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新型增強版帕納卡多管火箭發射系統進行試射

2020-11-23 網易新聞

2020-11-08 18:52:34 來源: 智能巔峰

舉報

  手機:13651124049固話:010-88430281


  根據印度國防部(MoD)11月4日發布的新聞稿,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奧裡薩邦海岸已成功地從綜合測試場Chandipur起飛對新型帕納卡(PINAKA)多管火箭發射系統進行了發射測試。

  

  11月4日,由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開發的增強版帕納卡火箭系統成功在奧裡薩海沿岸的昌迪普爾綜合測試場進行了飛行測試。(圖片來源DRDO Twitter)

  與早期版本相比增強型帕納卡火箭系統的射程距離更遠,設計和開發由位於Pune的DRDO實驗室進行,即ARDE的裝備研究與開發機構和HEMRL的高能材料研究實驗室。試驗總共快速發射了6枚火箭,測試達到了完整的任務目標。經過測試的火箭彈是由那格浦爾經濟炸藥有限公司製造的,技術已轉讓給該公司。所有的飛行物品均通過測距儀,雷達和電光跟蹤系統等一系列儀器進行了跟蹤,這證實了飛行性能。帕納卡火箭的增強版將取代目前正在生產裝備的帕納卡 Mk-I火箭。

  帕納卡是在印度生產並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為印度陸軍開發的多發火箭系統(MLRS)。該車輛裝有兩個吊艙,每個吊艙在8x8 TATRA軍用卡車底盤的後部裝有6個發射管,它可發射214毫米口徑的無制導火箭,最大射程為40公裡。據印度軍方消息,帕納卡還能夠發射裝有導航、制導、控制套件的制導火箭,並大大提高了火箭的射程和準確性,該火箭的射程估計在60-80公裡。

  

  增強版帕納卡火箭系統的點火操作是從位於卡車底盤前部的駕駛室進行的,發射操作可以在由火控計算機(FCC)完全控制的自主模式下進行,啟動器上的微處理器自動執行從FCC接收的命令,從而使操作員在顯示屏和指示器上獲得系統狀態。射擊操作還可以使用約200米距離的遙控裝置從卡車外部進行,它可以在44秒內發射12枚高爆(He)火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印度私企製成帕納卡多管火箭炮系統,測試成功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亞歐時報》網站8月20日報導,印度成功測試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完全由印度私人企業生產的多管火箭炮系統-帕納卡(Pinaka)。帕納卡多管火箭炮系統於8月19日在拉賈斯坦邦博克蘭(Pokhran)的射擊場成功測試。
  • 沒有人比我更懂布朗運動:印度試射防空飛彈,發射前先轉移群眾!
    印度採訪時間網站12月24日報導,印度國防研究開發局(DRDO)12月23日在奧裡薩邦昌迪普爾綜合測試場進行的中程地空飛彈(MR-SAM)準確命中了靶彈,試驗取得成功。為積極發展國產中程防空飛彈,印度在2007年1月與以色列籤訂了共同開發海基版「巴拉克-8」防空飛彈的合同。「巴拉克-8」防空飛彈採用垂直發射,裝有主動雷達導引頭,使用雙脈衝固態火箭推進器,彈長約4.5米、直徑0.25米、重275千克、戰鬥部為60千克、射程為70至100km、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可對付來襲戰機、飛彈等目標。
  • 印度試射超音速反潛飛彈,速度是魚-8飛彈10倍,650公裡擊沉潛艇
    據印度而媒體10月7日報導,在前兩天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印度近海惠勒島上成功試射了一枚其自重研發的新型超音速反潛飛彈。這款飛彈並不是驅逐艦和潛艇上完成的發射,而是通過一輛經過改裝的卡車作為發射載具。
  • 印度成功地試射了反雷達殺手飛彈,到底長得什麼模樣
    根據印度 官方的說法,這種飛彈可以尋找很寬的頻率範圍,並精確命中目標。該飛彈由國防研發部門研發,在印度空軍的蘇-30 MKI戰鬥機上進行了測試,它也被稱為Rudram-1,魯德拉姆。 這將是印度空軍戰術武器的一部分,這種飛彈Rudram-1是印度第一個本土研發的反輻射飛彈,其速度為2馬赫。
  • 印度最新殺手鐧飛彈重大挫折!試射8分鐘布朗運動,一頭栽向大海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瘋狂試射各種新型飛彈,在窮兵黷武的道路上飛奔。不過,一種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具備殺手鐧效應的飛彈,卻又失敗了,要造高技術軍工武器,並非那麼簡單。
  • NASA悄然將其太空發射系統首次試射時間推遲至2021
    據外媒BGR報導,雖然美國宇航局(NASA)確實非常希望將太空人送到月球並最終送上其他行星,但該機構目前還未能獲得這樣功能的火箭。 太空發射系統(SLS)是美國宇航局的解決方案,但火箭研發所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該機構的計劃。
  • 水下發射火箭投送距離世界第一
    倒是前段時間美軍試射的洲際飛彈,更加值得咱們警惕——這是今年美國試射的第四枚洲際飛彈了!美國人手中的洲際飛彈,瞄準的對象基本上就兩個,一個是俄羅斯,另一個就是兔子。至於印度、朝鮮這種有飛彈也有原子彈的國家,應該還不配……話說民兵-3這款洲際飛彈也是可以的,從問世至今,已經50年了,至今依舊是美國陸基核打擊的中堅力量。
  • 印度試射新型國產地空飛彈,原型彈前不久剛做「布朗運動」
    在國產「阿斯特拉」(Astra)中距空空飛彈基礎上研製的快速反應防空飛彈系統(QRSAM)近期首次試射成功,但它的原型「阿斯特拉」依然不靠譜,去年12月在用戶測試試射中直接變成了「布朗運動彈」。據外媒報導,上個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位於印度東海岸的昌迪普爾綜合靶場(ITR)測試了其自主研發的快速反應防空飛彈系統(QRSAM),飛彈成功命中空中目標。
  • 印度首次夜間發射烈火3飛彈!重50噸能帶核彈頭,可打擊巴鐵全境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2月1日援引印度印亞新聞社報導,30日夜間,印度戰略部隊成功地試射了能夠攜帶核彈頭的「 烈火 -3」型中程彈道飛彈,這是此類飛彈的首次夜間試射。飛彈從孟加拉灣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島的一個訓練場的機動裝置上發射,射程為3000公裡。
  • 臺灣火箭「滯留」發射架3個月
    臺媒報導,如今火箭發射更是處於「三不管地帶」,臺灣科技部門、經管部門、交通部門紛紛推脫,希望把這塊「燙手山芋」推給其他部門。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一支火箭反映此新興領域仍處「三不管地帶」,臺灣科技部門負責人陳良基給出的理由是,晉升太空科技公司是商業公司,現歸臺灣經濟部門管,不確定火箭有沒有商業機會,若成商業可能得由經濟部門主管;此外火箭若未入軌外太空,應可由交通部門目前管理飛行器的法規來規範。
  • 印度成功進行反衛星飛彈試驗
    印度反衛武器系統的研發始於2007年,2012年印度方面宣布擁有了反衛星武器的關鍵技術,此後印度一直未對外公布反衛系統研究進展,直到近日印度總理莫迪高調宣布成功進行首次反衛試驗。    印度此次反衛試驗代號「女神力量行動」,其並未透露此次反衛試驗使用的飛彈型號。
  • NASA測試人類最強發射系統
    NASA17日直播新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的關鍵引擎測試,總計四臺發動機開火8分鐘,模擬火箭發射過程,強大的動力也讓SLS擁有史上最強超級火箭之稱。而SLS是為了3年後的登月計劃鋪路,這組超級火箭被視為載人登月的發射器,SLS年底也將嘗試一次無人試射。
  • 印度潛地飛彈試射,除夕之時突然放個大鞭炮,再次給對手敲響警鐘
    在2020年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印度突然放了個大鞭炮,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在2020年1月24日,就是除夕的當天,印度突然進行了K-4潛地飛彈的試射,這是印度自行研製的一款可以進行水下發射的戰略飛彈系統。印度選擇發射的時機非常的微妙,就是在除夕當天,而且這是印度在6天之內第二次進行K4潛地飛彈的試射,等於是再次給對手敲響了警鐘。
  • 中國與印度邊境衝突再次升級,印度新型超音速巡航飛彈已部署在邊境...
    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美國和印度達成一致,表示中國是美國和印度共同的"敵人"。  近日,印度也是試發射了新型的超音速巡航飛彈,射程升級之後的巡航飛彈使印度的軍事實力增強,而印度也是在第一時間就將巡航飛彈部署在中印邊境的第一線,看來印度對中國的態度是從未改變過的
  • 印度再次試射核飛彈,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布朗運動、容易誤傷他國
    據環球網12月3日援引《新印度快報》的報導稱,不久前,印度陸軍戰略部隊司令部首次夜間試射具有核能力的「烈火-3」型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這也是繼11月16日在夜間首次試射同樣可以攜帶核彈頭的「烈火-2」之後,印軍在半個月內連續進行的第二次中程核飛彈發射測試。
  • 朝鮮成功試射新型潛艇彈道飛彈「北極星-3」
    人民網平壤10月3日電 (記者莽九晨)據朝中社3日報導,朝鮮國防科學院2日上午在朝鮮東部海域的元山灣水域成功進行新型潛艇彈道飛彈「北極星-3」型試射。 報導中說,這次新型彈道飛彈試射採用高角度發射方式進行。
  • NASA邀請媒體對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進行熱燃測試
    2020年9月24日NASA邀請媒體對支持月球任務的巨型火箭進行熱燃測試斯坦尼斯航天中心的B-2試驗臺NASA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的巨大核心階段在位於密西西比州的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tennis Space Center)的
  • NASA測試火箭新型五段固體火箭,照亮了整個山坡
    圖片來源:NASA TV / Spaceflight Now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周三在位於猶他州Promontory的公司測試設施為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試射了這枚強大的火箭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3:05(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05;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05)點燃,燃燒了兩分鐘多一點。飛行支持助推器(FSB-1)測試將幫助工程師評估升級後的固體火箭助推器的新材料,工藝和改進,這將為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重型火箭提供動力,該火箭將從2020年代中期的第四次任務開始。
  • NASA對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模型進行風洞測試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太空發射系統(SLS)」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但是該火箭仍然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
  • 中印邊境動作頻頻,印度發射新衛星劍指中國,對峙野心昭然若揭
    據悉,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將在2020年11月和12月恢復太空發射計劃,並預計將進行多次發射。該機構預計在今年12月之前,首次發射一枚小型運載火箭,有消息稱,這款小火箭主要用於幫助印度發射重量較輕的衛星,並且該新型火箭可以在一周之內組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