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方法:可以把水從相對乾燥的沙漠空氣中抽出來

2020-11-03 最黑科技

這是一種能夠利用陽光熱量,從幾乎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的裝置,可以幫助在偏遠地區且電力供應有限的人們提供可持續的水源。

麻省理工學院的阿麗娜·拉波汀描述稱,在缺水的地區,重要的是要考慮提供水的不同技術,特別是在氣候變化會加劇眾多缺水問題的情況下。」

該裝置由拉波汀和她的同事開發,其中含有一種被稱為沸石的吸附劑材料,在夜間收集空氣中的水蒸氣。而白天,來自太陽的熱量收集在「太陽能吸收器」面板,以驅動水從材料中釋放,所以它是適合使用的。

拉波汀表示,因為沸石是非常多孔的,並且有很大的內部表面積,它可以吸附幾乎乾燥的空氣中的少量水。基於對她的團隊設備的初步測試,該模型預測從空氣中產生水相對溼度低至20%(沙漠中的溼度)。現有的大氣集水裝置,如集霧和結露系統,只能在相對溼度至少50%的情況下工作。

收集霧氣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地理上只限於霧區,露水系統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來為製冷系統提供動力,使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與海水淡化技術不同,如果沒有液態水,大氣收集水是一種策略,它也適用於沒有集中供水基礎設施的地區。

拉波汀團隊對發展緊湊的大氣集水系統感興趣,它更注重便攜性和重量限制。這種盒形裝置是由丙烯酸、鋁和銅薄板製成的,目前重約7公斤。

在試驗期間,它能夠每天為每平方米的太陽能吸收器生產0.77升水。拉波汀的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增加設備內的物質所能吸附的水量,以進一步提高其效率。

據悉,新材料正在開發中,它們的吸收能力更強,如果將這些材料加入其設備將顯示出更好的性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發水收集器 可從乾燥沙漠空氣中集水
    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種裝置,即使在最乾燥的空氣中也可以收集可飲用的水。該團隊表示,這種新的水收集器利用每公斤特定吸水材料每天可以生產超過1.3升的水。即使在相對溼度低於40%的情況下也可以這樣做。研究團隊在莫哈韋沙漠對水收集器進行了三天的測試。
  • 新設備可在沙漠收集空氣中的水
    新華社華盛頓6月10日電(記者 周舟)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並測試了一種「吸水」設備,可僅利用太陽能,在沙漠中收集空氣中的水。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奧馬爾·亞吉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他們前往亞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實測了這種設備,並成功收集到了空氣中的水。
  • 新型集水系統可從乾燥空氣中「隔空取水」
    techxplore.com網站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velyn Wang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此前的設計基礎上開發了一種兩級式空氣集水系統。該系統能夠依靠太陽能或其他低熱源供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分,因此適合在乾旱和缺乏電能的偏遠地區使用。相關研究成果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刊登在《Joule》雜誌中。
  • 新型集水系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飲用水
    techxplore.com網站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velyn Wang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此前的設計基礎上開發了一種兩級式空氣集水系統。該系統能夠依靠太陽能或其他低熱源供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分,因此適合在乾旱和缺乏電能的偏遠地區使用。
  • 新型集水系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飲用水
    techxplore.com網站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velyn Wang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此前的設計基礎上開發了一種兩級式空氣集水系統。 該系統能夠依靠太陽能或其他低熱源供熱,從乾燥的空氣中提取水分,因此適合在乾旱和缺乏電能的偏遠地區使用。相關研究成果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刊登在《Joule》雜誌中。
  • 取水新科技:從空氣中的巨大湖泊裡取水喝
    從乾燥的沙漠到潮溼的城市,所有空氣中都含有水汽,全球估計有3,100立方英裡(1.29萬立方千米)的水以溼氣的形式漂浮在我們周圍的空氣裡,水量多於北美最大的湖泊蘇必利爾湖
  • 新型仿生「沙漠集水器」!太陽能動力,一天從空氣中吸水1公升!
    沙漠是地球上最嚴苛的一種自然環境,幾千年來沙漠就在不斷的吞噬著土地,乾熱的沙漠別說是人類就連動植物也都很難生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沙漠沒有水。雖然近些年咱們國家在治理沙漠方面成就斐然,不少沙漠都已經變成綠洲,可是這種動輒需要幾十年幾代人不懈努力的工程,對於老外來說簡直太艱苦了。於是老外們就發明了一些幹奇百怪的集水裝置,有一種叫做 air drope的集水器就是其中的一種。集水器的靈感來自於一種沙漠納米布甲蟲。
  • 沙漠空氣裡都能「榨」出水?這個諾獎熱門候選厲害了
    圖|Facebook獲獎原因是他和團隊「使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推動了從沙漠空氣中收集水的有效發展」。這項研究的核心是被稱為金屬有機框架(MOF)的多孔化合物。特定設計的MOF可以吸附並冷凝空氣中的水分,即使是在乾燥的沙漠環境中也能有效工作。
  • 如何從空氣中提取水?
    這個名為「Airdrop」的集水器,靈感來自於納米比沙漠甲蟲的仿生設計,不僅能為撒哈拉這樣極度乾旱地區的人們帶來福音,甚至能應用於醫療、軍事等領域。Airdrop能從最乾澀的空氣中汲取到實實在在的水,這種「無中生有」的技術是之前的澆灌方法所不具備的。那麼,這種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的技術是如何實現的?空氣中到底有沒有水?
  • 億利耐雀沙漠植物鎖水基因新發現 — 沙甘多糖
    億利耐雀沙漠植物鎖水基因新發現 — 沙甘多糖一年四季,春去冬來,夏至秋末,愛美人士的皮膚補水保溼工作一刻都沒有停止過,然而美麗也是一種技術活,不少人在變美的道路上都遇到過以下問題:為什麼天天給皮膚補水,皮膚還是很乾?皮膚很油,但是臉上幹到脫皮,怎麼辦?
  • 最新款空氣集水器,有望變沙漠為綠洲
    集水器在乾燥的沙漠中也有良好的表現——在加州乾燥的莫哈韋沙漠進行的3天多的野外試驗中,集水器每天能收集0.7升純水,產水量幾乎是舊版本集水器的10倍。即便沙漠的相對溼度低至7%,溫度超過80華氏度,集水器每天也能收集0.2升飲水。集水器的可靠性良好,在太陽能電池板和充電電池的支持下可以7×24小時持續運行。
  • 巧妙材料使從空氣中提取乾淨水變得更加容易,中國技術,牛!
    東南大學一項新研究表明,露水採集是一種可以負擔得起的被動技術,可以在以前從未實現過的地方得到應用。傳統的方法,如蒸餾、反滲透和廢水回收耗能且昂貴。依賴太陽能的被動技術需要外來材料和太陽能集中器,它們體積龐大,價格昂貴。但還有另一種技術有可能改變這種令人沮喪的局面:露水採集。這涉及冷卻空氣,使它所含的水蒸氣凝結,以便收集。由於大氣中儲存了大量的水蒸氣,這種被動技術在淡水收集方面將具有巨大的潛力。
  • 供暖後室內乾燥不舒服 六種加溼方法哪種更合適?
    原標題:供暖後室內乾燥不舒服 六種加溼方法哪種更合適?本期《好奇心》我們把各種加溼方法的效果和特點進行比較後發現,不能直接建議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們提供出各種方法的優缺點,請你選擇,看看哪種更適合自己。
  • 詭秘空氣,讓沙漠「技術」,認識自然科學不簡單
    從地理位置上講,大多數沙漠是西兩側發現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戈壁沙漠和較小的沙漠地區,歐亞內陸海岸較遠處。主要在亞熱帶高壓單元的東側。巨大的風輪在北半球海洋上沿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沿逆時針旋轉,影響附近的大洲。
  • 冰箱乾燥過濾器堵塞的故障排除方法
    冰箱乾燥過濾器堵塞故障的排除:    案例描述:送修冰箱是上菱、華菱直冷式電冰箱,乾燥過濾器堵塞;乾燥過濾器的作用和結構特點;冰箱乾燥過濾器堵塞後的排除方法。  故障冰箱維修分析:在電冰箱的製冷系統中,乾燥過濾器是由乾燥器和過濾器兩部分組成安裝在冷凝器出口與毛細管進口之間的液體管道中。
  • 真空乾燥箱為什麼要先抽真空再加熱呢?
    新一代真空乾燥箱,集公司多年在箱體加熱方面的成功經驗,通過不斷潛心研究,突破傳統技術創造性解決了在熱傳導過程中的「瓶頸」——尋找到完美的熱傳導方式。用途概述:真空乾燥箱專為乾燥熱敏性、易分解和易氧化物質而設計,能夠向內部充入惰性氣體,特別是一些成分複雜的物品也能進行快速乾燥。真空乾燥箱為什麼必須先抽真空再升溫加熱,而不是先升溫加熱再抽真空呢?
  • 世界上最乾燥缺水的沙漠,近百年沒有下雨,卻生存了100萬人
    導語:世界上最乾燥缺水的沙漠,近百年沒有下雨,卻生存了100萬人。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沙漠被黃沙覆蓋,植物極其稀少,空氣較為乾燥,很少下雨,沙漠地區通常都是荒涼且沒有生命,環境十分惡劣。很少有人能夠生存下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沙漠,同樣十分乾旱,甚至有近百年沒有下過雨,但是卻居住生存了100萬人。阿塔卡瑪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主體位於智利境內,部分也在秘魯、阿根廷,南北長約1100千米,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的綜合影響之下,使得這個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的「幹極」。
  • 空氣中傳播的微生物是一種全球現象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新南威爾斯大學科學系貝琳達·法拉利(Belinda Ferrari)副教授說,空氣中的生存是一種極簡主義的生存方式,他們的發現為微生物在其他行星上的生存提供了進一步的潛力。 「這就是NASA的「火星2020恆心漫遊者」計劃的目的-在火星巖石和土壤的核心樣本中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法拉利教授說。
  • 真空冷凍乾燥機系統分析以及對比優勢分析
    相對加熱乾燥的脫水方式,凍幹有很多優點,比如揮發性損失低、不用添加防腐劑保鮮(微生物的生長和酶的作用極低)、保持物質結構、保持物質中活性成分、保持物質中易氧化的成分等。因此,凍幹技術在製藥、食品、科研等領域應用極廣。一般來說真空冷凍乾燥機主要由製冷系統、真空系統、加熱系統及控制系統組成。
  • 德國獨創「沙漠取水神器」1天能取水40升,網友:這是什麼原理?
    說起沙漠,我們首先想起的就是那漫天遍地的黃沙。這裡蒼涼、荒蕪、炙熱,就像是一片死寂之地,降水稀少,晝夜溫差大,人在這裡極易處於脫水狀態,就算專業的探險家也有可能在沙漠中失去生命。但不久的將來,人們或許不用再擔心乾渴的問題,只要帶夠了食物,就完全可以去沙漠探險。那麼,這飲用水從哪裡來呢?