基矽氧烷)複合材料的動態電響應。
  • 天津工業大學:聚乳酸/石墨烯電紡複合納米纖維的穿戴式傳感器
    有機壓電膜作為柔性和可穿戴壓力傳感器是製造電子皮膚的理想材料。使用PLLA /石墨烯電紡納米纖維墊,聚酯纖維和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製成壓電生物電子皮膚。最大開路電壓(Voc)和可穿戴式傳感器的短路電流(I sc)為184.6 V和10.8μA。通過觸摸生物電子皮膚產生的響應可以轉換為數位訊號。壓電生物電子皮膚用於監測人體的脈搏。
  • 詳細講解柔性電子傳感器和構造
    柔性傳感器的常用材料 1、柔性基底 為了滿足柔性電子器件的要求,輕薄、透明、柔性和拉伸性好、絕緣耐腐蝕等性質成為了柔性基底的關鍵指標。 在眾多柔性基底的選擇中,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成為了人們的首選。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西安理工大學《CEJ》:高靈敏度包裝柔性電子傳感器二維納米材料
    基於二維導電材料的柔性電子傳感器在智能包裝中具備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柔性電子傳感器可以對包裝品在運輸、生產過程中的微弱振動進行即時響應,從而反映出包裝品內外環境的微弱變化。在各種二維導電材料中,由導電聚合物(聚吡咯,聚苯胺和聚噻吩等)和金屬納米材料(金,銀,銅等)構成的複合材料被廣泛的用於製備柔性電子傳感器。
  • 西安理工大學《CEJ》:高靈敏度包裝柔性電子傳感器二維納米材料
    基於二維導電材料的柔性電子傳感器在智能包裝中具備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柔性電子傳感器可以對包裝品在運輸、生產過程中的微弱振動進行即時響應,從而反映出包裝品內外環境的微弱變化。在各種二維導電材料中,由導電聚合物(聚吡咯,聚苯胺和聚噻吩等)和金屬納米材料(金,銀,銅等)構成的複合材料被廣泛的用於製備柔性電子傳感器。
  • 中美科學家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為此,研究團隊考慮通過設計柔性可延展納米發電機將人體機械能傳化為電能,並將其存儲於柔性可延展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從而實現基於褶皺石墨烯的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製備出基於雷射還原石墨烯泡沫和 ZnP(磷化鋅)超薄多孔納米片的複合結構(ZnP@LIG)電極材料。
  • 柔性電子常用材料是那些柔性電子那應用在那些行業
    聚亞醯胺材料具有耐高溫、耐低溫、耐化性與良好電氣特性的優點,是柔性電子基本最具潛力的材料,唯在柔性基材選擇上除了耐高溫的特性要考慮以外,柔性基板的光穿透率、表面粗糙度與材料成本都是選擇須考慮的因素。 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也是被廣泛認可的柔性材料,它的優勢包括方便易得、化學性質穩定、透明和熱穩定性好等。
  • 納米材料前沿研究成果:柔性物理或化學傳感器
    ,並實現了電晶體密度為347/ cm2的內在可拉伸聚合物電晶體陣列,這是迄今為止在所有已報導的柔性可拉伸電晶體陣列中的最高密度。該陣列的平均載流子遷移率可與非晶矽相當,在經過1000次100%應變循環測試後也只有輕微改變,同時,還無電流-電壓遲滯。基於上述製造工藝,該團隊首次研發出皮膚一樣屬性的可拉伸集成電路元件,如有源陣列與傳感器陣列集成的可拉伸觸覺電路,可粘附到人體皮膚表面,使柔性電子裝置佩戴或使用更加舒適。其所開發的工藝為結合其他內在可拉伸聚合物材料提供了一個通用加工平臺,使製造下一代可拉伸類皮膚電子器件成為可能。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程寰宇/美國東北大學祝紅麗:基於MoS2@rGO複合納米材料的高靈敏柔性氣體傳感器
    隨後,作者將MoS2@rGO複合納米材料滴在利用紫外雷射切割而成的聚醯亞胺/金叉指電極,將電極整合在柔軟的Ecoflex基底上並將電極通過蛇形蜿蜒的導電層連接至萬用表,從而製備了柔性可拉伸氣體傳感器。該柔性傳感器可以適應各種彎曲表面,並能承受20%的拉伸應變(圖3), 同時在拉伸的狀態下能獲得更低的檢測限(5.6 ppb)。
  • 聚二甲基聚矽氧烷的應用前景、應用領域及製備方法
    聚二甲基聚矽氧烷具有憎水性,不溶於水。聚二甲基聚矽氧烷與其他物質有良好的隔離性,潤滑性能較優。在不影響透氣的情況下,有阻隔潮溼的性能。具有導熱性,導熱係數為0.134-0.159W/M*K,透光性為透光率100%,聚二甲基聚矽氧烷在較寬的溫度範圍內粘度變化小。耐熱性耐酸性優良,化學性質穩定,沸點高,凝固點低,作為液體存在的溫度範圍廣。
  • 電化學傳感新型電極陣列材料、技術及應用
    與此同時,電化學傳感器的實驗室研究多採用剛性基地電極和揮發性水溶液作為電解質,其氣相及固相原位分析性能較差。我們在碳基及金屬基電極的材料合成、製備技術及其電化學傳感應用等方面展開了工作,建立了多種新型電極/陣列的製備與應用方案:(1)建立了碳納米管的多種高效分散方法及電化學傳感應用體系,證明了碳納米管在構築高靈敏電化學傳感界面和柔性薄膜基地電極中的良好應用性能。
  • 柔性PDA薄膜陣列用於雙模光學檢測VOC標誌物氣體
    柔性可穿戴傳感器體積小、重量輕, 因其可以直接貼附或穿在人們身上或者衣服上連續監測人體的生理狀態而受到廣泛關注。各種基於柔性基底材料的PDA薄膜傳感器已被構建用於VOC標誌物氣體檢測研究。
  • 復旦大學武利民課題組在高靈敏壓力傳感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但迄今為止的壓阻式高靈敏壓力傳感器主要採用滲流效應或接觸電阻模型作為轉導機制,而基於這兩種機制的壓力傳感器存在著靈敏度不夠高或難以製備以及難以推廣應用等問題。為此,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武利民團隊將一種空心帶刺納米結構碳球(UHCS,圖1a,b)與聚甲基矽氧烷彈性體(PDMS)進行複合,結合理論計算,發現該材料體系在極低濃度導電載體(≤1.5 wt%的碳球)下,受微小外力作用,即通過F-N隧穿效應,產生大的電流密度,從而實現了對外界壓力的高靈敏度響應。
  • MXenePDMS的柔性TENG,用於人體運動傳感
    這項工作報告了一種由MXene/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薄膜組成的柔性單電極摩擦納米發電機。系統地研究了MXene的含量以及壓力的變化對電子器件機電性能的影響。除了用作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外,這種基於織物的複合材料還被用作人體運動傳感器,可檢測各種人體運動(敲擊手指、拍手和敲打錘子)。可以預見的是,這種輕巧的智能紡織品在自供電可穿戴電子產品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淺談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的三大關鍵部分
    隨著柔性基質材料的發展,滿足上述各類趨勢特點的柔性傳感器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 。 目前柔性傳感器領域最熱門就是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 下面小編就和你聊一聊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技術的核心部門。有效地將外部刺激轉化為電信號是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監測身體健康狀況的關鍵技術。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的信號轉換機制主要分為壓阻、電容和壓電三大部分。
  • 中國尚無麥樂雞添加劑「聚二甲基矽氧烷」標準
    中新社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曾利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天下午發出通報說,中國目前尚未頒布麥當勞麥樂雞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劑「聚二甲基矽氧烷」的法定檢測方法標準,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建立相關檢測方法。
  • JMCA:納米複合導電水凝膠基柔性應力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與彈性體相比,水凝膠由於其仿生結構、匹配的機械性能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而在柔性電子產品中顯示出更大的潛力。在所有材料設計中,基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應變和壓力傳感器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高電導率和出色的靈敏度,可以將外部刺激傳遞給電信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研究。
  •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不斷變革,智能可穿戴設備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為滿足可穿戴電子產品的供電需求,新能源存儲技術在高端智能化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應用備受關注。
  • AM: 壓電性可調的多功能氮化硼納米管/聚(二甲基矽氧烷)複合材料
    將氮化硼納米管(BNNT)均勻地分散在可拉伸材料中,例如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有望產生具有增強的機械,熱和壓電特性的複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