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計劃增加50%的野生虎,以恢復自然生態環境

2020-07-31 泰國網


泰國計劃增加50%的野生虎,以恢復自然生態環境


泰國網報導,7月29日,泰國政府副發言人拉查達女士在個人臉書上發帖,稱近10年時間,泰國野生虎呈增長趨勢,計劃在2022年將野生虎數量增加50%,從原有的200-250隻再增加100-125隻。目前,泰國野生虎主要分布在泰國西部森林中。

據悉,野生虎在動物種群中處於食物鏈頂端,在生態系統中起重要作用,是生態系統肥力的重要指標。在自然生態中,如果野生虎能夠存活,也意味著其他動物也能存活下去。因此,泰國將開展相關計劃保護野生虎種群,增加野生虎數量,以恢復生態環境。而泰國也是東南亞唯一一個擁有龐大野生虎種群的國家。因此,保護野生虎種群至關重要。

(來源:泰叻報)

相關焦點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同時天津市初步建立了以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為主的溼地保護體系,加強濱海溼地保護,積極選劃天津濱海國家海洋自然公園,納入溼地保護體系,溼地自然環境和生態功能逐步恢復。如今,北大港溼地生態修復成效日益顯現,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   七裏海溼地保護區為創造適合東方白鸛等涉禽棲息覓食的溼地環境,淺灘沼澤面積接近2萬畝,水深在0-0.5米之間,並搭建了10個棲息架,方便東方白鸛築巢繁衍。
  • 「老虎峰會」開幕 13國將調集行政資源護虎(圖)
    全球老虎瀕臨滅絕  世界自然基金會專家21日說,森林砍伐和城市建設不斷吞噬棲息地、虎製品需求增加催生偷獵、走私和非法經營虎製品活動等諸多不利生存條件,正一步步把野生虎推向滅絕邊緣。  全球野生虎數量在過去百年間急劇減少。
  • 野生虎可能三十年內在中國境內絕跡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19日報導: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專家表示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保護野生虎棲息地和打擊非法虎製品貿易,野生虎可能在今後三十年內在中國境內絕跡。野生虎的保護在虎年來臨之際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世界自然基金將老虎列為2010年全球10大保護動物首位,北極熊,熊貓和犀牛緊隨其後。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尤其是優化生態環境方面,實施最嚴格的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 2020,是時候讓中國野生虎回來了
    86年後再無確切野生華南虎的記錄,現今僅有少數圈養虎苟延殘喘於動物園。 作為中國虎保護的先行者,譚邦傑80年代在《虎年談虎的保護》中提出,保護中國的虎,必須要先恢復種群,再找到合適的保護地。
  • 專家論生態恢復與環境保護
    召開本次研討會的目的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姜春雲同志主編的《中國生態演變與治理方略》一書為主題,就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相協調,促進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進行研討。請大家對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髮表意見,把這一關係全局、關係國家長遠命運的研究進一步引向深入。
  • 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 安踏推動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保護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藍朝暉)3月27日,安踏集團正式宣布,已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代表處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探索建立長遠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廣「Moving to Nature與自然同行」的環保理念,在野生動物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與WWF逐步展開合作
  • 蘇門答臘高速公路旁驚現虎影,完善生態廊道刻不容緩
    蘇門答臘虎對領地的需求沒有華南虎高,但也不會小,大概需要20-50平方公裡,專家們推測,受人類世界發展影響,野生動物棲息地被衝散,變得破碎化嚴重,照片上的這隻老虎很有可能是想穿過公路,擴大搜尋範圍,以便捕獲獵物。
  • 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技術與治理方案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礦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因礦山開採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也日趨嚴重,特別是露天開採,不但影響自然景觀、造成汙染環境,而且還會誘發山體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  採礦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它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導致了嚴峻的環境問題,威脅著我們的生存。
  • 安踏集團宣布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致力於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
    共同推動紡織服裝等行業可持續發展全球化標準和平臺建立,推動研發環境友好型的體育產品,支持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項目,支持巡護中國及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推廣活動等,助力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同時,在即將舉行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地球一小時」活動中,安踏集團作為首席公益合作夥伴,倡導「與自然共生」,共同「為地球發聲」,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
  • 重要生態系統修復以自然恢復為主
    條例草案細化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擴大代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範圍,規定「因年老、殘疾、重病、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自行申請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增加人身安全保護令措施,將「禁止被申請人在申請人的住所、學校、工作單位或其他申請人經常出入的場所內活動和查閱申請人及其未成年子女戶籍、學籍、收入來源等相關信息」規定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措施;
  • 綜述:新疆生態環境向好任重道遠
    由於雪豹已有近50年沒有在烏市周邊出現過,有專家認為,烏魯木齊周邊生態環境向好發展。  新疆深居內陸,新疆人也更加精心呵護青山綠水。多年來,新疆官方提出,要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理念,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保護好生態環境;新疆的發展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子。
  • 森林王者蘇門答臘虎園
    獨有蘇門答臘虎  蘇門答臘虎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特有的虎種,在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7年該物種數量估計有441-679隻,屬於極危物種,而且沒有一個亞種群大於50隻,並呈下降趨勢。蘇門答臘虎是巽他群島唯一倖存的老虎種群,那裡的峇里虎和爪哇虎已經滅絕。  蘇門答臘虎是個頭最小的老虎種類之一。
  • 專家:與100年前滅絕的新疆虎有關係
    1989年,國家出臺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狼被列入保護範圍。 1998年,新疆牧民手中的槍陸續上繳,隨意槍殺野生動物的情況基本絕跡。此後,隨著牧民法律意識的增強、生態環境的恢復,狼的生存空間逐漸增大,數量也在逐年上升。狼是一種繁殖力很強的動物,母狼懷孕2個月後,就能生下3~9隻小狼,不到10年時間,狼的數量已經增加到影響牧民生產生活安全的程度。
  • 中國境內野生東北虎僅存約20隻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中國進行新一輪現存野生東北虎數量調查,中國境內尚存野生東北虎數量僅約20隻。  東北虎作為世界十大瀕危野生動物之一,目前世界上僅存不到500隻,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的森中,中國的野生東北虎主要是棲息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東部的長白山區。
  • 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可能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
    在過去50年裡,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快速和廣泛;生態系統在為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其服務功能也在不斷退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退化在未來50年內將進一步加劇,這將嚴重威脅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通過調整政策和機制,有可能在增加需求的同時,減緩生態系統的退化。
  • 因海平面上升地球最大老虎棲息地50年後或無虎
    因海平面上升地球最大老虎棲息地50年後或將無虎位於印度東部、孟加拉國南部,面積超過1萬平方千米的世界著名的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大部分在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紅樹林區,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老虎棲息地。2019年初,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模擬試驗,該模擬試驗不考慮偷獵等因素的影響,結果發現如果地球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海平面將持續上升,那麼到了50年後的2070年,孟加拉虎極有可能會從孫德爾本斯完全消失。海平面上升如何影響老虎的生存?
  • 虎!虎!虎!東北虎 - 新華網-吉林頻道
    地球是人類和其它動物的共同家園,人雖為萬物之靈,但在生存權利上,野生動物與人是平等的。長期以來,人類以大自然的「唯一主人」自居,不遵循客觀規律而大肆「改造自然」,獵殺野生動物,帶來環境破壞、動物銳減甚至瀕危、滅絕的後果。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發展,對大自然的開發就是在和野生動物爭奪生存空間。由於人這種「高級動物」的優越性,這場競爭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 虎年,保護野生老虎
    2006年開展的棲息地研究表明,虎目前的棲息地僅為10年前的40%,佔歷史上的7%。 100年前,世界上所有的野生虎超過100,000頭虎; 目前只有3,200隻左右。野生虎面臨著極大的威脅。,城鎮化,大量森林被開墾用作耕地都增加了對虎及其棲息地的威脅,有研究表明如果人口密度>28人/平方公裡, 虎將從這樣的區域消失.
  • 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滅絕!保護野生動物,我們要行動!
    新疆獨特的地形地勢、氣候土壤等環境,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王國!新疆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經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