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峰村衛生室的中醫館
遠程診療系統的接入,各種醫療檢查設備的引進,中醫館、針灸科等科室的建立,籤約家庭醫生團隊的成立……一項項措施的提出,一件件實事的落實,一組組數據的展示,見證了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一年來的巨大變化。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看病有補助,醫療有保障」已成為中益鄉老百姓醫療保障的真實寫照。健康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基礎和前提。在中益鄉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努力下,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防護牆」被築得越來越堅實、牢固,在奔小康路上的步伐變得越來越堅定、自信。
村衛生室標準化
「小病不用再出村」
「現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小毛病在村衛生室就能治好。」中益鄉建峰村的譚登林樂呵呵地說起了村裡新建的村衛生室帶來的便利。早年的辛苦勞作,讓譚登林被風溼關節炎這個「病魔」糾纏了多年。去年開始,經過針灸理療的他,明顯感覺到身體舒服了不少。
「沒想到村衛生室還能做針灸,太方便了,不用奔波,還花錢少。」譚登林扳著指頭算了一筆帳:「要是去縣城大醫院的話,不僅費時間,還要路費,加上藥費、治療費,雜七雜八的至少要幾百塊,但是在村衛生室看病,只花幾十塊就可以了。」譚登林見證的不僅僅是個人看病的小變化,更是中益鄉村衛生室建設的華麗變身。
2019年10月,建峰村衛生室正式投入使用,設有診斷室、藥房、理療室等7個科室,配備心電圖機、霧化器、紫外線消毒燈等設備。「這個村衛生室是按照面積達標、五室分開、標識統一、設備按需配置的標準化衛生室要求建設的。此外,中醫館算是全鄉的『頭一份』。扎針灸、做理療、抓中藥、煎中藥,這裡樣樣都能幹,特別受患有關節炎之類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歡迎。」村醫戴成偉在新衛生室裡面看診時,感覺幹勁更足了。
建峰村衛生室的華麗變身,得益於中益鄉醫療保障建設項目,也是全鄉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鹽井、坪壩、全興、光明等村衛生室也在2019年底完成了標準化建設,讓老百姓真正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夢想。
基礎設施更完善
「大病鄉裡也能看」
低保貧困戶譚淑蘭家住坪壩村石橋組,聽說中益鄉衛生院理療科對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很有「一手」。簡單收拾一下,搭了個便車到鄉衛生院後,譚淑蘭就在醫院住下了。
「我76歲了,這個老毛病一直沒好徹底,總是反反覆覆。在縣城裡治,花錢多不說,還不方便。現在鄉衛生院就可以扎針了,很方便不說,效果還不錯。以後就認準在這裡治了!」幾天的治療下來,譚淑蘭感覺病好了大半,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看著每天理療科進進出出的病人,中益鄉衛生院副院長劉新江感觸頗多:「以前受條件限制,理療科運行得不好。2019年12月,我們安排2名專科理療醫生,增添了疼痛治療儀、紅外線治療儀等專業設備,終於把理療科重新運作起來了。理療科一開,每天大概有10多名患者前來治療。忙的時候,醫生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這麼大的就診量就說明我們的理療效果非常好!」
中益鄉衛生院大門正對著的一棟古樸自然的新建築,是衛生院的新院區,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飾,預計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我們還將增設專業的婦產科、康復科等多個科室,力爭讓老百姓在鄉裡面就能實現『大病』的治療。目前主要是醫院空間不夠大,我們新增的各種設備暫時只能閒置。不過,檢測室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是最先啟用的設備,為我們對收治的病人進行肝功、腎功、心肌酶等指標的檢測提供了很大幫助。等搬到新院區,這些設備會全部用起來。」中益鄉衛生院院長蔣鳳介紹。
此外,中益鄉衛生院還通過魯渝協作、區縣對口幫扶增加理療科醫生1名、護理2名,選派1名醫生到縣人民醫院進修全科醫生。依託區域健康信息平臺、區域影像中心等,與縣人民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實現遠程診療,貧困人口大病重病患者就地就醫率達64.38%,同比增長16.51%。
積極推進「治未病」
百姓身心全保障
《黃帝內經》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從千年前古人提出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到當下全社會倡導的防大於治,健康生活的理念已慢慢深入人心。
中益鄉衛生院認識到,「基本醫療有保障」不僅要讓貧困群眾享受健康扶貧政策,更要讓他們「少花錢、少跑路、少生病」。為此,2019年5月,中益鄉衛生院正式啟動覆蓋全鄉人口3013戶8227人的「治未病」工作。
鹽井村貧困戶謝澤桂是「治未病」工作最直接的受益人。今年1月份之前,患了4年的帕金森病和脊柱炎的她,身體總是止不住地搖晃,背不能直立,幾乎不能行走。從1月份開始的每一周,至少有一名醫生到她家,上門為其檢查病情,查看藥物治療效果,宣傳相應保健知識,及時做好心理疏導。
謝澤桂(左)在學做手指保健操
「來,跟著我做,先彎大拇指哈。一、二、三、四……」中益鄉衛生院醫生陳芬每次來都會教謝澤桂做手指保健操,以此緩解身體不停搖晃的症狀。「效果真的很明顯,之前藥物劑量不合理,副作用大。我對此進行了調整,外加做保健操和心理疏導。現在,謝澤桂居然能夠慢慢走了。」看到謝澤桂明顯的治療效果,陳芬感到非常欣慰。3月的春光照在謝澤桂身上,她感覺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蔣鳳告訴記者:「『治未病』工作目前屬於試運行階段,實現了貧困戶的全覆蓋,今後會努力實現全鄉全覆蓋。我們將按照疾病類別制定各類計劃、指導實施,形成特色,建立和完善治療效果突顯、管理到位、服務全面的工作體系,對服務對象的健康狀態及健康風險進行定期跟蹤,實現『未病先防、即防早治、已病防變、病後防復』的總體目標,達到讓老百姓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作者: 張瓊慧)
(作者單位: 石柱縣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