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珠斑鳳蝶,拉丁名為Chilasa slateri,屬於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鳳蝶科、鳳蝶亞科、6個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Blue-striped Mime,發現命名是Hewitson,1859。
它翼展約8-11cm,雌蝶略大於雄蝶,性別特徵無明顯區別。觸鬚、頭部和胸部為黑色,腹部也呈黑色,帶有白色斑點。雌蝶前翅呈深褐色,各翅脈兩側有藍紫色條紋。後翅棕褐色,內側邊緣有一個金黃色圓點;雄蝶前翅深褐色,各翅脈兩側有淡藍色色條紋。後翅棕褐色,內側邊緣有一個金黃色圓點。有些亞種後翅末端有白色紋路。這種昆蟲體態優美,飛舞時絢麗多姿,後翅金色的斑點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像披著一件繽紛的衣裳,華貴美麗。
臀珠斑鳳蝶成蟲常見於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在上空盤旋飛翔,一旦受到驚嚇,就會逃走;該蝶飛行緩慢但飛行力強,在晴天時,往往飛翔數小時才休息;它們有時會攻擊其它蝴蝶,然後逃走。幼蟲主食樟科植物;成蟲喜歡訪花,常於晨間或傍晚飛至花朵處吸食花蜜。它們將卵產在寄主植物新芽、嫩葉的背腹兩面或葉柄與嫩枝上。幼蟲從1齡到末齡都棲息在葉的正面。老熟幼蟲在比手指粗的枝條、樹幹上化蛹。
這種蝴蝶喜歡模仿一些有毒且味道很差的異型紫斑蝶,這樣就會讓掠食者以為它們不能吃。這也是一種防禦的策略。
此物種主要分布於大洋洲—東洋生態區,中國南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